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观察 96例住院患儿 ,4 5例停母乳改配方奶 ,5 1例静脉滴注茵栀黄 ,血清总胆红素 >2 2 0 6 μmol/L者蓝光治疗 ,对出院时黄疸未完全消退者进行随访。结果 ,经治疗后 4 8h总胆红素下降不明显 ,96h下降明显 ,出院随访患儿黄疸逐渐消退。母乳性黄疸一般预后良好 ,积极干预可加速退黄速度。  相似文献   

2.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菌桅黄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旭东 《四川医学》2009,30(6):943-944
目的通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菌桅黄治疗母乳性黄疸与传统治疗方法,探讨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方法。方法符合条件的新生儿随机分组,通过两组治疗,测血清胆红素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及胆红素下降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菌栀黄治疗,效果明显,为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母乳性黄疸仅有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随着母乳喂养的增加,我们收治的母乳性黄疸新生儿也有明显增加。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个体的危害性受机体状态和环境多种因素影响。根据日令、体重及黄疸程度对母乳性黄疸进行干预治疗,避免发生不可逆损害。  相似文献   

4.
四联康联合四磨汤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兵 《当代医学》2011,17(4):155-155
目的观察四联康联合四磨汤对新生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母乳性黄疸新生儿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治疗组5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四联康联合四磨汤,对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减轻血清总胆红素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联康联合四磨汤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确切、安全,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可作为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微量胆红素监测母乳性黄疸2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母乳性黄疸血胆红素的变化特点,指导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5年3月~1996年10月母乳性黄疸患儿22例,进行微量胆红素(MB)动态监测和出院随访。结果:黄疸出现时间为生后2d~4d,MB20513μmol/L~42662μmol/L、>20513μmol/L者占64%(14/22),黄疸高峰时间在3d~31d,持续时间17d~76d。结论:母乳性黄疸的血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的生理性黄疸,而且黄疸高峰时间出现晚,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提示血胆红素浓度监测可以早期发现由于母乳喂养导致的高胆红素血症,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高胆红素血症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沈爱秋 《河北医学》2002,8(6):519-521
目的 :探讨体重、心肌酶在母乳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检测纯母乳喂养的足月新生儿后期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5 8例 ,其中母乳性黄疸 30例 ,新生儿败血症 2 8例 ,分别于入院时测量体重 ,同时抽不抗凝血 2ml,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肌酶 (AST、CK、LDH、α -HBD)肝功能、肾功能。母乳性黄疸于住院d4复查肝功能 ,新生儿败血症于皮肤黄染消退后复查肝功能、心肌酶。结果 :母乳性黄疸组体重 [(4.31± 0 .4 1)kg]水平明显高于新生儿败血症组 [(3.90± 0 .30 )kg](p <0 .0 1) ;母乳性黄疸组总胆红素 [(2 4 5 .93± 6 5 .2 9)umol/L]水平明显高于新生儿败血症组 [(16 9.18± 33.6 5 )umol/L](p <0 .0 1) ;母乳性黄疸组心肌酶一种或二种轻度升高 7例 ,新生儿败血症组心肌酶全部升度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治疗后两组病人总胆红素均明显降低 ,但母乳性黄疸组下降幅度及时间明显快于新生儿败血症组。结论 :母乳性黄疸组 ,体重增长速度正常 ,心肌酶基本正常 ,总胆红素高 ,但停母乳或改混合喂养后 ,短期内下降速度快 ,有助于与新生儿败血症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王颖 《吉林医学》2008,29(11):939-940
目的:对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等进行分析。方法:选择84例母乳性黄疸患儿,诊断标准缺乏实验室检测手段,只能将各种引起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进行鉴别,逐一排除后做出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诊断,也可以进行试验性诊断。结果:对轻度母乳性黄疸患儿停母乳3d,胆红素降至原来水平的50%,占85.7%。中重度母乳性黄疸:对于胆红素在256.5~342.0μmol/L之间的中重度患儿,停止母乳喂养改配方乳并进行光疗,配合药物治疗,血胆红素降至原来安全范围。结论:母乳性黄疸其主要特点是母乳喂养后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临床出现黄疸,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临床分早发型与迟发型。确诊后无需特殊治疗,预后良好。一般不主张放弃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8.
母乳性黄疸系与母乳有关的一种新生儿黄疸 ,因病因不明而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及标准 ,现将我院 1 999年~ 2 0 0 2年收治的 78例母乳性黄疸病例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 1 临床资料  78例病例一般情况良好 ,年龄最小 1 5d ,最大 64d。纯母乳喂养 ,无家族史及遗传病史。均于生后 2~ 4d出现黄疸 ,高峰期不详。至来诊时黄疸持续不退 ,无减轻 ,未经治疗。无伴随症状 ,肝功显示总胆红素中间接胆红素高 ,直接胆红素正常 ,无肝功损害及酶异常。1 2 分组及处理 以 2 8d为界分为新生儿组及婴儿组。入院后嘱停母乳 3d ,黄疸明显减轻 …  相似文献   

9.
“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方法。方法:口服“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疸36例。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值下释较对照组明显。结论:“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疸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母乳喂养率和对母乳性黄疸认识的提高,母乳性黄疸发病率也随之提高.已往认为母乳性黄疸无需治疗,这一观点并不全面.有人研究,母乳性黄疸有导致轻微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之可能性[1].因此及时治疗母乳性黄疸是需要的.我们应用思密达茵栀黄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在母乳喂养后不久出现的黄疸,停止母乳后黄疸逐渐消退,再次喂哺母乳后胆红素可有轻度回升。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特有的常见症状,除了人们已经知道的核黄疸可引起神经系统的损伤致残外,近年报道在尚未发生核黄疸的部分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中亦有神经精神系统远期后遗症的发生。因此,为了减少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对新生儿黄疸无论其程度和原因如何,  相似文献   

12.
符榕 《吉林医学》2014,(19):30-32
目的:探讨四连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蒙脱石散治疗婴儿黄疸的疗效分析。方法:将85例母乳性黄疸病例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20例),B组四连康组(25例),C组蒙脱石组(20例),D组四连康联合蒙脱石组(20例),四组均停母乳。观察其黄疸消退情况,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变化。结果:5 d后监测血胆红素水平,B组、C组、D组均较对照组血胆红素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疸消退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治疗组间黄疸消退时间及胆红素下降值亦不相同。结论:四连康和蒙脱石散治疗婴儿母乳性黄疸均有显著效果,可促进胆红素排泄,缩短患儿住院治疗时间,且两者疗效相当,联合用药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浅谈母乳性黄疸的诊治体会。方法:我院2008年9月~2010年10月诊断母乳性黄疸新生儿75例,全部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结合黄疸持续时间、诊断和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文75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入院时总胆红素小于220.6μmol/L(12.9 mg/L)30例,占40%,但黄疸持续时间均超过2周。全部预后良好。结论: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延迟的常见原因。血清胆红素测定值在所谓"生理性黄疸"范围内不能排除母乳性黄疸。其预后期望并不依赖于盲目的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思密达、妈咪爱联合使用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效果。方法:将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思密达、妈咪爱治疗组(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两组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及治愈天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愈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思密达、妈咪联合使用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显著,且服用方便,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晚期(日龄>7 d)母乳性黄疸患儿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晚期母乳性黄疸的患儿52例.血清胆红素≥300μmol/L观组30例为住院患儿,对照组22例为门诊随访患儿.观察组予以光疗、静脉补液、停母乳48~72 h,对照组仅停母乳48~72 h.住院儿或门诊患儿均于住院或就诊第2、3日分别作经皮胆红素测定,于第4日测血清胆红素.结果:第2日经皮胆红素测定,观察组胆红素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X23.86,P<0.05),第3日经皮胆红素测定,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X2=1.67,P>0.05),第4日血清胆红素测定两组比较,亦无明显差异性(X22.07,P>0.05).结论:正常足月儿晚期母乳性黄疸并非一定要作光疗才能避免核黄疸,但必须密切观察胆红素水平及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光疗联合鲁米那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46例入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单用蓝光治疗;治疗组23例光疗联合鲁米那治疗。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情况监测治疗前、停光疗24h及7d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光疗24h后两组患儿黄疸消退程度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患儿7天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光疗联合鲁米那治疗母乳性黄疸对预后优于单用光疗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茵栀黄口服液对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6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对照组(33例)和茵栀黄口服液组(35例).茵栀黄口服液组入组后即开始药物治疗,并持续5天,对照组停母乳3-5天,比较治疗前、治疗72小时和治疗完成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结果 两组间治疗前、治疗后72小时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茵栀黄口服液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对母乳性黄疸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47例母乳性黄疸婴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72h后47例母乳性黄疸均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达50%以上者有40例,占85.1%,黄疸消退时间为生后2周~8周。无核黄疸发生。结论对早发型和迟发型母乳性黄疸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均联合应用思密达口服安全有效,黄疸迅速减轻或消退或迅速下降50%以上。本病治疗简便,临床经过及预后均良好。  相似文献   

19.
妈咪爱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妈咪爱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母乳性黄疸新生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蓝光治疗)及治疗组(蓝光治疗基础上加用妈咪爱辅助治疗),通过检测日均胆红素平均下降幅度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治疗组胆红素的日均下降值及平均治疗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分别<0.01和<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妈咪爱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可减少胆红素代谢的肝-肠循环,加速其分解和排泄,且未见明显副作用,应用方便,易被新生儿接受,可作为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苏晓谦  蒋晓梅 《当代医学》2011,17(18):58-59
目的观察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探讨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70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以下两组,对照组(n=28)患儿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n=42)患儿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蓝光照射、口服妈咪爱辅助治疗,检测患儿日均胆红素下降幅度,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胆红素均下降,对照组患儿的胆红素每日平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黄染消退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5d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显效2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5.2%(40/42),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75.0%(21/28),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生后2~5d出现黄疸且不退,主要是巩膜、皮肤出现黄染,无其他全身症状,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有效方案为药物治疗加上蓝光照射、口服妈咪爱辅助治疗,可显著加速胆红素的分解、排泄过程,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