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7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肿瘤位于十二指肠降部7例,水平部5例,升部5例。17例中恶性9例,伴转移2例,低度恶性6例,良性2例。17例中腔外生长14例,腔内外生长3例,肿块最大径3~20cm,其中≥5cm者16例,<5cm者1例。肿物密度不均匀伴中心坏死13例,伴破溃5例,分叶状10例,增强动脉期周边强化15例,16例肿块边缘可见尖角征。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具有相对特征性的CT表现:腔外生长不均质肿块、动脉期周边强化、尖角征。掌握这些CT表现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方法 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对照.结果 位于食管1例,胃7例,小肠12例,结肠5例,肠系膜4例,由于肿瘤巨大,不能分辨来源1例,多发2例,起自胃肠道及其系膜.肿瘤最小1.5 cm×1.5 cm×1.0 cm,最大约45 cm×45 cm×32 cm.32例中恶性21例,潜在恶性6例,良性5例.肿瘤平扫密度不均匀,2例可见钙化.17例肿瘤与周围脏器分界不清;增强扫描根据肿瘤的强化方式,分3种类型:I型,动脉期大致均匀强化,延迟扫描肿瘤全部强化,静脉期强化略高于动脉期.II型,肿瘤实性部分结节状强化,结节之间可见线状低密度影.III型,动脉期肿瘤周边线状强化,静脉期强化范围增大,呈"花环状",延迟扫描肿瘤中心低密度区仍无强化.结论 CT表现与大体病理标本有很好的相关性,在GIST的诊断、分期及随访中很有价值,但确诊仍需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瘤多层CT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多层CT影像学特征及术前多层CT在预测GISTs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6例GISTs的术前多层CT和病理诊断资料,并对肿瘤发生部位及各项CT特征(生长方式、强化和瘤内坏死程度)与病理恶性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胃GISTs25例(占63.9%)、小肠12例(占33.3%)及结肠1例(占2.8%)。其中,24例GISTs(66.7%)为高度恶性,12例(33.3%)为低度恶性。CT影像与病理对照分析,肿瘤形态不规则、浸润性生长和严重瘤内坏死更多见于高度恶性胃肠道GISTs(P〈0.05);肿瘤生长部位和强化程度与GISTs的恶性程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GISTs的多层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肿瘤轮廓、生长方式和坏死程度对预测GISTs恶性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诊断恶性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症实的27例恶性GIST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全部病例均作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并作多平面重建后处理。结果:肿瘤来源于胃11例,小肠9例,结肠5例,肠系膜2例;肿瘤横径4.2~22cm。边缘清晰12例,边缘不清15例。肿瘤形态多不规则,19例可见分叶。平扫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中度至明显强化,静脉期呈持续性强化。病灶内部可见多数大小不等的坏死区,9例呈囊实质性改变。合并肝脏转移4例,肺部转移1例,淋巴转移2例。本组定位准确率为85.2%(23/27),定性准确率77.8%(21/27)。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轴面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对恶性GIST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朱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0):1768-1769
肠间质瘤是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一种,本文对2002年7月~2011年11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及CT征象作一分析,以期提高该肿瘤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 6例,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6岁.所有病例均有CT检查资料.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断性上腹疼痛6例,体检腹部包块5例,上腹疼痛伴黑便5例,恶性呕吐不全梗阻症状者1例,黄疸1例.实验室检查:粪潜血(+)6例,血红蛋白、红细胞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例直肠间质瘤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结果:10例直肠间质瘤中恶性7例,交界性3例。肿瘤均位于直肠中下段,肿块最大径3~9cm,平均5.8cm。CT表现为盆腔内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肿块,呈腔内外膨胀性生长,实性部分中度强化,肿块局部与直肠壁相连,其中8例呈锁征,6例病灶内可见低密度坏死灶,坏死区与肿块实质区分界模糊。10例均未见腹盆腔肿大淋巴结及肝或腹膜转移。结论:直肠间质瘤具有相对特征性的CT表现:肿块呈腔内外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肿块部分与直肠关系密切,呈锁征。掌握这些CT表现有利于提高直肠间质瘤的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GIST的16层螺旋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37例GIST中发生于胃23例,小肠8例,结肠3例,肠系膜3例。位于消化道的34例中,瘤体位于消化道腔外27例,腔内、外混合生长7例。CT表现:肿块密度均匀5例,不均匀32例,增强后均匀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33例,动脉期肿块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更明显,呈中度或明显强化。结论胃肠道间质瘤CT主要表现为胃肠道腔外生长为主的软组织肿块,易囊变坏死,增强后动脉期肿块实性部分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更明显,以肝脏和系膜转移较为常见,淋巴结转移、腹腔积液及肠梗阻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4例起源于胃,5例起源于小肠,2例起源于直肠,1例起源于小网膜,1例起源于小肠系膜。13例均表现为软组织肿块,直径4~12 cm。11例肿块位于腔外,2例腔内外均有肿块。4例肿块内部密度均匀,9例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肿块以环状强化、斑片状不均匀强化为主。2例肿块血供异常丰富,可以见到粗大迂曲的肿瘤血管。肠系膜血管被包埋1例,肠系膜血管受压移位2例,未见血管破坏中断现象。脾脏受侵1例,小网膜囊受侵1例,肝转移1例,网膜转移1例,合并腹水2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GIST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价预后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4例GIST中,位于胃部16例,小肠6例,结直肠2例。最大径小于5cm的13例,大于10cm的3例。边缘光整11例,分叶13例,密度均匀10例,不均匀14例,伴钙化者1例。向腔外生长9例,腔内11例,腔内外生长4例。病理危险度分级极低危险度2例,低度危险度6例,中度危险度5例,高度危险度11例。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在GIST确诊中起重要作用,对GIST定位、定性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肿瘤位于胃部5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2例,回肠1例。肿块直径<5.0cm者3例,直径≥5.0cm者7例。呈类圆形2例,呈多分叶状8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4例,低度恶性6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表现有一定特点,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并可初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但确诊需依靠免疫组化和电子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11.
胃间质瘤:螺旋CT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评价螺旋CT鉴别胃间质瘤良恶性价值。方法:对29例胃间质瘤患者行螺旋CT扫描,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增强特点、肿瘤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及有无转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良性6例,交界性5例,恶性18例。CT表现:肿物多具有壁在性、外生性特点(23例),腔内型6例。除5例良性肿物密度均匀外,其余均表现密度不均匀。6例高度恶性肿物表现边缘强化,中心大片低密度。病理所见:肿瘤实性部分为由梭形细胞和(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变性、出血、囊变及坏死在CT均表现为低密度。肿物内伴斑点样钙化1例。胰腺、脾受侵各1例,胃壁受侵7例。多平面重建图像(MPR)排除横断面诊断胰岛细胞瘤和肝癌各1例。合并肝转移2例,淋巴结转移1例。结论:胃间质瘤的CT表现与其病理组织学相关。螺旋CT特别是MPR图像,在肿瘤的检出、判断肿瘤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及有无转移上发挥重要作用,在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上仍有困难。  相似文献   

12.
CT征象对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预测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征象与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对照病理组织学分级,主要观察病变的发病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密度、强化程度、周围有无淋巴结转移、邻近器官有无受侵、有无远处转移灶等方面。结果:36例GIST肿块大小不一,肿块大小与恶性程度密切相关(P<0.05)。病灶形态与恶性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870)。肿块生长方式与恶性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601)。肿瘤强化程度与恶性程度关系见表3,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本组资料出现"牛眼征"(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缺血和坏死部分呈低密度,其余实质呈高密度增强)的交界组50%、恶性组83%。肿瘤强化方式与恶性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网膜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分界不清。有3例肝内转移,1例腹腔广泛种植转移;36例均未见淋巴结转移表现。结论:肿块的部位、大小、密度、牛眼征,强化方式单因素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肿块的形态、边缘、强化程度和生长方式对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评估无统计学意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肿块大小对胃肠间质瘤良恶性判断最有特异性,且肿块直径大于5cm并出现"牛眼征"时,可明确的诊断为恶性GIST。  相似文献   

13.
胃间质瘤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GST)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且均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的GST 46例,总结本病的CT征象.并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对43例单发不同直径GST的形态、生长方式、坏死及强化方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6例中,单发43例,多发3例.43例单发GST中,发生于胃体24例、胃底16例、胃窦3例.GST具有沿胃壁的垂直方向生长,肿瘤瘤体大但附着点较局限的生长特点.瘤体直径≤5cm者14例,形态规则10例.强化后密度均匀10例,有中心坏死者4例,呈腔内生长7例、腔外生长5例、腔内外同时生长2例;瘤体直径>5cm者29例,形态不规则24例,强化后密度不均匀27例,有中心坏死者24例,呈腔内生长5例、腔外生长9例、腔内外同时生长15例.不同直径GST的形态、生长方式、坏死及强化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例单发GST中,实质密度不均匀强化31例、均匀强化12例.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的强化高于动脉期,门静脉期的强化明显而持续.5例表现为不均匀间隔状强化,4例表现为动脉期即呈明显强化,动脉期CT值可达60 HU.结论 螺旋CT能准确显示GST的部位、形态、大小,并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相对照。结果 肿瘤位于胃部2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4例,空回肠交界处1例,回肠1例,直肠1例,肠系膜内者1例。发生于小肠的8例中5例有便血史或便潜血阳性。12例中恶性肿瘤9例,潜在恶性1例,交界性1例,不能确定良恶性1例。12例中11例肿块CT表现为外生性肿块,多较大,其中恶性肿块最大径3—20cm,最大径〈5cm者1例,1〉5cm者8例。肿物密度不均匀,呈囊实性,实性部分中度强化至明显强化,肿块内伴有溃疡形成2例,最大径均〉12cm。瘤内点状钙化灶1例。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CT检查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以及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情况。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23例,临床表现及CT表现(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边缘、生长方式、增强特点、邻近脏器受侵、转移、腹水等征象)。结果23例均为单发,16例良性、7例恶性;病变位于胃11例,小肠8例,结肠3例,直肠1例;肿瘤直径0.8~15.9cm,平均7.3cm大小。18例呈圆形或类圆形,5例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边界较清。均匀性强化12例,11例不均匀强化。腹水2例,肝转移2例,1例腹腔淋巴结转移。结论良性胃肠道间质瘤CT特征为胃肠道壁的软组织肿块,肿瘤多比较小,圆形,边缘光整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后呈均匀轻度强化。恶性GIST常见腹水、肝内转移灶、分叶状肿块、中心液化坏死及不均匀明显强化等征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以及与肿瘤危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并与肿瘤危险程度分级进行对照。结果 极低危险组4例,低度危险组18例,中度危险组17例,高度危险组14例。性别、年龄与肿瘤的危险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的大小、边界、密度、强化方式及有无转移灶与肿瘤的危险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的生长部位、生长方式及与胃肠道是否相通与危险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肿瘤的大小、边界、密度、强化方式及有无转移可以判断肿瘤的危险程度,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7例经手术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直径4.8~21.3 cm,平均直径约9.5 cm。发生于胃4例,小肠3例;CT平扫肿瘤呈软组织密度,密度均匀3例,瘤内低密度坏死4例,瘤内钙化1例,边缘清楚7例,病变腔内侧面溃疡,气体进入瘤内1例;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区明显强化,CT增值在27~58 Hu,且静脉期高于动脉期。术后病理低恶性风险1例,中度恶性风险2例,高度恶性风险4例。免疫组织化学7例均显示CD117阳性。结论 MSCT能显示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特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其定位和诊断有较高的价值,但对肿瘤的危险程度的预测有一定限度;肿瘤的大小和核分裂计数的多少是胃肠间质瘤危险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与肿瘤危险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多层螺旋CT表现以及与肿瘤危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间质瘤多层螺旋CT表现并与肿瘤危险程度分级进行对照。结果:42例中胃部24例,小肠12例,结肠1例,胃肠外5例,4例见肝转移。高度危险17例,中度危险12例,低度危险12例,极低危险1例。肿瘤发病部位与肿瘤的危险程度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5)。肿块大小与肿瘤的危险程度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块形态、边缘情况、密度及强化方式与肿瘤的危险程度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块生长方式及强化程度与肿瘤的危险程度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点,肿瘤发病部位、大小、形态、边缘情况、密度、强化方式可用于判断肿瘤危险程度,对治疗方案和随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异生血管CT表现及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有异生血管的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14例,CT增强表现有异生血管给瘤体供血,并参考相关文献分析。结果:单发团块影11例,两个或多个团块3块,9例肿块型囊变;肝左动脉供血的1例空肠间质瘤,2例胃间质瘤;腹腔干分支供血的2例十二指肠间质瘤、1例胃间质瘤及1例肠系膜间质瘤;脾动脉供血的1例肠系膜间质瘤;髂外动脉分支供血的3例回肠间质瘤;髂内动脉供血的2例结肠间质瘤。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血供十分丰富,可由本脏器的原始血管供血,同时还可存在瘤体以外脏器的血管供血,在较大肿瘤的定位时,有异生血管形成时,以胃肠道间质瘤为多见,同时有异生血管的肿瘤以腔外型最常见,而绝大多数以恶性为主,同时也为临床术前手术方式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