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房颤动伴频率依赖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病例中,短于临界期的R-R间期,可通过超常期传导出现正常QRS波群,同样现象以前也曾在心房扑动伴频率依赖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病例中见到.本文随着R-R间期短于右束支超常期的程度加重,在右束支传导阻滞基础上,电轴从显著左偏到轻度左偏、直至电轴正常.作者认为这可能与希-浦系的传导时间有关. 患者男性,72岁,因二尖瓣狭窄,心房颤动服用地高辛及速尿.心电图示心房颤动伴频率依赖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1).  相似文献   

2.
蒋晨阳  鲁端 《心电学杂志》1999,18(3):149-150,156
为探索T电轴的正常范围及其临床意义,分析60例正常人、31例左束支传导阻滞、26例右束支传导阻滞、29例左心室肥大、18例左束文传导阻滞伴左心室肥大、33例右心室肥大和14例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右心室肥大患者的心电图T电轴.其结果分别为42.9°±21.9°、141.8°±70.7°、48.0°±31.2°、145.2°±58.6°、36.5°±38.0°、41.8°±22.5°和41.1°±22.0°,其中左束支传导阻滞和左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心室肥大与正常人T电轴范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其余各组与正常人T电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60例正常人T电轴范围0°~±86°可作为正常T电轴的参考值,左束支传导阻滞是引起T电轴异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伴频率依赖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病例中 ,短于临界期的R_R间期 ,可通过超常期传导出现正常QRS波群 ,同样现象以前也曾在心房扑动伴频率依赖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病例中见到。本文随着R_R间期短于右束支超常期的程度加重 ,在右束支传导阻滞基础上 ,电轴从显著左偏到轻度左偏、直至电轴正常。作者认为这可能与希_浦系的传导时间有关。患者男性 ,72岁 ,因二尖瓣狭窄 ,心房颤动服用地高辛及速尿。心电图示心房颤动伴频率依赖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图1)。图1AR6_R7 间期1.17s,QRS波群正常 ,R2_R3、R4_R5 间期…  相似文献   

4.
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VT)系特发性VT的常见类型,其心电图(ECG)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型伴电轴左偏或右偏以及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图形。其中ECG表现为RBBB型伴电轴左偏的特发性VT是具有独特的临床、ECG和电生理、电药理特点的  相似文献   

5.
这份心电图(图1)是一例无症状、无器质性心脏病的52岁女性患者,该患者至门诊部是因常规心电图显示若干异常:①QRS电轴90°,②QRS时间0.14s,③肢体导联QRS形态提示束支传导阻滞,但仅根据这些尚难确定究竟是哪一种(右或左)束支传导阻滞。初看时,Ⅰ和aVL导联粗钝的S波提示右束支传导阻滞,而下壁导联的QRS形态(单相R波和继发性ST-T改变)较支持左束支传导阻滞伴电轴相对右偏。④胸导联(图形)使该问题更复杂化,因为V1导联(图形)提示右束支传导阻滞,而V5和V6导联呈单相R波完全与左束支传导阻滞相一致;此外,V5导联呈典型左束支传导阻滞时…  相似文献   

6.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无人区电轴心电图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无人区电轴心电图改变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对11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无人区电轴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90.9%,V5导联R/S均≤1。肺心病患者占72.7%,多伴有右心衰。结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无人区电轴多见于老年肺心病晚期,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65岁,发生双束支非同步传导阻滞伴右束支传导文氏现象。当一侧束支完全阻滞时,另一侧束支发生文氏型传导,心电图上仅见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伴一侧束支完全性传导阻滞图形。双束支传导阻滞可以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出现阿-斯综合征,应及早给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  相似文献   

8.
左束支传导阻滞伴电轴左偏在临床心电图工作中并不少见,该种心电图表现是否能确定左束支阻滞伴左前分支阻滞,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诊断标准,作者最近遇到一例交替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伴显著电轴左偏,从心电图表现的正常QRS波群形态进行比较,给予该种类形的心电图提供一个较为直观的心电图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106名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三条主支有明显病变患者的休息时心电图进行了分析。17人(16%)的心电图完全正常,心电图有异常的89人(84%)中,75人的QRS综合波不正常,其中绝大多数出现心肌梗死型的Q波(64人)。11人的心电图因束支传导阻滞而表现异常,额面电轴异常,左室肥厚或低电压。其中5人同时存在左前半阻滞和梗死型Q波,1人有下壁心肌梗死,2人有前中隔心肌梗死,1人有前侧壁心肌梗死,弓1人同时有下壁心肌梗死,异常的电轴左偏和右束支传导阻滞。又另1名具有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存在着提示有前侧壁陈旧性心肌梗死的Q波,5人单独出现左前半阻滞,4人单独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3人分别单独出现低电压,异常的电轴右偏及左室肥厚。106人中有14人  相似文献   

10.
Lenegre病一例     
患者男性,40岁。因突发性晕厥就诊。心电图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阻滞。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夜间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形成长达6.5 s的长RR间歇,当时患者有晕厥发生。追踪病史,患者上中学时曾发生过晕厥,未引起重视。1990年发现有心电图不正常,患者自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伴电轴左偏”,后虽经多次住院,未明确诊断。1999年发现糖尿病,服格列比嗪、二甲双胍,控制良好。本次就诊前4天以来,晕厥发生频繁,最多1天可达7次。X线胸片示心脏形态正常,在本院及外院两次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异常。诊断Lenegre病,于住院当天安装心脏起搏器。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室内传导阻滞示预后不良,完全性束支阻滞肯定增加死亡率。与LAHB相反,AMI时(LPHB)左后分支阻滞伴较高死亡率。本研究旨在比较AMI发生急性电轴右偏(RAD),包括典型LPHB和LPHB伴轻度KAD。材料方法:3160例监护病房的AMI,研究其急性LPHB或RAD,剔除其他原因RAD。12导联EK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束支传导阻滞对左束支区域起搏最佳房室间期的影响。方法:纳入19例行左束支区域起搏的患者,术前采集心电图明确束支传导阻滞情况,术后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获取最佳房室间期,比较不同房室间期下所获取的超声参数差异及右束支阻滞对于房室间期选择的影响。结果:通过超声心动图优化房室间期,可使心脏血流动力学最优化;术前伴右束支阻滞患者的最佳房室间期短于不伴右束支阻滞者(P<0.05)。结论:左束支区域起搏是一种可行性高的生理性起搏方式,房室间期的选择可影响行左束支区域起搏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最佳房室间期的选择具有个体差异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能影响最佳房室间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虽然发展成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的病人,其心电图常事先即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电轴左偏,但此种双分支阻滞病人发展成完全性心脏阻滞的发生率低于10%。本文报道在一组此种病人,观察其手术中发展成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性,以了解有无安置预防性暂时起搏器的必要。所有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及恢复室内连续进行单导程心电图监护,此外,对所有进行全身麻醉的病人在诱导、插管及拔管过程中予  相似文献   

14.
鲁端  王劲 《心电学杂志》2008,27(1):123-124
一例26岁男性患者出现了近似晕劂(症状)和270次/min的室性心动过速,该室性心动过速形态呈左束支传导阻滞伴电轴下偏型.  相似文献   

15.
我院发现1例Ⅲ度房室阻滞伴完全右束支阻滞并发旁路不同比例正传,当旁路正传时掩盖Ⅲ度房室阻滞和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IWMI)伴或不伴右心室心肌梗死(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infarction,RVMI)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发病12 h内入院的IWMI 268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以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右室支近端闭塞作为RVMI的诊断依据,将患者分为IWMI合并RVMI组(93例,RVMI组)和单纯IWMI组(175例,对照组),在安静休息状态下描记l8导联心电图,分析两组的心电图特征。结果 RVMI组STⅢ↑/STⅡ↑≥1、STV4R↑≥1 mm、电轴左偏、高度房室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各项指标检出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IWMI时心电图出现STⅢ↑/STⅡ↑≥1、STV4R↑≥1 mm、电轴左偏、高度房室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高度提示IWMI合并RVMI,可作为诊断RVMI参考指征。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48岁。因胸闷、心悸1个月加重2天就诊。心电图:房性早搏(简称房早)二联律伴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交替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型室内差异传导。房早出现较晚时,P′R间期正常,QRS波呈右束支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图形;房早出现较早时,P′R间期明显延长,QRS波仅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消失。结论:房早时,左前分支发生交替性裂隙现象可能是本现象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室间隔缺损和法乐氏四联症纠治术后可并发各种心律失常。持久性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最为危险,且预后不良;术后即刻发生的暂时性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则预后良好。最近有报道在室间隔缺损纠治术中7%~11%病例有右束支传导阻滞和电轴左偏,后期并发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很高,尤  相似文献   

19.
通过应用异搏定治疗特发性持续性 VT_4例,作者认为;异搏定对某些类型的 VT 有一定效果,特别是对持续性 VT 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及电轴左偏的临床上无心脏病的年轻病人有效。对运动激发的 VT 伴左束支阻滞及电轴右偏无明显心脏病者亦有效。对 AMI 发生 VT,在常规用药无效面生命垂危时可考虑试用,对血压低、心力衰竭、接受过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 VT 病人不宜用异搏定治疗。  相似文献   

20.
频率依赖性WPW伴手风琴效应间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郭淑艳,鲍秀荣,刘同库有关预激综合征(WPW).间歇性传导的报告已见诸文献,但对频率依赖性WPW伴手风琴效应间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尚很少有报导,现将我室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26岁,既往身体健康,近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