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行气管切开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95例行气管切开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气管切开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气管切开组(早期组)43例和晚期气管切开组(晚期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颅脑损伤后7、28 d时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变化,以及两组中CPIS评分≥6分患者所占的比例。结果早期气管切开组患者在颅脑损伤后7 d时CPIS(5.67±0.99)分低于晚期气管切开组(6.23±0.68)分,同时CPIS评分≥6分患者所占的比例早期气管切开组也低于晚期气管切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颅脑损伤后28 d时,两组CP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PIS评分≥6分患者所占的比例,早期气管切开组仍低于晚期气管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48 h内行气管切开手术治疗有利于肺部感染控制,减轻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因此对于有指征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建议早期行气管切开治疗。  相似文献   

2.
黎岳强 《中国基层医药》2008,15(7):1130-1131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预防和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行气管切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伤后24 h内气管切开组肺部感染(23例)低于伤后24 h后气管切开组(41例)(P<0.01);伤后24 h内气管切开组感染控制率(69.6%)显著高于伤后24 h后气管切开组(31.7%)(P<0.05);感染控制时间(8.7 d)也显著低于伤后24 h后气管切开组(18.6 d)(P<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行气管切开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3.
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止肺部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止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开颅手术后≤24 h气管切开患者40例,另急诊开颅手术后未于早期气管切开(即切开时间〉24 h或未行气管切开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用头孢三代,半合成青霉素静脉滴注预防感染,出现肺部感染者均行痰培养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结果5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中实验组16例有12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4~10 d,平均6.5 d。对照组36例,有12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为10~20 d,平均17.2 d。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率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未早期行气管切开患者(P〈0.01),而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未早期切开者(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止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的肺部感染,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将合并肺部感染者作为观察组,无肺部感染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可能引起肺部感染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2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60例(30.00%,60/200),观察组年龄(53.33±12.84)岁、昏迷状态40.00%,创伤性诊疗操作68.33%、预防应用抗生素53.33%、卧床时间(19.67±5.78)d高于对照组的(37.41±10.77)岁、20.00%、27.14%、32.14%、(13.67±3.67)d;GCS评分(5.34±1.25)低于对照组的(6.76±1.78)(P<0.05);是引起肺部感染组相关因素。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率较高,应针对上述相关因素采取护理措施:加强基础护理、饮食指导、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证、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缩短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并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某院在2016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相关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对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重型颅脑外伤并发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有14例并发呼吸道感染,占总例数的23.33%,共分离出18株病原菌,其中鲍曼溶血不定杆菌5株、铜绿假单胞菌5株、革兰氏阴性菌4株、真菌4株,分别占比27.78%、27.78%、22.22%、22.22%。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5岁、有吸烟史、有糖尿病、使用抗生素、使用糖皮质激素、有鼻饲、入院时GCS评分≥6分、气管切开时间≥7d、ICU入住时间≥7d是重型颅脑外伤并发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5岁、有吸烟史、有糖尿病、入院时GCS评分≥6分、气管切开时间≥7d、ICU入住时间≥7d是重型颅脑外伤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并发呼吸道感染率较高,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鲍曼溶血不定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其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有吸烟史、有糖尿病、入院时GCS评分≥6分、气管切开时间≥7d、ICU入住时间≥7d,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刘海生 《安徽医药》2015,19(12):2361-2362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住院的经头颅增强CT和/或MRI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的老年患者11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气管切开时间将11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于颅脑损伤后24 h后行气管切开术,观察组患者于颅脑损伤后24 h内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控制率及感染控制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20.3% vs 79.7%),感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66.7% vs 23.4%),平均感染控制时间少于对照组[(7.2±2.2)d vs (13.6±3.7 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均以细菌和真菌感染为主,观察组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可减少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少呼吸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28 d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徐慧 《抗感染药学》2022,(12):1689-1692
目的:分析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盱眙县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n=42)与未感染组(n=58);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与其性别、年龄、致病因素、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留置胃管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史、激素药物使用史之间无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白蛋白水平、昏迷时间、气管导管留置时间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肺部感染与患者的气管导管留置时间≥7 d、GCS评分<14分密切相关,二者也是导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7 d、GCS评分<14分是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准确掌握患者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和加强对昏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医院感染的感染发生率、病原菌特点以及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为肺部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其发生肺部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医院感染49例,感染率为40.16%,痰培养结果共分离菌株4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株,占60.42%,革兰阳性球菌14株,占29.17%,真菌5株,占10.42%。通过对肺部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其中年龄、GCS计分、气管切开、呼吸机应用、肺部损伤、意识障碍、手术史、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与引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医院感染率高,病死率高,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预防其肺部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治疗的78例颅脑损伤患者,按气管切开时机将上述患者分为早期气管切开(早期组,共38例)和延迟气管切开(延迟组,共40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肺部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28 d病死率和住院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延迟组的ICU留滞时间为(23.7±7.5)d,机械通气时间为(21.3±7.2)d;早期组分别为(19.5±6.7)d、(16.9±6.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和细菌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延迟组的真菌感染发生率高于早期组(P<0.05)。结论延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肺部感染率和细菌感染率无明显影响,但ICU留滞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较长,真菌感染发生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肺部感染率。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加强气道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不同时机应用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治疗时机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在伤后12~15 d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则在伤后16~30 d给予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GCS评分以及疗效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1.7%(49/6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GCS评分,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大健 《淮海医药》2009,27(5):406-407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程度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SIRS发生与病情程度、预后的关系,SIRS组再根据诊断标准项目符合数分组,分别比较各组病例的病死率。结果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SIRS的发生率高达84.6%,与病情程度有一定关系,病情越重,GCS评分越低,SIRS发生率越高(P〈0.05);SIRS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SIRS组(P〈0.05),且病死率随着SIRS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常诱发SIRS,SIRD的发生与预后有关,应结合是否发生SIRS来综合判断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程度,SIRS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可作为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由我院神经外科ICU治疗后转出的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ADL)、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认知功能采用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出现的肺部感染、重度压疮等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前MMSE、GCS、ADL评分均少于护理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MMSE、GCS、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后肺部感染率、重度压疮发生率、脓毒血症发生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肺部感染率、重度压疮发生率、脓毒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系统康复护理患者认知、运动、神经功能恢复优于护理前,MMSE、GCS、ADL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肺部感染、重度压疮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剂量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3~8分患者共60例,分为纳洛酮治疗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纳洛酮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意识觉醒、血液流变学及临床征象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经纳洛酮治疗后,觉醒时间缩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语言功能及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对于内源性阿片肽引起的生理功能应激性疾病起效快、作用可靠,使用中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阎维维  佟小光  杜毅 《中国医药》2012,7(6):696-698
目的 评价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或鼻饲早期通过不同给药途径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0例t-SAH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口服或鼻饲给药组、静脉给药组、术野灌洗+静脉给药组,每组20例.动态观察伤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监测颅内压,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测伤侧大脑中动脉(MCA)收缩峰流速(Vp)变化,伤后3个月随访记录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术野灌洗+静脉给药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和3个月后预后不良率[分别为25.0% (5/20)比70.0% (14/20)、55.0% (11/20)、35.0% (7/20)和30.0% (6/20)比50.0%(10/20)、40.0% (8/20)、35.0% (7/20)]明显低于对照组、口服或鼻饲给药组、静脉给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野灌洗+静脉给药组、静脉给药、口服或鼻饲给药组、对照组患者手术后1周、2周、3周Vp均较手术前低(均P<0.05);4组患者术后1周内颅内压变化均随水肿高峰期的变化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术后4组患者GCS变化均呈上升趋势,手术后第21天,4组患者GCS评分均较手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野灌洗+静脉给药组预后不良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口服或鼻饲给药组[30.0%(6/20)比50.0% (10/20)、40.0% (8/20),P<0.05].结论 在颅脑创伤早期采用静脉给药联合术野灌洗的方式使用尼莫地平治疗t-SAH可以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开颅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2年10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手术前后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同时对手术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患者GCS为(5.42±1.44)分,治疗后为(12.57±3.75)分,治疗前后G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存活率达90.0%(54/60);手术后患者发生脑积水7例,脑脊液外漏4例,脑膨出3例,其他并发症1例。结论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临床疗效显著,可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临床治疗重症颅脑外伤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进行常规治疗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0年1月~2012年12月实施多学科联合治疗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ADL、GCS评分以及死亡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为(89.36±15.33)分,GCS评分为(14.12±1.22)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为(62.37±10.28)分,GCS评分为(9.89±1.58)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12.5%,对照组死亡率为2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联合治疗可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以及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管外肺水( EVLW)、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E-选择素、血管抑制因子-2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相关性,探讨EVLW、TNF-α、E-选择素、血管抑制因子-2在ARD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中的参考价值。方法选择36例ARDS患者进行PiCCO监测,根据PiCCO监测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的高低分为两组,EVLWI≥14 mL/kg组和EVLWI<14 mL/kg组,监测记录患者EVLWI、PVPI、CI、ITB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患者血气分析结果,记录氧合指数、计算APACHEⅡ评分,应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NF-α、E-选择素、血管抑制因子-2水平。结果 EVLWI≥14 mL/kg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为(23.93±4.44)分、28 d病死率为61.1%、ICU住院时间为(19.05±4.0) d,均较 EVLWI <14 mL/kg组[APACHEⅡ评分为(18.58±3.66)分、28 d病死率为27.8%、ICU住院时间为(14.35±3.39)d]高(t=3.941,χ2=4.050,t=3.797,均P<0.01);同时血清TNF-α为(85.28±18.25)μg/L、E-选择素为(74.07±14.57)μg/L,也较EVLWI<14 mL/kg组[TNF-α为(63.27±20.28)μg/L、E-选择素为(40.99±16.35)μg/L]高(t=3.422、5.847,均P<0.01);EVLWI≥14 mL/kg组氧合指数为(122.86±25.45),较EVLWI<14 mL/kg组的(156.77±37.58)低(t=-3.170,P<0.01)。两组中28 d内仍存活的20例患者(存活组),在入组后经72 h积极治疗后EVLWI明显下降(Z=-0.392,P<0.01),氧合指数较前升高(Z=-3.845,P<0.01),且TNF-α、E-选择素水平均较前下降(t=7.194、4.025,均P<0.01);而死亡组16例患者经72 h积极治疗后EVLWI、TNF-α、E-选择素水平较前无下降,氧合指数较前无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EVLWI 与PVPI、EVLWI 与TNF-α、EVLWI与E-选择素均呈显著正相关(r=0.605、0.649、0.549,均P<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75例,按照骨窗大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术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7.50%、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尤其是一些特重型的颅脑损伤者,能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由于继发颅内高压而导致再次进行手术的概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相关性及其治疗结果。方法对7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采取药物常规治疗,必要时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GC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明显提高,伤后6个月GOS评分明显增高。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显著降低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脑脊液LDH、CK水平,并有满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