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 ,是由 EB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可累及多个脏器 ,故早期诊断困难 ,易延误诊断。为了总结经验教训 ,现将我院 1 989年~ 1 999年确诊的 5 2例 (其中 39例误诊 ) IM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以提高 IM的早期诊断 ,避免误诊误治。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 ,男 35例 ,女 1 7例 ,男女之比 2∶ 1。年龄 1 2岁~ 6 7岁 ,平均 2 1岁。以青少年多见 ,超过 40岁者少见。1 .2 症状和体征 :症状和体征多样化 ,早期症状有疲乏无力 ,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眼睑浮肿 ,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IM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最常见,鼻塞,眼睑浮肿也是重要体征。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及EBV-IgM抗体检测可帮助确诊。结论:应重视IM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提高确诊率。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报道我院近5年32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其中,面色苍白、上呼吸道症状或消化道症状者31例,传导阻滞16例,早期酶谱升高者占90%以上,据此确诊,符合九省市小儿心肌炎协作组关于心肌炎临床诊断指标的建议。本组分析结果说明这是一个适合基层医院的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75-78
目的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验结果 ,帮助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6月入院的118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发现本组患儿中1~8岁患病最多,共95例(80.5%);除1例疑似EB病毒相关性嗜血综合征病例,其余大多预后良好。临床症状以三联征包括发热(98.3%)、咽峡炎(78.0%)、颈淋巴结肿大(72.9%)最常见,肝脏肿大者占55.9%,脾脏肿大占48.3%,皮疹占36.4%,打鼾和眼睑浮肿占52.5%。实验室检查:112例白细胞(WBC)计数10×10~9/L(94.9%),淋巴细胞比例35%的患者有108例(91.5%),50%的有86例(72.9%),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者占70.3%,谷丙转氨酶升高者占58.5%,EB病毒(EBV)的IgM抗体(EBV-CA-IgM)阳性率66.1%。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造成多系统功能损害,临床表现复杂,可结合实验检验结果对IM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25例小儿急性肾炎的心肺X线改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呈文 《医学文选》1999,18(4):612-613
小儿急性肾炎是常见病,常常累及心肺与胸膜。不及时诊治,预后不佳。本文收集我院1995年1月至1996年3月间住院的25例小儿急性肾炎患者,现就其心肺X线改变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5例中,男16例,女9例,发病年龄4~14岁,其中4~10岁15例,占60%,10岁以上10例,占40%,最大年龄14岁。发病时间为2~20天。临床症状:起初出现发热、轻咳、鼻塞、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继而出现眼睑、颜面、双下肢、腹壁或全身浮肿等。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10例,眼面浮肿25例,双下肢浮肿22例,腹部或全身浮肿4例,高血压12例,尿少20例。尿常规检查有血尿,蛋白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EB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IM)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归纳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发热(100%),咽峡炎52例(86.7%),颈淋巴结肿大56例(93.3%),肝脾肿大51例(85.0%),部分患儿表现皮疹29例(48.3%),眼睑浮肿32例(53.3%),鼻阻31例(51.7%),腹痛13例(21.7%),咳嗽29例(48.3%)。白细胞及变异淋巴细胞在2~3周升高明显,表现典型。3d后测定EBV-VCA-IgM阳性率高。结论:IM临床表现多样,要动态观察,综合判断,结合变异淋巴细胞及EBV-VCA-IgM出现时间有选择性的检查,才能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62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提高IM的诊疗水平.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IM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 IM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咳嗽、皮疹、双眼睑水肿等;并发症多表现为:肺炎、肝功能异常、心肌损害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EB病毒抗体阳性;患儿经常规更昔洛韦等治疗均治愈,预后良好.结论 小儿IM临床表现、实验室表现各异,并发症较多,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有效避免漏诊及误诊,应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眼睑浮肿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smononucleosis,IM)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近年来IM病程中伴发眼睑浮肿逐渐引起重视,并被视为IM主要症状之一,现将我科1995年7月~1997年7月收治的有眼睑浮肿的IM共21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同期共收治IM患儿46例,伴眼睑浮肿21例,占45.7%。其中男16例,女5例,男女比例3.2:1;发病年龄1岁4个月~8岁。1.2临床表现:所有患儿均有发热,不同程度的淋巴结及肝脏肿大;扁桃体分泌物12例占57.1%;牌大14例,占66.7%;皮疹3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I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其总有效率100.00%,随访3个月~1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小儿IM临床表现复杂,可结合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提高认识,早诊早治,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0年误诊的IM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的IM患者12例,男5例,女7例.临床表现均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及扁桃体Ⅱ°以上肿大,83.3%有咽痛,58.3%有皮疹,50%有肝和(或)脾肿大,33.3%有胸闷、心悸,16.7%有关节疼痛,16.7%有眼睑水肿.实验室检查12例患者淋巴细胞比例均增高,异型淋巴细胞均≥10%,白细胞计数升高83.3%,肝功能均不同程度异常,心肌酶谱异常41.7%,血嗜异性凝集试验58.3%阳性,EB病毒IgM抗体75%阳性.结论:IM多为散发病例,涉及多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早期表现不典型,易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总结19562005年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376例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患儿年龄3个月~15岁,男1169例,女207例;左侧894例,右侧309例,双侧173例。早期行Y-V成形术97例,1965年以后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式)1279例。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一次手术成功率达98.5%(1355/1376)。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绝大部分小儿肾积水是因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所致(占94.3%),其他还有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瓣膜、息肉、高位输尿管口、迷走血管或副血管压迫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论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以男孩多见,部位以左侧多见。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是造成小儿肾积水的首要病因。有明显梗阻症状、肾盂进行性扩张或肾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者需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相似文献   

12.
李向元 《西部医学》2013,25(5):737-739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60例IM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患儿中,男85例,女75例,中位年龄7岁。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是IM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肝脾肿大、鼻塞、眼睑浮肿也是重要体征。常见的并发症有肝损害、心肌受损、肺炎、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结论不同年龄段儿童IM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存在差异,应予以重视,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 探讨眼睑松弛综合征的临床特点.②方法 回顾分析50例(100眼)眼睑松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年龄、性别、体质量及与全身性相关性疾病的关系.③结果 眼睑松弛综合征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容易翻转的上眼睑,乳头性结膜炎,长期非特异性眼部症状,如刺激感、异物感、粘液分泌物增多、畏光、眼红等,眼睑受累为主,角膜、结膜易受累,泪膜破裂时间缩短<10s(88%),肥胖者(90%),平均年龄70岁,男性(96%)合并发现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者(84%).④结论 眼睑松弛综合征与其它眼表疾病存在着相同的临床表现;泪膜破裂时间的检查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有助于帮助本病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眼睑角膜病变的进一步加重,从而减轻视力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小儿支原体肺炎153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治疗以及护理。方法:分析比较153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年龄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特征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起病急、体征明显、病程短、胸部X改变轻。年长患儿中,起病缓者,症状体征均较轻;起病急者,多有高热和剧烈咳嗽。胸部X线右肺受累多见,71.2%为单侧病变,96例呈不整齐云雾状浸润影。96.1%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阳性。68.6%年长患儿发病早期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随病情好转而降低。红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好。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依年龄而异。多系统、多器官的肺外并发症易发生在年长患儿,且较少见,红霉素疗效较好,但疗程少于2周者,复发率10%~15%。检测血IgM同时早期测血CRP可作为支原体肺炎的早期病情诊断和疗效判定的参考指标。患儿通过红霉素的治疗及护理,收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方法 我科于2000年5月~2005年4月共收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25例,发病年龄30天~12岁,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占68%)。结果 患儿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皮疹、双眼睑浮肿及外周血中出现大量异型淋巴细胞等,其中双眼睑浮肿9例,发生率36%。结论 提示双眼睑浮肿为IM的重要体征之一。并有其他系统受累征象,如肺炎、蛋白尿、心肌损害及脑炎等,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断.方法 分析42例确诊为IM病例资料.结果 26例(61.9%)发生于3~6岁儿童.发热38例(90.5%),咽峡炎40例(95.2%,其中有10例扁桃体表面覆盖白色渗出物),淋巴结肿大36例(85.7%,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多见),眼睑浮肿31例(73.8%),鼻塞16例(38.1%).异型淋巴细胞(atypical lymphocytes,AL)≥10%24例(57.1%),嗜异性凝集反应(heterophic agglutination,HA)阳性率<3岁组(18.2%)明显低于>3岁组(54.8%)(P<0.05).EB病毒衣壳抗原(epstein-barr virus capsid antigen, EBV-VCA)-IgM阳性34例(81%),EBV-VCA-IgG 阳性23例(54.8%).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检查中,总阳性率为76.2%(32例).AL、EBV-IgM与EBV-DNA检测阳性率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P<0.05).结论 IM好发于3~6岁儿童,眼睑浮肿和鼻塞为其重要临床特点.选择和结合不同实验室检查可以提高IM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17.
王卫刚  鲁军平 《医学综述》2012,18(1):159-160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喉炎106例,对其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临床转归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诊治经验。结果 106例患儿均急性起病,年龄多在3岁以下,发病高峰为10月至次年2月,多以发热、咳嗽、声嘶及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病程7~12 d,部分病例合并Ⅳ度喉梗阻、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全部病例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经综合治疗后治愈好转,其中气管切开2例。结论小儿急性喉炎均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合并Ⅲ~Ⅳ度喉梗阻为小儿呼吸道感染危重症之一,早期及时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早期识别并发症,可迅速控制病情,明显减少气管切开的概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邱刚 《包头医学》2008,32(2):71-73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6年3月确诊为HCM的65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症状以劳力性呼吸困难、心悸、头晕或(及)晕厥为主要表现。②心电图异常者占98.4%,其中以ST-T改变最常见。③超声心动图示:普遍肥厚型34例占52.3%,室间隔肥厚型18例占27.3%,心尖肥厚型8例占12.3%;非梗阻型48例占73.8%,梗阻型者17例占26.2%;④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者行PTSMA或DDD后症状可明显得到缓解。结论: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表现无特异性,结合超声心动图或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可确诊。  相似文献   

19.
余冰 《重庆医学》2008,37(24):2835-2836
目的 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发呼吸道阻塞症状的特点及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5年1月~2007年12月诊治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除典型的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眼睑浮肿常见外,呼吸道阻塞症状(鼻塞、打鼾)也较多见,其发生率达50%.其中鼻塞在低年龄组中多见,发生率44.8%,打鼾在年长儿中明显,发生率32.8%.但严重的呼吸道梗阻并不常见.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样,在重视典型症状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伴发的呼吸道阻塞症状,及时进行相应的血液及抗体检测,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20.
一、临床表现(一)急性肾小球肾炎:本病小儿及青少年中发病较多,偶尔也见于老年人,男女之比为2~3:1。起病多较急骤,病前2~3周约半数有上呼吸道或皮肤链球菌感染史。急性肾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有血尿、水肿、高血压三大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