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不同药物对柔红霉素血管外渗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美容  马晓玉  冯晓敏  柯晓燕 《护理研究》2006,20(16):1431-1432
[目的]探讨柔红霉素(DNR)血管外渗所致组织损伤早期最佳的处理方法。[方法]将12只家兔腿部制作成DNR外渗模型,每只兔4条腿分别应用不同方法处理。4条腿分为4组,即A组用云南白药乙醇膏,B组用海普林软膏,C组用湿润烧伤膏,D组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用药后7d采用空气栓塞将兔处死,进行局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C组局部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轻。[结论]柔红霉素血管外渗所致组织损伤早期可采取湿润烧伤膏外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柔红霉素(DNR)血管外渗所致组织损伤早期最佳的处理方法。[方法] 将12只家兔腿部制作成DNR外渗模型,每只兔4条腿分别应用不同方法处理。4条腿分为4组,即A组用云南白药乙醇膏,B组用海普林软膏,C组用湿润烧伤膏,D组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用药后7d采用空气栓塞将兔处死,进行局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C组局部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轻。[结论] 柔红霉素血管外渗所致组织损伤早期可采取湿润烧伤膏外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静脉药液外渗的疗效.方法 将发生静脉药液外渗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对照组采用75%乙醇湿敷.比较2组患者疼痛和局部肿胀的情况.结果 2组患儿局部肿胀和疼痛情况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静脉药液外渗具有明显疗效;可减轻患儿局部肿胀和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小鼠发生多柔比星外渗性损伤后不同时间运用二甲亚砜干预的防护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60只小鼠左、右侧腹部制作多柔比星血管外渗模型后,按二甲亚砜不同干预时间随机分为A、B、C、D、E、M组,每组10只,其中A、B、C、D、E组中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将同一小鼠的左、右侧腹部外渗性损伤部位分别设为二甲亚砜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各组外渗性损伤的愈合时间、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各组间外渗性损伤愈合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外渗性损伤后30min、6h、24h运用二甲亚砜干预,其与对照组外渗性损伤愈合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发生多柔比星外渗性损伤后尽早使用二甲亚砜,可缩短外渗性损伤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雷美容  马晓玉  冯晓敏  柯晓燕 《护理研究》2006,20(19):1713-1714
[目的]探讨多巴胺外渗致组织损伤早期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将2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A组采用酚妥拉明,B组采用湿润烧伤膏,C组采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D组采用33%硫酸镁,E组采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分别于注射多巴胺(1000μg/mL)0.1mL后采用不同药物外敷,并与注射多巴胺后2h、8h、24h、48h进行局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外涂湿润烧伤膏及外敷酚妥拉明组局部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轻,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组较重。[结论]多巴胺外渗时早期首选湿润烧伤膏外涂,次选酚妥拉明湿敷。  相似文献   

6.
二甲亚砜对多柔比星外渗性损伤小鼠手术伤口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敏  李武平  付菊芳  何华 《护理研究》2005,19(2):107-108
[目的 ]探讨二甲亚砜对多柔比星外渗性损伤小鼠手术伤口愈合的影响 ,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将3 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左右侧腹部制作多柔比星血管外渗模型后 ,用随机数字法取其中 2 5只小鼠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 ,将同一小鼠的左右侧腹部外渗性损伤部位设为二甲亚砜干预组和注射用水对照组 ,剩余 5只小鼠不做任何处理 ,设为模型组。另取 3只健康昆明种小鼠做正常对照组。各组小鼠处理 5d后用外科手术法切除外渗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 ,间断缝合 ,术后 7d拆线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 [结果 ]术后 7d拆线各组伤口愈合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除正常组与干预组、模型组与对照组愈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外 ,其余各组愈合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发生多柔比星外渗性损伤小鼠用二甲亚砜外涂治疗后可促进手术伤口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动物模型,为探讨多柔比星外渗性损伤发生机制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可靠的实验研究依据.方法 将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多柔比星外渗性损伤高浓度组(2g/L),中浓度组(1 g/L).低浓度组(0.5 g/L)及注射用水对照组各5只,选择在小鼠左、右侧侧腹部皮下注射药物,分别观察动物全身不良反应、注射局部外渗性损伤面积及愈合的时间,并在注射后4,11 d进行病理组织切片比较.结果 注射后各组均未出现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各组间不同时间外渗性损伤面积随时间变化有差异且有浓度依赖性,各组间愈合时间有差异,注射浓度越高,外渗性损伤愈合时间越长.各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高浓度组出现坏死,而中浓度组4 d出现溃疡,低浓度组未出现溃疡.结论 采用小鼠每部位皮下注射多柔比星(浓度1 g/L)0.05 ml,可作为多柔比星外渗性损伤防护实验所需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几丁糖、二甲亚砜局部涂抹对多柔比星外渗性损伤大鼠的防护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3只SD大鼠双侧侧腹部制作多柔比星血管外渗模型后随机分为几丁糖组、二甲亚砜组、注射用水组、模型对照组。另取3只SD大鼠做正常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用外科手术法切除大鼠侧腹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对手术伤口愈合时间、外渗性损伤情况、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各组脱痂后溃疡的发生率及不同时间各组间外渗性损伤面积变化均有显著差异;术后7d拆线观察,各组伤口一期愈合和裂开的构成及伤口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镜和光镜下观察几丁糖组、二甲亚砜组发生溃疡较晚,较其他两组损伤程度轻,出现修复时间较早。结论几丁糖、二甲亚砜对多柔比星外渗性损伤均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几丁糖的防护效果优于二甲亚砜。  相似文献   

9.
不同药物早期处理多巴胺致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巴胺外渗致组织损伤早期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将2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A组采用酚妥拉明。B组采用湿润烧伤膏,C组采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D组采用33%硫酸镁,E组采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分别于注射多巴胺(1000/ag/mL)0.1mL后采用不同药物外敷,并与注射多巴胺后2h、8h、24h、48h进行局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外涂湿润烧伤膏及外敷酚妥拉明组局部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轻,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组较重。[结论]多巴胺外渗时早期首选湿润烧伤膏外涂,次选酚妥拉明湿敷。  相似文献   

10.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血液透析相关血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小兰  吴嘉  李婧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7):1616-1617
目的探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敷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相关血肿的疗效。方法采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者为实验组,以50%的硫酸镁湿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血肿时瘀血、肿痛消散时间的长短及皮肤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消散吸收快、止痛好、皮肤感染发生率低。结论使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敷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相关血肿的疗效较50%的硫酸镁溶液湿敷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是否可成为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新西兰雄性兔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新西兰兔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实验组分为4组,每次给予阿霉素2 mg/kg,每周1次,根据给药周数不同,分为1周组、2周组、4周组和8周组.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以及E峰和A峰比率,血清NT-proBNP浓度测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心肌光镜Billingham评分和电镜检查评价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结果:8周组新西兰兔LVEF、FS以及E/A比率均下降(P<0.05),4周组新西兰兔心肌病评分高于对照组、1周组和2周组(P<0.05).八周组新西兰兔心肌病评分高于其余各组新西兰兔(P<0.05).心肌电镜检查结果证实二周组、四周组和八周组新西兰兔心肌损伤.与对照组血清NT-proBNP浓度相比,二周组、四周组和八周组新西兰兔血清NT-proBNP浓度均明显上升(P<0.05).通过相关分析提示血清NT-proBNP浓度与阿霉素累积剂量及心肌损害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NT-proBNP浓度可能是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较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3种兔心力衰竭模型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兔3种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模型的效果。方法24只兔随机分成3组,A组急性心肌梗死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致前间壁心肌梗死;B组扩张型心肌病组,阿霉素经耳缘静脉给药复制扩心病模型;C组慢性压力后负荷心肌肥厚组,主动脉缩窄法制作心肌肥厚致心力衰竭模型。术后不同时间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造模效果。结果经胸超声可获取兔心脏清晰图像。A组造模成功表现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和射血分数(EF)减低。B组左心扩大,心功能显著下降,并可出现心包积液。C组先出现心肌肥厚,EF增高,终末期心腔扩大,EF下降。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活体检测兔心力衰竭模型效果可行。  相似文献   

13.
静脉注射多柔比星对血管内膜损伤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两种浓度的多柔比星静脉推注对免血管内膜的损伤程度。[方法]选择24只大白兔,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多柔比星浓度为1.0mg/mL;实验组多柔比星浓度为0.5mg/mL。分别在兔左右耳缘静脉推注,且在推注后48h、2周分别取左右耳缘静脉血管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推注48h后两组兔血管内膜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注2周后两组免血管内膜损伤程度亦存在差异(P〈0.01)。E结论]静脉推注低浓度(0.5mg/m1.)多柔比星,能明显减轻对血管内膜的损伤,从而有效保护血管,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诊断超声联合微泡在增强兔VX2肿瘤化疗的同时,对肿瘤生长、肿瘤多器官转移及动物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将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动物实验中心符合实验条件的41只皮下VX2荷瘤兔随机分为A(n=14)、B(n=14)、C(n=13)3组.各组均经耳缘静脉注射阿霉素1.0 mg/kg进行治疗,同时,A组行高机械指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紫外线照射液体输注(ultravioletliquidiradiation,UDI)疗法对兔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制作兔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组进行不同的处理,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时神经细胞明显破坏;UDI疗法或丹参均可减轻脑病理损害程度,经光量子化的丹参作用更显著。结论:UDI疗法对缺血脑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与丹参药物联合应用有协同功效。UDI疗法脑保护作用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改善花生四烯酸代谢、增加脑组织ATP生成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磁处理水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磁处理水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和治疗组。以高脂饲料复制家兔AS模型,分阶段给饮磁处理水,检测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并观察主动脉内膜病理学改变;测量主动脉内膜脂斑脂纹、粥样灶面积及动脉内膜厚度。结果预防组和治疗组血浆LDL-c比模型组明显降低(q=7.94,6.28,P<0.01),主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减少(q=16.99,16.62,P<0.01),粥样斑块形成面积减小(q=13.06,14.98,P<0.01),内膜增生程度减轻(q=9.89,10.35,P<0.01)。结论提示磁处理水在家兔实验性AS的预防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温、ATP、醒脑净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纯种白兔通过“四管闭塞法”制成兔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分四组测定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同时电镜观察脑组织切片。结果:再灌流30min后实验各组与对照组相比,低温组和ATP组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醒脑静组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温组和ATP组GSH-P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醒脑静组GSH-P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低温组的32~34℃组与26~28℃组之间MDA和GSH-Px无显著差别(P>0.05)。电镜观察显示实验各组的脑损伤比对照组轻。结论:低温、ATP、醒脑净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目前单纯饲喂高脂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较常见。目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静脉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分别单纯高脂饮食、高脂饲料+脂肪乳灌胃以及高脂饲料+小牛血清白蛋白3种不同的方法喂养兔构建动脉硬化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结果与结论:各组兔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单纯高脂组可出现高脂血症,未发现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高脂+脂肪乳灌胃组可形成纤维斑块;高脂+小牛血清白蛋白组可形成较成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证实,高脂饲料加静脉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可形成较成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成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  相似文献   

19.
红外线及磁场对兔膝骨关节炎滑膜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红外线及磁场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所造成的滑膜炎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24只健康雄性新西兰成年白兔采用管型石膏伸直位固定右后肢法复制膝骨关节炎模型。6周后解除石膏固定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红外线治疗组(红外组)、磁疗组及红外线和磁场联合治疗组(联合组),每组6只。解除石膏后即开始行物理因子治疗(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治疗开始后1、2、3周每组各处死2只动物,观察关节周围滑膜组织的大体改变,并切取造模肢体关节腔内滑膜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联合组动物的滑膜病变及增生程度减轻,与红外组和磁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红外组与磁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联合应用红外线和磁场能有效抑制骨关节炎的滑膜炎症,减轻组织破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外伤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与创面的愈合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创伤愈合时期引入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及其他影响因素。调节创伤愈合机制,即可能改变细胞外基质结构。达到预防瘢痕形成的目的。实验拟观察TGF-β3c2s2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创面修复与重塑过程中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3表达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10/2007-03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外科实验室、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四五周龄日本大耳白兔2只,体质量300~400g,雌雄不限;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20只。体质量1.7-2.5kg。雌雄不限,均由重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选取四五周龄日本大耳白兔分离培养骨髓闻充质干细胞。选取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20只,每只兔耳腹侧制作2个皮肤、软骨全层缺损创面共80个。创面以自身对照为前提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个创面:实验组:加入Ad—TGF-β3c2s2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空白对照组:加入消毒的DMEM/F12(不含胎牛血清):腺病毒组:加入Ad—TGF—β3c2s2腺病毒;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加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③实验评估:观察瘢痕形成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瘢痕组织的组织学形态和检测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3表达和变化规律。 结果:①实验组在整个过程中无明显高出周围皮肤的瘢痕形成。其他组上皮化后。创面均逐渐形成不同程度的瘢痕。伤后45d瘢痕增生程度达高峰。明显高出皮肤表面;持续至90d左右。②实验组和腺病毒组结构较接近正常皮肤,比正常皮肤胶原排列致密。略厚:空白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伤后45d可见浅层组织结构排列紊乱。胶原纤维粗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