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5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淹清  包永欣 《中国针灸》2008,28(7):530-530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有关。因其起病急暴,中医辨证属实证,以肝火上扰、痰热郁结者居多。针刺治疗多以取耳部及远端的少阳经穴为主,宣通耳络,疏调经气。然而临床所见,一些突发的神经性耳聋,其病理机制并不完全是听觉器官的功能异常,而往往与大脑听觉中枢的失调有关。自2000年以来,笔者运用醒脑与通络针法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5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临床常称突聋,80%病人伴有耳鸣。本病病因复杂,目前公认与病毒感染或内耳血液循环障碍有关。临床治疗多主张综合用药,但疗效尚不肯定。近年来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突发性耳聋32例,并设对照组28例进行临床比较研究,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熊大经治疗突发性耳聋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一般表现为单侧发病,偶有双侧,在耳聋前一般先有耳鸣,一部分病人有眩晕、恶心、呕吐及耳周沉闷感。西医认为其发病原因与内耳供血障碍和病毒感染有关。笔者自2003—2004年期间跟随熊大经教授临诊收集采用小柴胡汤治疗突发性耳聋40例,取得较好疗效,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突发性耳聋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简称暴聋或突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性神经性耳聋。大多数为一侧耳,也可两耳同时发生。多有耳鸣,部分患者伴眩晕。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现将我科1998年2月~2004年6月间住院诊治的72例突发性耳聋病人,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一种常见病,可能发生在各年龄段。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内分泌失调,可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内耳微血管收缩,造成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损害听觉器官而致听力下降,出现耳聋。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原因不明突然发生的神经性耳聋。引起突发性耳聋的原因很多,其中与病毒感染、内耳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血流迟缓、劳累、情绪波动、气压变化等诱因最为密切。发作时常常伴有耳鸣及眩晕。随着气候逐渐转冷,到我科进行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数量出现了季节性上升,  相似文献   

7.
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与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发性耳聋及神经性耳鸣均为原因不明的特发性疾病,目前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自1995年5月~1998年2月,我科对确认突发性耳聋60例及神经性耳鸣40例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葛根素治疗组和罂粟碱对照组,收到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1突发性耳聋。①治疗组:发病在2周以内者30例,其中发病 4天 5例,7天 16例,8天 3例,10天 2例,11天4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6~67岁,其中41~50岁15例为最多。纯音测听、阻抗测听、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测试显示为感…  相似文献   

8.
耳穴针刺放血配合压豆治疗突发性耳聋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突发性耳聋即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现代医学因其病因、病机尚不明确 ,故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改善微循环、扩张小血管、溶栓、降低血液黏稠度等 ,以及高压氧、激光治疗 ,但均无重大突破。笔者近几年来采用耳穴针刺放血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本病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例患者中男性 2例 ,女性 3例 ;年龄 35~ 70岁 ;病程 1周~ 3个月。单侧耳聋 4例 ,双侧耳聋 1例。治疗方法取内耳、外耳、心、神门、皮质下、三焦、肾、颞等耳穴为主穴 ,配穴 :感受风寒或风热者加肺 ;郁怒者加肝、胆 ;食少乏力 ,心脾两虚者…  相似文献   

9.
疏血通注射液配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练  刘继丽  廖志苏  周健  洪娟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3):1833-1834
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简称突聋或暴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疾病,发病率约为0.11%,好发于40~60岁男性,多单侧发病,患者常有耳鸣、眩晕、耳闷胀感.  相似文献   

10.
穴位埋线治疗突发性耳聋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敬佐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161-1161
突发性耳聋(突聋)是一种原因不明,发作突然,听力损失严重的耳科疾患。笔者根据传统医学理论,运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突聋2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本组25例病人全部为门诊患者,均经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确诊。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60岁,平均45岁。病程最长半年,最短3天,均为单耳发病,听力损失均在70dB以上。取穴:完骨、听会,均为患侧。治法,医者在进针点皮肤常规消毒,用1%~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然后将00号已剪成1cm长的羊肠线浸泡在75%酒精里,用消毒9号腰穿针将针芯抽出2cm将羊肠线装入针内,左手绷紧皮肤,…  相似文献   

11.
葛根素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暴聋,是指听力突然减退,l~2日即可达到耳聋最高峰乃至全聋。大多数为单耳发病,多为由全身或局部因素所致的一种感觉神经性耳聋。约有80%病人的听力可以恢复,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发病年龄在40岁或40岁以上者占3/4。病人常在清晨起床后突然发现听力减退,耳鸣,少数病人可有轻度眩晕和平衡障碍,极少数病人还有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等颅神经受累的症状。  相似文献   

12.
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SD)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丧失,是耳鼻喉科急症之一.由于SD病因病理不明,治疗效果不佳.我们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突发性耳聋中医称之为"暴聋",是一种病因不明,起病急骤,以听觉障碍为主的感音性聋[1]。2010-01~2010-12本院采用耳部穴位经皮电刺激治疗突发性耳聋4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与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贺媛  郝志红 《河北中医》1999,21(6):333-334
目的:探究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及神经性耳鸣的机理,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及4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用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5 0例用罂粟碱注射液静静脉滴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突发性耳聋总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40.0%,2组比较经χ^2检验,有显著差异;神经性耳鸣总有效率,治疗组80.0%,对照组40.0%,2组比较经χ^2  相似文献   

15.
腹针治疗突发性耳聋4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突发性耳聋为感音性耳聋,与病毒感染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好发于冬春季节,近年来呈多发趋势。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腹针治疗突发性耳聋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84例为门诊或住院患者,按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男19例,女23例;年龄21~63岁;发病时间不足15天12例,15~30天18例,30天以上12例;听力损失40~59dB11例,60~90dB25例,91dB以上6例;伴有耳鸣31例,头昏15例,头痛17例。对照组男17例,女25例;年龄18~64岁;发病时间不足15天13例,15~30天19例,30天以上10例;听力损失40~…  相似文献   

16.
感音—神经性耳聋,尤其是药物中毒性耳聋,发病率有增无减。近二年收治入院36例,治疗前后作了电测听对照,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4例;病程<1月3例,1~3月4例,3~12月9例,1~3年9例,3~5年9例,>5年2例。其中链霉素中毒性耳聋13例,爆震性耳聋15例,原因不明者7例,突发性耳  相似文献   

17.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听力通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急剧下降,可同时或先后伴有耳鸣、眩晕及耳堵塞感,且多为单耳发病。可发展为不同程度的永久性耳聋或遗留永久耳鸣,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不明,目前认可的主要有病毒感染学说、循环障碍学说、自身免疫学说以及膜迷路破裂学说等。成都中医药大学黄秀深教授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突聋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突发性耳鸣耳聋作为耳鼻喉科多发病,在临床常表现为数分钟、数小时或3d以内突然发生的、明显的听力下降,可伴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但无眩晕反复发作史,多为单耳发病,少数亦可双耳发病[1]。中医对本病的认识最早记录在《内经》中,认为本病与肾的关系密切。《诸病源候论》也曾记载:"肾为足少阴之经而藏精气于耳。耳,宗脉之所聚也。若精气调和,则肾脏强盛,耳闻五音;若劳伤气血,兼受风邪,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声频共振在突发性耳聋和神经性耳鸣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0例和神经性耳鸣患者2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辅助声频共振治疗,对照组不用声频共振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疗效是否相同。结果:突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67%,耳鸣治疗组总有效率93.18%,与对照组71.67%和71.88%,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声频共振辅助治疗可提高突发性耳聋和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们自1988年4月~1992年6月选择150例血瘀耳聋、耳鸣和眩晕患者,作球结膜细血管形态综合分析,并探讨其在治疗中的作用。临床资料根据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血瘀证诊断标准,选择血瘀证患者150例。男93例,女57例;年龄21~61岁,平均42.8岁;病程1天~12年,平均4.6年。所有病例均经电测听、声阻抗测听和眼震电图确诊,其中突发性耳聋4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24例,神经性耳鸣41例;美尼尔氏病4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