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患者 ,男性 ,5 8岁。 2 0 0 0年 6月以来 ,于劳累后出现午后高热 ,用“先锋 V、青霉素”等消炎治疗无效。 1个月后行胸片检查示“双上肺陈旧性结核 ,右肺中段炎症 ,右下肺胸膜包裹性积液”,给予抗结核治疗 (雷米封 0 .4 g,3次 / d 利福平0 .4 5 g,3次 / d 吡嗪酰胺 0 .5 g,3次 / d)及抗菌治疗 (丁胺卡那霉素 0 .4 g/ d 头孢噻口亏钠 0 .4 g/ d) ,效果差。治疗中实验室检查 :布氏 ( )、红细胞沉降率 12 5 mm/ 1h”,后加用四环素口服 ,无效。 10 d后 CT检查发现“右肺炎 ,脾脏多发占位性病变 (淋巴瘤可能 )”,遂于 2 0 0 0年 7月 3 1日入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和免疫组化表型,为该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外科手术脾切除标本及淋巴结标本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多种单克隆抗体标记肿瘤细胞。结果:肿瘤累及脾白髓边缘区,瘤细胞中等大小,胞质透明,胞核稍不规则。免疫组化LCA+,L26+,CD79α+,bcl-2 ,UCHL-1-,CD3-,CD5-,CD10-,Kp-1,CyclinD1-。结论: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为一种极少见的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可累及淋巴结,根据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可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3.
谢滨  郑光琪 《成都医药》2009,(3):205-205
患者,女,76岁。因全身乏力伴上腹闷胀不适8月,加重1月入院。患者于8月前无意中扪及左侧腹部拳头大小包块,并进行性增大,出现左上腹闷胀感伴全身乏力。于当地医院行B超及血常规检查诊断为脾大、重度贫血。入血液科给予增强免疫力治疗后,症状稍缓解。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入我院治疗。入院时查体:左上腹可扪及一包块,右极超过前中线,叩诊与脾脏浊音界相延续,肝脏浊音界正常,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76岁。因全身乏力伴上腹闷胀不适8月,加重1月入院。患者于8月前无意中扪及左侧腹部拳头大小包块,并进行性增大,出现左上腹闷胀感伴全身乏力。于当地医院行B超及血常规检查诊断为脾大、重度贫血。入血液科给予增强免疫力治疗后,症状稍缓解。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入我院治疗。入院时查体:左上腹可扪及一包块,右极超过前中线,叩诊与脾脏浊音界相延续,肝脏浊音界正常,  相似文献   

5.
恶性淋巴瘤的分类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继贤 《河北医药》2004,26(3):218-220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E)是淋巴结和(或)结外部位淋巴组织免疫细胞的实体瘤,来源于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的恶变。国际上统一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又通称为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两大类。我国ML发病率为1.39/10万(男)和0.84/10万(女)。据各省市9829例分析,NHL占95.6%,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探讨淋巴结内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NMZL)的形态特点、免疫表型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0例淋巴结的NMZL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随访.结果:10例就诊时均精神状况良好.6例得到随访,大多(5/6)临床分期较高(Ⅱ或Ⅲ期).细胞的形态以中心细胞样细胞为主,少数可以单核细胞样细胞为主或小淋巴...  相似文献   

7.
<正>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marginalzone B-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简称MALT淋巴瘤,可发生于胃肠道、唾液腺、肺脏等器官组织,喉部MALT淋巴瘤极其少见,国内外文献多为个案报告[1-3]。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原发性喉MALT淋巴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本病的诊治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对淋巴组织增生的免疫表型和免疫基因型分析技术的发展,不仅对结内的淋巴瘤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断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结外部位淋巴瘤的研究莸得了迅速的发展,产生与传统的组织形态学诊断标准相结合的免疫表型和免疫基因型的诊断标准,使结外淋  相似文献   

9.
张子勇  杨凤娥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769-3770
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较罕见,文献中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仅占人体恶性肿瘤的1%以下。就近期发现的3例,结合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分型及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酷似淋巴瘤的脾结核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红  任明强 《贵州医药》2004,28(7):612-613
结核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约90%的病例原发灶在肺部。病变主要在脾脏而其他部位结核病灶不明显的脾结核很少见,国内仅有个别病案报道,其临床表现与淋巴瘤颇相似,极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11例脾结核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介绍,旨在提高对本病认识,以利及时诊断,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1.
赵伟  陈陆俊  田波  谈炎  鲁常青 《江苏医药》2012,(7):812-814,740
目的探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方法对77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苏木素和伊红染色(HE)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按WHO 2008年《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病理学和遗传学》标准进行分类。结果 77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32例(41.6%),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20例(26.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1例(14.3%),前驱T淋巴细胞淋巴瘤9例(11.7%)。结论 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发生的亚型是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其次为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前驱T淋巴细胞淋巴瘤。其中,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差,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加深对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型淋巴瘤的认识。方法 复阅胃肠道MALT型淋巴瘤30例,在HE诊断基础上做HP染色和免疫组化LCA、CD20、κ、λ、CK标记。结果 胃16例,肠1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黑便或血便,腹部包块。病理改变以边缘区B细胞(中心细胞样细胞)为主,13例出现变异大细胞,3例以变异大细胞为主。25例有淋巴上皮(LEL)病变,18例有淋巴滤泡结构,21例见浆细胞浸润。17例HP阳性,30例CD20阳性。结论 胃肠道MALT型淋巴瘤与HP感染关系密切。低度恶性的MALT型淋巴可向中度恶性或高度恶性淋巴瘤转化。  相似文献   

13.
李瑛  杜润梅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10):769-769
患者,男,20岁。主因无诱因发热7 d,2005年4月30日来诊。体温37℃~38℃,面色苍白,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腹软,无压痛。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诉以往颈部多次淋巴结肿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8×109/L,中性:0.50,淋巴:0.33,血红蛋白:121 g/L,血小板:211×109/L,尿常规正常,以往多次化验白细胞均低。超声所见:脾肋间厚约6.1 cm,肋下厚3.2 cm,长9.0 cm,实质呈低回声,其实质内布满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低回声区,边界清晰,无包膜回声,后方无增强效应,CDFI显示瘤内及周边有丰富的高速动脉血流,峰值速度约71 cm/s,阻力指数0.68。于第一肝门处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省立医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首次就诊的56例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按照化疗前外周血CD4+/CD8+比值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淋巴瘤样丘疹病(lymphomatoid papulosis,LyP)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方法:收集遂宁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3例LyP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躯干、四肢单发或多发的红棕...  相似文献   

16.
[病例]男,44岁.因持续性左上腹部疼痛伴发热20天入院.患者于1996年曾因外伤行"脾切除术".查体:体温38.3℃,脉搏90/min,血压120/90 mmHg.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左锁骨上、右胸锁乳突肌旁可触及两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质地较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差,无触痛;右下肺叩呈实音,呼吸音减弱,心脏听诊未见异常;腹部稍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肝于右肋缘下5 cm可触及,质地中等,表面光滑,边缘钝,无触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相似文献   

17.
[病例]男,44岁。因持续性左上腹部疼痛伴发热20天入院。患者于1996年曾因外伤行“脾切除术”。查体:体温38.3℃,脉搏90/min,血压120/90 mmHg。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左锁骨上、右胸锁乳突肌旁可触及两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质地较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差,无触痛;右下肺叩呈实音,呼吸音减弱,心脏听诊未见异常;腹部稍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肝于右肋缘下5 cm可触及,质地中等,表面光滑,边缘钝,无触痛,移动性浊音阳性。患者入院前曾在外院腹部B超及CT检查提示:肝大,胰头大,胆囊炎,胆石症,腹膜后淋巴结大。入院后查血白细胞在(17.5~19.8)×109/L之间,HBsAg,HbcAb,HBeAg均阴性,肝功能正常。左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提示: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性淋巴瘤。胸、腹腔穿刺均抽出血性胸、腹水,化验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脾多肽注射液对手术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的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的老年直肠癌患者(65周岁及以上患者)1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均有74例。对照组给予手术、营养支持、补液、抑酸、伤口清洁换药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手术当日开始给予脾多肽注射液静脉滴注10 d。分别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并且在手术前3 d及手术后21 d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分别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前的一般资料、淋巴细胞亚型及CD4+T细胞/CD8+T细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CD4+T细胞、Treg细胞比例及CD4+T细胞/CD8+T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术后对照组CD3+T细胞、CD4+T细胞比例及CD4+T细胞/CD8+T细胞降低(P<0.05),CD8+T细胞比例升高(P<0.05),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P=0.603)及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P=0.801)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干预组CD4+T细胞、Treg细胞比例及CD4+T细胞/CD8+T细胞降低(P<0.05),CD8+T细胞比例升高(P=0.004),CD3+T细胞(P=0.428)及NK细胞(P=0.079)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脾多肽可以调节免疫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改善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眼睑套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眼睑原发性套细胞淋巴瘤(mantlecelllymphoma,MC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应用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技术对1例眼睑原发性MCL进行研究,观察其影像学特征、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结果MRI提示右眼眶下缘片状等T1等T2信号影,边界清楚,大小约2.4cm×0.9cm×0.6cm,增强扫描轻度均匀强化,肿物邻近眼球,眼外肌结构完整,未见明确骨质破坏;光镜示肿瘤细胞弥漫性增生,肿瘤细胞小至中等大,核型不规则,染色质中度稀疏,可见核分裂像;肿瘤组织中散在分布上皮样组织细胞以及玻璃样变性红染的血管壁。免疫组化示:CD20(+),CD3(-),CD5(+),CyclinD1(+)。结论原发于眼睑部位的MCL非常罕见,影像学无特征性的表现,组织学形态表现独特,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FC方案治疗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LL/CL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5例SLL/CLL患者,其中初发者9例(初发组),复发、难治者6例(复发难治组),均接受FC化疗方案:氟达拉滨25~3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环磷酰胺0.2 mg静脉滴注,第1~3天。28 d为1个周期,重复4~6个周期。结果 15例平均完成约4.4个周期,完全缓解(CR)率66.7%(10/15),部分缓解(PR)率26.7%(4/15),总有效(OR)率93.3%(14/15);2组CR率、O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抑制,出现Ⅲ~Ⅳ级白细胞减少者5例(33.3%),出现Ⅲ~Ⅳ级血小板减少者3例(20%),出现感染、发热5例(33.3%),无相关毒性死亡。2年生存率为93.3%(14/15),2年无病生存率为86.6%(13/15),2组2年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对SLL/CLL的近期疗效较好,患者能够耐受其不良反应,但是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