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的吗啉抗真菌药—阿莫罗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莫罗芬系苯丙基吗啉衍生物类抗真菌药,具广谱抗真菌活性,对皮肤癣菌、酵母菌、暗色孢科真菌、双相型真菌和一些条件致病真菌都很敏感,低浓度下具抗菌作用。阿莫罗芬抑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过程中△7~8异构酶,对甲有很好的穿透性,临床评价0.5%阿莫罗芬乳膏和5%阿莫罗芬指甲油分别用于治疗皮肤癣菌和甲癣,疗效和耐受性都很好。  相似文献   

2.
阿莫罗芬对甲真菌病致病菌的体外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莫罗芬属于吗啉类抗真菌药物,已证实体外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其外用制剂阿莫罗芬甲搽剂(商品名罗每乐)已广泛用于治疗甲真菌病。为了解阿莫罗芬对我国临床分离的甲真菌病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我们采用目前国际通用的NCCLSM-38P和M-27A方案微量稀释法,测定阿莫罗芬对临床常见的7属12种103株皮肤癣菌、念珠菌及其他丝状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阿莫罗芬治疗甲真菌病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甲真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霉菌及酵母菌等病原真菌引起的甲板或甲床的感染性疾病.目前通过镜检或培养确诊的甲真菌病发病率在2.6%~16%之间,并且在近年呈增长趋势[1].新一代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萘替芬及阿莫罗芬等的出现解决了甲真菌病治疗难的问题[2],其中罗美乐(5%阿莫罗芬甲涂剂)的主要适应证为无甲根受累的轻中度感染[3].现从其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制剂特点及系统吸收情况和局部刺激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莫罗芬与特比萘芬、伊曲康唑联合对80株甲真菌病病原菌的体外相互作用。方法应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M27-A和M38-P方案,各药单独和联合应用时的MIC值均为与对照孔相比超过80%生长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药物间相互作用用分数抑菌浓度(FIC值)表示:FIC<1认为有协同作用,1≤FIC<2认为有相加作用,FIC≥2认为有拮抗作用。结果阿莫罗芬、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单独应用时对皮肤癣菌抑菌质量浓度的几何均数分别为0.0396、0.012和0.309μg/mL,阿莫罗芬与特比萘芬和阿莫罗芬与伊曲康唑联合应用对所有受试菌协同作用的百分比分别为67.12%和66.67%,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对皮肤癣菌为75%和6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酵母菌和其他霉菌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有拮抗作用。结论阿莫罗芬与特比萘芬、伊曲康唑联合应用对甲真菌病致病菌具有有效的体外协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治疗浅部真菌病的新抗真菌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一些可系统性应用又可外用治疗皮肤和甲真菌病的新抗真菌药物已问世。特康唑是有效的治疗阴道念珠菌病药物。阿莫罗芬具广谱抗真菌作用,萘替芬和特比萘芬属丙烯胺类,局部应用治疗浅部皮肤真菌病有效。伊曲康唑由于对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 14-α脱甲基酶具更大特异性,比酮康唑抗菌谱更广,且更安全。氟康唑的作用机理与其他唑类相似,已着手研究以治疗深部真菌病和粘膜念珠菌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外用抗真菌药膏对常见皮肤癣菌及球形孢子丝菌、裴氏着色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纳入皮肤常见致病真菌临床分离株7种19株,制作含菌琼脂平板,采用改良琼脂扩散法加入实验药膏,适当培养,观察菌株生长情况并测定抑菌圈直径。结果 1%特比萘芬乳膏对所有实验菌株均形成抑菌圈,对常见皮肤癣菌、球形孢子丝菌(酵母相与菌丝相)和裴氏着色真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于2%酮康唑、1%联苯苄唑乳膏(P0.05);1%联苯苄唑乳膏对于球形孢子丝菌、断发毛癣菌无抑菌圈。结论对于常见皮肤癣菌、球形孢子丝菌和裴氏着色真菌,1%特比萘芬乳膏较2%酮康唑乳膏、1%联苯苄唑乳膏的抗真菌谱更广,抗真菌活性更强。本研究所采用的改良琼脂扩散法成本低,重复性好,简单易操作、贴近临床实际,可为外用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产盐酸萘替芬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萘替芬(natifine)是第一个丙烯胺类抗真菌剂,限于局部外用,具杀真菌作用,它是作用于真菌膜的角鲨烯环氧化酶以达到杀菌目的。国外按多种体外抗真菌试验示萘替芬对重要医学真菌的抑菌谱广,其中对皮肤癣菌、暗色真菌及双相真菌尤为敏感,其MIC分别为0.0...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一些可系统应用又可外用治疗皮肤和甲真菌病的新抗真菌药物已问世,特康唑是有效的治疗阴道念珠菌病药物,阿莫罗芬具广谱抗真菌作用,萘替芬和特比萘芬属丙烯胺类,局部应用治疗浅部皮肤真菌病有效,伊曲康唑由于对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14-a脱甲基酶具更大特异性,比酮康唑抗菌谱更广,且更安全。氟康唑的作用机理与其他唑类相似。已着手研究以治疗深部真菌病和粘膜念珠菌病。  相似文献   

9.
于2002年12月1日-2004年12月1日,对819例甲真菌病病例进行真菌分离培养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从819例患者1032个靶甲真菌培养分离出真菌615株,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三者分别占51.9%、41.6%和6.5%,且有部分患者存在混合感染情况。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居首位,占40.2%,酵母中白念珠菌居首,占14.1%,非皮肤癣菌霉菌中以曲霉为主。甲真菌病致病菌中酵母及霉菌日益增多,故治疗应个体化,宜选用广谱抗真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阿莫罗芬甲漆剂治疗甲真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1997年1月至1998年7月采用开放性研究方法,应用5%阿莫罗芬甲漆剂(amorolfinenaillaequer,罗氏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治疗69例甲真菌病患者.现将疗效报道如下。一、病例和方法1.入选病例标准:①年龄>18岁;②临床诊断为甲真菌病;③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均为阳性;④病甲面积不超过指甲总面积80%,未累及甲半月板;⑤能够按时复诊和检查。2排除病例标准:①1个月内接受过全身或局部抗真菌药治疗者;②患有严重心、肝、肾脏疾病或系统性免疫缺陷者;③严重糖尿病患者或有深部真菌感染者;④对阿莫罗芬或相关成分过敏者;⑤妊娠和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胶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114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53例。研究组采用伊曲康唑胶囊口服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对照组给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2.8%、59.0%、91.9%,对照组显效率、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2.6%、39.6%、62.3%。结论伊曲康唑胶囊口服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外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比单纯外用盐酸阿莫罗芬乳膏疗效好。由于短期内小剂量口服伊曲康唑胶囊,临床上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出现。  相似文献   

12.
11种蒙药抗真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种蒙药体外抗真菌作用进行了评价。选择医学真菌11属19种,将11种蒙药分别用乙醇和水制备提取液,分别用琼脂稀释法、琼脂柱法和分区划线琼脂平板法进行抗真菌敏感性试验。结果11种蒙药对3属皮肤癣菌和马拉色菌属均显示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黑曲霉基本无作用,而对念珠菌和隐球菌及马内菲青霉仅个别蒙药有抑菌效果。所试验的蒙药对皮肤癣菌和马拉色菌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有希望经进一步深入研究发展为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3.
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常见病,病因复杂,皮肤癣菌是重要的致病真菌,也是常见的致敏原.近年陆续有个案报道,合并皮肤癣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抗真菌治疗有效.研究者发现,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同时认为暴露于癣菌素抗原,可产生IgE抗体,在易感染个体中可引起过敏症状.概述皮肤癣菌致敏机制、皮肤癣菌抗原、合并皮肤癣菌病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治疗等方面以及两者相关性的研究,为部分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因学、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报道1例外用阿莫罗芬治愈的趾甲真菌病。患者女,19岁,病程1年,表现为趾甲甲板表面片状变白、浑浊,甲肩直接镜检可见散在的菌丝,真菌培养为红色毛癣菌。外用阿莫罗芬每周1次,1个月后趾甲基本恢复正常,真菌学检查阴性,继续用药1个月后趾甲痤愈。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5.
东北刺人参挥发油抗真菌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东北刺人参是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的药用植物。为充分利用长白山丰富资源,研制天然抗真菌新药,采用试管内药基法,对东北刺人参挥发油进行抗真菌实验研究。结果:它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对常见皮肤癣菌有抑菌和杀菌作用,MIC为0.0625%~0.125%,MFC为0.125%~0.25%。用1%刺人参挥发油配制的霜剂对皮肤无刺激性,治疗皮肤癣菌病有效率达90%,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电动甲磨削术联合5%阿莫罗芬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将甲真菌病患者22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5例采用德国洁兰赫公司电动甲磨削仪器对病甲进行磨削,1次/月,联合5%阿莫罗芬,1次/周,连续治疗6个月;对照组109例单纯外用5%阿莫罗芬,1次/周,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实验组痊愈率为51.30%,有效率为73.91%,真菌清除率为75.00%;对照组分别为30.28%,52.29%和60.71%,电动甲磨削术联合5%阿莫罗芬的痊愈率、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均优于单纯外用5%阿莫罗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甲磨削术联合5%阿莫罗芬治疗甲真菌病有较好疗效,为临床上单纯外用药物疗效不佳或无法系统用药的甲真菌病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卢立康唑是一种新型的咪唑类抗真菌外用药物.体内外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显示,卢立康唑对皮肤癣菌、白念珠菌、马拉色菌和部分相对少见的暗色及透明丝状真菌均表现出较高的抗真菌活性,对红色毛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50)低至0.00024 μg/ml.在日本,1%卢立康唑膏剂和溶液已被批准用于包括皮肤癣菌感染、皮肤念珠菌病和花斑糠疹等浅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1%疗霉舒霜治疗体股癣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疗霉舒霜治疗体股癣临床疗效观察王爱平,李若瑜,王端礼,马圣清,周祖德,万哲疗霉舒(Lamisil)是瑞士山德士药厂研制开发的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丙烯胺类药物,在体内外部已证明有杀真菌的作用,尤其对皮肤癣菌效果最好,1%疗霉舒霜系外用杀真菌剂,据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水杨酸为对照测定了小檗碱对常见致病真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发现其对深部真菌的MIC范围为31.25~125mg/L,对皮肤癣菌的MIC范围为62.5~250mg/L。同时发现该药的MIC明显低于水杨酸。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也证实经该药处理后石膏毛癣菌,申克孢子丝菌、疣状着色霉菌出现菌外形改变及菌细胞破坏。  相似文献   

20.
 皮肤癣菌是人类皮肤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体,其引起的皮肤感染称为皮肤癣菌病。目前,医药市场上控制皮肤癣菌感染的抗真菌药物数量有限,而部分皮肤癣菌可能表现出对这些药物的耐药性或抗性,使得皮肤癣菌感染迁延难愈。本文综述皮肤癣菌感染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