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及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75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双侧脑室引流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同时行脑室内尿激酶灌注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75例患者中死亡13例(17.3%),其中3例死于早期脑疝,5例死于再出血,5例死于呼吸衰竭、应激性溃疡出血及肺栓塞;存活62例,均于17 d内复醒,平均7.1d,其中3例出现交通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及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安全、有效,可以减少后期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张宗胜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7):1066-1066
目的:探讨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辅以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脑室出血患者行双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尿激酶灌注,术后3~5天行腰大池外引流,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动态CT观察脑室出血全部消失时间3~5天,平均4.3天,30例中,痊愈23例,4例好转,3例死亡,死亡率10%.结论: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辅以腰大池外引流是治疗脑室出血积极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正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582-1583
目的:探讨重度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降低重度脑室出血的死亡率。方法:对重度脑室出血的病例行双侧脑室插管尿激酶持续冲洗及腰池持续引流治疗。结果:本组23例重度脑室出血病人,存活率87%(20/23),死亡率13%(3/23),2例病人因交通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CT显示三、四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2~5天,平均3天。结论:及早疏通脑室系统梗阻是脑室出血的治疗关键,双侧脑室插管尿激酶持续冲洗及腰池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行双侧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尿激酶灌注冲洗联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急性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共收治的符合条件的急性重型脑室出血患者42例均急诊行双侧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尿激酶在两脑室引流管交替灌注冲洗,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期间积极采取各种综合治疗措施。根据其治疗效果,与以前常规单侧侧脑室引流的39例资料对照。结果本组治疗的42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的脑室血肿清除时间、脑脊液转澄清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本治疗组脑室及腰大池引流平均6.2 d并拔管。术后无颅内感染及明显再出血,2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随访12个月。基本痊愈18例(42.9%),中残10例(23.8%),重残4例(9.5%),植物生存2例(4.8%),死亡8例(19.0%)。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急诊行双侧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尿激酶灌注冲洗联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急性重型脑室出血可较早拔除引流管,患者较早清醒,从而缩短住院病程,减少并发症,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提高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侧脑室出血外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63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先行双侧脑室外引流,24h后结合腰大池引流并用尿激酶灌注进行头腰侧交替引流血性脑脊液。结果术后10d复查CT,43例脑室系统积血基本消失,14例积血减少50%,6例积血减少30%,无梗阻性脑积水。术后死亡16例(占25.4%)。存活47例(占74.6%),随访3个月,按ADL分级:Ⅰ级8例,Ⅱ级13例,Ⅲ级15例,Ⅳ级7例,Ⅴ级4例。结论采用双侧脑室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能明显减少引流时间,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胡凌  崔明 《安徽医药》2011,15(7):882-883
目的 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1例脑室出血患者行单(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后1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2~4周.结果 治愈12例,好转6例,植物生存2例,1例再出血死亡.无颅内感染病例.结论 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对56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取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56例患者脑室内血液5~10d内完全清除,大部分5d之内,治疗期间有2例发生再出血。1例治疗中途放弃治疗,后随访死亡。治疗后恢复良好20例,部分生活自理18例,完全卧床生活不能自理13例,死亡5例,仅2例患者发生脑积水。结论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度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重度脑室出血的病例行双侧脑室外引流及腰池持续引流治疗。结果:存活率80.5%(29/36),死亡率19.5%(7/36),CT显示三、四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3-6天,平均4.3天。结论:及早疏通脑室系统梗阻是脑室出血的治疗关键,双侧脑室外引流及腰池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大池置管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脑室出血患者45例,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大池置管术治疗,术后应用尿激酶灌注,观察疗效。结果 45例患者术后复查颅脑CT积血清除99%以上34例,75%以上11例;术后存活42例,死亡3例,随访半年完全恢复日常生活10例,部分恢复21例,生活需要照顾11例,存活患者无脑积水发生。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大池置管术治疗脑室出血,手术简单、快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侧脑室与腰大池联合置管引流与单纯侧脑室置管引流治疗脑室内铸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本科2008年7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75例脑室内铸型血肿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 A组(治疗组)39例,行侧脑室与腰大池联合置管引流术;B组(对照组)36例,单纯行侧脑室置管引流术。两组术后均常规予尿激酶定时脑室灌注,血肿引流超过95%以上拔管,引流管留置7 d以上患者均予抗生素定时脑室冲洗预防感染。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组患者有效率82.05%,血肿清除时间5~11 d,平均7.2 d;B组患者有效率69.44%,血肿清除时间6~14 d,平均10.8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颅内感染率、脑积水发生率A组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脑室与腰大池联合置管引流治疗脑室内铸型血肿效果优于单纯侧脑室置管引流,并可以减少颅内感染及脑积水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单侧、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早期疗效。方法 28例重度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例,接受单侧脑室外引流结合腰穿置管引流,对照组13例,接受双侧脑室外引流结合腰穿置管引流。对比两组患者脑室积血清除时间,90d后神经功能状态。结果实验组三、四脑室积血清除时间(3.4±1.3)d,对照组三、四脑室积血清除时间(3.1±1.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d后实验组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与对照组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颅内感染1人,对照组颅内感染2人,实验组1人于术后2个月因慢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脑室穿刺外引流联合腰穿置管引流是治疗重度脑室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单侧脑室外引流清除三、四脑室积血速度与双侧脑室外引流相同,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的患者早期的疗效不一定优于单侧脑室外引流患者。  相似文献   

12.
腰大池联合侧脑室引流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腰大池联合侧脑室引流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分析本科2003.07-2012.12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83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38例患者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腰大池引流,45例患者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尿激酶冲洗+腰穿放脑脊液。结果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腰大池引流一组比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尿激酶冲洗+腰穿放脑脊液一组疗效显著提升。结论自发性脑室出血,特别是侧脑室及三、四脑室铸型的患者死亡率非常高,能及时有效的清除脑室内血肿对病人的预后非常重要,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戴钧  章军  王永林 《安徽医药》2013,34(9):1360-1361
目的探索侧脑室、腰大池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治疗丘脑出血继发脑室铸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7例患者,行双侧置管并反复灌注尿激酶溶解引流凝血块,同时行腰大池置管引流血性脑脊液。结果术后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据GOS量表评定,Ⅰ级者6例,占22%,Ⅱ级者10例,占37%,Ⅴ级者3例,占11%。结论该方法可加速脑室内血肿廓清速度,疏通脑脊液循环通路,减轻脑血管痉挛,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14.
脑室外引流并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从 1 995年 6月至 2 0 0 2年 1 0月共收治脑室出血 4 3例 ,采用脑室外引流后并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 2 6例 ,女性 1 7例 ;年龄 1 7~ 6 6岁 ,平均年龄 4 7岁。自发性脑出血 1 8例 ,高血压出血 1 1例 ,外伤性及其它脑出血1 4例。其中基底节破入脑室 2 4例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1 3例 ,单纯脑室出血 6例。全部病例伴有 、 脑室铸型。单侧脑室引流 2 9例 ,双侧脑室引流 1 4例。术后 7~ 1 2天引出的脑脊液呈淡褐色。 CT复查 ,第 、 脑室血块消失液化 ,拔除脑室引流管 ,行腰大池持续引流。2 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侧侧脑室与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全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2年12月经双侧侧脑室与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的30例全脑室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痊愈22例,好转3例(后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脑血管动、静脉畸形),死亡3例,形成脑积水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例。结论超早期行双侧侧脑室与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的方法可早期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白细胞分解、吸收过程的炎症介质刺激,减少脑积水的发生,从而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夏承东 《淮海医药》2014,(6):568-569
目的探讨对脑室出血患者采用侧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对入选的20例脑室出血病例采用侧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并同时应用尿激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术后死亡1例,为再出血致血肿增大致脑疝而死亡。术后存活19例,随访6个月GOS评分:优良11例,轻残4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1例,均无脑积水发生。结论脑室出血采用侧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同时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可明显减少脑积水发生。  相似文献   

17.
吴军  林秋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217-218
目的对应用脑室外引流与腰大池持续引流两种技术联合对患有脑室出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92例患有脑室出血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脑室外引流与腰大池持续引流两种技术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脑室出血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引流治疗时间和住院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脑室外引流与腰大池持续引流两种技术联合对患有脑室出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利用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术治疗效果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即刻CT示血肿清除率在65%-80%左右,9例幕下出血引起脑室铸型血肿病例,3个月随访GOS4分。26例幕上血肿引起脑室铸型血肿病例,3个月随访GOS4分16例,3分10例。结论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术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加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效果。方法对30例患者急诊行双侧侧脑室外流术,并在术后第5~7天拔除侧脑室引流管的同时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结果恢复良好3例(10.0%),轻度残疾5例(16.7%),重度残疾10例(33.3%),植物生存9例(30.0%),死亡3例(10.0%)。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急性肾衰竭,1例死于术后1周的再次脑出血。30例患者均无颅内感染发生。结论双侧脑室外引流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脑室内出血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改善预后并提高生存质量,减少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结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早期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结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患者术后生存56例,术后功能恢复按ADL分级法:ADL(恢复正常)20例,ADL。(生活自理)24例,ADL,(需人帮助)12例,死亡6例。结论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结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是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