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心脏创伤     
心脏创伤多为开放性弹片、弹丸或刃器所致之穿透伤;暴力撞击、挤压所致之闭合伤也不少见。本文16例心脏创伤中,开放伤12例,闭合伤4例。除1例在战地救治外,余15例均为我院1979年以来收治。兹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学观点,继发性痛经多因盆腔器质性病变所致。较之现代医学从解剖学角度对疾病发生机制的认识,中医学则认为,痛经之痛症发生的根本在于脏骑之“气血”运行。脏腑气血运行不畅,可因“不通”致疼痛发生;脏腑气血不足,不能濡养胞宫,会因局部“不荣”致疼痛发生。前者为实性痛经,后者为虚性痛经。实性痫经可因寒凝、气滞、湿阻等因素导致,虚性痛经则因素体不足、后天营养不良,以及因月经量多、经历手术等原因引起的气血丢失所致。  相似文献   

3.
黄褐斑多因肝郁气滞、脾虚湿阻、肾精亏损所致气机郁滞、气血亏损、经络不畅,以致气血不能上荣于面部、瘀浊凝结于面部而成,通过经络刺激,使其气血畅达,改善及恢复面部气血运行及供应,正气恢复,则瘀浊之斑消除。本文基本总结国内专家学者针灸治疗黄褐斑经验,可提供临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的发作时间与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冠心病是老年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属中医的“胸痹”“厥心病”“真心痛”等范畴。发作时常以左胸部绞痛为主症。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把本病病机归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心之气血阴阳偏衰经脉失养所致,故本病的发作与人体的阴阳气血密切相关。人体的阴阳气血昼夜变  相似文献   

5.
<正>产后恶露不绝以产后血性恶露超过3周仍淋漓不断为主要特点。常见的病因有气虚、血热、血瘀,其主要病机是气血运行失常、冲任失于固摄所致,或气虚失摄、冲任不固,或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或瘀阻冲任、血不归经。治疗应以调理气血、固摄冲任为主。  相似文献   

6.
麻杏苡甘汤出自《金匮要略·湿病篇》,是张仲景治疗风湿所致周身疼痛的有效方剂,原文曰:“病者一身尽痛,日哺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杏苡甘汤。”从上面的条文病机分析,此乃系风湿并重,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利,卫阳不充,失于防御,风湿之邪乘虚而入,或经脉久有劳伤,复感风湿之邪。麻杏苡甘汤中麻黄疏风散邪,除湿温经,杏仁宣肺卫之表,充卫通阳,苡仁除湿驱风,兼能运脾化湿,甘草和诸药、建中州、四药合用有除风、祛湿、解表、通阳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应用本方以治兼有风湿之证者验之皆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中琦  李俊兰 《临床荟萃》2001,16(13):622-624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慢性疾病。与自身免疫反应、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内分泌因素等有关。属祖国医学“痹证”之范畴。近年来在病因、辨证分型、临床治疗等方面有众多的报道 ,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 ,痹证的发病原因除外感受风寒湿热邪之外 ,内则由气血亏虚 ,肝肾不足所致。周承明等认为 ,本病为脏腑气血亏损 ,营卫之气不固 ,外邪乘虚扰动卫气 ,卫气阴阳平衡紊乱 ,卫阳受损 ,卫阴偏盛 ,偏盛之卫阴逆行而成为内生之邪气 ,流注于关节 ,凝津成痰 ,阻络为瘀 ,而发为本病 [1 ]…  相似文献   

8.
疳症是中医儿科四大症之一,与小儿营养不良相类似。本症主要由于脾胃受损,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津液的功能发生障碍所致。临床表现以形体消瘦、气血不荣、腹部胀大或腹凹如舟、饮食低下为其特征。本病多发生在3岁以下的儿童。  相似文献   

9.
李建军  李庚山 《临床荟萃》1990,5(3):112-112,111
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所致业已证实,且各种病毒感染几乎均可累及心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如柯萨奇病毒(以下简称Cox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肠道病毒有较强的“嗜心性”。Cox病毒分为A、B两组,A组24型,B组6型,为临床上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致病病毒,尤以B2~5型侵袭力最强、致病性最高、病情亦最严重。从现有研究来看,病毒感染所致心肌炎之发生机制主要与病毒直接侵袭宿主心脏以及所致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然而,扩张型心肌病(DCM)之病因与发病原理至今仍不够明确。一般认为可能系多因素作用所致,其中较为公认的病毒感染学说和免疫失常学说与病毒性心肌炎之病因、病理机制有着极为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0.
早博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属于祖国医学之心悸、怔忡、惊悸等病的范畴。大都由于脏气亏损,气血衰微,阴阳失调,气虚生痰,血滞成瘀所致。近十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早博中,推出了不少单味中草药和中药复方,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忽视了系统的中医理论指导和整体治疗观念,忽视了对本病、兼病、并病的治疗。笔者认为在治疗上应从心之阴阳气血的偏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气滞、气血不和所致病证的效果。方法应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抑郁症、甲状腺腺瘤、反流性食管炎、痤疮病证病人各1例。结果4例病人均获良好疗效。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气滞、气血不和所致病证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2.
心脏创伤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外伤可分为开放伤与闭合伤两种。战时多为开放性火器伤,平时也见有刃器伤或暴力冲击、挤压所致之闭合伤。一旦发生伤情严重,往往不及抢救短时死亡。我们1979~1990年收治25例心脏伤患者,其中  相似文献   

13.
胃脘痛乃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西医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将胃脘痛分属于气血,应用调理气血法为主治之,效果良好。胃脘痛病机在于气血不和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重要的物质基础。“气主煦之”,“血主濡之”,说明了气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4.
唐宗海为晚清著名医家,其著作《血证论》阐述了中医血证的基础理论及临床治法方药,《血证论》中的第一卷六条总论就血证机理进行了详细论述,其中阐述的水火为气血生化之源、 去瘀生新法、调和五脏阴阳以生血、补血亦有宜有忌等理论对于临床气血生化不足之证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现代肿瘤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在中医范畴内辩证属“血证”、“血虚病”、“虚劳病”[1],其中医证型多以气血阳虚证为主,且夹杂痰湿、火热、寒邪与瘀血等病邪[2],在临床上西医虽有一定疗效,但费用较昂贵,且毒副作用较多,该文从《血证论》入手,分析探讨其对现代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的认识并例举部分治法方药及思想特色,旨在为临床诊治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心脏起搏器[1]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心脏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本院老年病科3例高龄患者因心功能受损时伴随呼吸功能障碍,在气管插管情况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治疗后患者心、肺功能逐渐恢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  相似文献   

16.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与虚劳是两类疾病,但均由气血亏损引起,故合为一篇论述。血痹由气血不足,感受微风所致,其主要症状是肢体局部麻木;虚劳则是多种慢性衰弱疾患的总称。  相似文献   

17.
早期电针加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瘫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周围性面瘫亦称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核以下病变所致的周围性面瘫,以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属中医"中风"、"口眼歪斜"范畴,病机为络脉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以致气血阻滞,筋肉纵缓不收。笔者近5年采用早期电针加隔姜灸治疗5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代替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临床上对Ⅱ度Ⅱ型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病窦综合征患者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起搏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不同的起搏方式纠正心率和心律的异常,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主遵气血理论,认为气血之间的相关性是临床上治疗血瘀证的主要依据,气虚所致结果必是血瘀,所以《医林改错》多是以活血祛瘀为主方剂,根据其血瘀部位不同,创建不同方剂。其中少腹逐瘀汤主治少腹血瘀所致的结块疼痛、经水不畅或颜色偏暗黑等痛经等症。通过回顾大量文献发现,少腹逐瘀汤具有抗炎、镇痛、解痉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作为活血化瘀药物在妇科疾病、男性疾病及其他疾病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产后乳房松软乳汁不是,或乳房胀痛点滴不下,多因体质素弱气血不足、产时失血过多、或因其他疾病造成气血两虚,或因情志郁结或盛怒伤肝,气血壅滞所致。选穴: 膻中、膺窗、乳根、少泽。气血虚、食欲不振加足三里、中脘。乳房胀硬发红加肩井、足三里、合谷。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