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熄风汤配合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自拟健脾熄风汤中药配方颗粒口服并配合针刺治疗(取穴:太冲、三阴交、足三里、神门、内关、合谷、百会、风池等),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硫必利片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8、12周后对2组患儿的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综合损害及总评分等进行综合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观察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1)治疗4、8、12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88%、93.94%、96.97%,对照组分别为90.63%、93.75%、93.7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对照组疗效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8周后,2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儿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损害性抽动等YGTS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4、8、12周后各个时点对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损害性抽动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观察组的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熄风汤配合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安全性更高,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定理气健脾、熄风化痰法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肝风内动夹痰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试验组采用理气健脾、熄风化痰法,给予止抽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2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随访病例以研究结束6个月为期。通过耶鲁综合抽动症严重程度量表(YGTSS)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总疗效、抽动分类疗效、远期疗效、中医证候改善、不良反应与安全性。结果①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3.9%,两组中医证候改善率分别为90.9%、8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0%、38.1%,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运动性抽动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声性抽动疗效、总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开发应用前景。结论理气健脾、熄风化痰法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肝风内动夹痰证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左乙拉西坦。观察对比2组治疗前后运动抽动YGTSS(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评分、治疗前后发声抽动YGT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前运动抽动YGTSS评分及发声抽动YGT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第6周、第10周评分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例(5.00%)低于对照组12例(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中附加左乙拉西坦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状态,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在恶性肿瘤中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0例恶性肿瘤病人和10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计数以及CD4+/CD8+比值。结果:恶性肿瘤病人CD3+、CD4+、CD8+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较健康人群显著降低(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各恶性肿瘤组的CD3+和CD4+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P<0.01),CD8+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肺癌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首诊组和进展组恶性肿瘤病人的所有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恶性肿瘤病人的CD4+细胞计数低于女性病人(P<0.05)。结论:恶性肿瘤病人的CD3+、CD4+、CD8+细胞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了解病人机体的免疫状态,直接或者间接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232-235
目的: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对免疫抑制因子、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3例观察组和37例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取长春新碱+表柔比星+地塞米松的治疗方式。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免疫抑制因子及免疫细胞水平。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IL-17、TGF-β、CD3~+CD4~+、CD3~+CD8~+、CD3~+CD4~+/CD3~+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观察组的IL-6、IL-17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12周,观察组的IL-6、IL-17、TGF-β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IL-6、IL-17水平显著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12周,观察组的CD3~+CD4~+、CD3~+CD4~+/CD3~+CD8~+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显著高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D3~+CD8~+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1),且显著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较于长春新碱+表柔比星+地塞米松治疗方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更显著,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银翘散加减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氟哌啶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翘散,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应用美国耶路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分析其抽动程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两组血清微量元素铁(Fe)、锌(Zn)水平,同时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E)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性抽动评分、发声性抽动评分、YGTSS评分总分、I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Fe、Zn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银翘散可能通过调节血清IgE及微量元素Fe、Zn水平有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邬萍  王成林  文勃 《西部医学》2010,22(9):1648-1649,1651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合并泰必利治疗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综合征,T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门诊30例T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丙戊酸钠(20 mg/kg.d)加泰必利(5 mg/kg.d)口服,对照组则继续以泰必利或氟哌啶醇治疗。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12周末评估其疗效。结果治疗第4、8周YGTSS抽动积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第12周末两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有效率在第8周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第12周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丙戊酸钠有助于Tourette综合征的治疗,与泰必利联用可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用于卵巢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140例卵巢癌患者为观察组,140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各生物标志物[(包括人附睾蛋白4(HE4)、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等]含量与外周血细胞计数情况(包括WBC、CD8+、CD4+计数和CD4+/CD8+比值),比较卵巢癌不同FIGO临床分期、预后患者各生物标志物含量与外周血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HE4、IL-6、IL-17、CA125、CA724、CEA指标含量及WBC、CD8+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4+计数、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卵巢癌不同FIGO临床分期患者各生物标志物含量、外周血细胞计数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临床分期级别的升高,HE4、IL-6、IL-17、CA125、CA724、CEA含量及WBC、CD8+计数均呈增加趋势,CD4+计数、CD4+/CD8+比值呈降低趋势;卵巢癌不同预后患者各生物标志物含量、外周血细胞计数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预后越差,HE4、IL-6、IL-17、CA125、CA724、CEA含量及WBC、CD8+计数越高,CD4+计数、CD4+/CD8+比值越低。结论生物标志物HE4、IL-6、IL-17、CA125、CA724、CEA以及外周血中CD4+/CD8+比值可用于卵巢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清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α1治疗,14 d为1个疗程,4周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Karnofsky评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血清CYFRA21-1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2.9%和38.2%,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Karnofsk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Karnofsky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Karnofsk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3+、CD4+水平及CD4+/CD8+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CD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YFRA21-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α1能提高NSCLC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CYFRA21-1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学治疗(TACE)联合免疫治疗对晚期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的影响。方法83例晚期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TACE,观察组患者给予TACE联合树突状细胞调节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外周血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并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累积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外周血CD4+、CD8+、CD4+/CD8+、NK细胞、Treg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reg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CD8+、Treg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Treg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CEA和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和AF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EA和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3 a,观察组患者累积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ACE联合自体免疫细胞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毛细支气管炎64例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肝素和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有效率68.7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性(χ2=11.49,P<0.05)。(2)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检测,应用肝素治疗后患儿IgE、CD4+、CD4+/CD8+下降,CD+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gE、CD4+、CD8+、CD4+/CD8+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肝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可有效缓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1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1·d-1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红霉素20~30 mg·kg-1·d-1静脉滴注,7 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第2天,比较2组治疗效果,外周血IgA、IgG、IgM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治疗后2组患儿外周血IgA、IgG和IgM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IgA、IgG和Ig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外周血CD4+、自然杀伤细胞含量和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CD8+含量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CD4+、自然杀伤细胞含量和CD4+/CD8+比值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CD8+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优于红霉素;阿奇霉素和红霉素都具有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但阿奇霉素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脾多肽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9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脾多肽联合治疗组,前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后者给予脾多肽联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 FEV1、FVC 及FEV1/FVC 均显著上升,脾多肽联合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脾多肽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常规治疗组为7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s-CRP均显著下降,脾多肽联合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脾多肽联合治疗组CD8+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CD4+、CD4+/CD8+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中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脾多肽能够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炎性反应,调节其免疫水平,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彭榕  刘叶明  黄俐 《当代医学》2016,(15):91-92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儿童抽动症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抽动症患儿8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硫必利口服治疗,干预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估2组患儿治疗前后运动、发声抽动情况.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75.6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运动抽动YGTSS评分:干预组(15.48±2.27)分,对照组(15.36±2.10)分;治疗前发声抽动YGTSS评分:干预组(9.62±3.67)分,对照组(9.58±3.72)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运动抽动YGTSS评分:干预组(2.81±2.05)分,对照组(6.73±2.44)分;治疗后发声抽动YGTSS评分:干预组(2.17±1.83)分,对照组(4.62±1.88)分,干预组患者运动和发声抽动YGT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可显著提高抽动症患儿口服盐酸硫必利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动脉免疫化疗栓塞(TAICE)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82例,其中采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41例(TACE组),TAICE治疗41例(TAICE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8 d检测2组患者血清CD4+、CD8+、CD4+/CD8+、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α-L-岩藻糖苷酶(AFU)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CD4+、CD8+水平及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D4+水平及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ICE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D4+水平及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TAICE组患者血清CD4+/CD8+显著高于TACE组(P<0.05),但2组患者血清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AFP、CEA及AFU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FP、CEA及AFU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TAICE组患者血清AFP和AFU水平显著低于TACE组(P<0.05),但2组患者血清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ICE可显著改善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AFP和AFU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Ⅲ~Ⅳ级)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58例临床诊断COPDⅢ~Ⅳ级的患者,另设28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COPD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并进行生活质量评分(SGRQ).结果:COPD组患者SGRQ各部分分值及总分值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且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P<0.01).正常对照组CD4+水平、CD4+/CD8+值较COPD组明显增高,CD8+水平则较COPD组显著降低(均P<0.05).COPD组急性加重期CD4+水平、CD4+/CD8+值较治疗后显著下降,而CD8+水平较治疗后显著上升(均P<0.01).COPD组患者SGRQ的总分与CD4+/CD8+值的变化呈负相关(P<0.01).结论:免疫功能失衡可能是COPD患者反复发作加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12):1106-1109
目的研究免疫调节剂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B-TB)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MDB-TB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2组患者强化期3个月,给予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片、丙硫异烟胺、左氧氟沙星、硫酸阿米卡星及乙胺丁醇治疗;巩固期18个月,给予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片、丙硫异烟胺、左氧氟沙星及乙胺丁醇治疗(3Pa Th VAE/18Pa Th VE)。观察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基础上联合胸腺肽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抗结核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率、双肺阴影吸收情况、痰结核菌阴转率、肺部病灶治疗有效率、空洞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率、痰结核菌阴转率、肺部病灶治疗有效率及肺部空洞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3%、87.1%、91.9%和91.9%,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3.8%、62.1%、63.8%和65.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率、痰结核菌阴转率、肺部病灶治疗有效率及肺部空洞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CD3+、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均显著降低,而CD8+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CD8+细胞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细胞及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及CD4+/CD8+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而CD8+细胞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MDB-TB疗效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浆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2例为观察组,入院后进行相关降糖及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入院时、入院治疗8周后血浆CD4+、CD4+CD25+T细胞水平,并探讨其与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血浆CD4+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D4+CD25+及CD4+CD25+/CD4+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观察组CD4+细胞水平升高(P<0.05),CD4+CD25+及CD4+CD25+/CD4+比值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依据治疗效果分为治愈组、有效组及无效组,CD4+水平随疗效的增加而增加,CD4+CD25+水平及CD4+CD25+/CD4+比值随疗效的增加而降低,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水平与餐后2 h血糖(2 h PB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22,P<0.05)。结论:检测CD4+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变化,可客观评价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玉屏风散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缓解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缓解期患者免疫球蛋白E(IgE)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等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予以玉屏风散口服(药物组成:黄芪、白术、防风),对照组予以安慰剂口服,连服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E及外周血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gE、CD4+水平显著降低(P<0.01),CD8+水平显著升高(P<0.01),CD4+/CD8+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玉屏风散可能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降低血清IgE水平,从而抑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改善CVA缓解期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鳞癌患者均予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腺癌及大细胞癌均予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化疗,联合治疗组在上述方案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在化疗前及化疗2周期后检测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同时评价患者化疗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CD4+水平及CD4+/CD8+明显升高(P<0.05~0.01),与单纯化疗组比,CD3+、CD4+水平及CD4+/CD8+有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治疗组IFN-γ、TNF-α、IL-2、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单纯化疗组比,IFN-γ、IL-2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近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组中血液学毒性发生率较单纯化疗组下降(P<0.05~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能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逆转Th1向Th2漂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