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药用植物学》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知识点繁杂,知识抽象难于理解,同时理论性、直观性又很强,在教材中出现的概念性术语就达100多个,常见的科属分类特征及代表药用植物识别的内容更是复杂,更需要及时的、直观的交流讨论方式。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笔者将智能手机充分利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实验技术规范化操作、植物照片拍摄、互动交流、资料查找等。通过实践考核结果的比较,确定这种尝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慕课(MOOC)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习者的关注与推崇。为提高《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效果,探究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药用植物学》课程。通过为期8周的学习与考试,慕课学习者能熟悉该课程的架构组成,了解新型的师生互动、测验考试以及教学评价等学习模式,同时可激发该课程任课教师思考《药用植物学》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方向,开展探究性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为中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做好前期铺垫。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受到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升的影响,国内科学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获得了全面发展,国家也提出了关于"互联网+"的战略概念。处于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智能手机以及移动数码产品已大面积普及,针对此现状教育领域也相继提出了"互联网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以活泼生动、形式多样的智能设备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补充与创新,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望成为一种影响未来教育改革走向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以中医肛肠病学教学为代表,依次从肛肠病的中医概念、肛肠病中医教学现状、智能手机在中医肛肠病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智能手机在中医肛肠病学教学中前景与展望展开分析,以期为教学事业的进步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学》是我校中药资源与开发和中药学等专业设置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中药知识的入门课程。解决《药用植物学》知识点多、散乱,难以形成规范的知识体系,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专业认同感,是教与学的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教学设计中教与学内容的设计至关重要,在学生不断更新学习观念的基础上,不但要掌握知识点,理清课程内、课程间的"线",还要学会构建《药用植物学》知识体系,并学习本门课程自身应该具备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笔者将由点到线及面的教与学内容设计应用于《药用植物学》的教学过程中,以期优化教学设计方案,提高《药用植物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产生的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教育的必然趋势。通过将互联网、智能手机、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引入到药物化学课堂中,探索在"互联网+"条件下实施的教学模式对药物化学教学效果的影响。以适应"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改革要求,以期为药物化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药用植物生态学是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新开课,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该课程课堂教学理论抽象,教学内容多,教学学时有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就如何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改善药用植物学教学效果,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结合PBL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对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药用植物学》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具有内容丰富、概念繁多、难于理解和记忆等特点,根据近十年教学实践,阐述了一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的学习方法,即归纳对比法。利用典型实例,分别介绍了归纳对比法在《药用植物学》植物形态、结构和被子植物分类部分的应用。归纳对比法是归纳法和对比法的综合应用,不仅可以指导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而且能引导学生在识同辨异过程中勤于思考,理解不同类型/类别的分类依据。在归纳中渗透,在对比中巩固,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归纳对比法不但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中药学和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9.
结合当前中专学校药剂专业学生实际情况,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握教学难度、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4个方面探讨了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力扶持,有关中医药的优秀宣传节目和影视作品不断涌现,恰当地利用视频进行《药用植物学》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质,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积极地思考可利用的影视作品并实践运用到《药用植物学》教学课堂中,部分列举并筛选出了可用于该课程教学的影视作品名录,探讨了视频放映教学过程中的搜集和整理、视频简单加工处理、教学设计等环节和注意的问题。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和优化影视作品辅助教学的模式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信息化教育已成为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我校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对《中药学》课程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并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应用于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及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升教学效果,有利于《中药学》课程的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医外科学》教学存在着学时少、内容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与手段需创新等问题。要通过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加强"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很强的学科,实践性教学在《药用植物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单一,不适合本课程的教学。通过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药用植物学》实践性教学平台,包括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互动显微系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完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校园及野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和实践技能的提高等。将多种教育信息及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进一步提高《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对《药用植物学》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与探索,为建立《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新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医古典医籍的古奥难懂,在医古文教学中,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查阅《康熙字典》实践教学,介绍该字典的使用方法,查找古医籍中生僻、疑难字词的释义,利用书证理解文意。在实践中掌握查找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反思能力及应变能力,以提升古医籍阅读能力,为今后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艳霞 《光明中医》2023,(6):1187-1189
通过分析近年来高职院校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现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使知识模块化;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能力考核,改革完善考试体系。通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外科学教学阶段是医学生执业能力培养及职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医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征,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执业能力培养,将立体化教学模式即"教学—实践—再教学—再实践—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外科学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导为主,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与多元化教学模式比较,以模拟执业医师考核为评价体系,探讨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及可行性;并通过学生问卷反馈,探讨立体化教学模式与模拟执业医师考核的相适应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立体化教学模式更符合执业医师考核的要求,二者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及临床执业能力,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针法灸法》为针灸学科的一门技能操作极强的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合理利用"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开展自媒体资源建设,以及开展学习评估和成果分享,能让教师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辅助高职中药专业学生学习《中药鉴定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等专业课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毕业生执业中药师考试通过率。方法:结合高职院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数码成像技术,将200味常用中药材性状、显微组织结构以及原植物形态的高清图片与执业中药师考试知识点图文结合,建立中药材信息库。结果:全面、系统、直观地展示每味药材及原植物的知识点,增加相关课程间的联系,并将多学科的知识点系统地呈现在一个网页上,利于学生理解、记忆。结论:中药材信息库的建立发挥了中药材信息库辅助教学平台作用,能弥补传统教材的不足,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自主性,加强高职中药专业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珑  邹伟  于学平 《中国针灸》2008,28(12):925
从《针灸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性和途径两方面进行论述。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学习能力、总结与归纳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主体意识,是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本质要求,也是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从而切实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为提高《针灸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传统高校教学内容老旧,教学样式固定,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常常滞后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目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普及率大幅提高,给高校教学工作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理念发生改变,教师和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手段,完成"教"与"学"的知识传播与获取。互联网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声形兼备,吸引性增强。互联网教学样式多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扩大,家长、社会均可无缝融入进行学校教学之中,提供有效的反馈和评价。大力倡导"互联网+"在高校教学中的实践,共享优质网络课程,提高高校及教师队伍信息化技术水平,结合现有资源,打造高校互联网教学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