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进行化疗及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卡氏评分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CD3+、CD4+、CD4+/CD8+)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有效率为42.86%,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PS改善率为47.... 相似文献
2.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6)
目的:观察和分析沙参麦冬汤联合紫杉醇+顺铂(TP)化疗方案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TP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口服沙参麦冬汤。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D3+T淋巴细胞比例、CD4+T淋巴细胞比例、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变化、体质量变化等临床受益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的CD3+T淋巴细胞比例、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而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KPS评分变化为稳定、体质量变化为改善或稳定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变化为降低和体质量变化为降低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中发生0~Ⅰ期的轻度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发生Ⅱ~Ⅳ期的中、重度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P化疗方案具有抑制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在TP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沙参麦冬汤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加其临床受益,并具有减轻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辅助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老年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吉非替尼治疗,观察组给予吉非替尼联合沙参麦冬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凝血功能指标,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82.93%,高于对照组58.54%(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较治疗前增加(P<0.05),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减少(P<0.05);观察组治疗后PT、FIB、D-D低于对照组(P<0.05),APTT、TT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腹泻、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汤合沙参麦冬汤在肺癌气阴两虚证患者化疗过程中的应用疗效观察。方法:将肺癌气阴两虚证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化瘀汤合沙参麦冬汤。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控制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免疫功能情况[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两组患者肿瘤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口干舌燥、咳嗽、自汗盗汗、神疲乏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D+8、IL-6、TNF-α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D+4、CD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麦冬汤合异功散加味治疗气阴两虚为主证患者72例,临床疗效较好。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加减对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化疗获益后进行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NSCLC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32例,仅接受定期随访,治疗组31例,接受沙参麦冬汤加减维持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Kamofsky评分及VEGF水平。结果:维持治疗组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7.29±0.54月,比较对照组的4.90±0.29月,差异显著(P0.05);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维持治疗组Kamofsky评分改善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维持治疗组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加减可有效延长气阴两虚型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11)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掷骰子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化疗前地塞米松0.75mg/次,2~4次/d;顺铂,第1d,20mg·m~(-2)给药,水化减少肾毒性;吉西他滨,1250g·m-2,1次/周,静滴30min,第1、8d;托烷司琼5mg+100m L 5%葡萄糖,缓慢静脉推注,1次/d。治疗组50例沙参麦冬汤(南沙参、北沙参各15g,太子参、白花蛇舌草、五指毛桃各20g,防己、麦冬、玉竹各12g,黄芪30g,三七、冬虫夏草各3g,生甘草6g,桑叶9g;剧烈咳嗽加浙贝母1g,桔梗2g;咳血加白茅根2g,白及1g,藕节炭5g;胸痛加延胡索、枳壳1g,郁金2g;胸水加茯苓、猪苓各1g,葶苈子2g),1剂/d,水煎400m L,早晚口服,200m L/次;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56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Karnofsky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Karnofsky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沙参麦冬汤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9.
王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3):58-60
目的 探究沙参麦冬汤联合DP化疗方案治疗肺癌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 —2019年1月在德兴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DP化疗,观察组在DP化疗基础上联合沙参麦冬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D... 相似文献
10.
加减沙参麦冬汤联合化疗治疗Ⅲ,Ⅳ期 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目的:观察加减沙参麦冬汤联合TP(紫杉醇+顺铂)方案对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43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和中药加化疗组,化疗组患者用TP方案化疗,中药加化疗组在该方案化疗的基础上口服加减沙参麦冬汤治疗。在化疗前以及两周期化疗后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免疫功能,并进行EORTCQLQ-C43量表评分。结果: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于分期早、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在单纯化疗组中,2个周期化疗后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下降,而中药加化疗组,2个周期化疗后CD3+,CD4+,CD4+/CD8+水平较化疗前有所增加。对照组经过两疗程治疗后,大部分功能领域,如躯体、社会、角色、情绪、认知功能等评分呈显著下降趋势,症状领域评分不同程度上升,提示生存质量状况趋于恶化。而中药加化疗组患者,其症状子量表及肺癌特异子量表得分降低,表明症状减轻,生理状况好转,并且躯体、社会、角色、情绪、认知功能状况以及总健康状况明显提高,显示患者整体生存质量的改善。中药加化疗组能抑制白细胞减少,减轻恶心呕吐等化疗副反应。结论:加减沙参麦冬汤联合化疗能改善化疗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减少恶心、呕吐等化疗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肺阴亏耗证慢阻肺临床观察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肺阴亏耗证慢阻肺患者62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另加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结果:经相应治疗干预后,观察组酸碱度(pH)、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氧分压(PaO2)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较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相较于对照组较低,P<0.05;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值相较于对照组均较高,BDI值相较于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相较于对照组高,P<0.05。结论:肺阴亏耗证慢阻肺患者在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另加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水平,提高治疗满意率,对其病情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及Pub Med,查找各数据库建库日起至2015年有关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然后采用Revme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0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系统评价,均是Jadad评分小于3的低质量研究。Met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OR=1.70,95%CI(1.25,2.31),P=0.000 7]和稳定率[OR=2.26,95%CI(1.51,3.37),P0.000 1]更高,减少骨髓抑制[OR=0.42,95%CI(0.23,0.78),P=0.00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降低肝功能[OR=0.67,95%CI(0.38,1.20),P=0.18],肾功能损害[OR=0.77,95%CI(0.38,1.57),P=0.48]及胃肠道症状[OR=0.61,95%CI(0.34,1.12),P=0.11]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降低骨髓抑制的化疗毒副反应。但现有的研究证据级别较低,还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沙参麦冬汤合桑菊饮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单纯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沙参麦冬汤合桑菊饮治疗,观察记录两组 NSCLC 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减少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肝功能损害(谷丙转氨酶升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合桑菊饮可明显减少或减轻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甲状腺癌术后患者7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安慰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沙参麦冬汤治疗。疗程为6周。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改善率;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指数(QLI,包括: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外界支持和人生观)评估量表评价生活质量;比较两组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改善率[77.78%(28/36)]显著高于对照组[53.13%(17/32),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人生观评分和总分,NK细胞百分比,CD3^+、CD4^+T百分比和CD4^+/CD8^+比值,IgM、IgG水平升高(P<0.05,P<0.01),CD8^+T百分比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人生观评分和总分,NK细胞百分比,CD3^+、CD4^+T百分比和CD4^+/CD8^+比值,IgM、IgG水平升高(P<0.05,P<0.01),CD8^+T百分比降低(P<0.01)。结论沙参麦冬汤可提高甲状腺癌术后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小儿阴虚咳嗽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4月应诊的阴虚咳嗽患儿43例,以沙参麦冬汤为主方,随症加减,6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24例(55.81%),好转15例(34.88%),未愈4例(9.30%),总有效率为90.70%。结论:应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小儿阴虚咳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芪麦芩蒌饮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非重症气阴两虚、痰热阻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观察组患者口服芪麦芩蒌饮,对照组患者口服芪麦芩蒌饮模拟药。疗程为14 d。记录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中医证候评分和肺炎的医生报告结局量表(CAP-CRO),进行肺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检测外周血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D4+、CD8+、CD4+/CD8+水平,记录患者住院期间转为重症率和出院后30 d内再入院率,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和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CAP-CRO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PCT、IL-6、SAA和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CD4+、CD8+、CD4+/CD8+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CD4+、CD4+/CD8+显著升高(P<0.01),CD8+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D4+、CD4+/CD8+显著升高(P<0.01),CD8+显著降低(P<0.01)。在治疗后7、10、14 d,观察组患者疾病愈显率为53.33%(32/60)、85.00%(51/60)、91.67%(55/60),对照组为31.67%(19/60)、61.67%(37/60)、68.33%(41/60),观察组疾病愈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63,8.352,10.20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影像学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56/60),对照组为80.00%(48/6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转重症率为3.33%(2/60),对照组为15.00%(9/6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P<0.05);观察组出院后30 d内再入院率为8.33%(5/60),对照组为23.33%(14/6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65,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芪麦芩蒌饮治疗老年CAP非重症气阴两虚、痰热阻肺证患者,能增强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疾病愈显率和影像学疗效,并能预防病情加重,降低近期再入院率,临床使用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与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加减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恢复期患者阴虚肺热证的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4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研究期间对照组脱落、失访2例,剔除3例完成70例;观察组脱落、失访4例,完成71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阿奇霉素片,10 mg·kg~(-1)·d~(-1),连服3 d;和匹多莫德颗粒剂,0.4~0.8 g/次,2次/d;和氨溴特罗口服溶液,2.5~15 mL/次,2次/d。对照组口服养阴清肺口服液,5~10 mL/次,2~3次/d;观察组内服沙参麦冬汤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7 d。进行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和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咳嗽、肺部湿啰音,咯痰消失时间和胸片复常时间;进行治疗前后阴虚肺热证评分和莱塞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和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物质(SP),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进行治疗后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为95.77%(68/71),优于对照组的82.86%(58/70)(χ2=6.186,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症状积分和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LCQ量表各维度评分和LC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咳嗽、肺部湿啰音、咯痰消失时间及胸片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1),CD8+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和痰液中SP和CGRP水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内服治疗MPP恢复期阴虚肺热证患者,可减轻咳嗽程度,缩短病程,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细胞免疫功能,减轻了炎性损伤,降低了咳嗽敏感性,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归纳总结曾灵芝主任医师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收集并整理相关病例和资料,从晚期肺癌的病因病机、分期辨证等方面,介绍曾灵芝主任医师的临证经验及遣方用药思路.并列举验案1则,加以佐证.结果 曾灵芝主任医师认为,肺气阴两虚是是肺癌的主要病因病机,热毒、痰饮、血瘀是主要的病理环节.拟定了益气养阴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药性组合模式,研究托吡酯的新功能,将中药药性理论用于老药新用途的发现。方法:根据《中药新家族——化学中药》找出托吡酯的药性,再根据糖尿病、高血压、癫痫、肺癌4种疾病的治则治法,依据功效与药性组合关系及总结其对应的药性组合模式将托吡酯的药性组合与各疾病所对应的药性组合进行比较,预测托吡酯的新功能。结果:经过比较,发现所对应的药性组合与托吡酯的药性组合相符,并有相应文献佐证,而其他几种则没有。结论:该文基于药性组合模式,通过中医临床经验,进行托吡酯新功能的筛选,发现托吡酯除对癫痫有治疗作用外,对糖尿病、高血压、肺癌亦有作用,根据药性组合模式探究药物新功能,可大大缩短新药研发的时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