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内经》、《伤寒杂病论》、《备急千金要方》等文献研究认为,消渴的病机以脾失运化、肾失蒸腾布散为主,继之以饮食消化、津液运行失常引起"积滞内停"为病,并兼见气滞、瘀血、痰凝等实邪阻滞,故以益气健脾、温补肾阳为消渴防治的根本,以祛湿、清热、生津、行气、活血、化痰为干预消渴并发症的重要手段,选方用药以四君子汤类、肾气丸类、芳香化湿类、清热利湿类、养阴生津类、行气活血类以及化痰类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2.
柴胡疏肝散一方原源于《伤寒论》中的四逆散之方。四逆散之方在《伤寒论》中,主要是用在少阴病四逆。原文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但后人应用此方,更多地是用在肝郁气滞肝脾失调等症。而由四逆散化裁来的柴胡疏肝散,其疏肝理气祛滞止痛  相似文献   

3.
关于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祖国医学很早就有类似的记载,譬如《素问》中所说“邪在肝则两胁下痛”,《灵枢》所说“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难经》说“肝之积名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等,主要就是指的本病。历代医家根据本病特点将其证治大致纳入肝积、积聚、肝气、胁痛等门中,基本上以脏腑证候为出发点,以肝经为主进行辨证论治。本病从胁痛、肝脾肿大、厌食为主证,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治法以疏肝实脾为主。  相似文献   

4.
罗凌介为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擅长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出“肝脾同治”的辨治思路.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由肝炎病毒感染所致,其发病以湿热毒邪为其致病外因,正气亏损为致病内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三脏虚损为主.根据肝病传脾的理论,辨证多属肝郁脾虚证或夹杂肝郁脾虚证.制定“疏肝健脾法”贯穿治疗始终,以慢迁肝方为基础方,临证灵活加减.  相似文献   

5.
痛泻要方为《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历代方书记载类同,皆以治疗肝郁脾虚所致泄泻之证。《医方考》曾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世人多以腹痛、泻下为其辨证应用要点,确属成了痛泻的“要方”。笔者据其方意,扩宽应用范围,非但泄泻之证,皆收到了理想效果,案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腹泻是胃肠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病理基础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发病因素涉及肿瘤、营养状况、手术、围术期治疗等方面。胃肠肿瘤术后腹泻发病之本在于脾虚,治疗应注重脾脏的调和培补,调节脾的功能状态,即“实脾”。“实脾”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从整体观五脏相克的角度论治肝病当先实脾以防传变;笔者认为“实脾”其本意是指使脾脏充盛,保持健运的功能状态,“实脾”非仅针对肝病传脾,而是对于以脾土虚弱为发病之本的疾病而言,可为脾病或他病。藏象脾与肠道菌群在生理、病理上具有相通性,具体体现在消化代谢及免疫防御功能方面。该文兹从肠道菌群、中医“实脾”、胃肠肿瘤术后腹泻探讨三者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中医药论治该疾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但凡习中医,大多知晓《柴胡疏肝散》。本方见于明代医家张景岳之《景岳全书》,依其方药组成及方解分析,该方乃属“入法”中的“和解法”,具体而言,系调和肝脾之主方,其功效疏通肝气。原方为散剂,现多以汤剂为主。  相似文献   

8.
痛泻要方为《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历代方书记载类同,皆以治疗肝郁脾虚所致泄泻之证。《医方考》曾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世人多以腹痛、泻下为其辨证应用要点,确属成了痛泻的“要方”。笔者据其方意,扩宽应用范围,非但泄泻之证,皆收到了理想效果,案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医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散在于“痴呆”、“健忘”、“郁证”、“癫证”等病症中 ,临床表现为健忘、呆傻愚笨、性情改变等 ,如《景岳全书》中所写“痴呆之症 ,……言辞颠倒 ,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善愁 ,其症千奇百怪 ,无所不至。”痴呆的病名首见于《华佗神医外传》 ,明代《景岳全书》第一次提出痴呆是独立性疾病 ,清代陈士铎《辨证录》首立呆病门 ,使中医对呆病的认识逐渐完善。1 病因病机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 ,多认为髓减脑消 ,神机失用 ,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 ,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而各医家又各有侧重。杨济民[1] 认为老年性痴…  相似文献   

10.
中医重脾胃的学术思想,至金元李东垣已自成系统理论,追溯其源,将重脾胃的学术思想具体运用于临证,当首推东汉张仲景,这在《金匮要略》中已不难看出。拙文试就《金匮》中重脾胄学术思想及其体现择例简介如下。 一。见肝之病 当先实脾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此虽是仲景在论如何治未病时,以肝为例所述,但一语道出了肝病治脾的重要性。因为人体五脏之间在生理上存在“生克”关系,在病理上也存在着”  相似文献   

11.
介绍刘新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的中医特色,其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治病旨在调整脏腑失调之机能,而不应只关注“病”或“症”.认为肾性蛋白尿临床上多为本虚标实,脾肾亏损为其本,风邪、水、湿(热)、毒、瘀等为其标,治疗以本虚为主,标本兼治,扶正祛邪,以壮肾固精方为基本方辨证加味治疗,体现了多法合用、灵活选药之妙,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虽以六经分证,但其病机变化主要落实在有关脏腑,对五脏各有不同治法。其治肝法包括疏肝理脾、温肝散寒、养肝通络、柔肝缓急、凉肝解毒、制肝安胃等法,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 一、疏肝理脾法:以四逆散为代表方,主治肝郁气滞导致肝脾不和、腹痛泄利或四肢逆冷者。四逆散的创制使后人认识到肝病易影响脾胃之一斑。自丹溪倡“六郁”后,更视肝气郁滞为肝病现律之一,以疏肝为主的治郁法应用尤广。诸如《局方》逍遥散、《景岳全书》  相似文献   

13.
朱佳教授认为,变应性咳嗽以阵发性、刺激性干咳,有过敏史,喉痒欲咳为特征,符合中医“风咳”的范畴,其病位初在肺,涉及肝脾,久则及肾。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治疗当以祛风宣肺、补肺固表为主,以恢复气机升降为要,根据兼症的不同,分别采取化痰通络、健脾益肾等措施。并自拟祛风宣肺方,临证加减。  相似文献   

14.
《傅青主女科》全书各篇章均有关于情志致病的论述,其“疏肝解郁”的思想贯穿始终,并认为情志致病的诊治不单以肝为主,更应注重肝、脾、肾三脏同治之法。通过研读“傅青主女科”中有关情志致病的“崩”“经水未来腹先疼”“大怒小产”“赤带下”“嫉妒不孕”“乳汁不通”“月经先后不定期”“经前吐血”共八则医案,浅析傅山先生对情志致病的病因病机、方药的认识,探析其辨证思路及方药应用,总结治疗情志病的治则治法、遣方用药,认为《傅青主女科》对情志致病的治则多以逍遥散为基础方,主张“疏肝解郁为主,辅以健脾,佐以补肾”的三脏同治的思想理念。全书理法严谨,见解创新独到,对后世情志病的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福生教授根据中医五脏生理病理特点,认为脂肪肝形成跟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并在《内经》、《难经》提出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基础上,临床治疗脂肪肝非常重视"肝病实脾",以防止肝病传脾,既注重"已病",又防范了"未病",用自拟"脂肝方"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五更泻”并非皆属脾肾阳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更泻”多属脾肾阳虚,后阴不固所致。治疗多遵温肾固泻之法,以“四神丸”、“真人养脏汤”为代表方。但是,临床也常常会遇一些特殊情况,其病位并不在于脾肾,而涉及于心、肝、肺等脏,病性亦并非虚或寒,而为实或热或虚实错杂等。所以,临证且不可拘泥脾肾阳虚一说,必须审证求因,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7.
痛泻要方原名白术芍药散,出自《景岳全书》。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引刘草窗方。是治疗因土虚木乘、士受木制、升降失常导致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后仍腹痛的一副有效名方。方由白术、白芍、防风、陈皮组成。方解中吴鹤皋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所以张景岳称为“治痛泻要方”,故有今名。  相似文献   

18.
尿酸性肾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痰瘀为标。曹恩泽认为尿酸性肾病急性发作期病机特点为湿热痹阻、寒湿痹阻、痰瘀阻络,治疗当以清热利湿化瘀通络、温阳散寒祛湿通络、化痰祛瘀通络等为主,兼以健脾补肾;稳定期病机特点为本虚为主,兼有标实,分为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治以健脾益肾、温补脾肾、滋阴补肾为主,兼顾化湿、祛浊、化瘀、通络之法。其根据病情缓急,分期论治,并融汇“清补化瘀通络”的学术思想,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风又名“卒中”,它与《伤寒论》所称的“中风”不同,一般认为包括现代医学中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及面神经麻痹等病。病因、病机多偏向于气、血、风、痰、火、虚六大因素。中风的病位在脑髓,涉及心、肝、脾、肾等多个脏腑。其病性属本虚标实,辨证时分为“中经络”、“中脏腑”,急性期以风、火、痰、瘀等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则表现为虚实夹杂,或本虚之证,以气虚血瘀、肝肾阴虚为多,而痰瘀互阻往往贯穿中风的始终。中医药对中风的治疗主要以内服中药为主,此外,还可配合针灸、按摩、药浴、刮痧、功能锻炼等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中风又名“卒中”,它与《伤寒论》所称的“中风”不同,一般认为包括现代医学中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及面神经麻痹等病。病因、病机多偏向于气、血、风、痰、火、虚六大因素。中风的病位在脑髓,涉及心、肝、脾、肾等多个脏腑。其病性属本虚标实,辨证时分为“中经络”、“中脏腑”,急性期以风、火、痰、瘀等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则表现为虚实夹杂,或本虚之证,以气虚血瘀、肝肾阴虚为多,而痰瘀互阻往往贯穿中风的始终。中医药对中风的治疗主要以内服中药为主,此外,还可配合针灸、按摩、药浴、刮痧、功能锻炼等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