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氟西汀对老年APP/PS1双重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动物实验中取APP/PS1双重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氟西汀组(n=8)和生理盐水组(n=8),另取C57同窝生同月龄正常小鼠10只为对照组.氟西汀组小鼠给予氟西汀(10 mg/k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及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d,持续8周.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Tunel染色检测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细胞实验中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培养48 h后分为正常组、Aβ组、氟西汀组和氟西汀+Aβ组,后3组分别在含10μmol/L β-淀粉样蛋白、100 nmol/L氟西汀和100 nmol/L氟西汀+10μmol/L β-淀粉样蛋白的DMEM中继续培养48 h.行原位细胞凋亡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结果: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氟西汀组小鼠较生理盐水组相比平均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空间探索实验中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海马区凋亡神经元数量减少(P<0.01).细胞实验中,氟西汀组和氟西汀+Aβ组与Aβ组相比,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氟西汀对神经元细胞有保护作用,能减少神经元的凋亡,长期服用氟西汀能显著改善APP/PS1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力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通天草(WH)醇提物对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早老基因1(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作为正常组(n=6)。按照体重将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分成4组:模型组、对照组和高、低2个剂量实验组,每组6只。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WH醇提物1. 32,5. 54 g·kg-1;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0. 6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量0. 9%Na Cl,均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28 d。用Morris水迷宫检测WH醇提物对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用伊文思蓝染色检测血脑屏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和Occludin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高、低2个剂量实验组的逃避潜伏时间分别为(18. 68±3. 75),(41. 09±7. 57),(23. 55±3. 07),(29. 98±5. 66)和(34. 50±6. 10) s;这5组的伊文思蓝含量分别为(4. 03±0. 55),(10. 57±1. 66),(5. 94±1. 00),(6. 93±1. 13)和(9. 13±1. 59)μg·g-1;这5组的ZO-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 00±0. 07,0. 25±0. 01,0. 95±0. 04,0. 75±0. 01和0. 37±0. 01(蛋白表达水平与基因的趋势一致);这5组的IL-6的含量分别为(178. 05±26. 17),(611. 46±63. 96),(308. 05±47. 44),(386. 70±76. 51)和(538. 00±46. 86) pg·m L-1;这5组的TNF-α的含量分别为(39. 05±5. 78),(325. 55±61. 44),(124. 37±18. 14),(200. 10±38. 18)和(250. 80±29. 64)pg·m L-1,高、低2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其中高剂量实验组效果更好。结论 WH醇提物能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障碍,降低炎症反应并缓解血脑屏障损伤,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脑屏障中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和Occludin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水提液(DSS)对APP/PS1阿尔茨海默病(AD)双转基因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从脑内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代谢及对DHA代谢信号通路神经炎症、氧化应激探讨DSS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芍药散高、中、低剂量组以及阳性药组,选择同背景同月龄转基因阴性雄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当归芍药散组分别为1.6,3.2和6.4 g·kg~(-1)。阳性药组(多奈哌齐)给药剂量为3 mg·kg~(-1)。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1个月后开始行为学测试。行为学测试结束次日,小鼠称重,10%的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分离全脑并称重,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脑内未酯化的DHA进行含量测定;采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对DHA从细胞膜释放、代谢的酶i PLA2和15-LOX以及参与炎症介质释放、代谢的酶c PLA2,COX-1,COX-2,5-LOX和12-LOX蛋白表达量进行检测;ELISA测定炎症介质PGE2,TXB2和LTB4;试剂盒检测小鼠脑内抗氧化酶MDA,SOD,GSH和ROS。结果 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结果提示:与正常组相比,同背景同月龄的APP/PS1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阳性药组(P<0.05)以及DSS 1.6,3.2和6.4 g·kg~(-1)组(P<0.01)可明显缩短AD模型小鼠的逃避潜伏期。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第一次穿越平台时间明显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阳性药组、DSS 1.6,3.2和6.4 g·kg~(-1)组可明显缩短AD模型小鼠第一次穿越平台的时间(P<0.01)、增加其穿越平台的次数(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DSS1.6,3.2和6.4 g·kg~(-1)组小鼠脑内未酯化的DHA含量明显增多(P<0.05);除DSS 1.6 g·kg~(-1)外,阳性药、DSS 3.2和6.4 g·kg~(-1)组可明显上调小鼠海马、皮质内15-LOX和i PLA2蛋白的表达(P<0.05,P<0.01),下调参与炎症介质释放、代谢的酶c PLA2,COX-1,COX-2,5-LOX和12-LOX蛋白表达(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DSS 1.6,3.2和6.4 g·kg~(-1)组海马、皮质内的神经炎症介质PGE2,TXB2和LTB4明显减少(P<0.05,P<0.01),MDA和ROS明显降低(P<0.05,P<0.01),SOD活性增加(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能改善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改善血脂水平,能提高AD模型小鼠海马、皮质内未酯化DHA的含量并且上调DHA经酶代谢产生NPD1有关到15-LOX和i PLA2蛋白的表达,减少神经介质PGE2,TXB2和LTB4的生成,并且下调与神经介质生成有关的c PLA2,5-LOX,12-LOX,COX-1和COX-2蛋白的表达,并且还能改善AD模型小鼠脑内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进行性记忆丧失和认知障碍。由于AD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神经营养素受体p75(p75NTR)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素-3(NT-3)和NT-4的受体,通过激活其共同受体介导神经元的存活或凋亡。p75NTR可以由金属蛋白酶和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TACE)裂解产生细胞外域(ECD);γ-分泌酶裂解产生胞内域(ICD)。已有研究表明,p75NTR在AD发病过程中起着2种作用。一方面,p75ECD可以抑制Aβ的积累和沉淀,老年斑的主要形式,在蛋白水解作用和清除Aβ中扮演重要角色,另一方面,p75ECD保护神经元免受Aβ的神经毒性和变弱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研究表明,p75NTR外域是一种针对AD脑淀粉样蛋白毒性的生理神经保护分子。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Wang等报道了p75NTR在AD转基因小鼠死后大脑中的表达上调,但其胞外结构域(p75ECD)显著下调。事实上,之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在APP/PS1转基因模型中,通过颅内注射AAV-p75ECD恢复p75ECD水平可以缓解AD的病理,改善AD的早期和后期学习记忆。目的采用9月龄的APP/PS1小鼠研究重组75ECD腹腔注射对中晚期AD病理的疗效和机制。方法本研究共使用23只转基因雌性小鼠,随机分为p75ECD10 mg·kg~(-1)组(n=8)、p75ECD3 mg·kg~(-1)组(n=8)和转基因小鼠对照组(n=7)。重组p75ECD 10 mg·kg~(-1)组和p75ECD3 mg·kg~(-1)组,每月注射1次,持续2个月给药。所有小鼠在12个月大时接受行为测试,并处死进行病理及生化实验。结果 (1)比对照小鼠探测实验显示,重组p75ECD 10 mg·kg~(-1)治疗APP/PS1小鼠,显著缩短延迟平台和目标区域的距离;平台探测实验发现,重组p75ECD 10 mg·kg~(-1)治疗显著增加交叉时间(P<0.05);穿梭实验各组游泳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统计结果显示,APP/PS1小鼠接受p75ECD重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大脑中Aβ沉淀显著下降63%。(3) p75ECD重组10 mg·kg~(-1)治疗组中促炎因子TNF-α,IL-6和IL-12表达水平明显下降,重组p75ECD 3 mg·kg~(-1)治疗小鼠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4) p75ECD重组10 mg·kg~(-1)治疗组与其他2组相比,大脑中RAGE,GSK3β,APP和IDE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腹腔内注射重组p75ECD10 mg·kg~(-1)可减轻中晚期APP/PS1转基因小鼠的认知缺陷及AD的病理,其分子机制与重组p75ECD调控APP代谢过程的蛋白相关。  相似文献   

5.
神经退行性变的免疫学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的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一些慢性神经疾病特别是早老性痴呆症(AD)患者脑内有局部炎症反应,表现为小胶质细胞活化及一些补体蛋白的产生,还有一些炎性细胞因子、急性期反应物质、蛋白酶或蛋白酶抑制剂的增高。这些物质大多数同交质细胞和星形细胞产生,部分则产自神经元。补体中的膜攻击复合体成分可导致炎症灶周围正常神经元溶解,从而使炎症反应不断增强。上述发现引起人们设想,抗炎治疗可阻止AD的发生及  相似文献   

6.
袁野  王晓燕  杨俊卿  周岐新 《中国药房》2011,(17):1553-1555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神经元退行性变模型小鼠脑组织中铁离子的影响。方法:取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和尼莫地平高、中、低(80、40、20mg.kg-1)剂量组,每组35只,后4组脑室内注射0.25氯化铝2μL,每天1次,连续5d,建立神经元退行性变小鼠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等体积人工脑脊液;5d后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天2次,连续30d,末次灌胃24h后观察其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考察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DA)、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铝离子和铁离子水平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高剂量组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其中MDA、HO-1蛋白和铁离子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余指标及尼莫地平中、低剂量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尼莫地平可能通过抑制HO-1蛋白表达维持铁离子代谢平衡,发挥缓解神经元退行性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铝经胃肠道吸收致慢性铝过负荷引起小鼠脑神经元退行性变时程中脑内Cu-zn SOD和Mn-SOD mRNA和蛋白表达量及活性变化,以及与酶蛋白相关金属离子水平变化规律,分析铝过负荷致神经元退行性变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锂(Li)对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潜在神经保护作用,但其分子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中,氧化应激(OS)水平升高及β-淀粉样肽(Aβ)产生过多是重要的导致患者智力低下的致病因素之一。本课题探讨经氯化锂(Li Cl)处理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是否能减少Aβ的生成,以及其是否能通过调控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加氧合酶1(HO-1)通路来减轻该小鼠脑组织OS损伤,并逆转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水平的降低。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老年斑的数量;用PCR法扩增模板DNA进行双转基因突变鉴定,筛选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转基因及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野生型组、野生型+Li Cl处理组、转基因+Li Cl处理组、转基因组。野生型+Li Cl处理组及转基因+Li Cl处理组小鼠4月或8月龄时每天1次用Li Cl灌胃处理(100 mg·kg~(-1),为期2个月),野生型组及转基因组小鼠则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蛋白印迹法检测动物脑组织中GSK3β,p-GSK3β(ser9),Nrf2及HO-1蛋白表达水平;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各组小鼠脑组织与血清中SOD和GSH-Px活性及MDA含量;ELISA法测定脑组织内不可溶性Aβ含量;尼氏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神经元尼式小体密度;行为学实验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6月及10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内可见明显的老年斑,不可溶性Aβ含量较高,以10月龄小鼠尤为明显(P<0.05);同时GSK3β活性明显增加,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脑组织及血清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0.05);且转基因小鼠脑组织神经元中尼式小体密度明显减少,其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而对4月或者8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予以Li Cl进行灌胃处理2月后,与未经处理的同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相比,其脑组织内可见老年斑、不可溶性Aβ含量下降(P<0.05);同时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GSK3β活性、Nrf2及HO-1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被逆转,转基因动物脑组织和血清OS水平降低(P<0.05),且尼式小体密度明显增加,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提升(P<0.05)。结论 APP/PS1转基因小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伴随空间记忆力及学习能力下降及脑组织神经元中尼式小体密度减少;Li Cl能减少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Aβ含量,从而减少Aβ在AD发病中的毒性作用,同时Li Cl能预防及逆转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GSK3β/Nrf2/HO-1通路表达的下调,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减少OS损伤,从而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加尼式小体密度,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以及有效中药参鸟胶囊及其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防治AD的药理机制,我们系统观察了不同时程APP转基因动物与AD相关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以及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拟AD动物模型为4到16月龄APP695V7171转基因小鼠。4月龄起灌胃给予参乌胶囊(0.4g/kg/d,1.2g/kg/d),二苯乙烯苷(TSG,0.05g/kg/d,0.1g/kg/d,0.2g/kg/d),阳性对照药安理申6个月。未处理的APP转基因小鼠饲养至10月龄开始灌胃给予TSG(0.05g/kg/d,0.1g/kg/d)6个月。同背景同月龄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行为学检测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物体识别实验。提取皮层、海马RNA,应用表达谱基因芯片、RT—PCR方法检测mRNA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表达的改变;图像分析使用Image—pro软件。结果:不同时程APP转基因模型存在多种类似AD的异常变化,包括:早期4月龄APP转基因小鼠即出现学习记忆能力障碍,随增龄至10月龄不断加重,但晚期至16月龄由于对照组的老化,虽然模型组与对照相比仍表现明显的学习记忆能力障碍,但差距缩小;早期即出现老年斑非Ap主要成分-asynuclein(α-syn)在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上调,随增龄不断加重,16月龄形成α-syn蛋白异常聚集;MAPKs信号转导通路的多个成分(ERK、PKC、p70S6K)异常,与老年斑主要成分α-syn和AB的改变相关。参乌胶囊及其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作用于APP转基因模型病理改变的多个环节:对老年斑两种主要成分α—syn和Aβ的抑制作用,有效减少淀粉样斑块的形成;可直接改善α—syn和Aβ导致的神经元毒性损伤和功能障碍;也可通过改善MAPKs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维持神经元的存活和正常功能、抑制病理改变的发生;不仅早期4月龄给药能预防AD病理性改变的发生,对10月龄已出现病理变化的模型鼠也有较好的逆转和治疗作用。结论:APP转基因模型出现多种类似AD的异常变化,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导致模型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0.
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型模式低等脊椎动物,具有发育周期短、体外受精、胚胎透明、突变种多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心血管、消化等方面的研究中。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缺乏治疗此类疾病的方法。本文综述近年来用斑马鱼制作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的主要方式及可行性,为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斑马鱼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水杨酸甲酯糖苷是来源于中药滇白珠的具有明确抗炎作用的新型非甾体天然化合物,该研究探讨其通过抗炎对APP/PS1模型鼠学习记忆改善的作用。方法建立APP/PS1老年痴呆小鼠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评价水杨酸甲酯糖苷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并对脑组织病理组织进行尼氏染色、硫磺素T染色和电镜技术观察神经细胞的功能变化。结果水杨酸甲酯糖苷能够提高AD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表现为缩短APP/PS1小鼠的潜伏期,增加其在目标区域的停留时间和穿越次数;其次能够部分减少APP/PS1小鼠脑内Aβ沉积、缓解神经细胞的损伤、改善神经毡超微结构病变。结论水杨酸甲酯糖苷可能通过抗炎作用,减少了Aβ沉积和保护神经细胞,从而提高了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处理对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早老素基因1(APP/PS1)转基因小鼠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APP/PS1转基因小鼠分成模型组和实验组,将同窝野生型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16只。实验组给予二甲双胍350 mg·kg-1·d-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标准饮用水,连续4个月。用水迷宫实验检测3组小鼠逃生时间,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β淀粉蛋白前体蛋白(APP)、APPβ位点剪切酶1(BACE1)、β羧基末端片段(β-CTF)和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β-淀粉样蛋白(Aβ40)和β-淀粉样蛋白42(Aβ42),脑切片荧光染色检测老年斑数量,高尔基染色检测树突棘密度。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于水迷宫实验第6天的逃生时间分别为(30.08±4.26),(54.71±6.58)和(34.56±3.27)s;这3组间树突棘密度分别为(1.68±0.17),(1.05±0.17)和(1.60±0.21)cell·μm-1。模型组和实验组的BAC...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丹皮酚(paeonol,Pae)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淀粉样斑块沉积、脑内神经元异常活动和神经元凋亡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饮食中补充Pae(50 mg·kg-1·d-1)的饲养方案喂养APP/PS1小鼠3个月,通过水迷宫实验研究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通过脑电图记录研究小鼠神经元放电活动;通过硫代黄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讨细胞信号转导异常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作用,以及中药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TSG)防治AD的药理机制,观察APP转基因拟痴呆模型ERK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改变,以及药物的干预。方法:拟AD动物模型为4到16月龄APP695V717I转基因小鼠。4月龄起灌胃给予TSG6个月。  相似文献   

15.
匡忠生  谢宇晖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181-181,190
目的从抑制脑神经细胞凋亡观察醒神液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用D-半乳糖和鹅膏蕈氨酸制备大鼠AD模型,并同时用醒神液对其进行治疗,采用TUNEL和图像分析法观察脑皮质和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醒神液治疗组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凋亡数及凋亡积分光密度明显降低,治疗效果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呈明显量效关系。结论醒神液能减轻AD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对AD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二苯乙烯苷(TSG)对APP/PS1/Tau三转基因痴呆(3×Tg-AD)小鼠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钙调神经磷酸酶(PP2B)的调控作用,探索该药抗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5只雄性3×Tg-A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石杉碱甲,0.15 mg/kg)和TSG低、中、高剂量组(0.033、0.1、0.3 g/kg),每组9只;另取9只正常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给药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60 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各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部位尼氏小体变化情况,并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JNK、PP2B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显著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脑皮层和海马部位尼氏小体数量显著减少、着色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LW-AFC及其活性组分是否通过肠道菌群发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方法以APP/PS1转基因小鼠为AD模型,以野生型C57小鼠为对照,使用LW-AFC及其活性组分给药以及给药后的粪菌处理受试小鼠,持续5个月。使用Morris水迷宫、新物体识别实验和穿梭箱实验分别评价小鼠空间记忆能力、物体识别记忆能力和主动回避能力。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物体识别记忆能力及主动回避能力显著下降。向模型组小鼠移植来自于对照组小鼠的粪菌后,模型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物体识别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改善;而向对照组移植来自于模型组小鼠的粪菌后,对照组小鼠仅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出现显著下降。LW-AFC及其活性组分CA-30,LWB-b和LWD-b直接灌胃或灌胃后的粪菌再灌胃对模型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主动回避能力物体识别记忆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其中LW-AFC的作用最为显著。结论肠道菌群与学习记忆能力具有密切联系,LW-AFC具有显著的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而肠道菌群可能是其发挥改善学习记忆能力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蛋白质修饰、折叠和钙贮存的场所。ER内未折叠或错折叠蛋白积聚和钙平衡失调均可导致ER应激。早期的ER应激或未折叠蛋白反应,是一种自身代偿过程,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而长期、严重的ER应激则会诱导细胞凋亡及死亡。研究发现,ER应激在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然而,确切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该文就ER应激在神经元退行性变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李善华  周利  张霞  何华琼 《安徽医药》2019,23(2):232-236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侧脑室注射影响阿尔茨海默病(AD)转基因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行为学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20只老年痴呆转基因小鼠(C57BL/6J)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D转基因模型组(AD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小鼠,另取老年正常C57BL/6J小鼠10只设为老年组。AD组和实验组分3次(间隔10 d)侧脑室注射mNGF,老年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用Morris水迷宫视频跟踪分析系统进行空间探索实验;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海马CA1区诱发的群峰电位(PS)和自发性动作电位(AP);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海马CA1区中BDNF mRNA和NGF mRNA水平。结果 治疗第40天,实验组小鼠脑薄片海马回CA1区BDNF[(100.51±2.27) ng/mL]和NGF[(159.85±1.23) ng/mL]蛋白阳性表达及BDNF mRNA[(72.02±0.98) β-actin]、NGF mRNA[(67.08±1.16) β-actin]明显升高,PS[(63.02±1.25) mV]和AP[(58.57±0.93) mV]膜电位降低,三组间的治疗前和第40天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小鼠跨越平台次数(4.29±0.64)明显高于AD组和治疗前同组[(2.85±0.12),(2.68±0.24)](F=49.815,232.391,P<0.05),实验组逃避潜伏期[(21.73±0.54)s]较AD组[(68.59±2.01)s]明显缩短,与AD组和治疗前同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910.165,3 137.281,P<0.05)。老年组运动轨迹主要在原平台位置,AD组则主要分散在外周,而实验组运动轨迹在两者之间。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能促进AD转基因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NGF稳定海马CA1区膜电位,上调BDNF和NGF蛋白及其基因表达以营养和修复神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APP/PS1小鼠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通过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研究酸枣仁汤(SZRD)对AD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APP/PS1小鼠随机分为APP/PS1组、SZRD低剂量组(L-SZRD)、SZRD高剂量组(H-SZRD),10只C57BL/6JNju小鼠设为对照组(WT)。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硫黄素染色观察小鼠海马区老年斑;免疫组化检测小鼠海马区Aβ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区线粒体形态;试剂盒检测小鼠海马中ATP和ROS的含量;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小鼠海马中AMPK、p-AMPK-ThrK172、SIRT1、PGC-1α、NRF1、NRF2、TFAM的表达。结果 与APP/PS1组比较,L-SZRD和H-SZRD能有效提高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减少海马区老年斑和Aβ沉积,改善线粒体结构损伤,增加海马中ATP含量,减少海马中ROS表达,增加海马中p-AMPK-ThrK172、SIRT1、PGC-1α、NRF1、NRF2、TFAM的表达。结论 SZRD可改善AD小鼠认知损伤、老年斑沉积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