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连续血液滤过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抑制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兵  张畔  曹书华 《天津医药》2006,34(12):866-868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观察应用CVVH治疗1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于CVVH治疗前和治疗后4、8h抽取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比值变化,同时观察生化指标、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18例患者CVVH治疗后血清BUN、Scr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P〈0.01),MAP显著上升(P〈0.01)。而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显著降低护〈0.01),Th1/Th2比值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VVH能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免疫麻痹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和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临床疗效。方法103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及CVVH治疗;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肾功能的变化以及ICU住院天数、cVVH应用时间和患者死亡风险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下降;血清TNF-α、TXB2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血清6-keto—PGF1a均显著上升(P〈0.05),但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患者ICU住院天数及CVVH应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UT联合CVVH治疗MODS可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急性重度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5年8月-2008年12月入住我院ICU的各种急性重度中毒患者50例,随机分为CVVH治疗组(A组,25例)和对照组(B组,2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A组同时床旁行CVVH治疗。结果A组有效率96%,优于B组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昏迷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平均ICU住院天数上,两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动脉血气指标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11(APACHEI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VH抢救急性重度中毒患者有显著效果,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4.
张敏  高秀  杨立明 《首都医药》2009,16(16):46-47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联合强的松治疗早期马兜铃酸肾病的疗效。方法56例早期马兜铃酸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予以金水宝胶囊联合强的松治疗;对照组28例,仅给予强的松治疗,共观察6个月后比较肾功能、尿蛋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Scr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Sc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Scr、24小时尿蛋白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BUN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联合强的松治疗早期马兜铃酸肾病可降低24小时尿蛋白,有效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渝峰 《中国医药》2008,3(11):697-698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将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患者41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连续性肾脏替代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原发病治疗、乌司他丁抑制炎症因子等常规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d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NF—α、IL-6以及SCr、BUN均下降(P〈0.05或P〈0.01),连续性肾脏替代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性肾脏替代组住ICU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比单纯药物治疗MODS能更有效地阻断炎症反应,对受损脏器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何黎 《中国药业》2012,(20):31-32
目的评价红花注射液对糖尿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格列齐特80mg(每日3次)加红花注射液20mL(每日1次)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格列齐特80mg(每日2次),均以15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后观察血糖、餐后2h血糖、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c反应蛋白。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的降血糖效果与格列齐特相当,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降低C反应蛋白方面优于格列齐特,对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能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高通量静-静脉血液滤过(HV-CVVH)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效果。方法:观察6例HV-CVVHF治疗MODS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和血浆尿素氮、肌酐、电解质及β2MG变化。结果:HV-CVVH后1h平均动脉压(MAP)、SaO2明显上升,心率明显降低(P<0.05);2小时后血钾、血磷、尿素氮、肌酐明显降低(P<0.05);4小时后β2微球蛋白开始下降(P<0.05)。结论:HV-CVVH可有效清除尿素氮、肌酐、β2MG,调整酸碱及电解质紊乱,改善血氧饱和度,使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8.
张勇  陈德政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278-227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严格糖尿病综合治疗后,分别给予A组用氯沙坦25mg/(次·天),B组用50mg/(次·天)和C组用100mg/(次·天)的剂量,治疗8周后,测定3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血脂等。结果:3组治疗后UAER、TC和TG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5):B组和A组,C组与A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三组SCr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CCr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C组与A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临床期应用较安全、有效、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进行NHISS量表评分,颅内血流动力学检测及血液流变学检测,并于治疗结束后评价治疗。结果治疗两组治疗2周末后NIHSS评分比治疗前下降,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血流流速明显增快,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间比较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血流流速及血浆粘度、血小板黏附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总体疗效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地尔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孙晨  吴学敏  魏鹍 《河北医药》2010,32(12):1521-1524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技术对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sepsis)合并急性肾衰患者体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10等炎性因子的清除作用,同时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肾功能、血流动力学的治疗作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ICU行CVVH治疗的患者 18例,其中非感染SIRS 9例,感染SIRS(脓毒症)9例.于CVVH治疗前及治疗后2、6、12 h及CVVH停止后12 h,分别检测血清PCT、TNF-α、IL-6、IL-10浓度;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液电解质及肾功能;抽动脉血检测血气分析,记录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于上述各时间点记录体温(T)、心率(HR)、呼吸(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结果 sepsis组血清PCT的初始浓度明显高于SIRS组(P〈0.05);18例患者血清PCT浓度在CBP治疗后2 h开始下降,后又有所回升,均低于CBP前水平,但与CBP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8例患者CBP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在CBP后2、6、12 h时均显著低于CBP前(P〈0 05);6 h降至最低,停止CBP后12 h,血清TNF-α水平轻度回升,但仍低于CBP前(P〈0.05);血清IL-6、IL-10水平在CBP后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但较CBP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VVH后BUN、Scr、血清K+均下降(P〈0.05),在停止CBP后12 h虽然略有所回升,但仍明显低于CVVH前(P〈0.05).结论 CBP能清除SIRS/Sepsis合并ARF患者血清中多种炎性因子.其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对SIRS/Sepsis合并ARF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疗法用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71例MODS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VVHDF进行治疗,对照组除未进行CVVHDF外与观察组治疗相同。记录2组患者人ICU时和离开ICU当日血尿素氮、肌酐、电解质、pH、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中心静脉压、MODS评分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Ⅲ)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尿素氮、肌酐、钾离子、pH、中心静脉压、氧合指数(PO2/FiO2)、MODS评分及APACHE-Ⅲ评分分别为(34±9)mmol/L、(588±110)μmol/L、(6.2±1.5)mmoffL、(7.0±0.2)、(18±4)emH20(1cmH20=0.098kPa)、(213±22)、(13.8±2.3)分、(88±21)分,治疗后分另0为(18±5)mmol/L、(200±87)μmol/L、(4.5±0.7)mmol/L、(7.3±0.1)、(12±3)cmH2O、(296±34)、(10.2±1.5)分、(70±18)分;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26±6)mmol/L、(465±89)μmoL/L、(5.6±0.8)mmol/L、(7.1±0.2)、(16±4)cmH2O、(245±19)、(12.1±1.4)分、(81±19)分,观察组血尿素氮、肌酐、钾离子,pH、呼吸、中心静脉压、氧合指数、住院时间、MODS评分及APACHE—Ⅲ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及2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病死率40.6%(13/32),对照组病死率64.1%(25/39),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是治疗MODS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7例SAP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CVVH治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急性生理与既往健康评估Ⅱ评分(a-cute phi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变化,并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治愈率为77.78%。治疗后24、48、72、96 h APACHEⅡ、体温、呼吸、心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后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均低于治疗前,但仅治疗96 h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VVH治疗SAP效果满意,加强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吴学敏  魏鹍  朱东林 《河北医药》2012,34(22):3377-3379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技术对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体内炎性因子的清除作用及对凝血纤溶的影响,同时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患者肾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合并ARF行CVVH治疗的MODS患者106例,CVVH治疗前及治疗后6h、12h、24h,分别检测TNF-α、IL-6、IL-10、血浆纤溶酶原活性抑制物-1(PAI-1)浓度;血液电解质及肾功能;血气分析、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体温、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结果 106例患者CBP治疗后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IL-6,IL-10水平在CBP治疗后均下降,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DS组血清PAI-1、CR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随着CBP时间的延长下降逐渐减小,与CBP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VH前后BUN、Scr、血清K+和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a+、Cl-、Glu、pH值、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能清除合并ARF的MODS患者血清中多种炎性因子,对凝血纤溶紊乱有改善。CBP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对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行全髋置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级,择期全髋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全麻组(G组)和全麻符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G/E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麻诱导完成后实施AHHD,经中心静脉将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以40 mL/min输注完毕,术中采用NICO无创心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心排血量(CD)、心脏指数(CI)和外周血管阻力(SVR),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率(HR)。分别在AHHD前、AHHD完毕即刻、术毕和拔管时记录上述数据。结果麻醉后患者的MAP均降低,而在拔气管导管时MAP均升高;在AHHD前、AHHD完毕即刻、术毕和拔管时G/E组的MAP较G组低。两组患者的HR在拔管时均较快,而且在拔管时G组较G/E组快(P<0.05)。两组患者的CI和CVP在AHHD完毕即刻、术毕和拔管时明显较AHHD前高(P<0.05)。SVR在AHHD完毕即刻明显较AHHD前降低,术毕又基本恢复;G/E组患者的SVR较G组低(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AHHD,应用于全髋置换术中可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症心肾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危重症心肾综合征患者32例,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CO2-CP、Na+、K+、Cys-C、hs-CRP、SCr、APACHEⅡ值、SVR、CVP、TFC、CO及尿量。结果治疗前后CO2-CP、Na+、K+、Cys-C、hs-CRP、SCr、APACHEⅡ值、SVR、CVP、TFC、CO及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28例患者少尿症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87.5%。结论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改善危重症心肾综合征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肾功能,有效纠正其代谢紊乱,显著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肺挫伤液体复苏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住ICU的严重多发伤合并肺挫伤患者24例.所有病例在常规心电监护基础上,应用BioZ胸电生物阻抗法,进行无创学流动力学监测,选择有代表性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胸液水平(TFC)、外周血管阻力(SVR)进行统计分析,指导液体复苏,记录患者复苏结局等相应的临床情况.结果 液体复苏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示,在TFC与氧合指数方面,复苏前与复苏后相比,TFC增加及氧合指数下降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复苏后,HR、MAP、SV、CO、SVR以及剩余碱水平均较复苏前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肺挫伤液体复苏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蝮蛇咬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入住本院的蝮蛇咬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7例,在注射抗蛇毒血清和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VVH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收集血生化指标,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VVH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17例患者15例存活,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CVVH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肝肾功、心肌酶下降,统计学分析示P〈0.05。结论:在注射抗蛇毒血清和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VVH治疗能有效改善SAP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谢莉  胡利国  方才 《安徽医药》2012,16(5):671-673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平衡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时血液动力学和心功能指标的变化,以探讨老年患者合适的麻醉方式。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的手术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n=20),全静脉麻醉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组(R组)和丙泊酚+舒芬太尼组(S组);平衡麻醉组: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烷组(RS组)和丙泊酚+舒芬太尼+七氟烷组(SS组)。观察各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诱导后3 min(T2)、插入喉罩即刻(T3)、喉罩置入后5 min(T4)、进腹时(T5)、拔除喉罩即刻(T6)和拔除后5 min(T7)HR、MAP、搏出量(SV)、心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胸腔体液水平(TFC)和升主动脉血液加速指数(ACI)值。结果 T2时各组患者HR、MAP、SV、CI、SVR、TFC、ACI值明显低于T1(P0.05);术中平衡麻醉组各时间点MAP与CI值明显高于全凭静脉麻醉组(P0.05);拔除喉罩时SS组MAP值低于RS组(P0.05)。结论平衡麻醉对老年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心功能影响较全凭静脉麻醉小,联合使用舒芬太尼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难治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16例临床确诊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观察心功能的改善状况。结果:16例患者心功能改善1~2级,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平均心率(HR)下降24/min,中心静脉压(CVP)平均下降15cmH2O,左室射血分数(EF)平均上升20%,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平均下降10mm。结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肝移植术前基本资料的特点及术中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的变化。方法 2003年4月至2011年12月施行成年非转流腔静脉成形肝移植术202例,年龄≥60岁24例为中老年组,余178例为成年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观察术中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肾功能指标,回顾性分析两组术前基本资料。结果中老年组患者术前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比例高于成年组,术前血清胆红素总量、凝血酶原时间和肝肾综合征的比例低于成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无肝期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嵌压(PAWP)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而心率(HR)明显加快,在新肝期5、30 min CVP、PAWP、HR较术前明显增高,新肝期5 min MAP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肝期30 min中老年组CVP明显低于成年组;而HR则明显高于成年组,MAP则在新肝期5 min和30 min低于成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新肝期1h和术毕肌酐(Cr)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肝移植患者器官功能退行性改变且可能合并各种并发症,但术前筛选严格,基本情况较好,虽术中血流动力学复杂,但术中加强监护和管理,能平稳地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