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艳 《实用全科医学》2011,9(4):576-577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慢性肾脏病轻、中度蛋白尿(1.0~3.5g/24h)的疗效及依从性。方法采用多中心、自身对照试验,为期12周。54例患者应用黄葵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蛋白尿,治疗过程中检测血常规、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并记录血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试验前为(2.38±1.03)g,4周降至(1.89±0.77)g,P〈0.01;8周降至(1.34±0.34)g,P〈0.01;12周降至(o.77±0.57)g,P〈0.01。11例完全缓解(23.9%);部分缓解10例(21.7%);部分有效21例(45.7%),无效4例(8.7%),总有效率91.3%。46例患者完成试验过程,8例患者未完成试验,其中疗效欠佳而停药3例,失访3例,因不可耐受的咳嗽退出2例。依从性为85.2%。结论黄葵胶囊联合福辛普利可显著减少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蛋白尿。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苯那普利合用氯沙坦为治疗组,单用苯那普利为对照组,观察用药前及用药8周后血压、尿蛋白、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酸(UA)和钾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压、尿蛋白、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酸(uA)均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屁著性(P〈0.05),血清钾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血清肌酐、尿酸有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十咳,治疗组未见干咳。结论苯那普利联用氯沙坦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要优于单用苯那普利治疗。  相似文献   

3.
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出现蛋白尿患者,其24 h尿蛋白定量<3.5 g、肌酐清除率>30 ml/min、血肌酐<300μmol几,其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40-78岁,平均53.1岁,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别。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接受苯那普利治疗,用量为10-20 mg/d;对照组接受氨氯地平治疗,用量为5-10 mg/d。治疗观察4周,每周复查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监测血压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16例,有效(减少20%以上) 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血压(158.5±13.4)mmHg/(98.6±9.5)mm Hg,治疗后(126.3±8.2.)mmHg/(75.6±8.4)mmHg;对照组治疗前血压(158.7±12.7) mm Hg/(95.2±9.3)mm Hg,治疗后(126.1±8.1)mm Hg/(75.3±8.2)mm H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酐清除率、血肌酐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那普利对肾脏的作用是扩张肾小球微血管,尤其是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滤过压,从而缓解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高滤过状态,减少尿蛋白的漏出。本组资料显示苯那普利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可以明显减少尿蛋白的漏出,阻止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别应用氯沙坦/氢氯噻嗪固定复方制荆(商品名:海捷亚默沙东公司)与苯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降压效果、安全性以及血尿酸的变化。方法:对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氯沙坦/氢氯噻嗪组(A组)34例和苯那普利(B组)34例。结果:A组34例患者,降压疗效总有效率89.5%,B组需合并使用氢氟噻嗪28/34例,总有效率78.8%。A组不良反应2例,B组不良反应6例。A组治疗后血尿酸平均增加22.3umol/L,B组患者来服用氢氯噻嗪16例,治疗后血尿酸平均增加4.8umol/L,服用苯那普利/氢氯噻嗪的28例患者血尿酸平均增加46.1umol/L。结论:氯沙坦/氢氯噻嗪固定复方制剂对高血压患者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用贝那普利对高血压伴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高血压伴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氯沙坦联用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治疗。维持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及血清肌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及血清肌酐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无明显差异(P〉0.05),24 h尿蛋白及血清肌酐下降有显著性(P〈0.01)。结论氯沙坦联用贝那普利较单用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伴蛋白尿能更显著地降低尿蛋白。  相似文献   

6.
选取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用氯沙坦或苯那普利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氯沙坦组总有效率75.0%,苯那普利组总有效率71.4%,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但咳嗽副反应的发生率用氯沙坦却较用苯那普利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苯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苯那普利对老年人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口服苯那普利10mg,1次/d治疗,治疗前后测血压,查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结果:总有效率为95%,(P<0.05),对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那普利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老年人高血压,而对肝功、肾功、血脂、血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36例IgA肾病患者应用贝那普利治疗后尿蛋白的变化。探讨贝那普利对fgA肾病患者的作用。方法36例IgA肾病患者,全部经肾活检确诊,将病人分成3组,1组:大量蛋白尿组(尿蛋白定量≥3.0g/d)。2组:中等量蛋白尿组(尿蛋白量〉Ig/d,但〈3.0g/d))。3组:小量蛋白尿组(尿蛋白量〈Ig/d)。三组患者均服用贝那普利:10mg/片,一天二次,每次一片,总疗程为12周。疗效判断显效:疗程结束时尿蛋白定量下降≥75%或转为阴性。有效:疗程结束对尿蛋白定量下降〉25%但〈75%。无效:疗程结束时,尿蛋白定量下降〈25%或未减少,或反而增加。结果所有患者在服用贝那普利后尿蛋白均有下降,总有效率:1组为80%,2组为85%,3组为727%。本组36例患者,血压增高者12例,经服用贝那普利后血压均降至正常,其余23例血压正常者,服用贝那普利后血压并不下降。结论贝那普利对小量,中等量及大量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均有明显的降蛋白尿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中等量蛋白尿者其降白蛋白的作用尤为明显。疗效的好坏与其病理改变的轻重有一定关系。因此我们认为可作为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无效的IgA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在四联药物抗心衰治疗效果不佳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25-50mg/d)或培哚普利(2-4mg/d),观察4周。用药前后对比血压,心率,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氯沙坦组总有效率86.0%,显效29.0%,有效57.0%;培哚普利组总有效率87.5%,显效25.0%,有效62.5%。两组症状改善时间相近,平均16.1天。结论:培哚普利与氯沙坦治疗心衰均有效,且安全,可缩短病程,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叶健烽  刘冬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11):1441-1442,1447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20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刹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n=70):口服苯那普利20mg/d;B组(n=70):口服苯那普利10mg+缬沙坦80mg/d;C组(n=651:151服缬沙坦80mgm。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3月后,B组有效率略优于A组(P〉0.05),但均优于C组(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改善(P〈0.01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B组比A组略优(P〉0.05).但两组较C组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B、C组均低于A组(P〈0.05)。结论常用剂量的缬沙坦与苯那普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用苯那普利或单用缬沙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静滴单硝酸异山梨酯和口服小剂量硝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 将68例老年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滴单硝酸异山梨酯和口服小剂量硝苯地平;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二组的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79.4%,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显效率38.2%,总有效率67.6%,治疗后二组疗效对比,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滴单硝酸异山梨酯合用口服小剂量硝笨地平治疗老年肺心病心衰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药物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47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经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证实有房性早搏、结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病人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7例,使用稳心颗粒,1袋(9g)/次,3次/d。对照组44例,用盐酸普罗帕酮100mg,3次/d,两组均观察4周。治疗前后每周做1次普通心电图及各做1次动态心电图(Hoher)。结果①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率为84.0%.②ECG情况:治疗组显效率为36.1%,总有效率为87.2%;对照组显效率为34.1%,总有效率为68.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Holter情况:治疗组显效率为40.4%,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显效率为34.1%,总有效率为65.9%、结论稳心颗粒可用于治疗多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对室性及室上性早搏疗效显著,其效果优于盐酸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13.
采用药后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副反应,结果显示,36例患者治疗4周后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降低,降压显效率达80.6%,总有效率为91.7%,并可降低高血压引起的蛋白尿,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何影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7):89-90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服药前测右臂血压,取3次的平均值,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舒张期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厚度,然后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苯那普利10~20mg口服,每日一次,坚持服用6个月,6个月后再测入选患者的血压,并由同一机器、同一操作者、同一方法做超声心动图。结果苯那普利的降压效果:显效为52.8%,有效为41.7%,总有效率为94.5%,无效5.5%。36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治疗前后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在治疗前后的结果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可安全有效降压,并同时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氯沙坦合用苯那普利对慢性肾脏病保护作用。方法治疗组50例慢性肾炎患者应用氯沙坦合用苯那普利和对照组30例慢性肾炎患者应用依那普利前及应用8周后血钾、钠、氯、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肌酐、血促红细胞生成素情况进行观察,应用卡方检验法统计比较上述各因素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应用氯沙坦合用苯那普利8周后,血钾、钠、氯、血促红细胞生成素无明显变化,统计学无显著差异,24h尿蛋白定量则显示减少,血尿素氮、肌酐、统计学有显著差异。结论氯沙坦合用苯那普利对慢性肾病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而对照组应用依那普利统计学无差异。  相似文献   

16.
程淑一 《中原医刊》2011,(10):93-94
目的总结思连康与思密达联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思连康片6月~1岁1.0g,2次/d,1.1~2岁1.0g,3次/d,首次倍量,温水送服;思密达每次1g,3次/d,连用5d。对照组单用思密达治疗,用法用量同治疗组,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不同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9.57%,总有效率为86.96%,72h轮状病毒抗原(RV—Ag)转阴率为52.17%;对照组显效率为34.78%,总有效率为65.22%,72hRV-Ag转阴率为36.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止泻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连康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效果好,疗程明显缩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不同程度肾性蛋白尿疗效的差异.方法 43例不同程度蛋白尿患者服用厄贝沙坦150mg/d,观察12周,治疗前,治疗后定期监测血压,尿蛋白,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电解质.结果 尿蛋白<3.5g/d的18例患者治疗后,有14例转阴,2例有效(转阴率80%,总有效率88%).尿蛋白>3.5g/的25例患者治疗后,有8例转阴,5例有效(转阴率30%,总有效率50%).两组转阴率及总有效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厄贝沙坦对不同程度肾性蛋白尿均有治疗作用,在肾功能未严重受损时,尿蛋白<3.5g/d者较尿蛋白>3.5g/d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苯那普利降低慢性肾炎尿蛋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苯那普利的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的作用。方法;对慢性肾炎病人64例进行多中心自身对照观察。结果:经苯那普利治疗12周后,大量蛋白尿组尿蛋白下降47.0%,小量蛋白尿组尿蛋白下降47.5%,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5.1±3.2)周和(2.7±2.1)周,同时其中14例肾病综合征患的低白蛋白血症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北京和香港地区鼻咽部B细胞淋巴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苯那普利(benazapril)的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原蛋白的作用。方法:对慢性肾炎病人64例进行多中心自身对照观察。结果:经苯那普利治疗12周后,大量蛋白尿组(30例)尿蛋白下降47.0%,小量蛋白尿组(34例)尿蛋白下降 47.5%,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 5.1±3. 2)周(大量蛋白尿组)和( 2. 7±2. 1)周(小量蛋白尿组),同时,其中1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低白蛋白血症也有明显改善。结论:苯那普利可部分地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蛋白。  相似文献   

20.
赵剑 《中原医刊》2013,(23):15-17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黄葵胶囊对中、小量蛋白尿IgA肾病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方法中、小量蛋白尿IgA肾病8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贝那普利联合黄葵胶囊,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贝那普利,两组共治疗8周。测定治疗前后尿MCP-1。结果观察组共有40例患者完成实验,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共有39例患者完成实验,总有效率为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均有明显下降,并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血肌酐、尿素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MCP-1均有明显降低,并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黄葵胶囊可以明显降低中、小量蛋白尿IgA肾病患者尿MCP-1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