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以往的检测主要是通过测定血脂中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来作初步诊断,随着对As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大量献报道了多个与As有关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本对于As有关的各种实验检测指标作综述,对了解As的发病机制,全面认识实验室的诊断价值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肾功能常用实验室指标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脏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除了原发性肾脏疾病外,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节奏、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变化,诸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或为常见病,而这些疾病又常常累及肾脏而引起肾脏疾病。此外,如人工合成制造的多种药物、化学毒性引起的肾脏损害,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各种微生物感染等,其中相当一部分病例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肝硬化研究已有较大的进展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前驱的必经阶段 ,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 ,尚可逆转。对目前认为透明质血酶 (HA)、IV型胶原 (IL -C)、板层素 (LN)及III型前胶原 ,对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有价值[1,2 ] 。为了探讨这些指标与病理的关系 ,我们对 6 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进行肝活组织学检查 ,同时检测血清HA、IV -C、LN及PCIII水平 ,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均为 2 0 0 0 - 11~ 2 0 0 1- 0 8在我院住院患者 ,慢性肝炎轻度 2 0例、中度 1… 相似文献
4.
介绍几种肿瘤实验室指标的临床意义沈阳军区总医院北陵医院(110031)沈阳空军医院杜军尹富华关于肿瘤的实验室指标有我们熟知的AFP、CEA和BEP。本文以日本文献为主介绍几种肿瘤的实验室指标的原理和临床意义。1CA19┐9〔1〕正常值:<37U/ml... 相似文献
5.
段长祥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2):217-218
由于血管壁、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动的异常改变 ,所导致的脑动脉闭塞而引起的以偏瘫和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血液中常常产生出许多特异性产物或标志物。临床上通过免疫及微生物学技术手段可检测这些产物在血液中的含量或活性。这些指标的检测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演变、治疗评价以及预后评估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 血小板的活化与消耗1 1 在临床上血小板常规检查中 ,多项参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变化 ,尤其是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的变化最为突出。根据王绮美…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能分泌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及反T3(rT3)等激素。这些激素受由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素(TSH)的调节,对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水和盐的代谢以及人体的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甲状腺疾病时,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诊断价值较大的六项主要功能检测指标进行一一阐述。 相似文献
7.
姜坤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6(9):814-815
尿沉渣镜检,是将新鲜尿离心后,经显微镜检查尿沉淀物中各种有形成分的检查方法,尿沉渣镜检尤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判断、预后估计等有参考价值。但是,尿沉渣检查结果仍应与尿理学、化学检查结果相互参照,并应密切结合临床资料,才能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血脂及脂蛋白常用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5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血脂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S)之间的密切关系,且血清脂类主要有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TG),故当其中一种或几种脂类升高均称为高脂血症,并将高脂血症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型三大类。60年代,明确了血浆脂质是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血脂的异常必然反映为血浆脂蛋白的异常,临床上逐渐用高脂蛋白血症代替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目的 分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实验室检测各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PNH患者进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P-Hb)测定,结合珠蛋白(Hp)测定,糖水试验,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蛇毒因子溶血试验(CoF),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试验)及变性血红素白蛋白测定。结果 中、重度贫血者占95.2%。WBC减少者占66.1%,BPC减少者占49.2%,三系列皆减少占40.7%,Ret呈轻度增高,BM象示增生低下者仅占3.5%,其中以幼红增生为主,有血管内溶血者占70.6%,溶血程度与体内I、Ⅱ、Ⅲ型PNH细胞数等因素有关,Ham,CoF试验的溶血程度与CD59抗原缺陷红细胞比例呈正相关。糖水试验、P-Hb测定、变性血红素白蛋白检测及Rous试验都能反映PNH的病理特得。结论 用一组相关试验诊断PNH可相互印证,加上临床实践与流式细胞术对照,可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3.
肺炎支原体(MP)无细胞壁最外层为细胞膜,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它不仅引起多种呼吸道疾病,还可导致肺外其他系统的多种并发症。肺炎支原体的致病首先通过其顶端结构粘附在宿主细胞表面,并伸出微管插入胞内吸取营养、损伤细胞膜,继而释放出核酸酶、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生引起细胞的溶解、上皮细胞的肿胀与坏死。诱发机体产生的抗体也可能参与了上述病理损伤。呼吸道分泌的SIgA对再感染有一定防御作用,但不够牢固。 相似文献
14.
申蕙芸 《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06,4(1):25-26
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S性疾患是遗传因素加外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其中脂代谢紊乱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因此定时进行血脂水平监测对于防治AS性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肝纤维化指标血清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 ,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 ,是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 ,随着各种不同的慢性肝脏疾病的进展可逐渐形成肝纤维化 ,目前诊断肝纤维化最可靠的方法是肝活检 ,但由于肝穿刺存在取材误差 ,病人不易接受等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肝纤维化研究的逐步深入 ,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其准确的定量对于判断病情 ,估计预后及评价抗肝纤维化药物疗效 ,都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和临床意义。1 Ⅲ型前胶原 (PCⅢ)Ⅲ型前胶原肽 (PⅢP)PCⅢ是由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至血中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统计分析梅毒患者脑脊液标本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探讨其在神经梅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2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梅毒患者脑脊液标本相关资料,对患者脑脊液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脑脊液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脑脊液生化检测,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脑脊液实验室检测指标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121例梅毒患者中,58例被确诊为神经梅毒。该58例患者脑脊液TPPA均阳性,其中TRUST阳性29例(50.0%),白细胞升高49例(84.5%)、蛋白升高35例(60.3%)、免疫球蛋白IgG升高56例(96.6%)、IgA升高32例(55.2%)、IgM升高41例(70.7%)。与非神经梅毒患者相比,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生化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均明显升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脑脊液免疫球蛋白IgG诊断神经梅毒的曲线下面积最大,诊断效能最高,其次...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各国学者对乙肝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为了对乙肝的诊断、病期、传染性、愈后及转归作出准确合理的分析,兹就近年来对乙肝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 HBsAg阳性仅表示HBV感染,不反映HBV复制,HBsAg阳性其它肝功能正常可能为HBsAg携带者或既往感染过乙肝。HBsAg本身无传染性,但根据HBsAg滴度的高低可估计患者的传染性,HBsAg滴度越高,HBeAg、DNAP、HBVDNA阳性的可能性越大。最近的研究显示,无论是急肝还是慢肝,HBcAg阳性者均存在HBsAg滴度高的血清中,因此,可根据HBsAg的滴度高低来估计患者的传染性,滴度越高传染性越大。但有学者报告HBsAg滴度与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糖尿病目前已跃居全世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五种疾病之一 ,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几年来对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有了重大进展 ,对其流行趋势、遗传学、预防、治疗及诊断、分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 ,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实验室诊断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1,5脱水葡糖醇 (1,5 AG)1,5 AG是一种具有吡喃环结构的六碳单糖 ,是吡喃葡萄糖在C 1位置上缺少一个羟基的还原形式。正常人血浆中 1,5 AG浓度比较稳定 ,不受饮食、摄糖量影响 ,也不受脂代谢、肝脏功能、体… 相似文献
19.
因为抗凝系统的相关蛋白质的功能是抗凝血作用,一旦其含量减少或活性减低,都会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或血栓性疾病.而如果其活性增强又会导致出血性疾病.目的 讨论抗凝系统实验室检查在血栓相关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结论 AT-Ⅲ减低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AT-Ⅲ缺乏症.由于AT-Ⅲ主要功能是抗凝,所以A T-Ⅲ减低主要表现为血栓前状态(易栓症)或血栓性疾病(多为静脉血栓形成).P C减低为蛋白C缺乏症,患者有血栓形成增加的倾向.血浆P S减低为蛋白s缺乏症.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和获得性(凝血障碍)原因所引起的血栓病.其临床特点是有或无血栓形成史,有者以静脉血栓为多见.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更好地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对术前、输血前患者进行必要的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已成为临床检验的一项任务。为此,我们对术前和输血前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甲型肝炎病毒(HAV)抗体、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及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检测结果做一回顾性统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