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NS)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45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基础上加杏丁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能改善NS高凝状态,并下调NS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协助基础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银杏叶提取物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脂及血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杏丁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正规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杏丁注射液静注治疗21 d,用药前2周开始停用抗凝及降脂药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流变学、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凝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降低血脂、血黏度,具有明显改善患者高凝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杏丁注射液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常规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杏丁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3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血脂、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血脂及肾功能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结论 杏丁注射液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明显改善其高血黏度、高血凝滞、高脂血症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海燕  徐岩  孙建平  刘金萍 《临床荟萃》2006,21(10):740-742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常有不同程度的高黏及高凝状态,易于形成血栓及栓塞性病变,影响激素的疗效,加重肾脏损害.因此抗凝,改善患者高黏高凝状态是NS的重要治疗措施.我们探讨了银杏叶提取物/双嘧达莫(杏丁)注射液辅助治疗对NS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凝血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冠心病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脂系列指标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TG、TC及LDL-C降低明显(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中全血高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降低显著(P〈0.01);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降低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明显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杏丁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4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0)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硝酸酯类、阿斯匹林、ACEI/ARB、β-受体阻滞剂、辛伐他汀等)共2周,杏丁组(n=20)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杏丁注射液25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d,共2周。另选取同期2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浆ET-1、NO浓度、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黏度)变化。结果AMI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血浆ET-1升高、NO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均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杏丁组治疗后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其血浆ET-1明显下降、NO明显升高,纤维蛋白原浓度、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AMI患者的发病与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有关,杏丁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7.
廖兴利 《华西医学》2009,24(3):673-675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蛋白尿、肾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75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降糖、降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与苯那普利和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疗程共1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血脂和肾功能以及UAER和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良好,治疗组患者UAER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分别为314.62±49.83mL/min和282.97±36.62mL/min,治疗组患者肾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参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苯那普利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提高。肾脏功能,减少24h尿蛋白。  相似文献   

8.
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杏丁组4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而杏丁组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杏丁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为1疗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杏丁组能明显缓解心绞痛发作,同时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和降低血粘度。结论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地龙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对血液流变学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强的松并配合潘生丁及降压利尿药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复方地龙胶囊。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血液流变学、血脂、24h尿蛋白定量等检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4%;对照组有效率为81.3%。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血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为优(P均<0.05)。结论:复方地龙胶囊能明显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尿蛋白,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三联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脑明注射液及黄芪注射液三联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糖皮质激烈对照组35例和三联疗法治疗组45例,均为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缓解率(65.7%)和总有效率(94.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4.2%和66.7%),P均<0.05;治疗组复发率(6.1%)明显低于对照组(36.4%),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三联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满意,能明显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抗凝效果。方法:纳入35名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设立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疏血通抗凝,对照组用低右、丹参抗凝,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均有一定改变,从治疗效果来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疏血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凝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以了解该药对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每日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静点;对照组30例,每日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点,疗程为4周。结果:两组治疗后,尿蛋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76%,治疗组的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加强纤溶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张丽  柴国禄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685-2685
目的:探讨杏丁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测定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杏丁治疗前后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肾上腺髓质素(ADM)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结果:应用杏丁治疗后患者血浆UⅡ、ADM、UAER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应用杏丁并予以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利于肾病变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李爱霞  孔令振  李洁 《临床医学》2009,29(11):18-20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变)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和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同时加用环磷酰胺,每日2~3 mg/kg,总量不超过10 g。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40 ml每日1次静滴。观察治疗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率达到84%,同对照组相比疗效显著提高(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能有效提高完全、部分缓解率。  相似文献   

16.
盖云  张彤 《中国临床医学》2011,18(4):535-537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4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4期糖尿病肾病病例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控制血糖、血压,同时采用前列地尔静脉滴注。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刺五加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分别为82.86%和48.57%(P〈0.05),西医临床疗效分别为57.14%和29.63%(P〈0.05)。研究组治疗后24h尿蛋白量、血肌酐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前患者血液流变学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结合西医常规疗法能够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有望延缓4期糖尿病肾病进入终末期肾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和丹参冻干粉针剂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2-03-2005-03本院内科160例E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和丹参冻干粉针剂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血脂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和丹参冻干粉针剂联用能改善EDN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脂和微循环,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减轻肾损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48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加用川芎嗪注射液,观察川芎嗪对DN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24h尿蛋白定量(UAE)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下降,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川芎嗪具有降低DN患者尿蛋白排泄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霍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4):3302-3303
目的:观察参芎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参芎注射液100 m l静脉点滴,1次/d,15 d,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分数,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血脂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临床近期疗效达86.7%,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结论:参芎注射液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环境、降低血脂的作用,对急性脑梗死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液流变学改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于入院3日内分别测定急性肾小球肾炎组、特发性肾病综合征组及对照组,血液流变学。结果:急性肾小球肾炎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全血还原粘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肾病综合征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全血还原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肾小球肾炎和特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截然不同,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