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5例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伤口深部感染患者,在彻底手术清创的基础上,采用保持伤口有效对位冲洗,引流通畅,保持抗生素的有效输入,加强营养,正确指导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结果15例早期伤口感染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6~36个月无复发。结论对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伤口深部感染的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感染伤口的顺利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急性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对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切口进行切开清创,络合碘、双氧水、甲硝唑、庆大霉素、生理盐水等冲洗,术后置管持续冲洗引流,联合抗感染治疗。结果:4例患者均在保留内固定情况下治愈感染,随访10~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感染,保留内固定,是处理胸腰椎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特点、高危因素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01-2010-01盛京医院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发生早期深部感染的11例患者的术前表现、合并症、术中情况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及吸烟、严重复合外伤、术前营养不良、术中失血过多是感染的高危因素,最常见的感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经清创、充分灌洗引流后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感染复发。结论术前应做好感染危险因素的评估,一旦发生感染要早期诊断,早期清创引流冲洗,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薛镜  宋跃明  刘浩 《华西医学》2014,(4):685-68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患者9例,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21~64岁,平均44.6岁。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清创,保留原有内固定,并采用负压封闭引流的治疗方式。结果患者经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1~3次,平均2.1次,每次3~7d;所有患者接受6~38个月的随访,平均18个月,伤口均愈合,无腰痛、切口疼痛、红肿、渗出及窦道形成等;再次行影像学检查未见骨质破坏;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明显下降或降至正常。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是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伤口深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7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伤口深部感染患者,在彻底手术清创的基础上,采取保持伤口冲洗引流通畅,做好病情观察、心理及生活护理,加强感染管理及监控,加强营养,积极预防卧床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7例伤口感染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伤口深部感染的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利于感染伤口的顺利愈合。  相似文献   

6.
背景:胸腰椎内固定后感染临床上并不罕见,一旦发生后果十分严重。在治疗感染时,是否取出内固定还存在争议。
  目的:探讨保留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术后感染的安全性。
  方法: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共进行胸腰椎内固定手术358例,术后发生早期和晚期感染共13例,男5例,女8例;平均年龄54.5岁(31-65岁)。患者经过积极清创、引流和抗感染治疗,观察治疗后伤口愈合情况,并对比分析清创引流术前、术后6个月的血液分析结果、血沉、C-反应蛋白和目测类比评分结果。
  结果与结论:13例患者感染发生时间为内固定后1-13个月。经过及时诊断和彻底的病灶清除、冲洗引流、抗感染治疗,除对1例内固定后5个月感染的T12骨折患者取出内固定物外,其余12例患者在保留内固定的情况下治愈感染。随访时间8-40个月,无复发病例。清创引流术前与术后6个月血液分析结果、血沉、C-反应蛋白和腰痛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提示胸腰椎内固定后感染后应及时明确诊断,尽早手术治疗。经过彻底的病灶清除、冲洗引流和抗感染治疗,多数患者可以很快缓解症状,保留内固定的情况下,治愈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5例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采用VSD负压冲洗引流治疗,行彻底清创,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剪裁VSD敷料,将无菌负压封闭引流管及冲洗连接管插入泡沫敷料内置引流管内,用生物半透贴膜封闭整个创面,形成负压封闭引流状态,冲洗连接管一端连接输液装置,引流管连接中心负压引流器行负压引流,维持负压60~80 kPa,持续引流7~10 d。结果15例患者中7例经1次引流术后,创面清洁肉芽生长满意,予一期缝合;4例行2次引流后直接缝合伤口;2例行3次引流后缝合伤口;1例行4次引流后死腔方消灭,创面明显缩小,停用VSD,通过常规换药1周后创面即愈合。结论 VSD负压冲洗引流不仅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利于控制椎间隙的感染,同时增加椎间隙局部血流量,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创面愈合快,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8.
后路腰椎内固定术后两种不同引流方法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后路腰椎内固定手术后两种不同引流方法的效果,为规范腰椎疾患术后引流技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2013年1-12月行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62例术后引流方式随机分为主动引流(负压)和被动引流(无负压)两组。均采用后路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麻醉方式为全麻,手术部位放置一条引流管,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物1d,观察两组病例伤口引流效果及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在一般资料(年龄、体重、诊断、手术节段)方面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拆线时间、住院天数方面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体温变化曲线两组呈现同一趋势,伤口均为甲级愈合。结论两种引流方法的引流效果相同,对伤口愈合无影响。采取被动引流方法,可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对9例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感染患者,采取闭式灌洗引流治疗,保持切口有效冲洗,心理、疼痛的护理,功能锻炼的指导等护理。结果 9例患者切口均二期愈合,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随访0.5~3年,无感染复发患者,X线检查未发现骨质破坏及内固定松动。对闭式灌洗引流治疗胸腰椎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正确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0.
罗捷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8):1201-1202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取出内固定支架再进行外支架固定、被感染的皮肤面用游离或者皮瓣进行植皮修复、把抗生素骨水泥植入被感染的皮肤面、对伤口清创缝合等方法进行治疗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53例。患者感染程度不同,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必须按患者细菌培养的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对患者的血象变化、引流的效果、控制感染的程度、肉芽组织在创面的生长情况、创面的愈合情况、骨折的固定情况、是否感染复发以及引发骨髓炎以及体温等临床症状进行仔细观察。结果患者被感染的伤口清创的比较彻底,血象和体温降到正常程度,负压封闭的引流取得良好的效果,肉芽组织很快速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Deep wound infection in patients that have had a posterior spinal fusion for scoliosis is a major complication in pediatric spine surgery. PURPOSE: To explore characteristics of pediatric patients who had a posterior spinal fusion with segmental spinal instrumentation and bone graft and subsequently developed deep spinal wound infections that were treated with wound vacuum-assisted closure (V.A.C.) therapy METHOD: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age, gender, comorbid illnesses, identified bacteria, antibiotics, time on V.A.C. device, infection recurrence, any instrumentation removal, and additional surgical intervention was collected. FINDINGS: There were 249 patients who had spinal fusions from December 2002 through January 2006, and 11 developed an infection after their spinal fusion and had the use of the V.A.C. device. Those who developed infection within 1 year of their fusion had instrument retention. Wound closure occurred in all cases that used V.A.C. therapy.  相似文献   

12.
Ⅰ期后前方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通过Ⅰ期手术,即后方入路内固定联合前方入路进行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加自体骨移植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自2003年9月至2007年9月对16例胸腰椎椎体结核患者采用Ⅰ期后路切开内固定,联合前路暴露病灶,彻底清除结核肉芽组织、脓液、死骨等进行脊髓减压,植入自体髂骨块或肋骨重建前柱;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术前、术后测量影像学胸腰椎Cobbs角,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评估神经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10~36个月,平均12个月,16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结核病变无复发,生理弧度无明显丢失;6例有神经症状的患者,术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 Ⅰ期后前方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牢固内固定,能彻底清除病灶防止结核复发,重建胸腰椎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可靠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采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手术时间160~240 min,平均160 min,术中出血500~1 100 mL,平均800 mL。37例伤口一期愈合,术后早期切口感染1例。全部患者术后症状均得以改善,无一例出现神经损伤加重、伤口不愈合或窦道形成。术后复查X线片及CT显示内植物位置良好,固定可靠。术后随访12~36个月,无结核复发或植骨块吸收。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复发率低并能够最大限度恢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背景:肥胖可使脊柱尤其是腰椎退化,随着肥胖发病率的增加,肥胖患者发生腰椎外科的手术日益增多,有关的研究表明,肥胖可能增加腰椎融合的并发症,尤其是伤口感染。目的:分析肥胖是否改变接受腰椎融合患者并发症的概率。方法:纳入行腰椎单节段融合的患者(包括正常体质量和肥胖患者)268例为样本,将腰椎融合了分为两种类型:前路腰椎融合和后路腰椎融合,用切除自体的髂前上棘的松质骨行椎间植骨,美敦力枢法模的钛棒固定,探查硬膜前方无碎骨屑后移,切口放置引流,逐层关闭。腰椎融合后预防感染对症治疗,分别就患者的不同并发症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268例中104名为肥胖患者。肥胖患者的并发症包括有心脏、肾、肺、伤口并发症等,以伤口并发症和肺部并发症为主,与正常体质量患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前后路方式之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肥胖增加了腰椎融合手术并发症的风险,但在前后路腰椎不同融合方法中对患者的影响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一期后路开放联合前路腹腔镜辅助下椎间融合技术在治疗腰椎疾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自1999年12月~2001年1月应用此项技术治疗的27例腰椎疾患病人,其中男11例,女16例,平均年龄42.5岁,腰椎滑脱症17例,椎间盘炎4例,结核3例,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2例,陈旧性压缩性骨折合并顽固性腰痛、不稳1例。前路椎间融合材料:自体髂骨10例,BAK17例,所有病人均在全麻下行一期后路开放手术,前路腹腔镜辅助下椎间融合。结果 所有病人获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病人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无感染,脑脊液漏及神经系统并发症。随访影像学资料提示病变部位的腰椎均获得了良好稳定和椎间融合,无内固定失败和椎间融合器下沉与脱出,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一期后路开放联合前路腹腔镜辅助下椎间融合技术,可以在最大限度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创伤基础上,获得病变腰椎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和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临床处理方法,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骨科2006年5月至2014年5月腰椎间盘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确诊病例,共17例。实施手术13例,行前路和(或)后路病灶清除+置管灌洗术;非手术4例,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4~6周)并卧床。达到感染治愈标准后的1~2周,佩戴外固定支具下床活动。【结果】13例手术治疗者术后24~48 h腰痛VAS评分由术前(8.7±2.1)分改善至术后(3.2±1.3)分,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35±2) d ,2例患者因减张缝合术后4周拆线,其余均12~16 d一期拆线,切口愈合良好;4例非手术者治疗约4周后症状明显改善,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28±1)d,腰痛VAS评分由治疗前(7.9±2.2)分改善至治疗后(2.3±1.4)分。所有病例实验室复查白细胞、CRP正常和(或)ESR基本恢复正常,MRI复查信号均正常或有明显改善后予以出院,住院时间平均(74±2.5) d。随访6~60个月,均无感染复发情况,常规复查X线和(或)C T提示骨性融合,脊柱稳定性恢复,MRI提示信号正常或明显改善,达到临床愈合。【结论】腰椎间盘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确诊后以有效抗生素治疗(>4~6周)和卧床为主,若短期内药物治疗无效,体温和白细胞持续升高、C-反应蛋白(CRP)与血沉(ESR)持续不降或升高,或者影像学显示软组织或终板有破坏信号改变者应及时手术治疗,能迅速缓解疼痛、缩短病程,获得临床愈合。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baseline serum titanium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short-segment titanium alloy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 and to assess patient-, implant-, and surgery-related factors that might affect the serum titanium level.Method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study group comprised 39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short-segment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6. The control group comprised 11 randomly selected patients who presented to the outpatient clinic with no history of orthopedic surgery. The serum titanium levels and inter-group difference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mean serum titanium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etiologies, implants used for fusion, numbers of instrumented segments, or postoperative durations.ConclusionThe serum titanium levels of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lumbar spinal instrumentation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ormal population even after achievement of solid fusion. These levels are not affected by the use of transverse connectors, the use of cages, the operated segments, or the duration of impla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3月期间接受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10例胸椎,11例胸腰段椎及5例腰椎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9例胸腰段椎、9例腰椎、14例腰骶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配合规范地抗痨治疗,观察术后及随访期间患者结核治愈情况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手术患者结核中毒症状明显缓解,98.3%(57/58)患者植骨融合满意(Bridwell标准骨性愈合),治愈率为98.3%(57/58).[结论]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安全有效;术前术后的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营养支持治疗是脊椎结核手术治疗成功的保障;手术方式和病灶清除的范围应根据病情综合判断后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腹腔入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髂骨移植、后路椎弓根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效果。方法对2004年8月-2007年6月收治12例L4~S1椎体结核,采用经腹腔入路显露腰骶椎,彻底清除病灶后用自体髂骨块椎间植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常规支持和抗结核治疗,术后1、3、6、9、12个月,以后每6个月一次定期随访,观察血沉变化,摄X线片、CT三维重建评估结核活动、骨块融合和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术中无大血管、神经、输尿管损伤,随访11~23个月,平均17个月,结核病变局部无复发,无结核性腹膜炎、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腔前方入路暴露腰骶椎结核病灶充分、安全,病灶清除后行自体髂骨块椎间植骨、腰骶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可有效重建腰骶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