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媛  詹杰  朱乐英  陈红霞  詹乐昌 《新中医》2023,55(16):194-197
从“三才”医学模式视角,以《湿热论》为理论根基,结合岭南地区的气候环境、地理环境及人 文环境等因素,分析岭南地区中风的病因病机。“天环境”是岭南地区热炽之源,“地环境”是岭南地区湿横之 根,“人环境”是岭南地区人群湿热之本。“天环境”与“地环境”是岭南地区中风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人 环境”是岭南地区中风发生之根本病因。正气亏虚、湿热相合是影响岭南地区中风转变的关键病机。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研究环境污染与环境疾病模式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思想的指导下 ,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由此导致对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则产生了强烈的负面影响 ,人类已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此方面的得与失。针对由于环境污染而导致的医学问题 ,受西方哲学还原论、决定论思想影响的西医环境医学更注重对环境污染进行病因标志物的寻找和病理改变的对症治疗。与之不同 ,中医学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 ,有对环境与人关系的独特认识。孟子在《盂子 .尽心》提倡的“仁民爱物”,张载在《正蒙 .乾称》里所提“民胞物与”与《内经》的“天食人以五气 ,地食人…  相似文献   

3.
中西两种医学对病因的认识存在本质性的差别。学习《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病因学说的关键在于从人与天、地及社会环境相互关系角度去考察理解,故从病因的天地人三分法,病因是天地人相互关系的失和,邪气与正气的含义与人的认知行为对邪正关系的转化及病因与病位病时的相合等几个方面,对三才思想在《内经》病因学说中的体现进行了论述,旨在说明三才思想在《内经》病因学说中的渗透及学习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内经》是一部具有人文科学特色的伟大的医学著作,凝聚了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数字"三"在《内经》中的应用相当普遍,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天地合气,名之曰人",体现了气一元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人与天地相参"后世发展成为贯穿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三"是中医学当中一个重要的象数,可代表成数、东方、春季、天地人三才、三元模式、通于肝。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是现存世的最早医学典籍,它总结了秦以前漫长时期中医学家们的医疗经验,但其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时间医学"的思想。张仲景的"六经欲解"其理论渊源出自《内经》,在继承《内经》时间医学基础上使其有了长足的发展,他将《内经》时间医学理论用于指导临床,补充了《内经》注重择时针灸,而少因时药治的不足,对时间医学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樊黔江 《光明中医》2006,21(10):2-4
《内经》这部巨著的思想体系,主要就是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结合阴阳五行的思想方法,贯穿在基本理论之中.而"天人相应"的主要内容之一即气象与人相应.从《内经》中有关医学气象学之论述入手,提出相关性研究方法必须牢牢地抓住整体观、恒动观这两个医学气象学的基本特点,整体把握,全方位分析.不仅是要研究气象要素而且还应包括气象要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也不能简单地将气象因素视为六淫病因.疾病的发生与蔓延,除与气候条件有关外,还受天文因素的影响.要重视内、外因关系之研究.  相似文献   

7.
刘玉芬 《河北中医》1982,(3):42-42,41
祖国医学中虽无优生学之名词,但祖国医学典籍中对这方面早已有所认识。《内经》是现存祖国医学文献中最古的一部医书,是祖国医学的思想源泉和理论基础。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如《灵枢·天年篇》“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檐,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就是说,人之始生与父母的神、精、血、气密切相关,子代的一切均由父母赋予,方可始生成人,子代承  相似文献   

8.
《内经》对脉诊的论述非常精详,提出了“虚静为保”为前提,巧取寸口为依据,切按虚里候宗气的脉诊方法和原理,此外尚有尺肤结合诊法、人迎寸口相互盛衰呈倍率对比以及脉神门以断妊娠等法。笔者通过《内经》的学习,对其脉论略有心得,兹就《内经》中关于三部三才诊脉法试作浅析。《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把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每一部位又定出三个切脉部位命之曰天地人。如“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  相似文献   

9.
实践方法是所有学科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手段。同样,实践是《内经》医学理论发生的起点,实践贯穿于《内经》医学理论全过程的各个层面,实践也是《内经》医学理论必然的旨归。《内经》主要通过“观察”和“验证”的实践方法积累揭示生命奥秘的基本知识。因此在学习、研究《内经》医学理论时必须以实践作为切人点。本文仅仅以5个实例体现实践是《内经》医学理论构建基础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正>《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学经典著作。它是研究人体生命科学与医理学,包含天文、地理、气象、人文等多学科。王老认为年轻中医,必须首先培养学好《内经》的信念,这是中医人一辈子的必修课。王老强调学《内经》必须读原著,原汁原味地慢慢品尝,亲力亲为地逐渐理解其养生和治病法则。王老重视《内经》理论的继承,继承是创新之本,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素问·举痛论》明确了三要义:"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相似文献   

11.
《内经》[1]凝聚我国古代之文史典籍及诸子百家,如《四书·五经》、《老·庄·荀·管·韩》等有关记载,涉及精神医学的症状、病因、治疗、心理卫生等,整理归纳,从而成为我国古代精神医学与医学心理学的基础,故我国传统医学中的精神医学与医学心理学,实际源于《内经》。《内经》  相似文献   

12.
《时病论》为清末著名温病学家雷丰的代表著作,是一部全面总结外感时病证治的专书。雷氏兼参先圣后贤之训,荟萃百家之长,积平生之心得方撰此书。本书学术思想深受《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影响,而其中的知时论治、辨体立法则是对《内经》中"三因制宜"思想的继承与发挥,充分体现了中医辨治过程中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巧妙融合。故主要以《内经》中"三因制宜"思想为基础,从因时、因人、因地三方面对《时病论》中相关内容及理论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医杂志》2012,(7):610
为进一步阐发《内经》医学理论、弘扬《内经》学术思想、促进《内经》学科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兹定于2012年7月2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全国第十二次内经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深化《内经》理论研究、拓展《内  相似文献   

14.
陶功定 《中医杂志》2011,52(8):640-644
通过对《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的研究,从"人与天地相参"的"天地人三才"大生态医学模式,整体上把握生命变化规律。对"六淫"与"戾气"致病进行生态病因学阐释、赋予新的内涵,认为"六淫"、"戾气"致病特点是天-地-人之间的生态失衡,体现在天人失宜、天地失宜、人地失宜,进而提出生态病因学理论,并阐述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6,(8):1082-1083
目的:探讨《内经》中"病气逆乘"导致心痛的病因、证治及针刺治疗,指导现代中医心病临床。方法:通过对《内经》、《医学心悟》、《类证治裁·心痛》、《三因极-病证方论》、《类经·针刺类》、《难经》有关心痛的记载进行研读。结合临床进行理论探析。结果:"病气逆乘"导致心痛有四:经气逆乱、经脉经气厥逆、五脏之经气厥逆、真心痛。临床上要重视"病气逆乘"导致心痛的病机及针刺治疗,进一步验证《内经》中"病气逆乘"导致心痛及针刺治疗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景浩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3):280-281
《内经》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最古老的医学典籍,为后世中医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内经》系统地阐述了论治的基本思想、原则和方法。法天则地,从容人事,治求中和,共同构成了《内经》的治疗思想,反映了《内经》着眼于天人大体,顾及社会环境,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疾病防治的主旨,强调治疗疾病,恢复健康,必须着眼于人与环境之间和谐的重建。《内经》的治疗思想,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遍诊法探析     
遍诊法是指切按全身动脉、以诊察分析疾病的方法,为《黄帝内经》时期盛行的诊法之一。《灵枢·经别》云:“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因此,经脉的变化可反映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内经》在当时天、地、人三才思想的影响下,将人体动脉分为上、中、下三部,每部又分天、地、人三候,合为九候。如此三部九候之脉几乎遍于全身,故以“遍诊”为名,又称三部九候诊脉法。遍诊法主要载于《内经》,由于受封建道德观念的影响,以及该诊法应用颇为麻  相似文献   

18.
研读《内经》《医学心悟》《诸病源候论》《金匮要略》《针灸大成》《类证治裁》有关中风的记载,结合临床进行理论探析。脑卒中后失语症康复治疗时,语言、吞咽等人体功能的修复要顺应天意,也就是符合自然界的规律,既重视"人"的恢复,又重视"天"的影响,注重气、血、脏腑、经络的辨证施治,使康复方法不再孤立、局部,从而达到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9.
耳穴时间刺灸说之立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穴时间刺灸说之立论依据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吴中朝董勤《内经》时间医学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其中有关时间刺灸学的内容,是针灸临床重要的理论依据。然而,就其针灸临床对《内经》时间医学理论的应用而言,往往仅限于体穴,几乎不涉及耳穴。...  相似文献   

20.
祖国医学心理治疗历史悠久,在《内经》时代就建立了以古典辩证哲学为基础的生物-心理-社会自然医学模式。通过漫长的医疗实践,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心理疗法。《皇帝内经》日:“精神不进,意志不治,病不乃愈”说明心理活动对疾病的影响,并有“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所苦”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