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仕平 《中国医师杂志》2006,8(8):1110-1110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 I)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有无VB I症状两组患者TCD检测结果,分析TCD在VB I中的临床价值。结果VB I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减慢较对照组明显(P<0.05),但2组均有明显的动脉硬化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检查在VB I与动脉硬化患者中无明显特异性和灵敏性。  相似文献   

2.
杜昭钦 《现代保健》2009,(14):124-125
目的分析探讨经颅多普勒、颈部椎动脉超声对椎动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分两组,189例经颅多普勒诊断异常患者为一组,颈部椎动脉超声异常152例为另一组。同时进行颈部椎动脉超声及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341例患者中椎动脉、椎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异常297例,阳性率87%,颈部椎动脉超声异常289例,阳性率85%。结论经颅多普勒及颈部椎动脉超声两种方法简单便捷,两者相结合相互补充,更有助于全面客观诊断椎动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一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TCD)对体外反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对96例V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扩血管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分析统计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测的椎动脉、基底动脉流速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期血流速度(Vd)改变均有显著性异常,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反搏治疗能显著改善VBI患者的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脑电图(EEG)与经颅多普勒(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VBI患者79例进行EEG、TCD检查.结果:EEG异常率为37.97%(30/79),TCD异常率为93.67%(74/79).结论:提示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脑供血不足.EEG与TCD联合检查可作为VBI病因诊断、观察治疗效果的客观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眩晕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给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并口服西比灵5 g,观察两组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95%,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0.4g 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疗程。对照组42例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 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疗程。两组均口服尼达尔片40mg,3次/d,及抗血小板凝集积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42例,痊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对照组42例,痊愈5例,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8.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有确切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医药学的飞跃发展,人们对疾病治疗意识的不断增强,治疗药物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费用以及药源丰富获得最佳的效果,本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确切疗效的药物治疗报道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用血塞通治疗,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4%。高于对照组74.2%,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丁咯地尔针2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d;对照组用血塞通0.4g静脉滴注,每131次,疗程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许月梅 《医疗装备》2022,(5):193-196
椎-基底脉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国外研究者大多以"后循环缺血(PCI)"来称呼VBI,但在我国仍以"VBI"广泛应用在临床和学术交流中.VBI的多发人群为50岁以上人群,近年来逐渐年轻化.椎-基底动脉由于走向曲折、变异复杂,病症辨识难度增加,漏诊情况时有发生.目前,数字减影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患者,采用脑循环治疗仪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分别于3 d、5 d和1周进行效果评价,总有效率达93%。结论脑循环治疗仪治疗仪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凯时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6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凯时研究组(34例)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31例),比较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凯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查法的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接诊的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并对其施以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动脉超声检查。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作为标准,评估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动脉超声联合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本组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动脉超声联合诊断的灵敏性90.28%、准确率91.11%,比颈动脉超声诊断的61.11%、67.78%高,P<0.05。结论采取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验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可显著提升其病情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亦或者是漏诊风险,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接受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丁咯地尔与血栓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9例,对照组118例;治疗组用丁咯地尔与血栓通静脉滴注,对照组用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流变学和颅超声多普勒(TCD)指标。结果在改善患者的症状、血流变学和TCD指标上,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组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总有效率78.8%,两组在疗效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咯地尔与血栓通联合用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起效快、作用强、效果好、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对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头颈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作为对照,分析超声检查的价值。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的诊断阳性率为48%,与头颈部CT血管造影52%相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的诊断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92.31%,准确率为96%。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价值明显,灵敏度和特异度高,诊断准确率可观。  相似文献   

16.
椎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本研究纳入38例患者,全部经全脑DSA证实有单侧脑供血动脉狭窄(≥65%)。所有患者于血管内支架术前及术后48h内行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及脑CT灌注成像(CTP)检查,测量Vp、Vm、RI及CBV、CBF、MTT。结果38例患者行脑供血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前后动脉狭窄处血流速度峰值,由术前的(226±27)cm/s降至术后的(135±18)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4,P〈0.01)。其中38个直接供血区术后rMTF较术前降低(t=3.987,P=0.001),37个直接供血区rCBF较术前增高(t=-2.027,P:0.029),38个直接供血区术后rCBV较术前无明显改变(t=-0.901,P=0.329)。结论经颅彩色多普勒(TCD)联合脑CT灌注成像是评估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后脑灌注改善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超声换能头进行数据采集时,有时要求换能头和被成像体垂直或者倾斜一个固定的角度采集数据,探测被成像物体的能力非常依赖于换能头和探测对象之间的相对运动,但由于人为因素该角度很难固定,所以采用数学方法讨论其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瀛  余丹  肖婷婷  李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2088-2090
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局部亚低温辅助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闭塞血管的再通率。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对照组、TCD+尿激酶动脉溶栓组(TCD组)、亚低温+TCD+尿激酶组(亚低温组),每组各20例。根据TCD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判断血管再通情况,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亚低温组血管再通率为100%,TCD组血管再通率为89%,均高于单纯尿激酶组67%,其中亚低温组与单纯尿激酶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 TCD联合尿激酶可增强尿激酶溶栓作用,提高血管再通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经颅多普勒评估的脑血管储备功能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93例脑小血管病患者根据认知功能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A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B组)和重度认知功能障碍组(C组),每组各31例;同时选取31例认知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分析各检查指标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的MoCA评分、Vm上升率和BHI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I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Vm上升率、BHI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1), PI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可通过经颅多普勒评估,且与认知障碍具有相关性,有助于识别患者认知障碍的病程,指导临床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