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高剂量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0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7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高剂量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常规剂量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止血率、早期再出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止血率和迟发再出血率以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高剂量生长抑素应用于临床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7,(7):237-239
目的观察口服普萘洛尔或内镜套扎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初次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药物治疗组24例给予患者口服普萘洛尔,内镜套扎组24例定期给予内镜下多环套扎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2年内的再出血发生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药物治疗组和内镜套扎组2年内的再出血发生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普萘洛尔和内镜套扎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初次出血均为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其疗效和安全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普萘洛尔和奥美拉唑维持治疗对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疗效。方法:8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42例:普萘洛尔,Ⅱ组43例:联合普萘洛尔和奥美拉唑。维持治疗6个月并随访1年。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出血的复发率及胃黏膜的改善情况。结果:Ⅰ组和Ⅱ组食管胃静脉曲张加重程度无显著性变化(P〉0.05);2组再出血的复发率分别为35.0%和15.0%,Ⅱ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内镜下胃黏膜恢复总有效率Ⅱ组为92.5%,Ⅰ组为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普萘洛尔联合奥美拉唑维持治疗可有效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8例EVB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给予内镜下套扎术加抗炎止血药治疗,观察组55例给予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泮托拉唑、普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出血再发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术联合药物是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特利加压素或生长抑素治疗食管曲张静脉出血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比。方法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行内镜下套扎术的患者78例,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术后即给予静脉泵注特利加压素1mg/24h,对照组38例,术后即给予静脉泵注生长抑素6mg/24h,持续治疗5天,观察两组术后1月食管曲张静脉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5天、术后1月未再出血率,分析两组的成本-效果比。结果两组患者食管曲张静脉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5天、术后1月未再出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利加压素相对于生长抑素的增量成本-效果比(△C/△E)为163.1/244.6/311.4。结论特利加压素和生长抑素是治疗食管曲张静脉出血有效、安全的药物,相比于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更经济,患者医疗费用更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密集套扎术联合高剂量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某院符合标准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螺旋法套扎术联合常规剂量生长抑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密集套扎术联合高剂量生长抑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但治疗组术前止血率6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8.0%,治疗组的早期再出血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密集套扎术联合高剂量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减少了术后再出血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内镜套扎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分析63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内镜套扎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及随访情况,总结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及再出血发生率等.结果 内镜套扎术治疗63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100%(63/63),早期再出血率1.6%(1/63),早期并发症发生率7.9% (5/63).联合口服β-受体阻滞剂继续治疗,63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再出血发生率为6.3%(4/63),6个月生存率为98.4%(62/63).结论 采用内镜套扎术联合口服β-受体阻滞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简便安全,止血效果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治疗的疗效.方法 103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食道静脉曲张活动出血患者,随机采用内镜下套扎、硬化、及两种方法联合治疗.结果 三组急诊止血率分别为套扎组91.2%(31/34),硬化剂组89.5%(34/38),联合治疗组96.8%(30/31),再出血率分别为5.9%,5.3%和0%,套扎组、硬化组两者疗效相仿(P>0.05),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余两组;曲张静脉消失率套扎、硬化、联合组分别为87%,76%和96%,联合组明显优于其余两组;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内镜下联合治疗较单独套扎术和硬化术治疗效果理想,是目前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内镜下套扎联合普萘洛尔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就诊的10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内镜下套扎联合普萘洛尔的方法,选取同期就诊的10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内镜下套扎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内镜下套扎联合普萘洛尔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止血率高,再出血率低,能够减轻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结论内镜下套扎联合普萘洛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内镜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64例门脉高压急性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均行内镜套扎术,术后分成单纯套扎组和套扎联合生长抑素组观察疗效。结果短期止血率两组均达93%,术后再出血率及再出血时间间隔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镜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远期效果比单纯套扎好,表现为再出血率低和再出血时间间隔延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与硬化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质量效果。方法将214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硬化剂组(EVS)和套扎组(EVL),分别进行硬化剂治疗与套扎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仿(P>0.05),再出血率EVS组为6%,EVL组为5%,急诊止血率EVS组为90%,EVL组为91%。EVL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EVS组(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和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均有效,临床应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2.
吴莉莉  覃刚  蒋锐  邹晓霞  陈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4):2176-2177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将46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4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EVL组),22例采用药物治疗(药物组)。结果 EVL组患者均完成全部结扎治疗,共完成45次、351个结扎点,平均每例结扎1.9次、14.6个结扎点,急诊止血率为91.7%(22/24),近期再出血率为8.3%(2/24),曲张静脉根治率为83.3%(20/24);药物组无曲张静脉消失或缩小,急诊止血率为77.3%(17/22),近期再出血率为27.3%(6/22)。结论 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曲张静脉消失快、并发症较少、再出血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注射肾上腺素止血、钛夹止血、电凝法止血及联合止血四种止血方法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6月)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及Ⅳ组,Ⅰ组患者采取注射肾上腺素溶液进行止血,Ⅱ组患者采取钛夹进行止血,Ⅲ组患者采取电凝法进行止血,Ⅳ组患者采取联合止血的方法,对其止血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Ⅰ组患者即刻止血、再出血及有效止血分别为80.0%、40.0%及60.0%;Ⅱ组患者即刻止血、再出血及有效止血分别为75.0%、30.0%及70.0%;Ⅲ组患者即刻止血、再出血及有效止血分别为65.0%、35.0%及65.0%;Ⅳ组患者即刻止血、再出血及有效止血分别为100.0%、5.0%及95.0%。Ⅳ组患者即刻止血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组(P0.05),Ⅰ组、Ⅱ组及Ⅲ组患者即刻止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及Ⅲ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三个组(P0.05);Ⅰ组、Ⅱ组及Ⅲ组患者有效止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患者有效止血明显高于其他三个组(P0.05)。结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内镜下止血方法效果均较为理想,内镜下止血具有稳定好、安全性高的优势,而联合止血的再出血率比较低。在临床实际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编号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均给予积极补充血容量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0.5μg/h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止血12、24、48 h止血率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止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两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t=3.998,P=0.000),住院时间比较(t=4.362,P=0.000)。结论生长激素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奥曲肽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康复及再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5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60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接受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门静脉血流及内径情况、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再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门静脉、脾门静脉血流、内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36.67%(11/30)较对照组10.00%(3/30)高(P<0.05);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16.67%(5/30)较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40.00%(12/30)低(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能调节患者门静脉血流变化,改善静脉曲张情况,减少再出血。  相似文献   

16.
章维  张苗尊  李建阳 《江苏医药》2013,39(8):915-917
目的 探讨内镜下密集套扎术(DEVL)联合血凝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的疗效.方法 60例EGVB患者均分为两组:A组给予DEVL联合血凝酶1 kU局部注射治疗;B组给予单纯DEVL治疗.末次内镜治疗后3、6个月复查胃镜,评价临床疗效,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急性活动性出血控制率为100%,静脉曲张根治率为90.0%,明显高于B组的70.0%和66.7%(P<0.01和P<0.05).A组近期再出血率为10.0%,远期再出血率为13.3%,明显低于B组的50.0%和40.0%(P<0.01和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3% (P<0.05).A组术后无死亡病例;B组死亡4例(13.3%).结论 DEVL联合局部注射血凝酶治疗EGVB临床疗效优于单纯DEVL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再出血与术后24h CRP水平的相关危险分析。方法对我院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所有患者EVL术后24hCRP监测,通过对比分析EVL术后出血组患者与未出血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再出血组4例,未出血组36例,EVL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达10%,其中1例死亡,病死率为2.5%。再出血组患者血清CRP水平38.50mg/L,未出血组患者血清CRP水平18.50mg/L,两组CRP值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EVL术后24h血清CRP>10mg/L,提示术后再出血风险较高,患者进食需适当延长,必须加强EVL术后再出血的早期识别,从而降低EVL术后再出血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44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均行内镜下食管静脉联合内镜下硬化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不良反应及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为95.45%(42/44)。随访1年中,患者复发1例(2.27%),为合并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无死亡病例。治疗后胸骨后疼痛39例,低热13例,早期再出血2例,早期再出血患者经治疗后出血较快停止,无1例出现食管狭窄。结论: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内镜下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结合药物综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ll缶床效果。方法:消化科自1996年7月~2007年6月,收治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36例,均采用EVL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及奥美拉唑治疗。结果:生长抑素及奥美拉唑联合内镜套扎治疗36例肝硬化并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短期止血成功率达100%。结论:EVL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及奥美拉唑综合治疗,近期止血成功率高、再出血发生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韩文  郝婷婷  郑军  冯义朝  马莹  戴光荣 《安徽医药》2018,22(9):1739-1742
目的 研究内镜下密集套扎治疗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对2013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内镜下套扎治疗的11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操作的方法将其分为密集套扎组和非密集套扎组.比较两组间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第一次套扎治疗术后密集套扎组静脉曲张改善显效率60.32%,明显高于非密集套扎组41.82%(χ2=4.024,P<0.05).密集套扎组套扎治疗术后静脉曲张消除率明显高于非密集套扎组[第1次套扎后19(30.50%)比8(14.54%)(χ2=4.057,P=0.044);第2次套扎后50(79.37%)比20(36.36%)(χ2=22.502,P=0.000);第三次套扎后58(92.06%)比30(54.55%)(χ2=21.800,P=0.000)].使静脉曲张完全消除的套扎次数密集套扎组明显少于非密集套扎组.而在急诊止血率、术后出血、穿孔、发热及胸骨后疼痛等并发症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密集套扎可以显著缩短食管静脉曲张消除的时间,减少内镜下治疗的次数,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