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15岁.因刺激性干咳、胸闷1月入院.1月前因着凉后出现刺激性干咳,无痰,略感胸闷,伴发热,体温37.5~38℃.入院查体:无复视、眼睑下垂,右肺呼吸音低,左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胸部CT示右前上纵隔巨大软组织影,密度均匀一致,约16cm×15cm大小,边缘光滑,无分叶,纵隔左移.术前诊断:纵隔实体肿瘤.于全麻下行右胸前外侧切口纵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前上纵隔,呈椭圆形,约18cm×15cm×15cm,包膜完整,与右胸壁、右肺、上腔静脉和气管粘连,未见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2.
<正>例1女,60岁。因胸闷憋气17年,加重伴背痛2月CT检查示后纵隔占位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不大,胸廓对称,左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5次/min。CT示:左后下纵隔有一23cm×19cm×17cm混杂密度肿块影,大部示软组织密度,边缘可见脂肪密度,边界尚清,左肺下动脉受压变窄,肺门及纵隔内无肿大的淋巴结,左下肺受压,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无变形。钡透示:食管中下1/3处见长约12cm向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51岁。因左侧胸痛、胸闷6个月,加重1周,于2012-02-11入院。查体:无内分泌异常体征。CT检查提示:上前纵隔偏左侧可见一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较清,大小约5.2 cm×5.1 cm×4.4 cm,其后缘与主动脉弓关系密切,CT值约40 Hu,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平均CT值约90 Hu,其内密度不均,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区,病灶边界清。提示胸腺瘤。于住院3 d后在全麻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腺瘤摘除术。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3岁,因“体检发现左侧纵隔肿物6个多月”收住院。患者于2007年10月在工厂体检X线示:“左前纵隔肿物”,随后到佛山市某医院行胸部CT检查示:“左侧纵隔肿瘤(畸胎瘤、错构瘤)”。患者发现后一直无心悸、气促,无头晕、头痛,无胸闷、胸痛等不适,拟“左侧纵隔肿物”收住院。查体:T36.7℃,P84次/min,R20次/min,BP135/85mmHg,神志清,胸廓无畸形,双侧对称,双肺呼吸音粗、对称、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界不大,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胸片:左前纵隔可见一大小约8am×7cm的肿块影,肿块与纵隔相交呈钝角,前上缘可见弧形钙化影,肿块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5.
刘旭升  玄贞爱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7):2611-2611
1 病例介绍 女,51岁.因胸闷、胸疼、心慌1个月,加重3 d人院.双下肺未闻及干啰音.胸部无凸起,全身检查未发现肿大淋巴结.血、尿常规正常.入院后查CT示前中纵隔可见一大小约11.0 cm×8.0 cm软组织肿块,肿块周边实质呈结节状.中心为不规则的低密度,心脏受压后移,密度欠均匀,与周围血管分界不清:增强后可见肿块实质部分强化.双肺内未见明确病灶.左侧胸壁可见结节样突起,并可见胸腔积液.术后病理:侵袭性胸腺瘤并肋骨转移.  相似文献   

6.
王杰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3):179-180
1病例特点患者女,47岁。因反复心慌、胸闷不适半年入科。入科查体:BP120/70 mm Hg HR 80 bpm、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入科后查:食道钡餐未见异常;胸部增强CT示:后纵隔左侧可见类圆形肿块影,大小约6.6×6.4 cm边界清楚,肿块密度均匀,增强后无强化;彩超示:后纵隔内6.4×  相似文献   

7.
胡一迪  施仲义  谢炳銮 《江西医药》2006,41(11):862-863
1病例报告 患者,男,71岁。因“反复胸闷乏力半年余。加重2个月”于2006年3月14日入院。入院查体: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平稳。双肺可闻及少许湿性罗音,左肺呼吸音减低。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片示:左胸肿块,右肺感染,心脏右移。CT示:左肺下野至腹腔巨大占位。考虑来源于膈肌间质瘤或肉瘤可能性大。右肺感染性病变,右侧胸腔少量积液。查肺功能示重度限制性通气障碍,心超示三尖瓣轻度返流,肺动脉高压,B超示左肾重度积液伴多发结石。  相似文献   

8.
[病例]女,68岁.主因间断性胸闷、气短3年、加重5 h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0/min,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心包磨擦音.心电图检查示前壁、下壁心肌缺血.入院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行冠状动脉介入术.  相似文献   

9.
[病例]女,68岁.主因间断性胸闷、气短3年、加重5 h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0/min,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心包磨擦音.心电图检查示前壁、下壁心肌缺血.入院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行冠状动脉介入术.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59岁。因胸闷、咳嗽1个月于2005-10-07入院。查体:胸部无阳性体征。胸部正位X线片示:肺内或纵隔占位性病变。CT检查示:左后纵隔内占位性病灶。术前诊断:左后纵隔肿瘤。全麻下行左侧剖胸探查术。术中见左后上纵隔脊柱旁第2肋间有-2cm×3cm×4cm肿物,质软,边界清,有完整包膜,可活动,基底部源于第2胸椎椎间孔,挤压后肿物缩小明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70岁.因轻度进食梗阻半年,突发呕血1日入院.纤维胃镜检查见距门齿23cm处粘膜呈菜花样隆起,突向管腔,肿物表面溃烂且有小结节样隆起.病检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及少许鳞状细胞.胸部CT示食管中段可见其内软组织密度灶突出食管腔内,CT值38Hu,双肺及纵隔正常.头颅CT、腹部B超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2.
巨大纵隔肿瘤切除1例河南省驻马店市159医院陶镇,许开国患者女性,62岁。因持续加重胸闷、气促8年,于1991年10月12日入院。检查:意识清楚,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叩诊右上肺内侧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胸部正位片显示右上纵隔增宽,边缘模糊。侧位片示前上...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4岁。因咳嗽、痰中带血20d于2000-01-02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肺呼吸音清晰,右下肺呼吸音稍减低,双肺均未闻及干湿性罗音。CT检查示右肺下叶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块影,边界清,略呈分叶状,直径约4.2cm,其外侧可见胸膜皱缩征,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诊断右肺下叶周围型肺癌。于2000-01-04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后标本病理证实:右下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浸润周围肺组织,支气管切缘未见癌组织浸润,支气管旁淋巴结6枚未见转移性癌。出院后5个月,患者又因咳嗽、胸闷…  相似文献   

14.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8岁,因咳嗽1个月,发现纵隔肿块5d,伴头晕,乏力,来院就诊。既往无高血压病及结核病史。查体:贫血貌,双肺呼吸音清晰,胸部X线片及CT扫描示:"右后纵隔脊柱旁沟处可见10.0cm×8.0cm×7.0cm卵圆形边界清楚锐利的软组织肿块,无骨质破坏"。完善术前准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胸探查,纵隔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15.
[病例] 女,67岁.主因间断胸痛、胸闷7年,加重1 d入院.查体:血压138/80 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界不大,心率76/min,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心脏杂音.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既往有高脂血症、曾行甲状腺切除术.查血清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正常.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12岁,体重40 kg,身高147 cm。以"突发心悸、胸闷1 d"为主诉入院。患者1 d前于上课时突感心慌、胸闷,持续不缓解,遂来我院。入院查体:脉搏24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20/58 mmHg,颜面苍白。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未见黄染,无蜘蛛痣。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240次/min,律匀齐,第一心音尚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区无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纵隔型肺癌的CT影像特点,提高纵隔型肺癌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11年9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院经支气管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29例纵隔型肺癌患者中,中心性肺癌14例,周围型肺癌11例,隐匿性肺癌4例。左上肺11例,左下肺2例,右上肺13例,右下肺3例。CT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影,CT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影,其中病灶中央坏死15例,不规则钙化5例;7例患者有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者8例,纵隔淋巴结肿大者11例,淋巴结坏死者5例。结论在纵隔型肺癌在CT表现上具有一定特点,可与纵隔肿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9岁,既往身体健康,因“化脓性脑膜炎”入院,因低血压而行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术后第1天复查双肺CT发现右肺上叶纵隔旁类圆形团块影。间隔4d后行双肺增强CT示右肺上叶纵隔旁见类圆形团块影,大小为4.9cm×5.4cm×5.0cm,其上缘与胸膜顶关系密切,平均病灶CT值为79HU,动态增强扫描病灶未见强化征象。结合临床分析考虑为纵隔旁血肿。  相似文献   

19.
胸腺癌2例     
李廷海  赵东勇  王兰朋 《河北医药》2009,31(20):2847-2848
例1,男,16岁,主因发热、乏力、胸痛1个月于2008年8月10日入院。体温最高40℃,无咳嗽、咯痰、咯血。查体无阳性体征。查WBC 10.03×109/L,N 71%。胸片:右中肺野内带可见一直径5 cm块状影,与右上纵隔无明显分界。中上纵隔增宽。CT:纵隔窗示前上纵隔增宽。胸腺区可见一5.9 cm×6.5 cm×8 cm不规则肿块影,密度不均,呈囊实性改变CT值16~44 Hu,并与周围血管及心包分界不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纵隔原发性少见肿瘤的多层螺旋CT的表现,提高对前纵隔少见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16例前纵隔原发性少见肿瘤的CT表现,所用病例均行MD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8例,神经内分泌癌3例,部分性异位甲状腺肿1例,Castleman病3例;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及神经内分泌癌CT表现为前纵隔巨大占位,并侵犯上或中纵隔,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明显强化;部分性异位甲状腺肿及Castleman病CT表现为前纵隔良性占位,增强扫描部分性异位甲状腺肿强化特点与颈部甲状腺表现一致,Cas-tleman病病灶强化非常明显。结论前纵隔原发性少见肿瘤较易被误诊,但部分肿瘤有比较特殊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