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     
《中国医院院长》2008,(10):14-14
2.26亿人次 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34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132个,分别比上年增加25%和12%。社区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2.26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任务13.1人次,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任务为14.6人次。  相似文献   

2.
2012年1月~7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37.5亿人次,同比提高11.9%。其中:医院诊疗人次为13.9亿人次,同比提高15.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为22.5亿人次,同比提高9.6%;其他机构1.2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2亿人次,同比提高19.6%;乡镇卫生院5.3亿人次,同比提高10.1%;村卫生室诊疗人次10.5亿人次。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开展情况,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调查2009年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情况,并对不同区域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在诊疗服务方面,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诊疗服务量为5 088.37万人次;珠三角所均总诊疗人次最高,为14.63万人次,西翼最低,为1.51万人次.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报告率最高,达98.3%,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最低,仅为7.1%;珠三角健康档案管理率最高,为11.1%,东翼最低,为4.1%;珠三角健康教育服务、慢性病患者管理服务开展得最好,东翼最差.结论 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初显成效,但不同区域的社区卫生服务开展水平间存在较大差异,双向转诊服务落实不到位.  相似文献   

4.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需求及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门诊患者的需求及发展策略。方法对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患者就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中医科门诊人次为全科门诊的21.4%,患者平均年龄比全科门诊高3.4岁(中医科为66.9岁,全科为63.5岁)。中医科在运动系统疾病的诊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结论中医科存在就诊患者数量较少,占优势的病种少,对运动系统疾病的诊疗具有优势,而老年患者接受度较高。其发展策略:①发展社区适宜中医诊疗技术,在更多的领域形成中医优势项目,提高中医服务质量;②注重老年病的防治工作,运用中医特色医疗手段和养生保健技术,在社区老年人常见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 上海市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留了病房建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居民“住院难”的问题,但其目前面临患者住院时间长、医疗供需不平衡等问题。目的 了解上海市城乡结合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出院人次和疾病构成情况。方法 于2017年1月,拟以上海市嘉定区和闵行区的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内容调查表”收集2016年的医生数、服务人口数、床位使用情况;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管理(HIS)系统收集2016年的出院患者诊断和住院信息。最后纳入数据符合要求的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果 2016年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出院11 839人次,床位周转率为3.86,床位使用率为85.96%,出院患者的平均年龄为(82.3±4.6)岁。机构全科医生数和床位数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出院人次的影响因素(P<0.05)。66.31%(7 851/11 839)出院患者的出院诊断≥2个。诊断人次排在前3位的第1诊断分别为脑梗死1 117人次(9.43%)、高血压698人次(5.90%)、冠心病661人次(5.58%)。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为主,多病共存现象普遍;机构床位数和全科医生数会影响病房的出院人次。  相似文献   

6.
沈凌霞  白玟 《中国全科医学》2012,(33):3909-3911
目的探讨一级专科医院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效果。方法收集2008—2011年北京市五里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站统计资料。统计2008—2011年专业队伍结构变化;因2008年财务在分账过程中,部分数据无法有效对比,统计2009—2011年门诊诊疗人次及门诊收入情况。结果 2008—2011年全科医师由4人增加至11人,年递增率为40.1%;全科护士由8人增加至13人,年递增率为17.6%;防保人员由2人增加至8人,年递增率为58.7%。2009—2011年门诊诊疗人次由9 709例次增长至44 630例次,年递增率为114.4%。门诊总收入由119.3万元增长至933.4万元,年递增率为179.7%;其中医疗收入由10.5万元增长至155.9万元,年递增率为185.3%;药品收入由108.8万元增长至777.5万元,年递增率为167.3%。结论一级专科医院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模式,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人员结构到门诊诊疗人次和收入都得到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背景 上海市于2011年下发通知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设双休日门诊提出要求,目前尚缺乏针对双休日门诊开设和利用情况的研究。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休日门诊的开设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8年8—9月,对上海市全部共28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调查,包括2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9家分中心。由机构相应负责人根据机构在2018年1—6月开展双休日门诊情况填写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双休日门诊的开设情况、门诊量、人力资源及加班补贴情况,所有问卷均有效回收。结果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双休日门诊开设率为95.7%(270/282),其中周六上午的开设率最高〔95.0%(268/282)〕。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休日日均门诊量为81 980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均门诊量排在前3位的地区(青浦区448.50人次、闵行区445.75人次、浦东新区437.79人次)和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日均门诊量排在前2位的地区(青浦区248.60人次、闵行区156.67人次)均处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均日均门诊量高于分中心(321.99人次比151.03人次)。仅在周六上午开设门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平均日均门诊量为307人次,其他时间段的门诊量较低。在开设了双休日门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0.4%(82/270)认为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双休日开诊需要,15.2%(41/270)发放了双休日加班补贴。结论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周六上午的门诊开设率较高,且利用情况较好;双休日门诊利用情况,郊区优于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于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设双休日门诊的人力资源不足。建议社区卫生服务服务机构合理分配双休日医疗资源,通过补充人员缓解双休日门诊的人力资源压力,并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双休日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河南省成立已有14个年头,并在河南省中小城市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给市民带来方便、实惠的医疗服务,受到了市民的认可和肯定。然而,由于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疗技术的不信任和其它因素,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患者较少、门前冷落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有些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通过走访河南省中小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一些居民,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状况,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9.
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落实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20,他引:3  
目的 了解目前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落实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落实的建议.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用逐级上报的方式,对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机构数量、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功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截至2007-10-31,我国共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6 472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 34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0 132家.截至2006-12-31,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的开展率为10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平均门急诊诊疗人次数为34 498人次,社区卫生服务站年平均门急诊诊疗人次数为6 740人次;计划免疫、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健康教育讲座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开展率分别为77.0%、77.6%、79.3%、86.7%,平均服务人次数为5 763、2 075、714、2 356人次.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落实情况不同.结论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渐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落实.基本医疗开展率高,但服务量不足,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服务落实情况较差;公共卫生服务功能落实逐渐加强,东部地区、省级城市落实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访原因与对策。方法 对2014—2016年朝阳区卫生信访服务中心“卫生信访信息管理平台”记录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投诉、举报、建议3类信访件进行分析。分析3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访量与诊疗人次总工作量、人均工作量、次均诊疗费用的相关性。结果 共接收信访件1 539件,2014、2015、2016年每年信访量分别为380、553、606件,信访量年均增长率为26.28%。其中反映最多的三类主要问题分别为药品问题〔21.77%(335/1 539)〕、医院管理〔20.08%(309/1 539)〕和预防保健〔17.93%(267/1 539)〕。信访总量、医院管理信访量、服务态度信访量、医疗质量信访量、医德医风信访量与诊疗人次总工作量、人均工作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访量逐年增加,药品问题、医院管理和预防保健是三类主要信访问题。机构应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政府应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投入,制定并完善卫生政策与法规,改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信访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1.
背景 2016年10月天津市全面推行分级诊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分级诊疗实施的重要阵地,目前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效率的研究较为缺乏。目的 分析天津市分级诊疗开展前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效率及变化情况,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8年3-6月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天津市6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集2014-2017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经费、卫生人员、卫生服务量等数据。采用动态网络数据包络(DEA)模型分析分级诊疗实施前(2014-2015年)和实施后(2016-2017年)天津市6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和基本医疗服务效率。结果 分级诊疗实施前后,6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均值分别为0.791和0.851。与分级诊疗实施前相比,分级诊疗后共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率有所上升。分级诊疗前后6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服务效率均值分别为0.705和0.759。与分级诊疗实施前相比,分级诊疗后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得分较分级诊疗前有所上升。分级诊疗前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值高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值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有43家和42家。与分级诊疗前相比,分级诊疗后静海区、和平区、滨海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均值有所下降,其余13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均值有所提升。与分级诊疗前相比,分级诊疗后共10个区的基本医疗服务效率均值下降,其中西青区降幅达0.337,静海区效率均值保持不变,蓟州区、红桥区、和平区、北辰区、宝坻区效率均值有所上升。结论 与分级诊疗前相比,分级诊疗后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和基本医疗服务效率都有所上升。总体来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效率低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数学模型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的发展趋势进行定量预测,为预防和制定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6-2015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建立Verhulst模型,并对该模型精度进行评价。结果结果显示Verhulst模型模型精度等级为好。结论 Verhulst模型预测结果比灰色GM(1,1)模型精度更高,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乡村医生》2007,23(3):2-2
福建省政府近日发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08年,设区的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形成以二三级医疗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技术支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其他社会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到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全省区(市、县)所有街道办事处,按照规划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0%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4.
论医院的成本精细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7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的数据,2006年,全国医疗机构(不包括诊所、卫生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下同)总诊疗人次数为24.46亿次,其中:医院14.71亿次;卫生院7.25亿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背景 中医药发展已被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鲜有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诊疗疾病谱的研究。目的 分析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简称社康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居民门诊就诊的中医诊疗疾病谱,以了解深圳市社康中心的中医药诊疗能力,为推动我国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2年5—6月,从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统一信息平台“杭创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业务系统”中提取2021-01-01至2021-06-30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在深圳市10个区社康中心门诊就诊且产生诊疗费用的记录,选取以中医诊疗为就诊目的、产生相匹配诊疗费用、第一诊断为《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编码诊断的诊疗记录纳入研究(n=385 138)。基于TCD中的病名分类对疾病谱进行分析,主要涉及科别类目、专科系统分类目、中医疾病名称。结果 纳入的385 138条诊疗记录中,男170 077人次(44.16%),平均年龄(37.5±8.2)岁;女215 061人次(55.84%),平均年龄(36.7±9.4)岁。疾病谱涵盖TCD所有7个科别类目,依次为:内科219 ...  相似文献   

16.
背景 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我国儿童人口数量逐步增加,儿童健康服务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尚不清晰。目的 了解当前我国部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健康服务能力的现状。方法 2020年4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国抽取了3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样本中心的全部儿童相关服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样本中心调查表及儿童相关医务人员调查问卷以线上调查的形式,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人员设备设施配置、业务开展情况及儿童健康服务人员知识水平和满意度等。结果 本次调研共包含全国的14个城市的3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样本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总数8 009人,儿科医生〔执业范围含儿科学的执业(助理)医师〕191人(2.38%),看儿科的全科医生(通过儿科转岗培训并从事儿科诊疗工作)488人(6.09%),儿保医生320人(4.00%);其中儿科医生154人(80.63%)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112人(58.64%)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看儿科的全科医生293人(65.37%)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355人(79.30%)具有中级及以上职,80.00%以上儿保医生具有执业医师证和培训合格证。共计999人接受满意度和知识水平调查,人员的平均满意度为(61.38±9.11)%,平均知识水平测试正确率(50.40±21.93)%。儿科相关诊疗科室面积平均占比不足1%,超过90%的机构配备了8种儿童常见设备,但仍有超过一半机构的儿童常用的诊疗设备配备不足7种;23种儿童常用药品中仅有10种超过50%的机构进行了配备。2019年度机构平均儿童诊疗人次占2.91%,儿童入院人次占1.48%;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开展率达85%以上;管理数量最多的重点儿童是单纯性肥胖儿童,最少的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儿童。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相关服务人员数量不足,学历及职称较高但理论知识水平不高,人员满意度较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医疗相关类设施设备及药品配备不足;儿童健康服务水平空间分布不均衡。为提升社区儿童健康服务能力水平,应加强指导培训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以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增加儿童药品种类及数量的配备、合理配置儿童诊疗设备实施。  相似文献   

17.
数据     
《中国医院院长》2013,(21):25-25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2013年1~7月全国医疗服务、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患者费用、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等最新数据。数据显示,1~7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40.4亿人次。其中,公立医院总诊疗13.6亿人次,同比提高8.4%;民营医院1.5亿人次,同比提高16.㈣。民营医院增幅远超公立医院。  相似文献   

18.
背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政府向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平台,其高效、有序的服务将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运行效率,满足居民基本健康需求。目的 分析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居民对签约服务期望值和实际值差异,了解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行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方法 2017年4-6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签约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期望值和实际值的评价调查表》对签约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3个维度25个条目。维度1: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环境、服务态度、医生诊疗技术、辅助功能平台建设4个项目进行评价(包括期望值和实际值);维度2: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科室环境、人员服务态度及诊疗技术进行评价(实际值);维度3: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操作类服务项目、临床检验类项目、放射/超声/心电类检查项目、药物供应项目4个项目进行评价(实际值)。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96份,回收有效问卷390份,有效回收率为97.50%。390例签约居民中,206例(占52.82%)签约居民表示“最关注医生诊疗技术”,75例(占19.23%)表示“最关注辅助功能平台建设”。就诊环境期望值得分(8.34±1.27)分,实际值得分(8.23±1.34)分,服务态度〔期望值得分(8.49±1.17)分,实际值得分(8.22±1.29)分,医生诊疗技术期望值得分(8.59±1.06)分,实际值得分(8.14±1.24)分,辅助功能平台建设期望值得分(8.25±1.27)分,实际值得分(7.97±1.33)分。签约居民评价科室环境的实际值得分的前3位依次是全科门诊(8.42±1.25)分、门诊大厅(8.37±1.23)分、中医门诊(8.28±1.32)分。签约居民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操作类服务项目实际值得分为(7.95±1.40)分;临床检验类项目实际值得分为(7.92±1.33)分,放射/超声/心电类检查项目实际值得分为(8.01±1.23)分,药物供应项目实际值得分为(7.66±1.38)分。其中209例(占53.59%)签约居民认为急需改进“药物供应项目”,98例(占27.22%)签约居民认为急需改进“医生操作类服务项目”。结论 签约居民最关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诊疗技术,其期望值与实际值差距也较大;对医生操作类服务项目评价较低,且药物供应无法满足其需求。建议在政府指导下,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引入内部竞争机制、转变绩效考核标准,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制度+科技”管理模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台功能建设。  相似文献   

19.
对合肥市2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医药已一定程度地融入了社区卫生,然而中医药社区服务仍存在人才匮乏、中医诊疗技术水平不高及中医药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而要采取整合中医药人才资源、探索“六位一体”方案、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扩大社区中医药服务的群众基础等措施,方能使中医药更好地服务社区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广东省4城区严格社区卫生服务监督管理情况。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结果广东省4城区严格社区卫生服务监督管理情况总体较好,但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作为第一名称进行执业登记、建立信息公示制度并定期公布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要进一步严格社区卫生服务监督管理,促使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