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医药师承教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医药师承教育的现状1.类型从层次上看,目前大致可分为普及型和提高型两种层次。普及型即一般中医药师带徒,类似于传统的师承教育,这一方式目前已不能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只在部分农村还在进行。提高型则是以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培养新一代名中医的名师带高徒的师承教育,这一形式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从师承教育主办部门来看,有政府部门、高等中医药院校和各级医疗机构。(1)政府部门主办的中医药师承教育国家主办的中医药师承教育。一是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199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采用师承…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师承教育已经有了二千多年的历史记载,在古代是中医中药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模式;1949年以来,开创了以现代院校教育为主的培养中医药人才新格局,使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及教育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中医院校教育真正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但两者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上都存在不足,因此应加强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药传统经验的传承和中医药人才的高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析国内外中医师承教育,从传统师承教育和我国院校教学的沿革分析讨论当前中医药人才培养问题,对院校教育、继续教育、高层次教育等做剖析,并就本地区实践经验和成果来研究和探索师承教育的方式、方法,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为目标,导入现代教学教育的理念和技术,提出当前包括师承教育在内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中医药专家队伍建设应当采取的策略和措施,实现未来人才规模化、集成化地塑造健康的中医药队伍.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师承教育价值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承是中医药重要的传承方式,它既体现科学精神又体现人文精神,既具有科学价值又具有人文价值.在教育上,师承教育通过主体间的直接交流沟通传承隐性知识,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可能的有效路径,对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在文化上,师承教育通过融合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使科学回归人文,对东西方文化的未来发展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中医药学学科属性的双重性分析与探讨,确立了古代师承教育与现代院校教育之间的互补关系,并认为师承教育方式与院校教育方式在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教育效果上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彼此短长互补.经过理论上的研究,认为中医药教育只有遵循中医药学学科特点和中医药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从传统师承教育中汲取精华,与院校教育有机结合、扬长避短、注重创新,才能有效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医师承教育工作是解决目前高级中医药人才缺乏,保证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就中医师承教育的概念意义,师承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阐述。旨在探索中医师承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为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提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中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与完善的今天,以“质量求生存”,对于企业来说,是无可否认的真理。作为中等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同样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质量低劣的机动车投入市场称为“马路杀手”,而质量不高的医、药、护毕业生走上社会,岂不是更可怕的“职业杀手”吗?如何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出高素质、实用型的中医药技术人才,是值得每个中医药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1中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目标中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相一致的。我们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实用型中医药技术…  相似文献   

8.
古代中医学教育模式以家传或师授为主,使中医流派学术思想得以传承.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开办一批中医院校,中医院校教育成为主体,统一的院校教育模式虽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但由于缺乏个性化特征,中医学继承人才缺乏.因此,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师承教育.在未来的教育中,应早师承、重师承、反复师承,开创师承、院校教育并重的新型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机遇与挑战并存,院校与师承并举,继承与创新并重3个方面思考中医药的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重大突破和全面提升.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培养更多的“铁杆中医”,传承精华,中医药必将薪火相传,兴旺发达,从而实现中医药全面、协调、可持...  相似文献   

10.
《西北医学教育》2016,(1):88-91
传统师承教育与中医学的人文科学属性及其隐性知识特征完美契合。因此,古代名医大家辈出有其必然性。师承名医、严格择徒;医文并举、融会贯通;随师临证。勤于实践是传统师承的精华,值得考虑在现代师承教育中吸纳融合。  相似文献   

11.
建立新型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古以来,家传师承式的传术授业是中医教育和传承的主要形式.从相传中的雷公师从黄帝,李杲师从张元素,到朱丹溪师从罗知悌,中医的理论和临证经验就这样以一脉相承的形式得以不断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学术体系。师承教育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种文明。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离不开中华文化师承教育的特点。中医药学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师徒传承这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师承遵循中医药学发展规律,是中医学教育的主导模式。中医师承是造就名医的摇篮,是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取得突破的关键。师承是造就名医的摇篮,是理论与实践发展取得突破的关键。中医师承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回归,引领东方文化的主流。目前要做好中医传承工作,不仅要从中医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着手,更要把师承教育放在中医药学发展创新的国家战略高度上来进行。在传承中善于融合自然、人文科学等发展创新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传承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韩捷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0):30-31
师徒授受的师承教育形式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模式之一,可弥补院校教育存在的不足,师承教育可提高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学到中医的精髓。另外,还要有机地把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结合起来,为我国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1当前中医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中医教育理念定位不准确 中医药教育理念的定位是"学贯中西",培养医疗、科研、教学型的高级中医药人才[1].但由于受高等教育条件限制(如3-5年医学理论教育、不足1年的短期实习、严峻的就业形势及中医学人才培养的长期性等),这种教育理念导致培养的中医药人才不中不西,且因为理论和临床经验缺乏,既无法开展医疗活动,也无法进行相关的医疗科研.  相似文献   

15.
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医学教育史上主要的医学教育模式,也是培养中医名家的重要途径。师承教育所展现的生命力和独特性,恰好与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形成了优势互补,是现代中医高等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将二者有机结合到中医研究生教育中来,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促进传统中医的传承和创新,有益于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中医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传统师承教育现状及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中医新型师承教育的必要性,并从特色教学和教学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六个环节来探讨中医新型师承教育建立的原则和关键点。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来我国学习中医药学的留学生不断增多,且在来华留学生总人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中医药对外教育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如何把握机遇,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是高等中医药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医药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中医药留学生教育的魅力在于传统中医药学术  相似文献   

18.
师承教育是历代中医培养和造就中医人才的重要方式,建国以来,师承教育形式凭借其在中医独特的思维方法及临床技能等方面培养的优越性被纳入了政府行政卫生部门管理,用于现代中医的继续教育部分。了解目前我国师承教育的特点、发展及现存不足,目的是探索中医师承教育更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为以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提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是当前中医药教育的两种主要模式,二者各具优势与不足。中医妇科人才的培养既要发挥院校教育知识传授系统全面的优势,又要发挥师承教育注重临床实践技能的优势,取长补短,以培养高水平的中医妇科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中医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分为古代的师承教育及现代的学校教育。建国以来,以西方教学模式为模板,经过60多年的努力,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1]。但以院校教育为主的现代中医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却丢失了中医特色,究其原因是缺少了师承环节。学生缺少与教师一对一面对面深层次交流的机会,缺少在临床实践中的感悟,从而存在现代中医人才不擅长传统中医的四诊,缺少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现象和争议[2]。笔者从古代众多名医的成长史及取得成就的联系中,可以窥见师承教育对中医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现代中医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