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可以建立正确的针对中药注射剂在静脉输液使用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和预防措施。保证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有效、安全。结果静脉输注中药注射剂时所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由多种因素引起。其中配药环境,加药方法,输液速度,输液器具,操作方法与护理相关。结论护士应关注中药注射剂的药品质量,改善操作环境,严格操作规程。加强管理和监督可控制因素和可预防因素是减少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骆凤英 《光明中医》2014,(7):1535-1536
中药注射剂已成为我国临床常用的药品,不仅对某些危急重病症的抢救和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常见病和慢性疾病的治疗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临床医师处方时考虑关键要素,护士了解中药注射剂的性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以此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规范使用中药注射剂,掌握中药注射剂的储存常识和输注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规范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环节,提高其安全性。方法通过处方分析、临床调查等方法对西安市北方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医护、药剂人员均应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中的相关规定,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掌握药品适应症,辨证施药;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度进行操作;加强用药监测,禁止超功能,超剂量用药;改善配药操作室条件,加强病人用药安全教育,杜绝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为了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环节,提高其安全性,我院通过处方分析、临床调查等方法对西安市北方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医护、药剂人员均应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中的相关规定,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掌握药品适应症,辨证施药;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度进行操作;加强用药监测,禁止超功能,超剂量用药;改善配药操作室条件,加强病人用药安全教育,杜绝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通过加强对中药注射剂输液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减少中药注射剂输液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通过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制定中药制剂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规范,从查对环节、配药与配伍环节、操作环节、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环节等方面做好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旨在通过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使得中药注射剂输液更为规范、安全,减少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由于中药注射剂输液在临床工作中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相关护理工作人员要尤其重视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吴国琳1张力2余国友1摘要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中药新剂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日益增多,严重者危及生命。而中药注射剂制剂质量不稳定、临床使用和操作不合理、患者体质以及原发病变化等均可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为防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在保证生产质量稳定的前提下,临床正确、规范使用与操作,加强医疗单位的不良反应监测和防范意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探讨分析中药注射剂输液反应原因并提出相应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通过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制定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规范,从执行医嘱、询问过敏史、选择注射器材、查对、配药与配伍、输液操作、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环节等方面做好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中药注射剂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规范化药学干预在提高中药注射剂使用合格率中的作用。方法:2021年1—6月医院未施行规范化药学干预时科室中药注射剂用药状况,设为实施前;2021年7—12月施行规范化药学干预后科室中药注射剂用药状况,设为实施后。抽取实施前后医院中药注射剂处方各1 000张、患者各100例开展研究。分析开展规范化药学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使用合格率、科室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各环节(查对环节、配药与配伍环节、操作环节、药品不良反应统计上报环环节)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科室管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用药服务满意率。结果:实施后的科室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各环节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药注射剂使用合格率、科室管理质量评分、患者用药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开展规范化药学干预后,能够有效优化科室管理质量,提高中药注射剂使用合格率,降低科室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各环节中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让患者对中药注射剂用药服务更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研究各种中药注射剂近年来引起的严重不良后果甚至死亡,使中药注射剂得到更好、合理的使用让患者免受更多的痛苦。方法:医护工作者从对注射剂的消毒、灭茵、使用说明等方面以严格的治疗规范使用中药注射剂。结果:经过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因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导致的死亡和不良反应更少。结论:对于一些药物特别是中药的合理使用只有在不断地临床应用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逐渐规范使用方式,才能找到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李艳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7):94-95
目的:为保证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病历200份,从医生辨证用药、溶媒选择、配伍使用、剂量、疗程和滴速、临床应用、机体差异以及医院购药、药库养护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对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进行研究探讨。结果:中药注射剂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结论: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每个环节的工作,可以保证中药注射剂临床治疗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中药注射剂突破了中医传统给药方式,已被众多医者与患者接受,尤其在急危重症抢救、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治疗中,具有其他剂型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不辨证、超剂量、超说明书等不规范使用的问题,严重影响用药安全与疗效。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应该重视突出中医特色,明确适应症,规范用药,同时应该重视上市后再评价,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严格质控与规范使用中药注射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比例较高,必须严格控制质量标准并规范使用才能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46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用法用量"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学清  周述香 《中医药导报》2007,13(8):69-69,75
目的:为了保证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规范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用法用量"项内容,方便临床正确操作、使用.方法:收集、整理某"三甲"医院2005~2006年度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中药注射剂37种46份说明书.对46份说明书中"用法用量"项,按临床使用要求,分别比较给药途径、每次用量、每日用药次数、稀释剂名称、使用浓度、使用疗程、滴注速度共7个方面的内容.结果:在调查的46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有8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用法用量"项内容完整,占17.39%;缺1项者10份,占21.74%;缺2~3项者22份,占47.83%;缺4项及4项以上者6份,占13.04%.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用法用量"项内容亟待规范、完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在肿瘤患者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以《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为标准,对我院2013年10月的中药注射剂在肿瘤科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合理性评价。结果此次抽查结果我院肿瘤类患者,苦参注射液DDDs排名最高,中药注射液不合理率为5.21%。结论医院应进一步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注射剂为传统中药的现代使用形式,具有起效快、药效强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临床实践中,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为常见,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总结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临床合理化用药建议,规范临床使用,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探究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对策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方法对70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所涉及的中药注射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涉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通报15期,通报中药注射剂20品次,其中有4种中药注射剂被通报两次。中药注射剂的免疫原性和临床不合理用药是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为保障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安全性,需要提升中药注射剂品质,开展临床再评价工作,并在临床使用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17.
徐克明 《天津中医药》2016,33(7):411-413
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总结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合理用药,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成因点评分析。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中药注射剂制备工艺不合理、临床使用不规范、患者个体差异,注射剂配伍不当、超浓度或超剂量使用、溶剂选择不当以及超疗程使用等。针对产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适应症、疗程、使用禁忌、注意事项和使用剂量等有关药品应用说明应认真全面掌握,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医院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管理,提高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合理性。方法对2018年1月—2018年9月住院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进行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监测,对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干预。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比例从57%下降到53%,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从96.3%提高到98.2%。结论通过开展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药师反馈,学习培训,加强了医院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监管,提高了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合理性,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随机抽取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住院病例共计225份,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科室较多,药物使用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等整体上基本符合规范,部分存在超剂量使用、配伍不当等情况。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仍存在不合理之处,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探讨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方法 查阅近年来中国医药学期刊中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整理分析.结果 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中药注射剂内在质量不稳定、质量标准不完善、制备工艺不合理、临床使用不规范、患者个体差异等.结论 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研发管理,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建立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制度,以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