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过程中护士的有效护理工时,为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分别从内、外、妇、儿、监护病房和综合病区等10个护理单元抽取139名护士,以护理项目操作时间调查表调查护士的有效护理工时.结果 护士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为(489.51士169.08)min,直接护理工时为(298.20±170.03)min,间接护理工时为(191.30±130.38)min;不同护理单元、不同学历和职称护士的直接护理工时和间接护理工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增加了护士的护理工时,护理管理者需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以增加直接护理工时,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内外科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护理工作量及其构成情况,为在不同科室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对6个外科、4个内科示范病房的护理工作量进行测量,比较内外科病房的各项护理服务时间。结果外科6个科室平均床护比1∶0.51;内科4个科室平均床护比1∶0.53。外科病房每日每例患者的总护理工时为(104.6±12.4)min,内科病房为(117.6±31.5)min,内外科患者护理工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所占比重较高(37.76%)。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对护士人力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应根据工作量合理配置人员和安排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运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全面推进示范病区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患者与护士问卷,对南通市三甲综合医院、三甲专科医院、二甲医院各1所共9个A类示范病区护士和住院3d以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所医院床护比均未达到1∶0.5;生活护理主要由护士完成占82.70%;72.78%护士和87.68%患者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持支持态度;人力资源、患者费用、后勤支持、护士服务理念是影响示范病区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前4位影响因素;护士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23±0.58。结论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普遍短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开展受较多因素的影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增加护理项目收费,加强护士培训,完善医院后勤支持是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运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全面推进示范病区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患者与护士问卷,对南通市三甲综合医院、三甲专科医院、二甲医院各1所共9个A类示范病区护士和住院3d以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所医院床护比均未达到1:0.5;生活护理主要由护士完成占82.70%;72.78%护士和87.68%患者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持支持态度;人力资源、患者费用、后勤支持、护士服务理念是影响示范病区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前4位影响因素;护士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23±0.58.结论 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普遍短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开展受较多因素的影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增加护理项目收费,加强护士培训,完善医院后勤支持是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减少呼叫铃声之举措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减少病区内呼叫响铃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胰腺外科采取增加护理人员,调整床护比;科学分组排班,调整工作流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主动服务;简化护理文件书写;跟踪管理,及时反馈等措施,以减少病区呼叫铃,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实施示范工程前后每日响铃次数、不同时段响铃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及工作量,可减少病区内各种呼叫响铃,营造安静、和谐的治疗和休养环境。  相似文献   

6.
四单合一表格式护理文件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表格式护理文件在临床应用中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促进作用。方法设计表格式护理文件,将护理评估单、术前评估单、高危评估单及护理记录单合并成一份表格,应用于临床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日班护理记录时间由实施前1~2h减少至10~30min,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时间由实施前的10~20min减少至1~5min;护士满意度评分从实施前3.99±0.90上升至实施后4.55±0.87;患者满意度评分从实施前3.35±0.60上升到实施后4.75±0.50,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四单合一表格式护理文件可减少护士书写护理文件的时间,增加直接护理患者时间,从而提高护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创建骨科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分层管理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工作中实施分层管理的效果。方法在骨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中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优化护理人力资源,建立"护士长-责护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为框架的人员组织运行体系,制订各级人员的任职资格及岗位职责,调整床护比,实施绩效考核。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后骨科病房患者对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工作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分层管理可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活动评分量表评估ICU护理工作量的方法及效果,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使用护理活动评分量表(NAS)对ICU住院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护理工作量统计,分析该时间段的护士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入住ICU时间平均(9.6±8.7)d,NAS得分(56.0±9.7)分。每日护理工作量为187.5~301.2个工时,平均231.4工时。每班需增加1~5名护士。护理工作量与患者病情、通气方式及结局有关(P<0.05,P<0.01)。结论ICU护理人力资源存在不足及分布不均衡现象。采用NAS可预测护理工作量以给予弹性、合理安排有限的人力资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定加速康复外科病区护理工作量,为加速康复外科病区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专家咨询、现场调查等方法,基于工时测定法对实施加速康复的肝胆外科病区护理人员测算其护理工作量;采用人力资源配置相关公式,计算该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结果确立护理项目62项,其中直接护理项目40项,间接护理项目22项。病房护士每日为每例患者提供的护理时间为139.16min。直接护理用时和间接护理用时分别占总护理用时的62.84%和37.16%。适宜床护比为0.64,实际床护比为0.50。结论基于工时测定法测算的护理工作量及护士配比结果显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可通过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合理安排护理工作内容、增加护理人员数量等方法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使用与网络化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外科4个专科8个病区为试点病房实施护士分层使用与网络化管理模式,包括病区护士层级设置与岗位职责制定,建立立体通信网络,对人员及护理质量进行网络化管理。结果实施1年后,试点病房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对工作的自我评价(对薪酬的评价除外)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护士分层使用与网络化管理模式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优质护理服务中改善护士体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善护士体验的有效办法,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深入开展。方法通过倾听护士心声,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改善福利待遇,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改善护士体验。结果实施前后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护士是护理服务的实施者,护士在工作中的体验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意愿和行为,改善护士体验有利于激发护士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临床护士从事生活护理的行为意愿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护士从事生活护理的行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以方便抽样法抽取参加广东省护理人员培训班的403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护士从事生活护理的行为意愿。结果在12项生活护理项目中,有7项均分未达到3分,护士最不愿意从事的生活护理项目依次为协助床上用便器、料理大小便,床上擦浴,指/趾甲护理,评分分别为2.35±0.95、2.51±0.90、2.53±0.94;最愿意做的是协助床上移动、肢体被动运动和协助翻身拍背及有效咳嗽,评分分别为3.24±0.75、3.29±0.77;护士从事生活护理的意愿受护龄、医院等级影响(P<0.05,P<0.01);66.25%的护士认为生活护理不能体现护理专业价值。结论护士从事生活护理的行为意愿不积极,对生活护理的专业价值认识不够;在实施生活护理中存在负面心理感受。要增强护士从事生活护理的行为意愿,应注重引导护士更新服务理念,加强护士对生活护理的专业认知教育,并对此意愿进行心理激励。  相似文献   

13.
外科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开展责任制护理初探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开展责任制护理,提高"患医护"满意度。方法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实质,改革护士分工排班模式,落实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注重人文关怀、创建温馨病区等举措。结果患者、护士、医生针对开展责任制护理提出合理化意见或建议40余条;外科试点病区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知晓率为100%;患者知晓率100%;6个病区环境改善,并增加了相关设施;顺利推行护理排班模式改革及责任制护理,提供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无一例发生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97.1%,护士满意度93.1%,医生满意度为97.5%。结论在外科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实施责任制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医护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优质护理服务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法,由培训后的30名观察员对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0个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在班护士工作量进行现场24h观察、记录,连续2周。结果30个病区床护比为1∶0.37;平均每日护理总时数209 176.2min,其中白班占56.09%,小夜班占17.36%,大夜班占26.55%;直接护理总时数占54.84%,间接护理占39.46%;病区平均护理时数前5位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脊柱外科、心胸外科、产科;示范病区共需增配护士784人,增配后床护比1∶0.66,其中A类病区为1∶0.75,B类病区1∶0.68,C类病区1∶0.57。结论现行床护比严重偏低,应尽快制定适应优质护理人力配置标准,根据工作量合理定编,改善临床护士不足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的实践与成效。方法:依据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标准,拟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倡导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改革护理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抓好护理人员培训,明确工作职责,量化护士绩效考核,使护士从意识到行为注重护理细节,贯穿优质护理服务全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更加整洁,管理更加规范;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到99.3%~100%。结论:细节护理是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诚信度的先决条件,注重细节护理,可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避免发生护患纠纷,提升良好护士形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制护理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示范病房实施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并与绩效工资挂钩,比较活动开展前后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P<0.01;患者对护士、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制护理分层管理模式是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护士长有效护理工时,为有效提高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抽样法分别从内、外、妇、儿、重症监护病房和综合病区抽出10名护士长,通过10名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现场观察5个工作日和护士长自我记录法测量护士长有效护理工时。结果不同科室护士长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不同,最多为593.80min,最小为280.00min,多以直接护理工时为主。日人均耗时最长的前3个直接护理工作项目是床边交接班49.24min、巡视病房35.01min、护理质控30.22min,分别占总有效护理工时的11.94%、8.49%、7.33%。结论护士长直接护理工时大多超出间接护理工时,且工作范围超出了护理范畴。应合理分布有效护理工时,提高护理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中的作用.方法:结合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要求,对住院患者按照人文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人文护理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满意度,实现了病人满意、员工满意、领导满意三满意工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中的作用.方法:结合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要求,对住院患者按照人文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人文护理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满意度,实现了病人满意、员工满意、领导满意三满意工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护理活动评分量表评估ICU护理工作量的方法及效果,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护理活动评分量表(NAS)对ICU住院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护理工作量统计,分析该时间段的护士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入住ICU时间平均(9.6±8.7)d,NAS得分(56.0±9.7)分.每日护理工作量为187.5~301.2个工时,平均231.4工时.每班需增加1~5名护士.护理工作量与患者病情、通气方式及结局有关(P<0.05,P<0.01).结论 ICU护理人力资源存在不足及分布不均衡现象.采用NAS可预测护理工作量以给予弹性、合理安排有限的人力资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