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敏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2):1983-198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17周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接受磺脲和(或)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各。4例,进行为期17周的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治疗组接受盐酸吡格列酮(15 mg/d)的干预治疗。【结果】应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17周后,治疗组24 h的心肌缺血次数从(2.1±1.23)次下降到(0.7±0.74)次(P<0.05),24 h室性早搏次数从(51.5±7.94)次下降到(21.1±7.85)次(P<0.05),对照组24 h的心肌缺血次数从(1.9±1.25)次上升到(2.0±1.17)次(P>0.05),24 h室性早搏次数从(51.5±7.94)下降到(31.1±7.85)次(P>0.05)。同时,治疗组血糖控制明显改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从(8.5±0.6)%下降到(7.6±0.7)%。【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后,随着糖代谢、脂代谢的改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下降,心肌缺血得到改善,室性早搏次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格列喹酮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格列喹酮和阿卡波糖联合治疗Ⅱ型老年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5例Ⅱ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格列喹酮组和阿卡波糖组。三组均联合治疗16周。结果:联合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分别低于格列喹酮组阿卡波糖组(P均〈0.05)。联合组所用降糖药剂量和不良反应均低于格列喹酮组和阿卡波糖组。结论:格列喹酮与阿卡波糖联合应用是治疗Ⅱ型老年糖尿病的一种比较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格列喹酮治疗糖尿病的循证临床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格列喹酮治疗糖尿病的相关临床研究证据进行综述。方法运用循证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系统检索格列喹酮治疗糖尿病的相关临床研究证据,并对证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目前关于格列喹酮治疗糖尿病的大多数临床研究证据级别较低,结局指标多为中间指标,缺乏与糖尿病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的临床终点指标研究;缺乏格列喹酮治疗糖尿病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结论格列喹酮在老年伴有肾脏损害的糖尿病患者有其独特的优势。进一步开展高质量、观察临床终点指标和卫生经济学指标研究将是今后格列喹酮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5.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将增加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如何针对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础选择药物治疗以控制血糖、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减缓并发症的发展,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最终目标。本文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联合促泌剂格列吡嗪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3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在逐年上升,其中绝大多数是2型糖尿病患者。2001年我国糖尿病最新资料调查表明,所调查的2419名糖尿病患者97%为2型糖尿病,有血脂资料的患者占50%~60%,其中48%甘油三酯≥1.7mmol/L,60%患者的总胆固醇≥4.8mmoL/L,51%高密度脂蛋白≥1.0mmol/L。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法将140例已合用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2周。结果:对照组的HbAlc明显下降(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FPG、2hPG、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s~CRP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吡格列酮治疗T2DM,除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还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使hs~CRP下降。  相似文献   

8.
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136-3137
目的评价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血糖和胰岛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连用6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2hlNS)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状态。  相似文献   

9.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选择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吡格列酮(欧迪贝)15 ̄30mg/d,共16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血糖和胰岛素等,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将各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16周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甘油三酯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胆固醇不变,空腹及餐后胰岛素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结论:吡格列酮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及降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还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甘油三酯,纠正代谢综合症,从而对心血管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缓释片(秦苏)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32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应用格列吡嗪缓释片联合睡前NPH注射(14例),另一组应用格列吡嗪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肠溶片(18例)。分别监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用药12周后显示加用胰岛素组较二甲双胍组FPG、2hPG、HbA1c均控制较好,而药物组个别控制欠佳,需改用或加用其他降糖药物治疗,胰岛素组药物用量逐渐减少,说明B细胞功能有部分改善。结论:联合胰岛素降糖效果好,且能改善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加胰岛素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磺脲类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使用胰岛素组仅予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吡格列酮组予胰岛素和吡格列酮治疗,疗程均为12周,记录患者体重、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的变化。结果12周后60例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吡格列酮+胰岛素组胰岛素用量平均减少14.8%(P〈0.001),胰岛素治疗组平均胰岛素剂量增加剂量18.6%。结论吡格列酮与胰岛素联合使用安全可靠,可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达标时间,有利于平稳控制血糖,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选用胰岛素加吡格列酮联合治疗优于单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每日5mg,口服2个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下降26.6%,餐后2h血糖下降20.5%,同时血清总胆固醇下降6.8%,甘油三酯下降6.5%。结论: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陈兴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629-8630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罗格列酮4 mg,1次/d;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0.5g,3次/d;共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重、肝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体重、肝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更明显.结论 罗格列酮能够治疗T2DM合并NAFLD患者,通过改善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疗效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在我国肾功能衰竭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可以明显延缓DN进展或可逆转蛋白尿的出现。笔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科素亚治疗42例早期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观察了其对尿白蛋白等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诺和灵30R与盐酸吡格列酮联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诺和灵30R早餐及晚餐前0.5 h皮下注射,盐酸吡格列酮15 mg,1次/d早餐前30min口服;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胰岛素三餐前0.5 h皮下注射,疗程均12周。观察两组胰岛素用量及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但治疗组胰岛素日需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TG较对照组下降(P〈0.01)。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选用诺和灵30R与盐酸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普通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6.
吡格列酮和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和拜糖平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单纯饮食控制或加用磺脲类药物治疗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42例和拜糖平组38例进行治疗,12周后评价两组病人空服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犤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犦、体重指数及胰岛素分泌变化情况。结果:吡格列酮组降低空腹血糖较拜糖平组明显(P<0.05),而拜糖平组降低餐后2h血糖较吡格列酮组明显(P<0.01),两组均能降低HbA1c,两组对降低HbA1c幅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拜糖平组血总胆固醇较吡格列酮组下降,而吡格列酮组甘油三酯较拜糖平组下降,且HDL-C较拜糖平组升高(P<0.05);吡格列酮组胰岛素分泌较拜糖平组减少(P<0.05)。结论:吡格列酮降低空腹血糖优于拜糖平,而拜糖平降低餐后2h血糖优于吡格列酮,两药均能不同程度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而且吡格列酮能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46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与对照组(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随访8周。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两组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于口服降糖药治疗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可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司巧梅 《临床医学》2013,(11):37-38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 新郑市人民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4例,给予吡格列酮治疗;治疗组58例,给予吡格列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餐后2 h血糖(2 h PG)、24 h尿蛋白排泄率(24 h UPE)、血尿酸(UA)及血压变化.结果 两组FPG、TC、TG、2 h PG、24 h UPE、UA水平及血压治疗后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FPG、TC、TG、2 h PG、24 h UPE、UA水平及血压比较均降低(P<0.05).结论 吡格列酮、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联合应用磺脲类,双胍类和a糖苷酶抑制剂药物治疗3个月血糖控制不好的T2DM患者加服罗格列酮钠,观察治疗前后FBG、2hBG、HbA1C、FInS、HOMA—IR、ISI、GPT、GO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罗格列酮治疗组FBG、2hBG、HbA1C、FInS、GPT、GOT均较治疗有明显下降(P〈0.01)。ISI显著增高(P〈0.01)。结论:罗格列酮能有效降低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