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胆管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 Ⅰ或Ⅱ级52例胆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和对照组(C).分别于手术前(T1)、手术开始(T2)、手术开始后10min(T3)、20min(T4)和30min(T5)观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C组于T3、T4和T5的SBP和HR显著升高(p<0.01);P组于T3、T4和T5的SBP明显低于C组p<0.01),C组于T3、T4和T5的HR明显高于P组(p<0.01).结论 丙泊酚能改善胆管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11):1009-1011
目的探讨丙泊酚分次给药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老年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丙泊酚采用单次给药,静脉滴注,剂量为2 mg·kg-1;观察组患者丙泊酚分2次给药(总剂量仍为2 mg·kg-1),先静脉滴注1.0 mg·kg-1,在插管前即刻再静脉滴注1.0 mg·kg-1。观察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安静10 min时(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1(T2)、3(T3)、5 min(T4)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插管知晓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T1时HR、MAP均较T0时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T2、T3时HR、MAP较T0时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T1时HR、MA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2、T3时HR、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T1~T4时BIS均明显低于T0(P<0.05);2组患者T1~T4时BIS及插管知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时采用丙泊酚分次给药,既能提供合适的麻醉深度,又可避免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全身麻醉的患者96例,根据使用的麻醉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应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依托咪酯麻醉诱导,观察比较两组诱导前(T0)、诱导后3 min(T1)、插管时(T2)、探查时(T3)、拨管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结果:两组T1、T2、T3、T4与T0比较,MAP、SBP、DBP、HR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各指标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李海东 《中国医药导刊》2012,(11):1928-1929
目的:探讨丙泊酚麻醉对胆管手术患者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ASAⅠ~Ⅱ级择期行胆管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30例)与七氟醚组(30例),在术前(T0)、手术开始即刻(T1)、手术开始2h(T2)、手术开始12h(T3)、手术开始24h(T4)及手术开始48h(T5)时取肘静脉血检测PMN凋亡率及IL-10水平。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结果:术前丙泊酚组与七氟醚组PMN凋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组在T2、T3、T4时点的PMN凋亡率及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七氟醚组(P<0.05)。结论:丙泊酚麻醉能明显抑制胆管手术患者PMN凋亡,升高IL-10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探讨术前口服倍他乐克对麻醉诱导时丙泊酚的用量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全麻病人(ASAⅠ~Ⅱ)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第一组为实验组(B组),术前口服倍他乐克50mg,第二组为对照组(C组)给予安慰剂;以30mg·kg^-1·h^-1的恒速灌注丙泊酚至BIS达到50,记录病人入睡时和BIS=50时丙泊酚的用量以及插管前后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和心输出量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入睡时丙泊酚的用量:B组是(1_35±0.22)mg·kg^-1;C组是(1.60±0.24)mg·kg^-1,组间差异P〈0.01;BIS=50时的丙泊酚的用量:B组是(1.71±0.27)mg·kg^-1;C组是(1.98±0.24)mg·kg^-1;组间差异P〈0.01;B组插管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程度较C组小(P〈0.05),插管过程中心静脉压和心输出量组间变化差异不大。【结论】术前口服倍他乐克50mg减少麻醉诱导丙泊酚的用量,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本研究分析了丙泊酚不同的给药方式对老年患者行全身麻醉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4例,采取随机分配方式分组为丙泊酚靶控输注组(Ⅰ组)和丙泊酚手控输注组(Ⅱ组)。麻醉过程中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于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5min(T3)、切皮即刻(T4)、切皮后5min(T5)以及拔管即刻(T6),7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心血管指标进行组内比较:患者的SBP和DBP值在诱导后T1比诱导前T0显著降低,(P<0.05);手控输注组患者的SBP与DBP值在插管时T2和拔管时T6显著高于诱导前T0(P<0.05);手控输注组患者的HR值,在插管时T2和拔管时T6显著高于诱导前T0( P<0.05),而诱导后T1的HR数值明显低于诱导前T0( P<0.05)。组间比较:在插管时T2,手控输注组患者的SBP和DBP值明显高于靶控输注组患者( P<0.05)。结论: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技术对老年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的麻醉诱导时血液动力学更平稳,麻醉过程更平稳,安全性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我院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60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和七氟烷吸入麻醉。记录患者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90 min(T1)、150 min(T2)以及进入PACU30 min(T3)四个时间点的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T1、T2和T3三个时间点,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中切变率、低切变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变形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与T0时比较,观察组患者在T2时的HR、SPB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DBP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结直肠癌手术具有良好的效果,不断能够降低患者血液黏度,而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探讨术前口服倍他乐克对麻醉诱导时丙泊酚的用量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全麻病人(ASAⅠ~Ⅱ)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第一组为实验组(B组),术前口服倍他乐克50mg,第二组为对照组(C组)给予安慰剂;以30mg·kg^-1·h^-1的恒速灌注丙泊酚至BIS达到50,记录病人入睡时和BIS=50时丙泊酚的用量以及插管前后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和心输出量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入睡时丙泊酚的用量:B组是(1_35±0.22)mg·kg^-1;C组是(1.60±0.24)mg·kg^-1,组间差异P〈0.01;BIS=50时的丙泊酚的用量:B组是(1.71±0.27)mg·kg^-1;C组是(1.98±0.24)mg·kg^-1;组间差异P〈0.01;B组插管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程度较C组小(P〈0.05),插管过程中心静脉压和心输出量组间变化差异不大。【结论】术前口服倍他乐克50mg减少麻醉诱导丙泊酚的用量,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0.
郭强 《当代医学》2016,(11):66-67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联合诱导对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依托咪酯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联合诱导.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麻醉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在诱导后3min(T1)、插管时(T2)、探查时(T3)、拔管时(T4)的MAP、SBP、DBP和HR的变化与诱导前(T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BP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并在探查时(T3)达到最大值,在拔管时(T4)有所下降.对照组DBP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在探查时(T3)达到最大值,在拔管时(T4)有所下降.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术的过程中,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联合诱导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更具安全性,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动态观察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比较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对心肌顿抑的影响。方法 将20例择期行心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P)组和咪唑安定(M)组。麻醉诱导和维持P线用异丙酚等,M组用咪唑安定等,分别于麻醉前、腔静脉插管时、主动脉阻断30min、主动脉开放10min、1h、2h、4h和24h测定CKMB、MDA和SOD。结果 主动脉开放10min、2h、4h时P组MDA高于同时点的M组(P<0.05);主动脉开放4h时,P组SOD低于同时点的M组(P<0.05);各时点两组CKMB值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咪唑安定减轻心内直视手术心肌顿抑的作用强于等效剂量的异丙酚。  相似文献   

12.
段群欢 《海南医学》2012,23(16):124-126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464例胆道手术患者于手术中抽取胆汁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其实验结果。结果 464例患者中,胆汁培养阳性114例,共培养出细菌123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91株(74.0%),革兰氏阳性菌32株(26.0%),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敏感性较好,万古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敏感性较好。结论胆汁培养阳性率与胆道疾病严重程度存在密切的联系。治疗胆道感染首选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低的广谱抗菌药物,必要时可加用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异丙酚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3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 ,麻醉诱导后给予持续输注异丙酚A组 2mg·kg- 1 ·h- 1 ,B组 5mg·kg- 1 ·h- 1 ,C组 8mg·kg- 1 ·h- 1 ,并监测诱导后、停体外循环 (CPB)即刻、CPB后30min、6 0min、3h五个时间点心肌酶AST、LDH、α -HBDH、CK -MB浓度变化。结果 :三组患者体外循环 (CPB)后心肌酶指标与诱导后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A组相比 ,B组患者不同时间点AST、CK -MB、LDH值较低 (P <0 0 5或P <0 0 1) ,α -HB DH无明显差异 (P >0 0 5 )。A组与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术中 5mg·kg- 1 ·h- 1 异丙酚是较为理想的具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维持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ASA 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年龄24~56岁,体质量46~75 kg.全醉诱导采用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气管插管后启动靶控输注异丙酚,设定效应部位浓度4μg/ml,麻醉维持为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分别于诱导前(T0)、麻醉后30 min手术开始前(T1)、麻醉后60 min手术开始前(T2)、麻醉后120 min手术开始前(T3)、手术结束停药后120 min(T4)采集动脉血,测定血栓弹性描记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参数和凝血4项指标(APTT、TT、PT、Fib).结果①与T0相比,T1、T2及T3时TEG的参数(R值、K值、α角、Ma值、CL30值)无显著性改变(P>0.05).②与T0相比,T4时R值、K值缩短,α角变宽(P<0.05).③各时点APTT、PT、TT及Fib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异丙酚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一般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5.
罗颖  岳云 《北京医学》2016,38(1):35-38
目的 研究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后心功能的变化及临床转归.方法 6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择期手术患者,根据术前心功能分为Ⅰ组(心功能Ⅰ~Ⅱ级,30例)、Ⅱ组(心功能>Ⅱ级,30例).两组内又随机分为丙泊酚组(Ⅰp组,15例;Ⅱp组,15例)和七氟烷组(Ⅰs组,15例,Ⅱs组,1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测血浆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后随访患者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及手术至出院时间.结果 丙泊酚组与七氟烷组,术后BN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术后CRP含量的影响,七氟烷组明显小于丙泊酚组(P<0.05).七氟烷组ICU治疗时间明显短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 选择不同麻醉药物丙泊酚和七氟烷维持麻醉,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七氟烷维持麻醉在抑制术后机体炎性反应方面优于丙泊酚,并且可以缩短ICU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6.
刘智  ;胡东海  ;焦赫娜 《当代医师》2014,(12):1614-1616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辅助靶控丙泊酚-舒芬太尼麻醉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2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给予0.8 μg/kg右美托咪定和等量生理盐水,10 min输完.术中D组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2μg/(kg·h),C组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麻醉诱导前10 min(T1)、麻醉诱导后3 min(T2)、气管插管后1 min(T3)、停药(T4)、唤醒即刻(T5)、加深麻醉后6 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两组血液动力学、唤醒时间、唤醒成功率、唤醒期间的躁动情况及唤醒期间的出血量,记录有无术中知晓.结果 两组唤醒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较C组血液动力学稳定(P<0.05),D组躁动的发生率及唤醒期间的出血量显著少于C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辅助靶控丙泊酚-舒芬太尼麻醉能有效实施术中唤醒,有助于减少唤醒期间的出血量及躁动的发生,使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9):25-2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患者108例,按照术后镇静药物不同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52)和丙泊酚组(n=56),分析两组患者术后96 h内的房颤发生率、术后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术后房颤发生率为15.4%,低于丙泊酚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右美托咪定组术后住ICU时间为(5.7±0.8)d,低于丙泊酚组的(8.6±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心脏手术后新发房颤的预防作用明显,可有效缩短入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8.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对全麻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全身麻醉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静吸复合全麻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丙泊酚组(P组)、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组(DP组),每组30例。术中根据麻醉深度指数值(CSU调节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的用量,记录用药前、诱导前、插管前和后、切皮前及拔管后血流动力参数,并记录拔管时间、复苏时间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P组相比,DP组以及D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波动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苏醒时间与P组、DP组相比,D组苏醒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在静吸复合全麻手术中使片j,可减少全身麻醉药用量,稳定血流动力学作用,且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比较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联合芬太尼及芬太尼三者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②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ASAⅡ~Ⅲ级,年龄38~68岁,体质量63—95kg。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对照组),瑞芬太尼联合芬太尼组(R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芬太尼3—4μg/kg(F组和RF组)/舒芬太尼0.8μg/kg(S组)静脉注射,术中F组以芬太尼2μg/(kg·h),RF组以瑞芬太尼0.15~0.2μg/(kg·min),S组以舒芬太尼0.35μg/(kg.h)维持麻醉。分别记录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O)、诱导后3rain(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5min(T3)、切皮(T4)、开骨瓣(T5)、缝硬脑膜时(T6)、术毕即刻(T7)、术毕30min(T8)的SBP、DBP、HR与副作用。③结果在T1时,3组患者SBP、DBP均较1D时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7—8时,S组SBP、DBP明显低于F组和RF组(P〈0.05)。在T3~6时,S组SBP、DBP明显低于F组(P〈0.05)。在T1~8时,S组HR明显低于F组和RF组(P〈0.05)。与F组、RF组比较,S组高血压、心动过速、术后呛咳的发生率均明显减少(P〈0.05);与RF组比较,S组、F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增多(P〈0.05)。④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麻醉手术期间血液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