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丑克 《中外医疗》2010,29(14):74-74
目的观察重建钢板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并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并髋臼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42例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0个月。结论早期重建钛钢板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并髋臼骨折,复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建钢板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并存移位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  1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并存移位髋臼骨折患者 ,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 2年 ,10例均获复位 ,骨折愈合 ,无感染 ,疗效优良。结论 重建钢板可有效固定不稳定骨盆骨折并存移位髋臼骨折 ,矫正畸形 ,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 ,恢复髋臼关节面的平整和正常头臼关系  相似文献   

3.
贾燕飞  冯卫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5):564-566,F000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3年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81例。固定方法有:前环骨折采用接骨板固定;后环骨折分离采用骶骨棒,重建接骨板,松质骨螺钉,经皮中空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结果:81例病人全部能自主下地行走,无腰腿痛、患肢缩短等并发症。结论: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受伤原因、骨折分型以及手术相关因素对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对术后骨盆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 Tile B型、受伤2周内进行手术、复位质量优良、术后严格遵医嘱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骨折类型、术后康复治疗遵医嘱情况是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根据骨折类型为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髓臼骨折患者选择相应的髓臼、骨盆骨折内固定术,确保患者术后严格遵医嘱进行康复治疗,可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治疗21例髓臼后壁骨折就其治疗方法、手术入路、适应症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1994-2001年,共收治此类损伤21例,其中11例合并有股骨头后脱位,4例有骨盆骨折,2例合并有坐骨神经损伤,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结果 共随访16例,最长36个月,最短6个月。疗效优良率87.5%。结论 Langenbenck-kock手术入路是治疗髓臼后壁骨折的理想入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8例不稳定骨盆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浅表感染2例,髋关节异位骨化2例,全部病例随访4~26个月,无骨折不愈合、下肢短缩及旋转畸形等。结论:对不稳定骨盆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可以减少并发症,利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7.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者,多由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跟骨骨折类型复杂多样,距下关节受累约占3/4,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是否采取手术治疗要看关节面损伤程度、Bohler角及Gissane角改变情况而定。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及跟骨骨折内固定材料的发展,采用切开复位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逐渐增多。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04年2月对18例20侧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钛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王世欣  邱振铃 《河北医学》2008,14(6):668-67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可塑性跟骨钛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病人41例,治疗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并用可塑性钛钢板进行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40例骨折中,优17例,良20例,可4例,优良率90.24%。结论:手术切开复位,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建钢板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 1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2年,16例均获复位,优11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骨折愈合,无感染,疗效优良。结论 重建钢板可有效固定不稳定骨盆骨折,矫正畸形,重建骨盆环,达到恢复骨盆环的解剖和稳定,控制出血和疼痛,降低骨盆容量,允许患者早期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呼吸道和全身并发症。术前要特别注意合并症的处理和骨盆骨折内出血。  相似文献   

10.
张明胜 《广东医学》1995,16(7):465-466
张力带治疗髋臼骨折3例报告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骨科(511500)张明胜骨盆骨折临床上十分常见,尤其是髓臼骨折并髋关节中心脱位的治疗较困难,手术常是将普通钢板预弯成与髂骨相适应形状。有时仍无法达到满意的复位和固定、笔者自1988年以来收治3例,采用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型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及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9例采用微型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及指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20个月,平均14个月;手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微型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及指骨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08年9月对2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国产T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合早期康复治疗。结果 28例随访3~20个月,平均6.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Dienst功能评分标准对28例Colles骨折手术治疗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后的功能评价:优17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82.1%。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国产T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桡骨远端粉碎性的骨折,获得稳定的解剖复位,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应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应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对30例36足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 术后功能评价,本组36足骨折中,优28足,良6足,优良率94.44%.结论 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对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可塑形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镇  刘立明  曹燕庆 《安徽医学》2009,30(7):799-800
目的总结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Sanders Ⅱ—Ⅳ型跟骨骨折18例,治疗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并用可塑性钛钢板进行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18例骨折中,优10例,良6例,改善2例,优良率88.89%。结论手术切开复位,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42例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植骨术后3个月均获骨性融合,骨折、脱位全部减压彻底,复位满意。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和钛钢板内固定并应用大剂量的激素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是治疗颈髓损伤的有效方法,颈髓减压彻底,内固定可靠,神经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可塑性钛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病人24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并用可塑性钛钢板进行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24例骨折中,优10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91.7%。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可塑性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应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对30例36足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随访时间8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完全愈合,无1例发生钛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21足,良11足,可4足,优良率为92%.结论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能提供有效的固定节段稳定性,对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张斌 《中外医疗》2010,29(19):37-37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98例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9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与手术后6个月根据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62例,良30例,可6例,差2例,总优良率93.87%。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确切,手术简单,易于操作,并发症少,固定可靠,早期功能训练等优点能够促进骨折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Kocher-Langenbeck 入路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7例髋臼骨折患者,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结果17例经治疗后,术中无坐骨神经损伤。髋臼骨折解剖复位10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2例。随访8-24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和骨折不愈合。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根据改良的Postel-D′Aubigine髋臼骨折临床结果评分标准,结果为优6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76%。结论Kocher-Langenbeck 入路简单易行,显露好,主要适用于髋关节后柱合并后壁、横行、横行合并后壁骨折以及后柱涉及臼顶骨折的手术显露;重建钛板是治疗髋臼骨折内固定物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度粉碎性髋臼骨折严重粉碎关节面重建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AO分型均为C型的严重髋臼粉碎性骨折23例,共计23髋,采有髂腹股沟及髋臼后侧联合入路。首先处理范围较广的髋臼周边的移位骨折,恢复头臼关系后,采用植骨、骨软骨折块镶嵌挤压、螺钉固定等方法修复损伤粉碎严重的髋臼关节面,髋臼骨折部采用骨盆重建接骨板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15.6月。关节面骨折解剖复位20髋,不满意2髋,差1髋。Mere d Aubigne-Postel评分:优20髋,良2髋,差1髋。结论:重度粉碎性髋臼骨折关节面重建修复应首先恢复股骨头臼关系及复位固定髋臼关节外骨盆骨折的移位,然后再进行关节面的修复,即可完成重度粉碎髋臼的重建,且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