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食管下括约肌(LES)松弛,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称为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痛、反酸等症状导致食管炎及食管外组织损伤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  相似文献   

2.
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与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c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粘膜组织损害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titis,RE)。但胃食管反流病不一定都伴有食管炎症。反流性食管炎还可引起咽、喉、气道等食管外组织(包括哮喘、咳嗽、肺纤维化)损害。  相似文献   

3.
由于食管下括约肌(LES)松弛,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称为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痛、反酸等症状导致食管炎及食管外组织损伤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粘膜损伤的疾病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 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胃食管反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其中包括食管本身反流机制的缺陷,如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和食管体部运动异常等,也有食管诸多机械因素的功能障碍。本文结合临床病例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王慧  宋波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273-1274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动力障碍性疾病,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基础上,出现食管粘膜损伤并产生一定的症状,则被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据报道,GERD和RE在欧美国家发病率约为15%,一般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3].亚洲国家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约5%[4].  相似文献   

6.
栾玲玲  李铁男 《中国卫生产业》2013,(15):176-176,178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科多发病、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本片综述了中医和西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归纳总结了中西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为临床上治疗本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症状模式的认识以及诊断方法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在耳鼻喉科被发现。本文对2006年1月~2006年7月间门诊50例以咽喉不适就诊并行食管24小时pH监测检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8.
<正>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导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粘膜损害。2007~2008年有8例患者以咽喉症状首诊于我科,最终经相关专科检查及鉴别诊断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进行内科针对性治疗及咽喉对症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徐静 《现代保健》2009,(29):119-120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反酸、反食、烧心等反流症状,而部分患者则可表现为消化道以外的症状,如慢性咳嗽、反复发作的哮喘、咽喉炎等,严重时可导致食管黏膜糜烂、炎症、溃疡以至癌变。在西方发病率已高达10%~30%,我国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误诊率较高。现以20例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护理,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方法,增强对胃食道反流病护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1胃食管反流和胃食管反流病 1.1定义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甚至口咽部。小婴儿胃食管反流多为功能性,仅表现反刍和溢乳;有食管内外合并症如反流性食管炎、呼吸暂停、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则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症状模式的认识以及诊断方法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在耳鼻喉科被发现。本文对2006年1月-2006年7月间门诊50例以咽喉不适就诊并行食管24小时pH监测检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吗丁啉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新生儿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简称GER)是指胃食管反流综合征,是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常见临床表现,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在新生儿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尤其是早产儿,也是新生儿呕吐最常见的原因。我院对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胃食管反流48例,在饮食、采取的体位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吗丁啉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产生呕吐、反酸、胃灼热、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和食管狭窄、食管溃疡、食管缩短及Barrett食管等并发症。GERD不仅能引起食管损害,也可出现食管以外咽、喉、气管等组织的损害,即咽喉炎、咳嗽、哮喘或胸痛等。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产生的症状或并发症,包括了食管黏膜破损或无破损等情况。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内镜检查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诊断方法。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为胸骨后不适、疼痛、烧心、反酸、咽下疼痛或咽下困难,部分病人反复发作的哮喘、咳嗽、  相似文献   

15.
1 概述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产生的症状或并发症,包括了食管黏膜破损或无破损等情况.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内镜检查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诊断方法.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为胸骨后不适、疼痛、烧心、反酸、咽下疼痛或咽下困难,部分病人反复发作的哮喘、咳嗽、夜间呼吸暂停和咽喉炎等症状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关.西方国家中,胃食管反流病约占人口的7%~15%、反流性食管炎占人口的3%~4%,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6.
消化系统疾病查房会诊(一)——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汇流进入食管而引起的临床症状。胃食管反流病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人群中约有7%~15%的人有胃食管反流症状,40-6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男女发病无差异。与西方国家比较,我国发病率较低,病情较轻。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内镜下无反流性食管炎表现,这类胃食管反流病称为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  相似文献   

17.
第一节 胃食管反流病1 概述胃食管反流病是指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产生的症状或并发症 ,包括了食管黏膜破损或无破损等情况。酸 (碱 )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 ,是胃食管反流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内镜检查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诊断方法。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为胸骨后不适、疼痛、烧心、反酸、咽下疼痛或咽下困难 ,部分病人反复发作的哮喘、咳嗽、夜间呼吸暂停和咽喉炎等症状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关。西方国家中 ,胃食管反流病约占人口的 7%~ 1 5 %、反流性食管炎占人口的 3%~ 4% ,男性多于女性。2 诊…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约有半数在内镜下可见食管粘膜糜烂、溃疡等炎症表现,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且可发展成Barrett食管、食管狭窄甚至癌变。  相似文献   

19.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一种胃食管反流病,由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酸性胃液或酸性胃液加胆汁返流至食管所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中7%~15%有胃食管返流症状。本研究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52例与雷尼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45例做对照,以寻求最佳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胃食管反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大多数人都有过胃食管反流的体验,尤其是婴幼儿期,由于贲门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更易出现反流现象。不过,正常人的反流一般无任何症状,故称为生理性反流。但若反流频繁发生,食管本身不能将反流物尽快清除,而造成胃内容物在食管内长时间滞留。胃内容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