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41岁,因胸闷、心悸1个月入院。胸部正位X线片见右心缘局限性突起;心脏超声提示右心房近房间隔处房壁可见一类椭圆形实性低回声团块附着,大小约3·5cm×3·1cm×3·5cm,周围回声增强,似有包膜,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提示团块内未见血流信号。术前诊断为右心房肿瘤。于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脏肿瘤切除术。手术中切开心包后,见房间沟处约4cm×3cm×3cm肿块突出至心包腔,与心包无粘连。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后于肿瘤表面切取小块组织行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回报:心脏恶性肿瘤,类型待定。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心脏停搏液,心脏停搏后切开右心房及房…  相似文献   

2.
副神经节瘤属化学感受器肿瘤,也常称为血管球瘤或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颞骨为其好发部位之一。与颞骨有关的有两种类型,鼓室球瘤和颈静脉球瘤。主要依靠病理确诊。鼓室球瘤少见报道。易与中耳肉芽病变混淆。我科治疗一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2岁。1998年4月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a无明显诱因自觉左耳鸣,为搏动性,与心跳搏动一致,为持续性。1a前开始听力下降,伴左耳闷胀感且逐渐加重。4个月前来我院就诊,收住院。发病以来,无耳溢液、面瘫、眩晕等症状。体检: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脉搏72次/分,呼吸20次/分。头颈淋…  相似文献   

3.
黎春明  曾晓勇  刘征 《海南医学》2013,24(5):762-763
膀胱副神经节瘤是一种罕见肿瘤,发病率占膀胱肿瘤的0.06%~0.10%[1],临床误诊率高。近期我们收治1例外国籍膀胱副神经节瘤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34岁,加纳国籍。因间断性肉眼血尿7个月于2012年3月23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78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25/8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双肾无压痛及叩击痛,膀胱区空虚,轻度压痛。膀胱镜检查:膀胱顶壁见一约3.0cm×4.0cm团块状新生物,基底宽,血供丰富。予以取活检示:镜下被覆分化好的尿路上皮,固有层内见增生毛细血管,叶状分布,符合毛细血管瘤。免疫组化:上皮细胞Pck(+),内皮细  相似文献   

4.
5.
鲁高锋  陈国平  舒跃 《医学争鸣》2009,(24):2955-2955
1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无明显诱因下肩背部胀痛伴气促1wk,体位改变时气促加剧,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无胸痛,无眼睑下垂,无关节疼痛.查体无明显异常发现.外院胸部CT提示纵隔占位(图1),以“纵隔占位:胸腺瘤?畸胎瘤?”收治入院.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基本正常,AFP,CEA,HCG正常范围.入院后予完善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第4日全麻下行经右胸右纵隔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刘迪  刘建华  韩雪立 《疑难病杂志》2011,10(12):946-947
<正>患者,女,50岁。体检发现左上腹部肿物入院。超声提示:左上腹探及12.2 cm×9.0 cm以囊性为主的混合回声光团,与胰尾分界不清,后外侧紧邻左肾,左肾略受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周边囊壁可见血流信号。CT平扫+增强扫描:腹腔内偏左侧胰腺尾部可见不规则团块状混杂密度肿块,肿块  相似文献   

7.
1病历报道 患者,男,60岁,于两个月前出现周身不适、倦怠乏力,无胸闷气短,血糖6.2mmol/L,进一步彩超提示上腹腔实性肿物,经门诊以“胰头占位”收入院。住院期间给予完善检查,请相关科室会诊,行术前准备,但因患者血压持续高160/90mmHg,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住院14d自行出院。  相似文献   

8.
激扬  韩月东 《医学争鸣》2008,29(20):1867-1869
目的:探讨颈部副神经节瘤的MR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个肿块(32例患者)的部位、MR信号和邻近大血管移位等情况.结果:病变分别位于颈动脉体(27个,2例为双侧性)、迷走神经体(6个,上颈部4个,中、下颈部各1个)及左侧后颈部(1个).右侧颈部15个,左侧19个.肿瘤形态为不规则形、纺锤形或类圆形;信号欠均匀,MR平扫(22/34)及增强后(18/29)可见"盐和胡椒征".22个肿块行MRA检查,表现为颈总动脉分叉扩大(18个颈动脉体瘤)和颈动脉向前移位(4个迷走神经体瘤).2例恶性迷走神经体瘤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1例双肺转移.结论:根据肿瘤的部位、信号等MR表现,多数颈部副神经节瘤可在手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刘旭红  张乾营  李嘉家 《海南医学》2016,(19):3253-3254
腹膜后巨大良性无功能性副神经节瘤属于罕见病,误诊率极高,我院曾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勇强  青彩虹  白晓波 《河北医学》2002,8(8):F003-F003
我们诊治了 1例小儿输尿管副神经节瘤病人 ,疗效良好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9岁 ,2 0 0 0年 5月无意中发现左侧腹有一包块 ,逐渐生长 ,无疼痛等症状 ,二便正常。入院前一个月自觉左腰部不适 ,无其它症状。体检 :腹平软 ,左侧腹部可触及一 10cm×8cm包块 ,实性、光滑、活动度良、无触痛 ,左肾区轻叩痛。CT :左肾增大 ,水样密度影 ,肾皮质变薄 ,其内见分隔 ,左肾盂及上段输尿管明显扩张 ,左肾下方左侧腰大肌前外方见一圆形软组织肿物影 ,边界清晰 ,其后部密度略低 ,肿物大小约 6.0cm× 5 .0cm× 5 .0cm ,左输尿管与肿…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5岁,因左颈部肿物20余天来诊。患者于20d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有一核桃大小的肿物,无明显疼痛,无红肿。在当地应用双黄连、头孢氨苄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又静滴青霉素5d,肿物无变化,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左颈部肿物”收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可,神志清,左侧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可触及一3cm×4cm大小的肿物,质韧,表面有搏动感,稍活动,无压痛,界限欠清。颈部CT检查,报告为:左颈部占位病变,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血管受压外移,病变血运丰富,除外颈动脉体瘤。MRI检查报告:左中上颈部占位,考虑肿大淋巴结可能性大。术前…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4岁.主因反复发作性头痛4年,发现高血压9个月入院,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常于晨起6点左右排尿前出现头痛,为前额部胀痛,排尿后可自行缓解.9个月前发现高血压,仰卧位后测血压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 ,43岁 ,因胸背部疼痛 10年 ,加重 2年 ,于 1997年 7月 15日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摄片发现左后上纵隔肿瘤 ,而收住我科。入院检查 :血压 130 /10 0mmHg ,追询病史 ,有高血压病史半年 ,体检发现左眼睑轻度下垂 ,左侧颜面无汗 ,瞳孔双侧等大 ,光反射正常存在 ,患者有Hornor氏综合征表现。CT示左后上纵隔 4cm× 2cm圆形肿块 ,密度均匀 ,无钙化 ,边缘光整。入院后给予利尿药及疏甲丙脯酸 2 5mg每日两次控制血压。动态检查 ,血压控制好。于 1997年 8月 6日在全麻下行左剖胸探查 ,术中见上纵隔 ,胸顶椎旁 5cm× 4cm×…  相似文献   

14.
韩韬  宋冬梅 《医学综述》2007,13(9):681-682
膀胱副神经节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疾病,大多数为良性,也有恶性报道,但良恶性很难鉴别,多数患者无症状。其发病原因不十分清楚,可能为多个基因位点的突变,手术切除是治疗膀胱副神经节瘤的首选。有关该病的研究并不多,本文综述有关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症状、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后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膀胱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术中见膀胱壁肿物1.5cm×1.5cm~2.9cm×2cm,向膀胱腔内突出,界清,膀胱黏膜光整,表面可有充血。术中切除肿物及部分正常膀胱组织,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膀胱副神经节瘤。3例术后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膀胱副神经节瘤为潜在恶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妥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手术风险和使手术获取成功的关键,术后应终身随诊。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66岁.因左上腹不适伴左侧腰痛3年入院.自觉左上腹饱胀,尤以进食后为著,不伴腹痛、发热、多汗、恶心、头晕、头痛及血压变化,饮食略有减少,自服"吗丁啉"后症状缓解;同时出现间断左腰部酸胀,偶有疼痛,不向他处放射,体质量无明显下降,未予治疗来院.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史.查体,T 36.4℃,P 78次/min,R 20次/min,BP 18.7/12.0 kPa.  相似文献   

17.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19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i XK  Zeng QQ  Wu XL  Huang YP  Zhou MT  Huang KT  Yu ZP  Han SL  Zhang QY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4):2385-2388
目的 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提高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1月至2009年3月手术治疗腹膜后副神经节瘤1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功能、术中所见、手术方式、病理和影像学资料,以及术后生存时间.结果 (1)本组19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男女比例为1.375,中位年龄50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9/19,47%),术前CT诊断误诊率高(89%);(2)肿瘤好发于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周(9/19,47%),平均最大直径为8.6 cm(3~23 cm),58%(11/19)肿块包膜完整,42%(8/19)肿块与周围脏器紧贴或紧密粘连,26%(5/19)需作毗邻受累器官切除;(3)本组63%(12/19)肿瘤为功能性,术前表现高血压占67%(8/12),术中血压波动剧烈占33%(4/12);(4)16例18个肿块行免疫组化染色,89%(16/18)Chg-A(+),67%(12/18)S-100(+),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呈不同程度表达(0%~48%),Ki-67与P53均只在恶性病例阳性表达(分别为20%,34%);(5)本组病例随访1~107个月,中位随访40个月,Kaplan-Meier及Log-Rank生存分析显示:全组总体的5年生存率为77%,生存率与肿瘤出现远处转移相关(χ2=6.604,P=0.01),与肿瘤大小(χ2=3.208,P=0.201)、功能状态(χ2=0.121,P=0.728)、肿瘤局部情况(χ2=0.036,P=0.849)相关不显著.结论 早期诊断腹膜后副神经节瘤较为困难;患者生存预后与转移相关,应强调终生随访;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检查对判断肿瘤性质和预后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对2例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腹膜后的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文献资料,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由特征性的三种成分组成:副节瘤样结构,神经纤维瘤和节细胞,Vim、NF、CgA、Ker、Syn、GFAP在肿瘤中不同部位有表达。2例患者经4年2个月、1年9个月随访均健在,其中1例术后高血压无明显改变。结论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好发于十二指肠、腹膜后等,多呈良性经过,其诊断主要依靠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可辅助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9.
副神经节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肿瘤,主要分布于头颈、纵隔、肾上腺及腹膜后等有副神经节聚集的部位,临床上较为少见.我们于2003年收治2例,进行病例报告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0.
唐文  王盛  周旭东 《新疆医学》2011,41(1):126-127
原发性副神经节瘤(puhnonary paraganglioma)属于极罕见病,目前国内外报道很少,笔者遇见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