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金匮要略》关于肺系疾病进行了全面探讨,仲景在学术上师承《内经》,发展《内经》,对肺系疾病的论述,除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为论治肺疾专篇外,还在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等其他篇中分别从不同方面论述了肺系疾病的理法方药,将其治法概括为宣、降、清、泻、润、温、敛、补八法进行系统讨论,并附上自己诊疗医案,以期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和指导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胸痹病名,起源于《内经》,详述于仲景,如《灵枢·本藏篇》云:“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但《内经》对胸痹病脉因证治方面的记载,却语焉不详,迨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列“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专篇,才比较完整地论述了胸痹、心痛和短气的证治。仲景论述胸痹病,理法方药具备,堪为后人楷模。但社会在发展,医学在前进,目前  相似文献   

3.
《内经》对咳嗽已有较深刻认识,《素问.咳论》所云“皮毛者,肺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指出形寒饮冷伤肺为咳。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肺瘘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及“痰饮咳嗽病脉证治”两篇,从表里寒热虚实例述咳嗽病证,既体现咳嗽病是肺系疾患的主要症状,也说明凡邪气如痰饮、热邪、燥邪、风邪等伤肺即可致咳,所列诸方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至今仍为临床所喜用。  相似文献   

4.
从中焦脾胃论治肺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建玲  潘晨 《河南中医》2006,26(5):11-12
肺痿是各种肺系疾病发展到后期出现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以气喘、咳吐浊唾涎沫、反复发作为特点。肺痿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并立专篇而论述的,它是中医学中独有的一个病名[1]。关于其病因病机,《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指出“热在上焦者,因咳而为肺  相似文献   

5.
罗玲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520-1521
本文对《金匮要略》肺系病证的辨治从病证辨识、病因病机、证治方药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冀为当今临床诊治肺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疸”,或云恶病,或云热病,或云黄病。据《金匮·黄疸病脉证并治》篇所述症状观之,系指以发黄为主的一类疾病。黄疸作为病名始见于《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云:“目黄者曰黄疸”;又云:“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灵枢·论疾诊尺篇》云:“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所以,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特征的病证。黄疸病名虽始见于《内经》,但论述不详。继《内经》之后,《金匮》一书专设《黄疸病脉证并治篇》详细论述了黄疸病的因机证治及预后,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为后世诊治黄疸病奠定了基础: 一、黄疸分类在《金匮》一书中,张仲景把黄疸分为谷疸、酒疸、女劳疸三种类型,并对三者的病因、病机、主症做了详尽的论述。原文云:“趺阳脉紧而数,  相似文献   

7.
饮证最早见于《内经》,载有水饮、积饮、溢饮等。《金匮要略》首次提出痰饮病,并对其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阐述最详,该篇将痰饮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大类。此外,痰饮还散见于《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胸痹心痛短气病》、《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呕吐哕下利病》等篇章。《金匮》虽然痰饮混称,但重在论述饮证。其治疗主要有以下十法。  相似文献   

8.
专篇论述妇科病证治,首推张仲景《金匮要略》妊娠、产后、杂病脉证并治三篇(以下简称《金匮·妇人篇》)。妇科淤血证治,《内经》早有论述,而仲师在《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在《金匮要略》妇人篇中,载有淤血证之成因、症侯及方药。凡论八条,方药八首,有论有方,为后世妇科淤血证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仲景辨治痹证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 ,一直为后世医家所尊崇。本文选取《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以关节疾病表现为主或与此相关的病证 ,从脉因证治的角度展开讨论 ,以理清仲景辨治痹证的基本脉络 ,并推源溯流 ,分析和归纳古今的临证思路和经验 ,以供同道参考。1 病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即称为痹证。关于痹 ,《内经》中已有专篇论述 ,其偏重在理论 ,强调外邪的侵袭。而临床的具体证治 ,始于张仲景 ,仲景著作中除了湿病、历节、血痹、肾着之外 ,诸如湿痹、风湿、风痹、周痹等均和骨节疼痛相关 ,从现…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为论治痰饮病的专篇,该篇内容丰富,广泛涉及痰饮病的成因、主证、分类、证治及预后,可谓《金匮要略》中几个大篇之一,有很大的临床指导意义。笔者从事《金匮要略》教学以来,对本篇所涉及痰饮之脉象一直在探索,尤其对教材把第13条肺饮不弦与第14条其脉平也之因均解释为病尚轻浅不能  相似文献   

11.
“治未病”首倡于《内经》,仲景将这一思想作为其学说的精髓,在《金匮要略》中不但体现在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方面,而且体现在对疾病预防性治疗的用药方面。其精神实质是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传。《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从养生防病、重视先兆、早治防重、已病防传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医“治未病”的丰富内涵。“治未病”理论在临床用药中的运用,也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露  赵黎  许霞  刘静 《中医药导报》2022,(11):144-146+158
《类证治裁》对痹证的认识博采众长而加以创见,善据纲辨痹,除专列“痹症论治”一篇外,还据痹证临床表现命名,列“痛风历节论治”“麻木论治”“脚气论治”等篇,并对其命名依据、症候特点、治法治则及处方选药均加以论述。在诊治上其强调脉证合参,侧重脉诊;在治疗上强调驱邪以胜者为主,并于驱邪之时重视正气的补益,认为气旺则脉自通,强调扶正通络;在药物选用上则以病位为据,据病位不同选以不同引经药。林珮琴还重视内外合治,常以内治之理指导外治,以针刺、熏洗等外治之法辅助药物,且在痹证论述后多附临证医案参以印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从“劳风”病证思考从“痰”论治呼吸道疾病的意义。方法:参考《内经》等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从《内经》“劳风”病证探讨“痰”与肺失肃降的关系,提出“痰”在一定程度上是肺系疾病最基本的病理变化的论点;临床治疗呼吸道疾病,应遵循因势利导,祛除痰邪的治则。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对妇科病的治疗研究,有不少著述。如《疗妇人方》二卷,《金匮要略》中关于妇科疾病的论治,以及《伤寒论》有关条文,都是张仲景治疗妇科病的经验总结。关于这一方面资料比较集中的要数《金匮要略》,其中论治妇科疾病的有3篇,即“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第二十”、“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篇第二十一”、“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第二十二”。笔者通过学习仲景妇科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收到良好效果,现其将治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医宗金鉴》自成书后,对医学的传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杂病心法要诀》为《医宗金鉴》分册之一,论治杂病治法,以歌诀形式高度总结杂病治则、治法,其对各项疾病证治的总结"前瞻古人,后启来者"。《杂病心法要诀》发展了八纲学说,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8个方面论述杂病证治方法。本研究将详细分析《杂病心法要诀》有关痹病证治,发掘痹病证治规律,以指导临床痹病治疗。  相似文献   

16.
<正>《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对下利病证治有极丰富的论述,但长久以来该书被人为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个部分,使其下利病学术思想不能完整体现。笔者在"读经典、做临床"的研修中,认识到《金匮要略》有下利病脉证并治篇论利,而《伤寒论》虽无专篇论利,但六经病中均可见下利。因此,有必要对仲景下利病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17.
栝萎薤白类方治疗肺系疾病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栝蒌薤白类方是《金匮要略》中治疗胸痹心痛的主要方剂,迄今仍被临床沿用。近年来,随着对经方研究的不断深入,运用该类方药治疗肺系疾病亦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为了探讨栝蒌薤白类方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规律,笔者对国内近10年来应用栝蒌薤白类方治疗肺系疾病的概况作一评述。1 胸痹理论与肺系疾病的关系 胸痹最早载于《内经》,《灵枢·本藏》中说:“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首先明确了胸痹与肺的关系。至汉代张仲景则正式提出了“胸痹”的病证名称和证治特点,并在《金匮要略》中列出专篇进行讨论。仲景指出其证候表现为“喘息咳唾、胸背痛”、“胸痹不得卧”、“短气不足以息”  相似文献   

18.
《内经》论痹的特色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痹作为病证的名称,首见于《内经》,经文对其阐述,较其它病证为多。《内经》中的痹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作为疾病的一个类别。据笔者粗略统计,《内经》涉及痹证的成因、证治、预后的记载共达45篇,其中《素问》23篇,《灵枢》22篇。尤其是《素问·痹论》和《...  相似文献   

19.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脏腑辨证首创于《金匮要略》。医圣张仲景是如何对心病进行辨证论治的呢 ?综观《金匮要略》全书 ,书中论述心病证治的有《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专篇 ,而有许多内容散见于其他各篇之中 ,兹探索、综述如下 :1 胸痹心痛短气病《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将三种病证列在一篇 ,耐人寻味。从全篇条文来看 ,条文中往往以胸痹与心痛并论 ,或胸痹与短气并举 ,可知三者之间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但亦有专论短气与心痛的条文。1 1 胸痹 (肺源性心脏病 ) 胸痹之名 ,有病位、病机、症状三个方面的含义 :胸中者 ,乃上焦…  相似文献   

20.
徐艳玲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338-1340
《素问.咳论篇》"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的肺胃相关理论对于肺系疾病辨证施治以及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指导意义,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及《温病学》等经典著作从肺胃相关论治肺系疾病进行浅析,旨在进一步探讨肺系疾病的证治规律,提高中医药防治肺系疾病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