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雄性Wstar大鼠 ,体重 180~ 2 0 0g。用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建立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 ,观察红景天对尿蛋白、血脂、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肾脏病理损伤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红景天治疗组和ADR肾病组。分别测定尿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 (CH)、甘油三酯(TG)、血清及肾皮质MDA和SOD ,并行形态学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2 4h尿蛋白 ,红景天治疗组 (0 78±2 70 )mmol/L低于ADR肾病组 (5 9 6 7± 2 6 84)mmol/L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甘油三酯 [(0 95± 0 19)…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舒胶囊对阿霉素肾病(AN)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系膜基质增多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至正常对照组(N组)、非治疗组(M组)、肾舒胶囊治疗组(S组),采用单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AN模型,研究肾舒胶囊对AN大鼠24h尿蛋白排泄率、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的影响。自动图像分析仪测定各组肾小球的定量指数、系膜基质指数;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增殖性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与M组比,S组大鼠24h尿蛋白排泄率第7d始明显降低(P〈0.05,P〈0.01),4周末血清TP、ALB升高(P〈0.05),TC、TG降低(P〈0.05),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升高(P〈0.01),血浆内皮素(ET)降低(P〈0.01),24h尿蛋白排泄率明显下降(P〈0.05),系膜面积显著减少(P〈0.05),PCNA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肾舒胶囊具有调整ET和CGRP的病理性改变,改善或修复病理性改变,减少系膜基质的增多及系膜细胞的增殖,从而对AN肾病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在阿霉素 (ADR)肾病模型大鼠中的作用及低分子肝素 (LMWH)对其影响。方法 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Ⅰ组 ) 12只 ,尾静脉一次注入生理氯化钠溶液 1ml,后予生理氯化钠溶液 1ml,ip ,qd ;模型组 (Ⅱ组 )12只 ,尾静脉一次注入阿霉素 6 .0mg·kg-1,后予生理氯化钠溶液 1ml,ip ,qd ;低分子肝素组 (Ⅲ组 ) 12只 ,尾静脉一次注入阿霉素 6 .0mg·kg-1,后予LMWH 2 0 0IU·kg-1,ip ,qd ,所有各组共给药 14d。所有的大鼠于注射前及注射后第 3、7、14d抽血测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 6及放入代谢笼留 2 4h尿测蛋白定量。结果 用药后Ⅱ组、Ⅲ组的TNF a、IL 6水平、尿蛋白定量上升 ,且TNF a,IL 6水平与尿蛋白程度相关 ,与Ⅰ组比较 ,Ⅱ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Ⅲ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Ⅱ组与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本实验提示TNF a ,IL 6水平与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的尿蛋白程度有关 ,LMWH能减轻TNF a ,IL 6对肾小球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雷至胶囊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至胶囊实验组、洛丁新组和雷至胶囊加洛丁新治疗组,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mg/kg,造成阿霉素肾病模型。观察24h尿蛋白定量、尿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的改变和肾脏病理变化。结果雷至胶囊加洛丁新治疗组尿蛋白含量、NAG酶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雷至胶囊加洛丁新治疗组与洛丁新组、模型组相比肾脏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雷至胶囊能增强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脏病变恶化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血管病变在IgA肾病(IgAN)与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及膜性肾病(MN)中的不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05例IgAN患者、627例MsPGN患者和221例MN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率、病变程度及病变类型。结果:1005例IgAN患者、627例MsPGN患者和221例MN患者肾活检组织中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54.6%,26.6%和47.1%,血管病变发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4.6,40.4和47.7岁,中/重度血管病变的比例分别为37.0%,21.6%和23.1%,合并血管玻璃样变的比例分别为43.7%,16.8%和21.2%,上述4项指标三者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IgAN患者中,有高血压者出现血管壁增厚合并玻璃样变的比例明显高于无高血压者(P<0.001)。结论:IgAN患者较MsPGN及MN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比例高,出现的年龄轻、程度重,合并玻璃样变的比例高。在IgAN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与血管的玻璃样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一、临床资料患者 ,女性 ,2 2岁 ,汉族 ,空中乘务员 ,即往身体健康。1998年 11月 10日因发热半天来航医室就诊 ,当时查体见双侧扁桃体 度肿大 ,有黄白脓点 ,给予先锋必 2 g静滴 ,2 0 m in后出现肉眼血尿 ,立即停药。肉眼血尿持续 3天 ,送往空军乌鲁木齐医院 ,尿常规示红细胞满视野 ,蛋白 ,诊断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给予青霉素 6 40万μ静注 1周 ,未见好转。转往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通过肾穿活检确诊为 Ig A肾病。系膜增殖性病变伴Ig A间质损害。二、讨论Ig A肾病是以反复发作性肉眼或镜下血尿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 ,基质增多 ,伴广泛…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1岁,因反复出现肉眼血尿10个月来我院就诊。自1996年2月患者多次出现肉眼血尿,间歇性、全程性发作,每次持续1~2天,无任何不适症状,未予重视。同年7月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住院治疗期间化验,尿红细胞20~27/HP,尿位相镜检红细胞形态不一,静脉肾盂造影,B超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均未见异常。肾功、HBSAg、免疫球蛋白、C3均正常范围,诊断为IgA肾病未做活检.予肾炎四味片治疗,病情稳定于1996年9月27日出院。出院时尿检红细胞20~22/HP。出院后,病人又再次出现肉眼血尿…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阿霉素(ADR)所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在大鼠腹腔注入ADR8mg/kg,注药前5min经鼠尾静脉注入SOD1.5万U,并设生理盐水组为对照,72h后取尾静脉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观察心肌损伤情况。结果SOD治疗组AST,LD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静脉给予外源性SOD能减轻ADR所致的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为直接消除ADR进入机体后所产生的大量自由基;并增强了心肌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抑制一氧化氮合酶对Heymann肾炎大鼠的肾脏影响。 方法 将NOS抑制剂Nw 硝基 L 精氨酸 (Nw nitro L arginine,L NNA)和氯沙坦应用于Heymann肾炎大鼠 ,2 1d后测定血压 ,尿蛋白 ,计算肌酐清除率 (creatinineclearancerate ,Ccr) ,观察肾脏形态学改变 ,免疫组化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的表达。 结果 抑制NOS后 ,Heymann肾炎大鼠血压升高 ,尿蛋白增加 ,Ccr降低 ,肾小管间质炎性细胞浸润 ;部分肾小球缺血 ,TGFβ1表达增加 (P <0 0 1)。加用氯沙坦后均改善。 结论 抑制NOS加重Heymann肾炎大鼠肾脏损害 ,同时应用氯沙坦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飞行人员镜下血尿确诊为IgA肾病及膜性肾病两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临床资料例 1,男 ,35岁 ,歼教机飞行员 ,飞行时间 180 0 h。因发现镜下血尿 2年余于2 0 0 0年 10月 19日入院。1998年出现咽痛、低热 ,检查尿常规红细胞 2 0~ 30个 / Hp,间断服用中药 1年余未见好转。体格检查 :血压正常 ,除咽部轻度充血 ,双侧扁桃体 °肿大外 ,未发现其它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生化 2 2项及抗链球菌 O抗体未见异常 ,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轻度升高 ,尿红细胞 15~ 5 0个 / Hp,白细胞 (- ) ,蛋白 (± ) ,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示变形红细胞占 95 % ,2 4h尿蛋白定量 2 0 0 m g。双肾 B超、静脉肾盂造影及膀胱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有或无肾炎病史马兜铃酸肾病(ANN)患者发病后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改变特点,减少漏诊、误诊。方法11例表现为急性肾衰(ARF)的ANN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7~53岁。按发病前肾功能正常时有或无肾炎病史,分为有肾炎史组(n=5)和无肾炎史组(n=6),比较两组发病时的临床表现、尿液中红细胞计数、尿蛋白定量、尿蛋白选择性、尿糖定量、尿NAG酶、尿视黄醇蛋白(RBP)及尿氨基酸定量等指标及’肾活检病理改变。结果有肾炎史组:40%表现为少尿型ARF,问时伴有大量蛋白尿(60%)、镜下血尿(40%)及高血压(40%),尿糖定量、尿NAG酶、尿RBP及尿氦基酸都比正常明显升高,但不如无肾炎病史组升高明显;肾脏痫理改变,同时伴有不同性质和程度的肾小球病变,以及肾问质炎细胞浸润。无肾炎病史组:均为非少尿型ARF,16%有镜下血尿,无或仅少量蛋白尿,无高血压,尿糖定量、尿NAG酶、尿RBP及尿氨基酸升高更为明显;肾脏病理改变,呈现急性肾小管坏死,兀明显肾小球病变,少或无肾间质炎细胞浸润。结论同样表现为ARF的ANN患者,发病前有肾炎病史者,易误诊为单纯。肾小球疾病而漏诊马兜铃酸肾病,应强调病史、用药史及肾}舌检的作用。无肾炎病史者,肾小管功能损伤明显,但如若不进行肾小管功能相关检查,极易漏诊. 相似文献
13.
应用传统的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阿霉素肾病肾组织环孢素合素基因表达,及与血总蛋白、白蛋白、血胆固醇、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肌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8只SD大鼠经阿霉素注射后,尿蛋白在注射后1周开始上升,2周后明显增加,4周后尿蛋白均>100mg/24h,对照组尿蛋白始终在6mg/24h以下。阿霉素肾病肾组织环孢素亲合素基因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同时发现阿霉素肾病肾组织环孢素亲合素基因表达的水平与血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关系成负相关;与血胆固醇及24h尿蛋白定量成正相关;与血尿素氮及肌酐之间无相关关系。结果提示,阿霉素肾病肾组织高水平的环孢素亲合素基因表达是肾组织损伤的原因之一,可反映阿霉素肾病的程度与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研究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和IgA肾病在临床及肾脏病理改变上的异同,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对经肾活检证实的4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及38例IgA肾病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及病理对比分析。结果HSPN与IgA肾病临床表现类型分布上相似,两者都以血尿伴蛋白尿居多(42.5%vs55.3%),但HSPN的肾病综合征发生率(25.0%)高于IgA肾病(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高血压发生率(20.0%vs21.1%)两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肉眼血尿发生率(26.3%vs5.0%)及肾功能异常发生率(26.3%vs7.5%)IgA肾病高于HSPN(P〈0.05)。HSPN肾外症状均有皮肤紫癜,25%有胃肠症状,20%有关节痛,而IgA肾病仅5.3%有腹痛。在肾脏病理改变上,IgA肾病23.7%出现球性硬化,44.7%出现肾小管萎缩,HSPN为5.0%及22.5%,但HSPN有17.5%出现内皮增生,IgA肾病患者则未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月体形成及弥漫性系膜增生等病理表现二者并无明显差别(11vs12,3vs3,P〉0.05)。HSPN患者中20例(50.0%)肾小球免疫沉积物中含有IgG,而IgA肾病肾小球免疫沉积物中有IgG沉积者仅为6例(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IgA肾病有极其相似的病理特点,但在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免疫机制上存在明显差异,支持它们是两个疾病实体。 相似文献
15.
叶黄素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叶黄素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肾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阿霉素(10mg/kg)造成大鼠实验性心、肾病模型,研究注射阿霉素前、后叶黄素灌胃对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组织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心、肾病模型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肾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下降。叶黄素(20mg·kg^-1·d^-1)可降低心、肾损伤大鼠血清AST、ALT、LDH、CK、BUN及Cr水平,改善阿霉素损伤大鼠心、肾病理组织学变化,并降低心、肾组织匀浆MDA水平,提高组织GSH—Px及SOD活性。结论叶黄素通过抗氧化作用对大鼠阿霉素心、肾损伤产生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慢性前列腺炎与IgA肾病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在IgA肾病(IgA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9例,其中IgAN组38例,非IgAN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51例,比较其CP的发生率。另选择IgAN男性患者51例,分为无CP组24例和CP组27例,比较二者的临床和病理指标。观察伴CP的IgAN患者抗炎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38例IgAN患者的CP发生率为44.7%,51例非IgAN患者的CP发生率为21.6%,两者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伴CP组肾小球硬化发生率和血管襻免疫复合物沉积率较不伴CP组高(P〈0.05),其他病理指标及临床指标两组间无差异。抗CP治疗可使部分IgAN患者病情获得好转。结论 CP可能参与了IgA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IgA肾病是指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免疫病理可见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的肾小球肾炎。在我国,IgA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30%-40%,临床表现多样,病理表现复杂多变,预后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韩磊张文卿孙寰陆发承简远熙邢艺苑王家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7,(11):1015-1019
目的评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分别通过肾动脉和尾静脉移植方式对大鼠慢性肾病(CKD)模型肾损伤修复的疗效,比较不同移植方式对CKD大鼠水通道蛋白(AQP)1、AQP2表达差异的影响。方法实验取50只大鼠,2只制备骨髓MSC;36只经尾静脉输注阿霉素构建CKD模型,随机分为阿霉素CKD(A-C)组(n=12)、骨髓MSC经肾动脉输注(M-A)组(n=12)、骨髓MSC经尾静脉输注(M-V)组(n=12);另12只为正常对照(N)组。末次骨髓MSC移植隔1周后检测大鼠24 h尿量、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钠及血清白蛋白,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AQP1、AQP2表达。结果与A-C组相比,M-V组、M-A组大鼠血清白蛋白及24 h尿量均增高(P<0.05),24 h尿蛋白及血清钠水平均降低(P<0.05),M-A组24 h尿蛋白较M-V组降低更明显(P<0.05)。M-V组、M-A组大鼠肾脏AQP1、AQP2表达均较A-C组降低(P<0.05),M-V组、M-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MSC移植可增加血清白蛋白,降低尿蛋白、血清钠和肾实质细胞内AQP1、AQP2表达,对修复阿霉素CKD大鼠肾损伤有作用。在一定时间内肾动脉途径移植效果优于外周静脉途径,但两种移植途径的效果差异与AQP1、AQP2表达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多b值体素不相干运动(IVIM)DWI评估阿霉素(ADR)诱导的大鼠局灶性肾小球硬化进程的可行性。方法:15只健康雄性SD大鼠在注射ADR前及注射后2、4、6及8w时分别行多b值DWI检查。利用单指数和双指数模型获得多个扩散相关参数图,包括表观扩散系数(ADC)、流体分数(f)、假性扩散系数(D*)和纯组织扩散系数(D)。在各扩散参数图像上选择双侧肾门层面分别于肾皮质(CO)、外髓外带(OM)和外髓内带(IM)勾画感兴趣区进行参数值的测量。每个时间点随机选取3只大鼠于处死后取出双肾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注射ADR后,CO和OM的ADC值在2w时较注药前增加,分别为(6.87±1.30)×10-4和(6.60±1.80)×10-4mm2/s,随后均呈现下降趋势。CO、OM及IM的f值均呈连续下降趋势,与注药前(0.56±0.08)比较,CO的f值在6w时(0.46±0.14)无显著变化(P>0.05),而在8w时(0.38±0.11)明显降低(P<0.05)。CO和OM的D*值于6w时(8.10±2.46,9.90±4.06)显著升高(P<0.05),而在8w时[(12.87±3.52)×10-2和(13.16±3.86)×10-2mm2/s]与其它各时间点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带的D值整体呈现先降低然后稍升高的趋势,但变化均较为平稳;CO的D值仅在8w时[(4.16±2.34)×10-4mm2/s]与正常[(2.65±1.30)×10-4mm2/s]及2w时[(2.75±0.93)×10-4mm2/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实验大鼠的肾脏随时间推移逐步出现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的表现。结论:IVIM-DWI可反映局灶性肾小球硬化时肾实质内微灌注下降和间质纤维化改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