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分析石斛及其混淆品茎表皮细胞特征,评价其鉴别价值。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制作药用石斛及其混淆品的茎横切片;利用测微尺测量茎表皮细胞的显微特征。结果 39种药用石斛及其混淆品的茎细胞形状特征和细胞壁的增厚程度种间差异较大,而种内差异较小;石斛及其混淆品茎表皮细胞的细胞壁有3种增厚现象,分别为不均匀增厚型、均匀增厚型和无增厚型;金钗石斛属于无增厚型,马鞭石斛和铁皮石斛属于不均匀增厚型,但密花石豆兰和云南石仙桃属于均匀增厚型;《中国药典》收载药用石斛茎表皮细胞的切向和径向直径比值为小于1.65±0.24或大于2.39±0.49,而3种混淆品均为在(1.98±0.23)~(2.35±0.77)。结论 表皮细胞类型和大小以及切向与径向直径比值可以作为鉴别石斛的主要显微特征,尤其对《中国药典》收载的3种药用石斛能够提供更加可靠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石斛混淆品麦穗石豆兰Bulbophyllum orientale Seidenf.的假鳞茎与石斛进行生药学比较,为鉴别石斛类药材和开发麦穗石豆兰的药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等方法对麦穗石豆兰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麦穗石豆兰假鳞茎横切面主要特征为:①维管束排成3圈,多为有限外韧型;②导管4~6个散在,微木质化;③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粉末特征主要有淀粉粒和针晶。结论:麦穗石豆兰与石斛在来源、性状及成分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该研究为澄清石斛混淆品和深入开展石豆兰属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生药学资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细叶石仙桃P.cantonensis Rolfe及其混淆品广东石豆兰  相似文献   

4.
中药木瓜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宇红  王晓义 《农垦医学》2006,28(6):437-438
目的:鉴别中药木瓜的正品、混淆品、伪品.方法:通过性状、显微、理化性质鉴别中药木瓜与混淆品光皮木瓜、伪品西藏木瓜、小木瓜、新疆木瓜.结果:正品、混淆品、伪品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为木瓜的真伪鉴别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石斛及其常见混淆品的matK基因序列比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几种药典收载石斛与常见市场混淆品种的matK基因序列,为石斛类药材的鉴定提供分子依据。方法:PCR扩增、测序、PAUP软件分析。结果:非石斛属的几种混淆品与正品石斛间的matK基因序列差异远大于正品石斛间的差异,PAUP 4.0构建的树型图亦显示几种石斛属植物聚在一起,而非石斛属植物聚在外方。结论:通过matK基因序列可以分析石斛及其混淆品间的遗传关系,将正品与混淆品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6.
半夏与其混淆品水半夏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别半夏与其混淆品水半夏。方法:从性状、显微、理化三个方面进行鉴别。结果:半夏与混淆品水半夏具不同鉴别特征。结论:能准确地对半夏与混淆品水半夏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还阳参与其易混淆品蒲公英的鉴别要点,正本清源,为还阳参采收加工提供依据,保证药材质量。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植物形态及药材性状总结二者差异,薄层色谱法以绿原酸为对照品对二者加以鉴别。结果:还阳参与蒲公英在茎、叶、花、种子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绿原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还阳参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蒲公英不显斑点。结论:此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还阳参与其混淆品蒲公英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性别的鸡内金及混淆品鸭内金、鸽子内金,建立鸡内金鉴别的简单方法。方法:用电极缓冲液超声提取样品中的蛋白质,经样品水解液加热水解后,用不连续SDS-PAGE法对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性别的鸡内金及混淆品鸭内金,鸽子内金进行鉴别。结果:鸡内金与其混淆品鸭内金,鸽子内金有明显区别,不同生长阶段鸡内金SDS-PAGE图谱也有一定的区别。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对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性别的鸡内金及混淆品的鉴别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测定11种石豆兰属植物的ITS序列,为石豆兰属植物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PCR法从叶片基因组DNA中克隆ITS序列,并借助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11种石豆兰属植物的ITS全长为633~645 bp,5.8 S序列长度162 bp,ITS1和ITS2序列变异位点丰富,共168个,其中信息位点95个,序列存在大量的转换、颠换和缺失;5.8 S序列较为保守,仅含6个变异位点和2个信息位点;11种石豆兰属植物的遗传距离为0.002 2~0.212 0,其中齿瓣石豆兰与斑唇石豆兰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序列已上传至NCBI,登录号为JN619409~JN619419。结论 获得了11种石豆兰属植物的rDNA ITS序列,为石豆兰属植物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广东石豆兰不同提取部位体外抗肿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考察了广东石豆兰各个提取部位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旨在寻找广东石豆兰的活性部位及作用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为模型,利用MTT快速比色法,5-FU为阳性对照。结果 广东石豆兰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具有一定的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结论 广东石豆兰的细胞毒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鉴别和开发迭鞘石斛(Dendrobinm denneanum kerr.)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的方法对该药材进行鉴别研究。结果:较为全面地报道了其性状、显微特征,供试品与迭鞘石斛对照药材在薄层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论:研究结果可作为该药材的应用及其相关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用紫外光谱法鉴别紫穗槐根与其混淆品.方法 取紫穗槐根19个样品及其2个混淆品,用紫外光谱法测得吸收度比值作为鉴定的依据.结果 紫外光谱显示,紫穗槐根有2个共有峰,其吸收度比值范围在 1.452~1.648之间,而混淆品不在此范围.结论 用吸收度比值范围可鉴别紫穗槐根及其混淆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鉴别冬虫夏草的正品与混淆品,为珍贵药材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从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性质、紫外吸收光谱鉴别和薄层层析综合分析等各方面对冬虫夏草正品及其混淆品进行了分析、比较及鉴别描述。结果冬虫夏草正品虫体的纹理及腹部乳突状的足十分规则,对称清晰;虫体头部与夏草交生部位被草根敷贴的虫眼,虫口红褐色及亮光泽的角质莹片十分明显。冬虫夏草正品与其混淆品在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性质等各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结论综合多种方法即可清楚鉴别冬虫夏草的正品与混淆品。临床药学人员应提高经验鉴别能力,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金钱草与两种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钱草及其两种混淆品--点腺过路黄、聚花过路黄的全草,进行了药材性状、组织结构、粉末特征等方面的比较鉴别,为金钱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菟丝子药材及其混淆品的TLC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中药菟丝子药材的定性质量标准,并用于混淆品的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菟丝子类药材及其混淆品。结果摸索并确定3个展开剂系统和1种显色方法,获得了清晰的薄层色谱斑点。结论薄层色谱法能有效鉴别菟丝子及其混淆品,方法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6.
前胡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为鉴别前胡提供参考依据。对前胡及其混淆品进行性状、理化和薄层色谱3个方面的对比鉴别。正品及混淆品在性状、理化和薄层色谱方面均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7.
砂仁在中医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中药材市场上砂仁掺假的现象比较严重,本文总结了砂仁的几种常见混淆品,并从性状鉴定、显微鉴定、薄层色谱鉴别、挥发油含量鉴定、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鉴别、DNA条形码鉴别、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鉴别技术等方面对几种混淆品进行鉴别区分,为砂仁的真伪品鉴定提供理论依据,保证砂仁的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姚惠芬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470-471
目的 鉴别黄连的真伪,保证临床用药质量,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方法 根据产地和供货渠道以及黄连性状、显微特征,鉴别黄连真伪.结果 目前市场货源主要为味连和雅连及云连,黄连的混淆品较多,如短萼黄连、峨嵋野连、马尾黄连及小檗科小檗属.结论 为确保黄连质量,选择供货经销商以正规、大型、可信度高的企业为佳,个体商贩供货的混伪品较多.  相似文献   

19.
冬虫夏草与其混伪品北虫草的ITS测序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分子水平鉴别冬虫夏草与其混淆品北虫草。方法:从冬虫夏草及其常见混淆品北虫草中提取DNA,以核基因组通用引物为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测序。结果:测得各样品rDNA的ITS及5.8S rDNA完全序列,18S和28S rDNA部分序列,分别为冬虫夏草459bp、北虫草548bp;二者ITS具显著差异,其中ITS1差异性达33.31%、ITS2差异性达26.67%。结论:ITS序列可有效地鉴别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北虫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半夏与其混淆品的蛋白质电泳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不同产地半夏与其混淆品(英山滴水珠、本院药园掌叶半夏、蛇山半夏、钟祥半夏、钟祥掌叶半夏及戟叶犁头尖)进行鉴别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的半夏具有相似的电泳图谱,但半夏与其混淆品图谱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DS-PAGE电泳鉴别可以对不同产地的半夏进行初步鉴别,并可鉴别半夏及其混淆品的特征,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