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持续硬膜外镇痛fCIEA)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血儿茶酚胺(CA)水平及免疫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39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对照组术后不作镇痛处理。监测并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平均动脉压(MAP)、血CA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8h的血浆肾上腺素(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5),术后24h及96h的多巴胺(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1、2.95,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除CD^8+较术前未发生明显变化,其余各淋巴细胞亚群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01、2.98、3.11、3.08,P均〈0.05),且CD^3+、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95、3.03,P均〈0.05);术后24h、72h时观察组的CD^4+、NK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9、2.91、3.09、3.04,P均〈0.05);术后24h观察组患者的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使用CIEA能有效地降低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减轻对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叉头状转录因子(Foxp3)^+天然调节性T细胞的方法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改变的意义。方法建立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天然调节性T细胞的方法,并检测了15例SLE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以及CD4^+细胞中CD25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外周血中天然调节性T细胞为(1.03±0.42)%,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5.88±1.40)%(P〈0.01);CD4^+淋巴细胞中CD25^+细胞的表达水平[(5.92±3.80)%]也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32.01±5、70)%,P〈0.01]。结论三色流式细胞术适合检测外周血中天然调节性T细胞,SLE患者存在天然调节性T细胞免疫缺陷。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输血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脑肿瘤患者谨慎输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64例行根治性切除术脑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输血组46例,未输血组15例;健康对照组40例。三组均在术前、术后3d、14d、30d分别抽静脉血备检。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T细胞比值及NK细胞。结果输血组输血前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d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O.05),术后第14天、30天与第3天相比无显著变化,但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未输血组输血前与健康对照组亦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3天该值明显减少(P〈0.05或0.01),但CD8^+变化不显著;术后第14天,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相比:术前及输血前细胞免疫无差异。术后第3天,未输血组CD3^+、CD4^+、CD8^+、CD4^+/CD8^+T细胞比值与输血组比较(P〈0.05),CD8^+无差异。术后第14天、30天,未输血组CD3^+T细胞、CD,I^+T细胞、CD8^+、CD4^+/CD8^+T细胞比值、NK细胞明显高于输血组(P〈0.05)。结论输血对脑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临床上对该类患者的输血应慎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AGC)患者行合并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L)清扫的胃癌扩大根治术(D3+PAL)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并与D2手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应用改良M1Tr法和T淋巴细胞亚群SAP法检测104例AGC患者和33例正常对照(对照组)外周血的NK细胞杀伤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2组AGC患者手术前NK细胞活性,CD3^+、CD4^+.CD4^+/CD8^+明显降低(CD8^+升高),术后D3+PAL组NK细胞活性,CD3^+、CD4^+、CD4^+/CD8^+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或0.01);与D2术后相比.D3+PAL术后NK细胞活性,CD3^+、CD4^+、CD4^+/CD8^+明显升高。结论 手术前AG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D3+PAL手术可明显改善AG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且比D2手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肝内胆管穿刺引流(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对3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一丝不苟地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结果36例患者显效21例(58.33%),一般12例(33.33%),无效3例(8.34%),总有效率为91.66%。结论行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疗效可靠,创伤小,缓解症状快;同时,优质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下多脏器联合手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腹腔镜技术行腹腔内多脏器联合手术。方法分析10余年来由肝胆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等联合完成腹腔镜下多脏器联合手术,其中行LC+肠粘连松解术23例,LC+阑尾切除术10例,LC+肝囊肿开窗引流术12例,LC+肝活检术13例,LC+子宫附件手术6例,LC+右肾囊肿去顶术2例,肝囊肿开窗引流+肠粘连松解术3例。结果6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不可控制的出血,无中转开腹,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为100min,单病灶LC为45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5.2d,LC3.8d。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6h内下床活动,术后第2天恢复饮食。结论腹腔镜下多脏器联合手术不增加患者痛苦,一次手术同时完成两个病灶,缩短了麻醉、手术和住院时间,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兼有微创美容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喉癌围术期采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法对喉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喉癌术后患者按手术时间顺序间隔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A组、实验B组。对照组28例,术前正常进餐,术后6h鼻饲高能匀浆膳肠内营养;实验A组28例,术前正常进餐,不间断地添加普通肠内营养混悬液,术后6h鼻饲高能匀浆膳肠内营养;实验B组28例,术前正常进餐,不间断地添加肠内免疫营养混悬液,术后6h鼻饲高能匀浆膳肠内营养。比较3组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指标、营养指标、术后咽瘘发生率、切口Ⅰ期愈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A组和实验B组术后第9天的LgG、LgM、LgA、CD3^+、CD4^+、CD4^+/CD8^+、BW、PA、ALB与对照组术后第9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组术后第9天的LgG、LgM、LgA、CD4^+、CD4^+/CD8^+与实验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A组、B组的术后咽瘘发生率、切口Ⅰ期愈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患者进行围术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纠正营养不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早期空肠管饲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早期空肠管饲营养对机体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5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空肠管饲营养(EJTN)组和传统肠内营养(TEN)组,每组29例。EJTN组在术后6h行营养支持,TEN组按传统方法,术后禁食,待肛门排气后经口腔进食。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第1天和第8天取外周血检测IgA、IgG,IgM、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及炎症介质TNF—α和IL-2。结果:术后8d EJTN组IgA、IgG,IgM及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明显回升,CD8^+则回落至正常水平,而TEN组CD8^+仍处于高水平,其余指标处于较低水平,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0.01)。炎症介质TNF-α在术后第8天明显低于TEN组(P〈0.05),而IL-2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空肠管饲营养可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并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参麦注射液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参麦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参麦组于术前1d至术后第7天,每天静滴参麦注射液50mL+5%葡萄糖300mL;对照组于术前1d至术后第7天,每天单纯静滴5%葡萄糖300mL。全部病例于术前1d、术后第2天、第7天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CD56^+的数目。结果:术后第2天,两组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CD56^+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但下降的幅度不同,参麦组下降的幅度大,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7天,两组各项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CD8^+变化不明显。结论:中药参麦注射液可以改善因麻醉和手术造成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状态,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对围手术期患者体内电解质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患者700名,随机分为异体输血组(AL组)和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组(AU组)各350名。AL组输注异体全血600800mL;AU组术前经桡动脉取自体血400mL,术中经静脉输入羟乙基淀粉400mL,手术后半阶段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手术当日清晨空腹(术晨)、(异体或自体)输血前、术后d,和术后d3清晨抽肘静脉血2mL,检测静脉血中Na+、K+、C1-和Ca2+水平。【方法】两组患者Na+、K+、C1-和Ca2+水平术晨和输血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L组患者术后d1K+水平显著降低(P〈0.05),Na+、C1-水平显著增加(P〈0.01),而Ca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d3均回复正常;AU组患者术后Na+、K+、C1-、Ca2+水平与术晨和输血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术后d1,AL组的K+水平明显低于AU组(P〈0.01)、Na+、C1-水平AL组明显高于AU组(P〈0.01),但Ca2+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d3,电解质水平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稀释式自体输血对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电解质水平的影响较小,有助于维持患者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高危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21例病人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后加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和每2个月交替口服氟他胺、康士得的联合内分泌疗法。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排尿通畅,下尿路梗阻情况明显缓解,最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7.7+2.4)mL/S上升至术后(14.6+3.5)mL/S,膀胱残余尿由术前(180+80)mL下降至术后(30+101mL,6例骨痛患者治疗后疼痛消失。术后治疗3个月PSA下降至正常范围19例,6个月后PSA均下降至正常。术后生存2年以下的2例,超过3年的5例,超过5年的2例,仍健在的12例。结论:老年高危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能解除下尿路梗阻,联合内分泌疗法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而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2.
杨培峰  刘辉  李蓉 《华西医学》2005,20(1):157-157
1病例报告 例1,患者45岁G5P1^+4 LMP 2001.10.29 4^+年前无诱因出现阴道排液.开始量少仅偶尔流液,2^+年前始阴道排液量增多、为清水样,无脓液,无血性液体。曾2次行宫腔镜检查示:1子宫颈管炎,2宫腔陈旧性粘连并行宫腔粘连分解术及1支环术、因患者要求手术治疗于2001.11.10入院。妇科俭查:宫颈光滑,子宫如孕50^+天大、压痛,双侧附件区未及异常,双侧宫旁未及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患者血清中CD4^+、CD8^+T细胞状态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来分析R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为RA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multis color flow cytometry),分析RA患者CD4^+、CD8^+T细胞状态;采用免疫速率比浊法检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CD8^+T细胞百分率则无明显变化(P〉0.05),CD4^+/CD8^+比例明显升高(P〈0.05),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4.
ZAP-70在24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zeta链相关蛋白-70(zeta-associated protein-70,ZAP-70)的表达及其与其他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白血病细胞ZAP-70和CD38的表达。结果显示:①37.5%B-CLL患者表达ZAP-70,其中Binet A期患者有20%(3/15)表达ZAP-70^+,Binet B+C期患者有66.7%(6/9)表达ZAP-70^+,ZAP-70^+表达在BinetA期和Binet B+C期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②29.1%B-CLL患者表达CD38,其中Binet A期患者有3例;在此3例中2例同时伴有ZAP-70^+,CD38^+在Binet A期和Binet B+C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83.3%(20/24)患者表达ZAP-70^+CD38^+或ZAP-70^-CD38^-,ZAP-70和CD38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在常规实验室可以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ZAP-70,ZAP-70高表达与B-CLL临床分期、染色体及CD38表达等预后相关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在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临床路径)和实验组(常规护理+临床路径+压力治疗仪),每组50例,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第2个月末淋巴水肿发生率、发展程度及患侧上肢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和发展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患者治疗后自觉肢体轻松舒适,无肿胀、沉重感,并且实验组患者患肢功能康复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梯度压力治疗仪,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能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促进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罗哌卡因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行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下腹部、会阴及前列腺、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6组,每组20例,将不同的药物+恩丹西酮4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Ⅰ组:布比卡因125mg+芬太尼0.2mg;Ⅱ组:布比卡因125mg+芬太尼0.4mg;Ⅲ组:布比卡因150mg+芬太尼0.2mg;Ⅳ组:罗哌卡因150mg+芬太尼0.2mg;Ⅴ组:罗哌卡因200mg+芬太尼0.2mg;Ⅵ组:罗哌卡因200mg+芬太尼0.4mg。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布比卡因与不同剂量的芬太尼混合,用4ml/h的持续泵行硬膜外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结果 0.2%罗比卡因组的镇痛效果确切,优于其他4组,副作用少,无明显的运动阻滞,不影响术后恢复,持续输注于硬膜外腔,不影响患者休息。加用芬太尼4μg/ml的患者术后镇痛强度比加芬太尼2μg/ml的病例明显增强,同时副作用镇静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故可认为局麻药中加用小剂量(2μg/ml)的芬太尼较适宜。结论 硬膜外持续泵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布比卡因与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能明显改善镇痛效果。其中以0.2%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恩丹西酮4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的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围术期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重度妊高征孕妇行剖宫产术40例.20例术后行PCEA者为P组.20例未选择镇痛者为C组。观察记录术后患者3、12、36hVAS评分,于麻醉前,术后3、12、36h4个时点抽取前臂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选择素、凝血酶原片段1+2(F1+2)、D-二聚体,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抗凝血酶活性(AT)。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12、36h 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组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两组P-选择素、F1+2、D-二聚体含量逐渐下降,AT逐渐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组术后12h P-选择素、F1+2、D-二聚体含量下降更快,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36h P组P-选择素水平的下降趋势与C组相比差异仍有显著性(P〈0.01)。结论:PCEA可以改善妊高征患者术后高凝状态。[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8^+CD28^+细胞及CD8^+CD28^-细胞数量与外周血CD8^+CD28^+细胞及CD8^+CD28^-细胞数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0例胃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CD8^+CD28^+细胞及CD8^+CD28^-细胞进行检测,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CD28^-、CD8^+CD28^+细胞分别为(26.13±8.17)%和(8.15±4.00)%;肿瘤组织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8^+CD28^-、CD8^+CD28^+细胞分别为(36.98±15.30)%、(6.02±4.37)%。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r分别为0.602、0.387,P〈0.01)。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CD8^+CD28^-、CD8^+CD28^+细胞的检测对了解患者的免疫状况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T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AgNORs)活性的动态观察,了解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44例胸部恶性肿瘤患者。于手术前1天及术后1、3、5、7、10天分别采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AgNOrt活性,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rCM)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AgNORs活性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D3^+、CD4^+、CD8^+、CD4^+/CD8^+均是术后第1天数值最低,术后第3天开始患者免疫功能呈缓慢上升,至术后第10天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AgNORs术后第1天其值最低,其后缓慢恢复,至术后第5天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 手术创伤引起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暂时性细胞免疫抑制,术后免疫功能明显低于术前水平,但从第3天开始可观察到细胞免疫功能逐渐恢复,术后第10天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0.
2002年4月~2007年12月,我们对31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封堵术,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先天性心脏病行介入治疗封堵术患者314例,男141例,女173例,2~74岁,平均21.6岁,体重8—60kg。VSD91例(包括外科术后残余漏1例),ASD152例,PDA65例,VSD+PDA4例,ASD+VSD2例。本组病例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