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血管活性药物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能使其流经血管的速度及在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方面取得满意效果,临床应用过程中,要求做到精确、安全、有效,因此,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全身麻醉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期1例术前误诊腹膜后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过程。术中切除瘤体时采用七氟烷、丙泊酚加深麻醉,静脉泵注硝酸甘油的方法处理血压的升高。瘤体切除后血压剧烈下降,及时使用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持续泵注获得满意效果。术后回ICU病房继续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做后续治疗。结果患者安全顺利完成麻醉和手术,10d后痊愈出院。结论手术中及时根据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实施降压和升压措施,适当的麻醉深度,积极补充容量维持循环功能稳定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盐酸吗啡注射液属阿片类强效镇痛药,普通止痛采用皮下注射,维持时间短。近年来,临床上常使用盐酸吗啡注射液微量持续静脉泵注作为严重创伤、晚期癌症、心肌梗死以及呼吸机控制呼吸患者的镇静止痛治疗。临床静脉泵注从配制到泵注完毕需要留置较长一段时间≤24小时时吗啡遇光易变质,笔者对我院ICU病人在临床应用吗啡注射液时常规与避光静脉持续泵注进行对照,配制浓度为1.0mg/ml。用微量注射泵2mg/h静脉推注维持给药,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比较其在常规和避光静脉泵注时的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从而完善用药时的护理措施,使药物在进入体内后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量泵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0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使用微量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使用微量泵达到了治疗效果,保证了用药安全,无一例因微量泵注射不当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做好微量泵使用时的巡视、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相应项目的监测、及时排除微量泵故障,对保证微量泵作用的正常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7年10月以来共开展神经内科介入术24例,ICU担负着术后患者的监护工作。介入术后患者多使用多巴胺、尼莫地平、硝普钠、硝酸甘油等药物维持术后心脑血管循环稳态。术后患者需要控制液体入量,避免因药物浓度波动而产生不良反应。微量注射泵(简称微量泵)是一种用少量液体将药物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泵人体内的新型仪器,有单道和双道2种,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ICU普遍应用微量泵持续泵入普通胰岛素控制危重患者的血糖水平。我院自2004年引入此技术以来,我科开始采用此方法来控制危重患者的血糖,并定时监测血糖,同时根据血糖值调节泵速。绝大多数患者在使用微量泵后24h内血糖达到满意控制,且安全、有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微量注射泵具有操作简单、定时、精确、流速稳定、易于调节、小巧便携的优点[1],根据病情需要可随时调整药物浓度、速度,使药物在体内保持有效血药浓度.运用微量注射泵抢救危重患者,能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配合医师进行抢救.但若应用不当,将适得其反,现就应用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林瑛 《福建医药杂志》2002,24(5):152-152
微量注射泵 (简称微量泵 )是一种用少量液体将药物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的新型泵力仪器。我院 ICU病房于 1995年 6月至 2 0 0 0年 12月使用微量泵推注硝普钠、多巴胺治疗体外循环术后 12 6例 ,取得良好效果 ,即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 ,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 ,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 ,预防血压过低或过高 ,无毒副反应和并发症。现将临床操作 ,护理及应用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12 6例患者中 ,男 78例 ,女 4 8例 ;年龄 18~ 5 1岁。全部为体外循环术后的病人 ,使用时间 1~ 2天 ,硝普钠最长不超过4天。2 材料与用药方法微量泵是由泵、注…  相似文献   

9.
微量注射泵(简称微量泵)是一种用少量液体,将药物精确、均匀、持续地泵人血管内的一种新型泵力仪器,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我科应用微量泵维持给药的方法在急性胰腺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等疾病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但临床在使用微量泵静脉给药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这些不合理现象不但使药物疗效降低,还隐藏着一些不安全因素。为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更好地发挥微量泵的作用,笔者就此进行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分为传统组30例和微量泵组32例,分别采用传统间断静脉注射法和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法。结果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量泵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1)。结论应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有急性机磷中毒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危重病人行机械通气时异丙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2例大手术后需要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异丙酚组,持续静脉微泵注入异丙酚。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表现,血压,心率及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变化。结果 异丙酚组病人均处于浅睡眠状态,脱机时对照组病人血压,心率,血浆E,NE浓度均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 异丙酚级使机械通气的危理病人处于浅睡眠状态,能抑制病人体内的E,NE的释放,使血液动力学保护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临床念珠菌血症并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患者抗感染药物的方案选择、剂量确定,监护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抗感染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成功从ICU转回原病房。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过程,对危重患者实施药学监护,能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再通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研究共分4组:血管再通联合IABP治疗组与非血管再通非IABP治疗组、单血管再通及单IABP治疗组,每组各12例.观察应用IABP及不同方式下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其疗效和30 d病死率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结果 血管再通联合IABP与非血管再通非IABP、单血管再通或单IABP治疗相比可明显提高心脏指数[分别为2.42、1.62、1.92、2.01 L/(min·m2)],降低多巴酚丁胺剂量(分别为1.53、17.62、6.01、5.51 g),无器官支持天数(分别为3.9、18.1、10.3、9.0 d)、住院时间(分别为10.1、25.2、15.1、14.6 d)及住ICU时间,明显减低30 d病死率(分别为16.7、66.7、50.0、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血管再通联合IABP治疗能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器官支持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明显降低病死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mortality of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and different ways of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cardiogenic shock.Methods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recanalization joint IABP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non recanalization and non IABP treatment,single recanalization or single IABP treatment,each group of 12 patients,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efficacy and 30-day mortality of application within IABP and different ways of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etion complicated with cardiogenie shock.Results Reeanalization joint IABP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non rlecanalization and non IABP treatment,single recanalization or single IABP treatment,that earl be obviously improve cardiac index[unit:L/(min·m2):2.42,1.62,1.92,2.01],reduce vascular active drug dose(unit:g:1.53,17.62,6.01,5.51),shorten organ support time(unit:d:3.9,18.1,10.3,9.0),shorten hospitalization time(unit:d:10.1,25.2,15.1,14.6)and the ICU hospitalization days(unit:d:6.3,17.7,9.2,9.0),obviously decreased 30-day mortality (unit:%:16.7,66.7,50.0,41.7),The difference exist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or P<0.01).Conclusion Recanalization joint IABP treatment Can improve hemodynamic stability and reduce organ support days,hospital stay and mortalit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90例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早期治疗上的一些体会,探讨提高瓣膜置换术后早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90例,术后入住ICU,呼吸机辅助呼吸,连续多项指标监测,常规血管活性药物辅助,维持血压在术前水平,控制心室率80~100次/分。结果二次开胸止血患者5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5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3例,肺部感染患者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例。术后早期存活患者共85例(存活率94.44%),死亡5例(5/90,5.55%)。结论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手术,特别是重症患者,提高手术技能、加强术中心肌保护、严密术后治疗的各种环节,及时处理早期并发症是提高患者早期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专项点评了解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7-12月份归档病历共202份,对该类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进行专项点评和综合分析。结果:202份病历中,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有78份,使用率为38.61%;其中使用合理的病历40份,不合理的病历38份。结论: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在用药指征、剂型选择、给药途径、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尚存在颇多不合理的地方,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ICU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0年8月ICU出院患者160份病历作为基线调研组,2010年10月-2011年11月出院患者161份病历作为药学服务组,研究药学服务对镇静、镇痛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合理性的影响。结果:以镇痛为基础的系统镇静是重症患者镇静、镇痛充分获得的有利方案。系统镇静采用率由药学服务实施前的15.00%上升到实施后的44.72%。ICU患者镇静、镇痛药应用比例由实施前的72.50%上升到实施后的92.55%;镇静、镇痛不足比例由实施前的15.62%下降到实施后的5.58%。结论:恰当的药学服务措施能有效提高重症监护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珠海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科营养支持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肠内肠外营养(EN+P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药物利用分析方法对珠海市人民医院2010-09~2011-08重症监护科营养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分析;并选取此期间该科患者119例,分别按EN组32例、EN+PN组55例、PN组32例进行回顾性调查,考察其营养支持前后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sALB)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DDDs排序前3位的药品分别是人血白蛋白(5 g)、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3组患者的Hb及sALB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N组降低最多。PN组与EN组、PN组与EN+PN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N组与EN+PN组间比较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用药时机基本与指南相符。结论本院重症监护科营养支持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EN或EN+PN的营养治疗效果优于PN,重症监护患者应积极采用EN。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调查和评价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该院2010年8月-2011年12月250例ICU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50例ICU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共涉及9大类17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最多,左氧氟沙星使用例数最多;多数患者应用了联合用药方案;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经肝、肾脏代谢或排泄的抗菌药物未调整用量。结论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基层医院ICU抗感染治疗中占主导地位,基层医院ICU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张红  学琴 《北方药学》2014,(10):12-13
目的:探讨药物持续湿敷在预防静脉泵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使用静脉泵入胺碘酮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在开始泵入胺碘酮时即给予药物持续湿敷,对照组按常规输液流程泵入药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输注血管出现静脉炎的例数、出现静脉炎的时间和分级;观察两组患者疼痛出现例数、时间及程度。结果:实验组出现静脉炎和疼痛的例数较对照组少,出现静脉炎和疼痛的时间较对照组迟,静脉炎分级及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轻,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持续湿敷可有效预防静脉泵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用药依从性,利于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