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院患者对身份识别方式的认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患者对其身份识别方式的认知,满足患者对身份识别的需求,以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例住院患者进行身份识别方式的认知调查。结果 15.7%~69.0%患者对佩戴手腕标识带的作用如可保护隐私、不同颜色传达不同信息以及条形码手腕带核对更准确等比较了解。患者认可及希望护士采取的身份识别方式中,位于前3位的是患者告诉自己的姓名、直呼患者的姓名、姓名床号都呼唤;而排在后3位的是采用条形码识别腕带、生物识别技术、无线技术和识读器。结论多数患者对传统的身份识别方式比较认可,但对现代识别方式了解程度不高。护理人员需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认识,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身份识别的重视和参与程度,以保障患者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手术患者安全、快速输血流程。方法多部门协作制定手术室急诊抢救患者输血流程;急诊室首诊护士填写、佩戴有门诊号的腕带并抽血,血库人员优先检验并发血型报告单、发血单。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对患者的姓名及门诊号双重核对后输血。结果为150例手术患者输血,无1例发生输血差错事故;入手术室后输血等待时间较常规流程缩短17~20min,手术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对改进后的输血流程满意率达95.1%和98.3%。结论改进后的输血流程及姓名加门诊号的双重核对方式安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诊抢救手术患者安全、快速输血流程.方法 多部门协作制定手术室急诊抢救患者输血流程;急诊室首诊护士填写、佩戴有门诊号的腕带并抽血,血库人员优先检验并发血型报告单、发血单.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对患者的姓名及门诊号双重核对后输血.结果 为150例手术患者输血,无1例发生输血差错事故;入手术室后输血等待时间较常规流程缩短17~20 min,手术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对改进后的输血流程满意率达95.1%和98.3%.结论 改进后的输血流程及姓名加门诊号的双重核对方式安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维码腕带识别在住院患者口服药发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住院时间顺序将323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分为对照组(160例)和观察组(163例)。对照组由治疗护士根据医嘱单核对,包干组责任护士呼叫患者姓名,核对口服药执行单无误后发放给患者。观察组由自动包药机集中分包口服药,药袋在下角有二维码;责任护士听由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或由腕带核识患者身份后,通过PDA扫描药袋二维码和手腕带识别患者及药品信息无误,将药品发放给患者。结果观察组在口服药发放过程中药物漏发、剂量少发、剂量多发、药袋信息错误的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二维码腕带识别提高了住院患者口服药发放的安全性,避免护理差错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正确识别静脉输液患者身份,保证静脉输液安全。方法选择本院进行静脉输液给药操作的396名护士,通过PDCA 4步法,即计划、实施、核查、行动提高其对患者身份识别核查的合格率。结果护士静脉输液给药前患者身份识别核查合格率从改进前的52.78%提高到改进后的90.86%。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优化静脉输液给药前身份识别核查的护理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静脉输液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笔者对我院2011年全部(481例)手术实行安全核查,旨在强调手术安全核查的重要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对住院患者采用双重身份核对的方法进行身份识别,即以患者住院号作为患者唯一有效的标识号,同时询问患者姓名来同步确认其身份。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因身份识别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结论双重身份识别方法可提高护理人员识别住院患者身份的准确性,以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是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对住院患者采用双重身份核对的方法进行身份识别,即以患者住院号作为患者唯一有效的标识号,同时询问患者姓名来同步确认其身份。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因身份识别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结论双重身份识别方法可提高护理人员识别住院患者身份的准确性,以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是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保障神经外科患者出入手术室的安全,加快手术周转。方法组建神经外科手术室质量控制小组,由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对1 178例择期手术患者(改进前组)在接入手术室和手术结束送回病区出现的问题归纳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应用于1 260例择期手术患者(改进后组)出入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结果改进后组术前物品准备完好率、病历准备完好率、手术部位标识率、术后病区仪器设备准备合格率均达到100%,连台手术衔接时间显著缩短,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提高,显著优于改进前组(均P0.01);接送患者途中管道滑脱发生率为0。结论改进手术患者出入手术室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手术患者交接效率和安全,从而提高医护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手术人员进出手术室的流程。方法开发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手术室安全门控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使用植入洗手衣和手术鞋的特殊RFID标签,使用无线设备(地面感应监测区和通道门)采集标签信号,结合自动门禁、可控衣柜、LED信息提示屏、无线网络(Wifi)和医院信息系统(HIS),对进入人员身份信息与手术排班信息核实,实现手术人员进出手术室的流程控制。结果门禁系统使用后手术人员完成核对、登记耗时,信息错误率、着装违规率、洗手衣裤正确回收率与使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基于RFID的手术室安全门控管理系统的应用,优化了医务人员进出手术室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