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波动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4例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为观察组,应用Holter监测中的HF、LF、SDNN、pNN50等指标,对患者血糖波动前后的心率变异性(HRV)进行对比分析,并与64例正常人群做对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波动前HF、LF、SDNN、pNN50指标明显高于血糖波动后(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血糖波动前各项HRV指标仍较低。结论: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血糖波动后HRV减小,即血糖波动会造成心脏的植物神经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不同程度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情况,探讨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在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Holter检测系统检测123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HRV中的SDNN(24 h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NNI(24 h内每5 min一段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RMSSD(连续正常R-R间期的差值的均方根)、PNN50(连续24h R-R间期标准差≥50 ms的百分数)及三角指数,并以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DNN、RMSSD、PNN50、三角指数明显减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NNI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心功能分级与HRV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提示NYHA心功能分级与HRV各指标呈负相关,随心功能降低心率变异性各指标明显降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SDNN和PNN50进入回归方程,Y=3.422-0.011SDNN-0.057pNN50.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随心功能降低而逐渐降低,心率变异性中SDNN、PNN50指标对心功能的评估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率变异性临床特点以及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4h动态心电图(DCG)的SDNN,SDANN,rMSSD及pNN50等时域指标,对102例冠心痛组和57例健康组的24h心率变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24h心率变异性指标明显低于健康组,冠心病组SDNN,SDANN指标与健康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痛患者HRV降低,提示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非典型抗精神药阿立哌唑、奥氮平及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将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组)随机分为3个亚组:A组30例给予阿立哌唑治疗,B组30例给予奥氮平治疗,C组30例给予利培酮治疗;同时选取心身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HRV相关指标[包括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每5 min阶段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NNI)、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全部相邻的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检测心搏数的百分数(pNN50)]的差异;观察治疗组3个亚组治疗前后HRV参数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DNN、rMSSD、pNN50值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前比较,A组SDNN值显著上升(P<0.05),B组SDNN、SDNNI、pNN50值显著下降(P<0.05),C组rMSSD、pNN50值显著下降(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导致HRV相关指标值降低;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奥氮平及利培酮加重HRV指标值降低,可加重患者出现心血管意外风险,阿立哌唑有更好的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改变与自主神经活动的特点。方法对157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和171例正常人(对照组)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SDNN、SDNNindex、SDANN、rMSSD、PNN50等五项时域指标心率变异(HRV)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的HRV时域指标SDNN、SDNNindex、SDANN、rMSSD、PNN50均显著降低(P〈O.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降低,提示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不平衡。通过长时程24小时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冠心病患者临床判断病性,估计预后,指导用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Q-Tc离散度的临床特点。方法:入选78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入选6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两组的心率变异性和Q-Tc离散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RMSSD、pNN50、SDANN较对照组明显降低,Q-Tc离散度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Q-Tc离散度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自主神经功能情况,评估COPD患者的预后,从而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方法:对50例COP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结果:COPD组全部HRV时域指标SDNN、SDNN Index、SDANN、rMSSD和PNN50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COPD(Ⅲ~Ⅳ)组全部时域指标SDNN、SDNN Index、SDANN、rMSSD和PNN50均显著低于COPD(Ⅰ~Ⅱ)组(P<0.01); FEV1%与SDNN、SDNN Index、SDANN、rMSSD呈显著正相关(r=0.743、0.411、0.568、0.370,P<0.01).结论:COPD缓解期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明HRV降低程度能反映COPD的严重程度,且COPD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随气流阻塞程度的加重而降低,增加了心律失常出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的影响.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79名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患者分为四组:N组(血管狭窄病变小于50%);S组(单支病变组);D组(双支病变组);M组(多支病变组);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HRV指标与临床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各组间SDNN,SDANN,rMSSD和pNN5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值分别为3.348,3.316,3.610和4.058;P值分别为0.023,0.024,0.017和0.010),冠脉狭窄指数是各项HRV指标的唯一预测因子.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下降,且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提示冠状动脉缺血病变可导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9.
姜甜甜  翁悦  张楠  唐晓琼 《重庆医学》2023,(9):1309-1313+1319
目的 分析化疗对淋巴瘤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及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确诊为初治淋巴瘤并接受化疗的76例患者作为淋巴瘤组,另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7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化疗前后两组HRV时域指标,包括正常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SDNN)、每5分钟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百分比(pNN50),淋巴瘤组化疗前后心肌缺血、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快速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性别、体重指数、24 h平均心率、淋巴瘤疾病分期、危险度分层、国际预后指数(IPI)、美国东部肿瘤合作组表现状态(ECOG-PS)评分及Ki67增殖指数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RV降低的影响因素。结果 化疗前淋巴瘤组SDNN、SDANN、pNN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淋巴瘤组SDNN、SDANN、rMSSD、pNN50均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0.
赵力  孙磊  胡申江 《浙江医学》2001,23(11):645-646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及其发生机制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对4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HRV分析,并与26例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HRV的时域指标即24h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窦性心搏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每5min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相邻窦性心搏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SDNN、SDANN、SDNNIndex、rMSSD随患者冠脉病变数目增加而降低(均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HRV可作为预测心肌缺血和可能发生的心律失常的评估指标,并为临床判断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数目和范围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人(≥60岁)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的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北京世纪今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CCTT-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12Hoter)系统对6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与60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24h连续监测,应用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进行HRV(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和频域各项进行对比分析.HRV四项时域各项指标:SDNN(24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24h连续5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NN50(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百分比)对比分析,以及HRV频域各项指标: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 LF/HF.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与正常老年人对比各项指标明显降低,差异性显著到高度显著(P<0.05,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控功能显著失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非心肌梗死冠心病(NMICHD)患者在合并心力衰竭和/或合并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情况下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情况.方法 39例NMICHD患者根据有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和有无合并心力衰竭分A、B、C、D 4组,与30例健康志愿者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A、B、C组的SDNN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D组的SDNN、SDNNindex、rMSSD、PNN50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或B组较C或D组的SDNN、SDNNin-dex、rMSSD、PNN50皆显著降低(P<0.05);A与B组之间,C与D组之间的SDNNindex、rMSSD、PNN5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观察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中,SDNN是反映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受损最敏感的指标.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合并心力衰竭较合并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更易引起心率变异性下降,可能具有更高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患者单支血管病变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部位的冠脉狭窄对单支病变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观察经冠脉造影证实的112例冠脉直径≥75%的单支病变冠心病患者24 h心率变异指标,并取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冠心病患者中的心率变异指标SDNN,SDANN,SDNN5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前降支病变组SDNN,SDANN较回旋支病变组及右冠病变组降低.冠心病前降支病变组中的心率变异性(HRV)显著下降率高于其余两组.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心率变异性的降低与冠脉狭窄的部位有关,前降支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性下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既往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减低明显,本研究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探讨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3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双源冠脉CT检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50例经双源冠脉CT、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无明显冠脉血管病变者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即85例患者均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2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包括SDNN、RMSSD、pNN50、SDNN index和SDANN。结果 对照组的SDNN为(128.32±42.27)ms,RMSSD为(49.29±19.75)ms,pNN50为(14.86±16.67)%,SDNN index为(49.07±33.69)ms,SDANN为(102.61±35.02)ms,冠心病组的SDNN为(98.84±25.76)ms,RMSSD为(43.07±21.81)ms,pNN50为(5.42±5.62)%,SDNN index为(31.42±10.99)ms,SDANN为(89.37±24.06)ms。冠心病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RMSSD、pNN50、SDNN index和SDANN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可能与其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有关。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来进行心率变异分析,是一项进行心脏自主神经张力检测的无创技术,可用于评估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系统损伤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严重度与心率变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严重度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其关系。方法:选择130例完成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病例,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并分为对照组(39例)、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30例)、双支病变组(31例)和三支病变组(30例);CAG前1个月内完成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率变异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 Index、rMSSD和PNN50。结果:冠心病组心率变异指标(PNN50除外)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冠心病多支病变组心率变异指标(PNN50)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单支病变组(均P<0.05)。所有病例的心率变异指标(PNN50除外)与反映冠脉病变严重度的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百分比、Gennisi评分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HRV)降低不仅与冠脉狭窄严重度有关,而且与冠脉病变的广泛程度有关,提示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HRV降低的重要因素,HRV降低程度对冠心病严重度可能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何元  邹操  赵波 《当代医学》2013,(16):33-34
目的用心率变异性(HRV)评价阵发性房颤(PAF)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确诊为阵发性房颤的患者35例以及32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平均心率、HRV的时域指标(SDNN、rMSSD)和频域指标(LnHF、LnLF、LF/HF),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阵发性房颤组患者平均心率和LF/HF比值明显降低(P<0.001),而rMSSD、LnHF明显增加(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迷走神经张力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率变异性(HRV)、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的影响。方法47例DCM患者分为观察组(n=27例)和对照组(n=2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伊贝沙坦75~150 mg,每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检测2组治疗前后HRV指标、肾素AngⅡ及ALD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HRV各指标、肾素、AngⅡ、ALD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N间期标准差(SDNN)、NN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NN间期总搏数的百分比(pNN50)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除rMSSD外,SDNN、SDANN、pNN50有显著提高(P<0.05),2组治疗后血浆肾素活性、AngⅡ、ALD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LVEF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SDNN、SDANN、rMSSD与pNN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ngⅡ、AL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伊贝沙坦可以有效改善DCM患者的HRV并降低ALD,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李自成  侯晓林  陈小明 《广东医学》2006,27(12):1827-1829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其昼夜节律分析,探讨HRV在ACS中的变化及其与不同类型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ACS患者22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22例作为两个病例组,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HRV时域指标SDNN,SDNNi,SDANN,rMSSD、PNN50,包括24 h总HRV及每小时时段数值以及08:00~22:00,22:00~08:00昼夜两个时段各指标数值。结果ACS组HRV各指标均较其他两组下降。HRV在3组之间呈逐渐增高趋势,ACS组患者中最低,正常组最高,SAP组居中,其中SDNN,SDANN在3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MSSD及PNN50仅在ACS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分别为0.003和0.002)。各指标在正常组中均显示出明显的昼夜节律,而ACS组SDNNi,rMSSD及PNN50昼夜节律消失。结论ACS患者HRV下降,昼夜节律消失;夜间HRV分析具有重要意义;HRV分析可作为评价冠心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45例(LEVF35%),B组患者45例(LEVF35%),并选择45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B组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 50心率变异性参数明显降低(P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 50心率变异性参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参数与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心衰程度的重要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年龄与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方法:通过监测动态心电图中的SDNN、SDANN、RMSSD和pNN50、LF、HF等指标,对352例冠心病者中不同年龄24hHR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RV时域指标SDNN-24h,SDANN,RMSSD,pNNS0在冠心病高龄患者中显著低于低龄病患者,冠心病合并高龄患者中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频域功率-24h,最小频域功率小时,最大频域功率小时显著低于低龄患者。结论:HRV可对冠心病患者心电活动进行24h的长期监测和记录,并可作为临床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