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晚期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合并妊娠的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 1993年 7月至 2 0 0 3年 4月间收治住院的晚期妊娠并确诊为病毒性肝炎孕妇 5 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肝炎组年龄 2 2~ 3 4岁 ,平均 ( 2 4 6± 1 8)岁 ,妊娠 2 9~ 42周。对照组年龄 2 2~ 3 6岁 ,平均 ( 2 5 6± 2 7)岁。妊娠 3 0~ 42周。比较两组孕产妇病死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早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采用χ2或校正χ 2检验。结果 :两组孕妇在孕产妇病死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早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上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 :晚期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孕产妇病死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早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较正常为高 ,多学科的协作及正确的产前、分娩及产后处理有助于降低这种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妊娠期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妊娠期各型病毒性肝炎在早、中、晚孕中各项指标异常改变的临床资料。结果晚期妊娠合并肝炎者有4例发生早产,3例死胎,其中1例死胎及1例早产均发生于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晚期妊娠2例发生重症肝炎,其中1例死亡,1例戊肝早产死婴。结论对妊娠期肝炎应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对各型病毒性肝炎随机抽样儿4例.全部病例均在常规维生素C、B等护肝治疗的基础上用中药甘草第三化制剂甘利欣治疗,2~3周为1个疗程。并以复查肝功能和调整剂量治疗1~2个疗程,临床观察结果:急性甲型肝炎第一疗程ACT/AST正常已过半数.除1人进入第三疗程外,其余全部康复。急性乙型肝炎疗效稍差,第一疗程末ACT/AST正常人数为9.9%,第二疗程为28.1%。对乙慢活和乙慢迁肝炎的治疗.甘利欣均显示有效。乙慢活第一疗程ACT/AST下降率54.85%,第二疗程下降率80.1%,乙慢迁第一疗程ACT/AST下降率86.15%,第二疗程下降率为87.05%,其作用随疗程增长而加强;对丙、戊型肝炎亦有效,但戊型较差。 相似文献
5.
6.
患者30岁,主因第二胎孕34周,发现黄疸3天入院于94年10月14日。妊娠时期反应明显。入院前12天始进食减少,恶心呕吐,厌油,小腿以下指凹性水肿。未引起注意。入院前3天出现全身黄疸,大便呈陶土样,小便深黄色。既往体健。T 36.7℃,P 86次/分,BP 16/12KPa。全身巩膜黄染。腹膨隆,未见腹壁静脉怒张。 相似文献
7.
8.
胆道结核误诊为病毒性肝炎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简介【例 1】 患者男 ,47岁 ,因皮肤巩膜黄染 2周 ,伴有食欲不振、右上腹胀疼、低热、全身乏力就诊 ,门诊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收入院。既往 10年前胸透发现肺门有钙化灶。入院体检 :体温 36 8℃ ,一般情况尚可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入院初步诊断仍考虑为病毒性肝炎 ,急性黄疸型。入院后予口服复方益肝灵、肝泰乐 ,以及静滴甘利欣、葡萄糖等治疗 ,并进行化验检查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 (ALT) 196u/L、总胆红素 (TBIL)16mg/dl、直接胆红素 (DBIL) 12mg/dl、碱性磷酸酶 (ALP) 16 5u/L、γ谷氨酰转肽酶 (γ -… 相似文献
9.
郏流圻 《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5,4(4):337-338,340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多发性的传染病。2001~2004年我科共收治各型病毒性肝炎326例(包括重叠感染者),占我科4年来住院人数的25.95%(326/1256)。现将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例1男,55岁,干部,温州市区人.于2002年9月18日因发热12d、便秘8d、腹胀腹痛2d入院.体温高达40.0℃,伴畏寒、寒战,咽痛,无咳嗽、咳痰.入院前1周曾在外输过喹诺酮类及肌注复方氨基比林.既往有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5岁。因乏力、尿黄1周而入院。1周前起病,初期表现为恶寒、发热等上感症状,后出现乏力、尿黄等,并逐渐加重,伴有纳差、恶心、肝区不适等,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查肝功能:GPT 1069U/L、GOT748U/L、TBIL172.01μmol/L、DBIL64.3μmol/L、TP79.92g/L、ALB49.77g/L、GLO30.15g/L、ALP132U/L、γ—GT119U/L、TBA186.46μmol/L。门诊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小儿病毒性肝炎2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秋林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5,5(3):168-170
目的了解小儿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临床分型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1992年1月-2002年12月我科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肝炎226例。结果226例中甲型肝炎119例,乙型肝炎68例,丙型肝炎5例,戊型肝炎1例,巨细胞肝炎1例,甲型乙型肝炎重叠感染12例,病原不明20例。按临床型别分类,126例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5例,慢性肝炎56例,重型肝炎32例,肝硬化5例,淤胆型肝炎2例。结论小儿病毒性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多见,且以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慢性肝炎,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6.
误诊为病毒性肝炎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常见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疤、消化道症状及肝、脾肿大,因此,具有以上症状的患者易误诊为病毒性肝炎。现将我院1990~1997年由外院及我院门诊误诊为病毒性肝炎的24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4例系由外院或我院门诊按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急性重型肝炎收治。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2~66岁。1.2误诊疾病分类误诊为病毒性肝炎的疾病为肝、胆系统疾病,药物性肝炎,血液系统疾病。其它传染病及少见病。分别为胆结石、胆囊炎5例,肝癌3例,胰头癌3例,胆囊癌1例,药物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治经验,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 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2010年收治的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14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病例均有严重并发症,最终因感染死亡7例,肝肾综合征死亡3例,脑水肿脑疝死亡1例,心衰肺水肿死亡1例,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肠穿孔死亡1例.并发症为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发症越多,死亡率越高.结论 规范治疗甲亢及病毒性肝炎,避免使用肝损及肾损药物,早期预防及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存活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老年病毒性肝炎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老年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 ,对我院 1997年 7月至 1999年 6月收治的老年病毒性肝炎 86例及同期收治的非老年病毒性肝炎 ,随机选择 84例对照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老年组 86例中 ,男 5 9例 ,女 2 7例 ,年龄 6 0~80岁 ,平均 6 5 .9岁。非老年组 84例中 ,男 6 7例 ,女 17例 ,年龄18~ 5 0岁 ,平均 34 .6岁。1.2 检测方法 全部病例均检测肝功能 ,并用 EL ISA法检测HBV- M、抗 HAV- Ig M、抗 HCV、HDAg、抗 HDV- Ig M、抗 HEV-Ig M、抗 HEV- Ig G。2 结 果2 .1 病原学检测结果 老年… 相似文献
19.
多种疾病与病毒性肝炎有相似的临床表现,易误诊为肝炎.为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现将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初诊误诊为病毒性肝炎57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伤寒和病毒肝炎均是本地区常见的传染病,病程中均有发热,肝肿大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有时两者易混淆,特别是伤寒并肝损害时更是如此。自1986年以来,我们遇到伤寒误诊为病毒性肝炎9例(院外误诊5例),为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兹将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例患者中男6例,女3例。年龄5~20岁,其中10~20岁6例(占66.7%)。农村患者8例(占88.9%)。8~11月发病者8例。 1.2 误诊情况 自就医到确诊时间,误诊2~7天7例(占77.8%),误诊时间最长1例为15天。 1.3 诊断标准 ①血液、骨髓、粪、尿、胆汁等其中之一培养出伤寒杆菌。②肥达氏反应阳性(C滴度H1:160,O1:80以上)连续二次以上者。③合并症经手术或病理检查证实者,本组病例均符合①、②两项中的其中一项或二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