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苗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247-3248
目的 比较卤米松乳膏不同方法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比较卤米松乳膏不同方法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x2=7.657,P<0.05).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为(2.7±1.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3±1.8)d(t=5.897,P<0.05).结论 卤米松乳膏采用包封方法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起效时间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卤米松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7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口服白芍总苷600mg每日3次,卤米松局部外用,2次/d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卤米松局部外用治疗,2次/d治疗。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为56.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经过8周随访两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白芍总苷联合卤米松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华伟  李凡  米新陵  严霞 《中国医药》2011,6(11):1389-1390
目的 探讨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就诊的71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308 nm准分子激光照射治疗,2次/周,期间外用0.05%卤米松乳膏,2次/d;对照组外用0.05%卤米松乳膏,2次/d;2组均于治疗4周后,2组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5%(29/31)和72.50%(2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17,P<0.05).治疗组中有5例患者第1次治疗后照射部位出现红肿、水疱,暂停治疗,其中2例脱痂后皮损消退,痊愈,其余3例患者再次治疗时,减量100mJ/cm2,再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0.05%卤米松乳膏与10%尿素软膏联合外用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38例手部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5例和对照组63例,试验组予0.05%卤米松乳膏与10%尿素软膏等量混合后涂于皮损处,每天2次;对照组予复方地塞米松乳膏与10%尿素软膏等量混合涂于皮损处,每天2次。观察比较2组用药后第7、14、21天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各观察时间点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0.05%卤米松乳膏与10%尿素软膏联合外用治疗手部慢性湿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卤米松乳膏联合他扎罗汀凝胶治疗慢性角化性湿疹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用卤米松乳膏联合他扎罗汀凝胶外涂患处,以无毒塑料薄膜封包2h,1次/d;对照组40例,用丙酸氯倍他索乳膏联合20%尿素霜外涂患处,方法同治疗组,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愈率(x2=22.51,P〈0.01);有效率(x2=5.33,P〈0.05),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卤米松乳膏联合他扎罗汀凝胶治疗慢性角化性湿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对照Ⅰ组52例,单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Ⅱ组48例单用卤米松乳膏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2和9.16,P<0.05),而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袁星海  姚新民  王豫平  朱钵 《中国药房》2005,16(14):1092-109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将95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1片~3片,3次/d,连用60d;同时,局部外用0.05%卤米松乳膏,2次/d,连用60d。对照组31例,仅给予0.05%卤米松乳膏局部外用,2次/d,连用6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2.5%,对照组有效率为32.3%,2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卤米松与四物消风散联合应用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某科门诊就诊的慢性湿疹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卤米松乳膏(香港澳美制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卤米松乳膏(香港澳美制药)与四物消风散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皮肤瘙痒消失时间、皮肤外观恢复正常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卤米松乳膏(香港澳美制药)与四物消风散联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卤米松乳膏(香港澳美制药)的患者,是治疗慢性湿疹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卤米松乳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46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卤米松乳膏,观察组使用卤米松乳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停药1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卤米松乳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具有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等特点,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与慢性湿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海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534-2535
目的观察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外用0.05%卤米松乳膏和恩肤霜。结果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及起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疗效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手部皲裂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自拟中药外洗浸泡双手,2次/d,同时于泡手后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d和尿素霜2—3次/d,B组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d和尿素霜2~3次/d,分别在治疗第7、14天和第28天观察其疗效,并在第28天治疗后对其临床有效率进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第7天评分经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治疗第14天和第28天时评分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经统计学比较有明显差异(Z=4.555,P〈0.01)且未发现有明显不适反应。结论活血化瘀法能够明显提高对慢性皲裂角化性湿疹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乙氧苯柳胺软膏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乙氧苯柳胺软膏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每日晨起和晚上临睡前外用乙氧苯柳胺软膏各1次,中午外用卤米松乳膏;对照组单纯外用卤米松乳膏,每天2次,均3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28.3%高于对照组的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高于对照组的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发生11例均无需停药或特殊处理,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乙氧苯柳胺软膏联合卤米松乳膏外用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每日早晚各1次给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搽;对照组每日早晚各1次给予卤米松乳膏外搽。另外,2组均同时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0 mg,1次/d,疗程共28 d;分别于治疗2周和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30/50,60.00%)与对照组(26/50,5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8.00%(44/50),对照组为72.00%(3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联合尿素乳膏治疗手部湿疹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联合10%尿素乳膏外用,对照组卤米松乳膏和10%尿素乳膏外用,共治疗4周,记录治疗过程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32%和5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联合尿素乳膏治疗手部湿疹安全有效,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左西替利嗪联合三氯生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慢性湿疹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口服,每天3次;左西替利嗪5mg口服,每天1次;外用三氯生乳膏,每天1次。对照组31例仅给予左西替利嗪治疗,用法用量同治疗组。2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第2、4、6周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治疗时间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期间2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左西替利嗪联合三氯生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蓝科肤宁湿敷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儿童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儿童湿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患儿皮损处用蓝科肤宁溶液湿敷,10~20min/次,2~3次/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溶液湿敷,每次10-20min,2~3次/d;湿敷后2组患儿均外涂氟芬那酸丁酯软膏,2次/d,疗程均2周,每周复诊1次,观察患儿主客观症状的改变,治疗第2周结束时观察疗效,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结束时,两组患儿治疗后积分均明显降低,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5,P〈0.01;t=36.29,P〈0.01);两组间治疗前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P〉0.05),两组间治疗后积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3.53%,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结论蓝科肤宁湿敷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儿童湿疹疗效满意,副作用少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加利多卡因联合中药外洗治疗手部湿疹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手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1 ml加2%利多卡因1 ml的混合液,分别对双手合谷穴注射,每3周1次,6周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浸泡患部20~30 min,2次/d,6周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EASI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3%和79.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加2%利多卡因联合中药洗剂治疗手部湿疹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儿童湿疹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儿童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外用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1次/d);对照组(外用0.1%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d);两组各40例,用药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1、2周的临床疗效。结果用药后1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外用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比外用0.1%糠酸莫米松乳膏2周治疗儿童湿疹的疗效佳、安全性好,是临床治疗儿童湿疹疗效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廖薇  李云鹏  邢飞 《中国药房》2014,(26):2441-2443
目的:观察卡泊三醇搽剂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头部慢性湿疹与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71例头部慢性湿疹与神经性皮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每天早晨、中午各1次将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涂于患处;晚上外用卡泊三醇搽剂喷于皮损处后涂抹数次,每天1次。对照组36例,每天早晨、中午各1次将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涂于患处;晚上外用哈西奈德溶液涂搽患处皮损后涂抹数次,每天1次。连用4周,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4%、88.9%(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泊三醇搽剂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头部慢性湿疹与神经性皮炎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阴囊湿疹的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予润燥止痒胶囊2.0g,3次/d,口服;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用,2次/d和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2次/d;对照组(43例):仅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2次/d。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5.56%;对照组有效率为32.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阴囊湿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