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7年中央转移支付项目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干预防治碘缺乏病效果,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07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在23个省(自治区)选择项目试点县,在每个项目县选择3个项目乡,每个乡在中心小学校4—6年级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活动;选择3个村,开展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在项目实施前后,分别调查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结果各项目省(自治区)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67.14%上升为效果评价的90.11%,平均提高22.97个百分点;家庭主妇平均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67.89%上升为效果评价的87.39%,平均提高19.50个百分点。结论健康教育活动可有效提高项目试点地区小学生、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历史上是碘缺乏病、克山病、大骨节病重病区,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全省卫生防疫部门的不懈努力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全省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达到了消除或控制标准。现就吉林省碘缺乏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病情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规定,吉林省于1997年3月在全省内进行PPS抽样病情调查。于此同时也进行了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1.1 调查地点 本次调查按国家监测方案规定的PPS抽样方法,将吉林省所辖的60个县(市)为抽样单位。1.2 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吉林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和消长趋势,科学评估防控效果,我们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内容和要求,于2010年4月组织开展了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6,25(5):570-570
2006年,卫生部疾控司继续执行2005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其中地方病防治有4项工作:一、继续开展贫困地区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砷病重点病区综合防治。该项目技术实施方法同2005年已进行的各项内容。二、继续开展饮水型地氟、地砷病区水氟、水砷含量筛查、改水工作检测。该项目技术实施方法同2005年已进行的各项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吉林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和消长趋势,科学评估防控措施效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吉林省大骨节病控制及监测水平。方法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选取的4个监测县中各选4个病区村为监测点。临床检查监测点7~16岁的全部儿童患病情况,7~12岁儿童右手X线阳性检查及13~16岁临床诊断Ⅰ度及以上病人X线检查。同时收集该病区县、乡、村的相关基本资料。结果吉林省共16个监测点。16个监测点临床共检查1 262人,检出临床I度病人6例,6例临床患者经X线拍片诊断全部排除。7~12岁儿童X线拍片873人,确诊X线阳性7例,均为单纯干骺端改变,平均X线检出率为0.8%,未检出骨端和三联征患者。全省X线检出率没有超过10%的病区村,检出率均在5%以下。在防治措施落实方面,4个病区县近3年没有供应硒碘盐(或口服硒片),未实施病区村搬迁及异地育人。松源市前郭县、延边州安图县、通化梅河口市实行了退耕还林(草)。4个病区县病区村全部实施非国家统一的换粮方式(市场外购),受益人口85.09万人。在监测的4个病区县16个病区村中,居民主食主要为大米,其中10个病区村购食外地粮食比例超过50%。结论吉林省自实行以改水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病情开始下降。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以食大米为主,且食用外购粮的比例较高;此外,饮水和卫生条件的改善,肉、蛋等副食种类增加也提高了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儿童大骨节病病情调查项目要求,吉林省选取了2个大骨节病重病区作为项目调查点,即通化市的辉南县扶民乡四平街村和通化县富江乡富民村,于2008年6月对上述2个调查点进行了儿童大骨节病病情调查。1调查目的和方法1.1调查目的查明吉林省大骨节病重病区儿童大骨节病病情现状,掌握重点病区儿童大骨节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为找出影响和制约吉林省碘缺乏病、克山病、大骨节病防治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既符合我省“三病”防治实际又切实可行的对策,促进全省地方病防治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于2008年12月对吉林省基层“三病”防治人员队伍及设备状况、对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建议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甘肃省小学生和育龄妇女碘缺乏病知晓率情况,评价健康教育在防治碘缺乏病中的作用。方法按照《中央补助地方甘肃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技术方案》要求,在全省选取29个项目县(市、区),在每个项目县(市、区)选择3个项目乡开展具体的健康教育活动;在项目实施前后,分别调查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结果各项目县(市、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后,小学生和育龄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大幅度提高,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70.82%上升为效果评价的94.14%,平均提高23.32个百分点;育龄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60.53%上升为效果评价的87.38%,平均提高26.85个百分点。结论健康教育活动可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甘肃省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评价甘肃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央补助地方甘肃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技术方案》要求,在全省选取30个县,在每个县选择3个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项目实施前后,分别调查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结果各项目县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后,小学生和育龄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大幅度提高,分别由基线的64.18%和63.04%上升为效果评价的93.60%和84.74%,分别提高了29.42个百分点和21.70个百分点。结论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但要实现群众健康行为形成还需要反复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不同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家庭妇女-家庭-社区”健康教育模式和“学生-家庭-社区”健康教育模式对农村地区不同人群碘缺乏病(IDD)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变化的效果。方法 在苏北涟水县农村选择调查点、对照点,分别按 同健教模式于干预前及1个月后随机调查3个村330户居民和村办小学5年级学生,采用入户问卷和集体问卷调查,入户作碘盐保存情况记录。结果 实施“家庭妇女-家庭-社区”模式后,居民IDD知识及格率由1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吉林省小学5年级学生和育龄妇女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30个调查点的600名学生和150名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问答.结果 600名学生平均分为89.51分,及格率为87.3%,了解缺碘与"粗脖子"、"智力低下"有关的分别为92.0%和87.8%,有88%的学生认为"吃加碘盐"为碘缺乏病防治的最好方法;150名育龄妇女平均分为89.8分,及格率为94.7%,了解缺碘与"粗脖子"、"生傻孩子"有关的分别为93.3%和73.7%,有97%的育龄妇女认为"吃加碘盐"为碘缺乏病防治的最好方法.结论省、市领导重视,加强多部门配合,持之以恒的健康教育宣传行之有效.碘缺乏对于儿童智力的影响应作为今后直传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河南省宝丰县碘缺乏病(IDD)健康教育干预前的基线调查和干预措施实施1年的效果评价,评估IDD健康教育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化的方法选择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前、后的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小学生IDD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2.56%提高到干预后的95.78%,家庭主妇从61.17%提高到93.17%;碘盐覆盖率从91.00%提高到99.67%;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由88.17%提高到97.67%;小学生尿碘值小于50μg/L和小于100μg/L的比例由8.7%和16.8%下降到0和1.8%。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率由4.83%下降到4.00%。对照组上述指标干预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率无统计学意义,其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提高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IDD防治知识知晓率。同时使居民户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明显上升。使小学生尿碘值小于50μg/L和小于100μg/L的比例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1月周村区被正式确定为碘缺乏病区[1].防治碘缺乏病,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重点了解新婚育龄夫妇开展健康教育对防治碘缺乏病的作用,我们对参加新婚教育人员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调查和评价,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甘肃省临夏县小学生和育龄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评价健康教育在防治碘缺乏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临夏县碘缺乏病重点乡、难点乡,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在项目实施前后,分别调查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通过开展综合性健康教育活动,临夏县小学生、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及格率由干预前的75.5%、69.1%,分别提高到干预后的98.2%、96.3%;健康教育干预后家庭主妇自觉购买碘盐的行为具有率为60.8%;正确食用碘盐行为具有率为60.3%;碘盐覆盖率由干预前的96.5%提高到干预后的99.9%;学生和妇女对"缺碘造成甲状腺肿大、智力低下、生傻孩子和碘盐是最好防治方法"等知识的知晓率有大幅度的提升。结论健康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小学生、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碘盐覆盖率,增强了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达到了项目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许昌市健康教育项目在防治碘缺乏病中的效果。方法对4个项目县(市、区)的目标人群在健康教育项目开展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后,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43.89%提高为91.32%,成人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44.64%提高为94.23%,正确健康行为比例由67.86%提高为92.74%。结论采用系统的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是提高居民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改变不健康行为方式,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是历史上克山病的高发区、重病区之一,从1990年我省开始设立国家级克山病监测点,同时省级监测工作由所在地区的疾病控制中心负责完成。为了科学指导克山病防治工作,调整防治战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近5年来全省7个地、市(州)的监测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碘缺乏的防治关键在于预防,1992年我国政府就确立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长期有效的持续防治效果,对大众人群,尤其是一级目标人群(4-6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进行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普及群众碘缺乏病防治知识,2012年7~10月开展了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活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6,25(2):144-144
2006年2月21-22日,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在北京召开了2004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总结暨 2005年项目启动会。来自全国各项目省份的项目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共计84人出席会议。开幕式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白呼群副司长主持,肖东楼副司长、地方病控制中心孙殿军副主任分别作了重要的讲话。开幕式后地方病控制中心副主任孙殿军、主任助理申红梅分别主持了2004年各子项目总结及2005年项目启动技术方案报告会。地方病控制中心各防治研究所的项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干预防治碘缺乏病(IDD)效果,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7年在贵州省从江县选择3个乡,每个乡选择1个村作为试点村,对每所村小学3~6年级全体学生和全体村民进行IDD知识的健康教育,时间为10个月.在健康教育前、后,每个村选择小学3~6年级全体学生和30名家庭主妇,调查IDD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食用食盐情况,同时再调查每村1个食盐零售点的粗盐和精细盐的销售情况.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后,学生、家庭主妇的IDD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1.4%(581/636)和78.3%(282/360),较干预前28.2%(184/652)和11.4%(41/360)显著提高(χ2值分别为532.044,326.117,P均<0.01);精致细盐的食用比例干预后分别为91.8%(146/159)和95.6%(86/90),较干预前6.1%(10/163)和7.8%(7/90)显著提高(χ2分别为236.623,135.350,P均<0.01);试点村零售点销售精细盐比例为60.0%(900/1500),较干预前10.0%(150/1500)明显提高(χ2=824.176,P<0.01).结论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做好IDD防治上作的基础,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试点村学生、家庭主妇防治IDD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