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转移瘤是恶性肿瘤十分常见的并发症,尸检表明85%的癌症患者伴有骨转移,前列腺癌、乳癌和肺部癌症患者的骨转移可达80%以上。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后,可导致顽固性骨疼痛、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高血钙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因此,止痛并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医生的主要任务。笔者整理本院自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61例骨转移瘤临床资料,现回顾分析其放射止痛疗效。  相似文献   

2.
^99mTC-MDP全身骨显像165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红军  匡安仁 《四川医学》2005,26(11):1215-1216
目的通过全身骨核素显像,探讨前列腺癌转移病灶在全身骨的分布情况。方法通过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对165例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行全身骨显像,对病灶的部位分布作出分析。结果发生骨转移的患者为85%。在有骨转移患者中,发生脊椎转移占75%,肋骨和/或胸骨转移占64%,骨盆转移65%,股骨转移28.6%,肱骨转移11%。结论前列腺癌易发生骨转移,特点是以中轴骨为主,多灶转移。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的晚期均可发生骨转移,临床统计显示,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约有70%-85%发生骨转移;60%以上的骨转移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化学治疗骨转移的疗效不尽人意,外放疗对局限性骨转移疗效尚可,但对多发  相似文献   

4.
报告乳腺癌骨转移住院患者33例综合征治疗分析,以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治疗采用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措施,结果,近期疗效良好,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0.9%,骨转移灶吸收总有效率为33.3%,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平均增加20分以上,平均存活期为18.9个月,分析认为术后尽早行综合治疗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有曾好疗效,对不能手术综合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
董梅  冯奉仪  石远凯 《北京医学》2010,32(2):138-140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在发生骨转移的患者中,晚期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约占80%,肺癌、结肠癌、胃癌、膀胱癌、子宫癌、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肾癌患者占15%-30%。全世界每年约有150万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骨转移.因此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也越来越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化学疗法及核素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对骨转移癌患者分别予以化学疗法及核素治疗,观察不同方法的疗效。结果:化学疗法治疗组中骨痛的缓解率分别是完全缓解(CR)0%,部分缓解(PR)8.3%;骨显像的变化是CR0%,PR7.7%,稳定0%;而核素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明确,骨痛的缓解率达到70.3%,骨显像异常浓聚点虽然CR为0%,但PR为45.9%,稳定为43.3%。结论:核素治疗骨转移疗效明确,其中^153Sm—EDTMP疗效更优于^89SrCl2。  相似文献   

7.
1 治疗进展放射性核素治疗癌性骨痛有较好疗效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几率较高,超过70%的骨转移癌患者会出现剧烈而持续性骨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诊断骨转移癌并有效地控制骨痛,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核素骨显像及内照射治疗对骨转移癌的早期诊断和有效地控制骨痛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骨转移癌最常见于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鼻咽癌,而消化道肿瘤、肾癌和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均接受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结果:患者疼痛总缓解率92%,骨病灶控制总有效率84%,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是目前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9.
骨骼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常见部位,约20—70%的恶性肿瘤会发生骨骼转移。转移癌大多数来自恶性乳癌、肺癌,其次前列腺癌。泌尿系肿瘤中前列腺癌骨转移非常常见,肿瘤骨转移后表现为顽固性骨痛、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对该类患者采取治疗原发病同时给予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我科从2006年-2009年采用氯膦酸二钠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2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的发生率在我国占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乳腺癌并发症中,约有50%的患者可发生全身骨转移,主要表现难以控制的进行性骨痛。因此止痛及恢复功能成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主要治疗。我科于2003年10月~2005年儿月采用单独应用化疗组(简称:单化组)及唑来膦酸盐联合化疗组(简称:联化组)治疗骨转移对其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69例老年肺癌骨转移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99Tc-MDP对69例老年人肺癌进行了同位素骨扫描,结果显示,骨转移的发生率为62.5%。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中,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最高(75.1%),未定型癌、鳞癌次之。老年人肺癌骨转移发生的部位以胸部为最多(82.2%),其次为脊柱、骨盆。结果表明,骨扫描对老年性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线和X-CT,骨扫描对肺癌患者的分期、治疗方案选择、预后判断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166例骨转移癌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的疗效及疗效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我科2002年2月~2005年2月治疗的266例各种骨转移癌患者放射治疗方法、临床结果,总结出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止痛的有效率,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分割方式的疗效。结果166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率536%,部分缓解率253%,轻度缓解率54%。总有效率(CR+PR+MR)为84.3%。全组放疗后起效时间为治疗后1~21天,中位8天。300cGy分割组起效时间为治疗后3~21天,中位5天。800cGy分割组起效时间为治疗后1~5天,中位2天。全部患者末发现有影响治疗的放疗并发症。结论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止痛效果显著,不同分割剂量止痛效果相近,但起效时间明显不同。分割剂量越大,起效越快。临床可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晚期易发生骨转移,而疼痛是骨转移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因此,减轻疼痛是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目的之一。放射治疗是骨转移患者减轻症状的主要手段,疗效确切,现将我院相关治疗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胃癌骨转移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胃癌骨转移及其影响因素,对131例胃癌患者进行了核素骨显像检查,对骨转移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对影响骨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胃癌骨转移的发生率达41.2%,随时间的增加有明显守高的趋势;胃癌骨转移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形态学类型有关。与肿瘤的大小,部位和病理组织学类型无关,临床Ⅲ,Ⅳ期与Ⅰ,Ⅱ期胃癌间,浸润,扩散型与赘生,溃疡型胃癌间骨转移发生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密钙息臭喷剂对骨转移癌疼痛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对40例Ⅰ--Ⅲ级骨转移癌疼痛患者采用密钙息臭喷剂进行止痛治疗,记录其疼痛的转归情况。结果:5例Ⅰ级疼痛患者14d的完全缓解率为100%。35例Ⅱ、Ⅲ疼痛患者28d和60d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5.7%(9/35)和34.7%(12/35),总有效率为80%(28/35)。副反应为轻度的恶心和面部潮红,共占5%(2/d)。结论:该方法对骨转移癌疼痛患者简便易行、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的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42例乳腺癌骨转移患的年龄,临床病理分型、分期,转移部位,手术时间至骨转移时间,综合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癌发生骨转移与年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相关。发生骨转移在术后的平均时间为35个月。转移部位以脊柱最多见24%(10/42)。骨转移的诊断依据为ECT、碱性磷酸酶。单发性骨转移给予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给予大剂量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或放疗,综合治疗有效率达85.7%。结论 骨转移的商发期在术后第3年,对于年龄轻、病理型恶性程度高、分期偏晚(Ⅲ~Ⅳ期)的患,应密切随诊。骨转移患采用综合治疗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实验组8例乳腺癌发生骨转移患者以及22例乳腺癌未发生骨转移患者NF-κB表达与GM-CSF的表达。结果:对照组NF-κB阳性率为31.8%,实验组 NF-κB阳性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8)。对照组GM-CSF阳性率为63.6%,实验组 GM-CSF阳性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6)。结论:NF-κB与GM-CSF表达在与乳腺癌发生骨转移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89锶(^89Sr)内照射治疗鼻咽癌多发性骨转移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应用^89Sr内照射治疗32例鼻咽癌多发性骨转移癌痛患者,分别从缓解骨痛、改善SPECT骨显像病灶和毒副作用3方面进行观察、随访。结果:全组骨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65.6%(21/32),对轻、中度疼痛的鼻咽癌多发性骨转移总有效率达76%(19/25)。68.75%(22/32)的患者SPECT骨显象显示骨转移灶有所改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细胞轻度降低。结论:应用^89Sr内照射治疗鼻咽癌多发性骨转移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姑息治疗技术,尤其是对轻度骨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256例肺癌骨转移核素骨显像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56例肺癌患者常规进行全身及局部骨显像,结合临床判断有无骨转移并统计转移的部位及病灶数目。结果:256例中,骨转移发生率为41.4%;周围型肺癌发生骨转移的概率高于中央型肺癌;各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发生骨转移的概率以肺腺癌为最高,达53.7%;部位以脊柱和肋骨为最多见,其次为骨盆、四肢骨、颅骨等。认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首选检测方法,其结果对肺癌患者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的评价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与肺癌病理类型的关系进行了临床分析,并对肺癌骨转移的预后进行观察。结果:骨转移单发占16%,多发者占84%。腺癌平均每例发生骨转移2.36处,鳞癌平均每例发生骨转移1.68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