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骨髓干细胞诱导分化构建组织工程神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尚剑  袁绍辉  毕郑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20):1574-1576,I0004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作用。[方法]以DMEM为培养基体外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雪旺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建立坐骨神经缺损10mm的Wistar大鼠动物模型,A组:经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雪旺细胞与天然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凝胶及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桥接神经缺损;B组:单纯将ECM凝胶注入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桥接神经缺损;C组:自体神经移植组。术后12周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新生神经组织学观察和轴突计数等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诱导后骨髓基质干细胞呈梭形、胞核大、周围有光晕、突起细长呈纵形排列,GAFP及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动物模型各组经移植术后12周,再生神经已通过缺损区长至神经远端。A组、C组组织学及电生理检测指标均优于B组(PAB=0.021,PBC=0.001),A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AC=0.065);A、B组聚乳酸导管降解吸收明显。[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可诱导分化为雪旺氏细胞,利用其与细胞外基质及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可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2.
骨髓源神经干细胞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骨髓源神经干细胞用于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 每组12只。A组: 将骨髓源神经干细胞与ECM凝胶混合, 种植于几丁糖神经导管中修复10mm坐骨神经缺损; B组: 仅将ECM凝胶种植于神经导管中; C组: 坐骨神经切下10mm, 翻转180°后缝合。16周后, 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腓肠肌湿重测定、组织学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和轴突计数等检查。结果: A组的各项检测指标与C组相近, 明显优于B组, 差异显著(P<0. 05)。结论: 骨髓源神经干细胞可作为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几年对神经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已有明确证据表明神经干细胞能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及脑组织的修复。而且通过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对于一些迄今为止仍无有效治疗方法中的中枢神经疾病,有望开发一些新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干细胞、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组织工程概念、90年代发现成体干细胞的可塑性之后,在研究中逐渐认识到细胞、支架材料、生物活性因子、干细胞在促进组织、器官愈合与再生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造成坐骨神经切断损伤模型,神经外膜端端缝合,于小腿三头肌每周分别注射生理盐水、未被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及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术后3、6、9周动态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以了解后肢功能恢复情况、组织学切片观察、肌湿重恢复率测定、9周后吻合口神经干的电镜观察。结果 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组动物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神经组织面积、髓鞘厚度、肌湿重以及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均显著优于未被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组和生理盐水组,9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神经干细胞组各项指标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 将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于修复的周围神经,使局部释放的NT-3加快轴突再生速度以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减缓失神经支配肌肉的萎缩。  相似文献   

6.
中枢神经轴突再生与脊髓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 ,SCI)的临床治疗方法 ,大多是姑息性的。脊髓减压、大网膜移植、血管束植入、亚低温治疗、激素应用、对抗继发性缺血损伤和再灌注损伤、钙通道阻断、自由基清除、以及兴奋性氨基酸拮抗等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病情恶化 ,但并不能改变SCI的预后。SCI的治疗目的 ,主要是防止继发性损伤 ,减少并发症 ,训练患者适应瘫痪状态下的生活和工作。SCI后的中枢神经再生 ,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尤其近 10余年来 ,进展较快 ,有望改变人们对SCI的看法[1] 。1 影响中枢神经轴突再生…  相似文献   

7.
端侧神经吻合后再生轴突计数和截面积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端侧神经吻合后再生轴突的成熟情况。方法:以耳大神经制成端侧吻合的神经模型。将16只新西兰兔按手术的时间分为1、4、7、14、28、42、56、84d8个观察组,每组2只动物。利用HE染色及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再生轴突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加。再生轴突的通过率随吻合手术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28d时,少量再生的轴突长入受神经,其再生轴突横截面积恢复率是27.7%、42d为38.4%、56d时达61.2%和84d的63.3%。结论:端侧神经吻合后再生的纤维逐步成熟,该修复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张弩  周辉  杨林 《浙江创伤外科》2004,9(6):363-365
1992年Reynolds和Weiss发现,在胚胎及成年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室管膜下区,存在一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及克隆性扩增的细胞.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神经再生是成年哺乳动物大脑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成年神经干细胞进行的神经再生,对于生理状态下的多种神经活动和病理状态下大脑功能的修复有着重要意义.笔者从成年大鼠大脑海马中分离培养了具有干细胞特征的细胞,对成年神经干细胞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利用干细胞进行膀胱缺损修复是近年来组织工程膀胱研究的一项热点.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是组织工程膀胱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本文分别就利用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进行膀胱缺损组织工程修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发现颊脂垫中存在具有成骨分化能力的干细胞,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诱导新生骨形成。颊脂垫包含两种组分,成熟脂肪组织和基质血管组分,可分别获取去分化脂肪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这两种颊脂垫来源的细胞都具有成骨分化能力。本文对颊脂垫来源的干细胞从成骨能力的发现、与其他干细胞的对比、影响成骨的因素、支架作用,以及临床试验的开展进行综述,总结颊脂垫干细胞的研究应用进展,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明胶海绵作为中枢神经组织下程载体材料的可能性,为其作为神经干细胞的有效载体进行中枢神经移植奠定基础. 方法 体外培养胚胎14 d SD大鼠端脑神经干细胞,将其分为可吸收明胶海绵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神经干细胞的形态及其增殖情况;诱导分化后,利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两组神经干细胞分化情况. 结果 移植组和对照组形态和增殖未见明显异常,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1.6%与92.8%;神经干细胞可黏附于可吸收明胶海绵表面,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呈现部分神经元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典型形态,并交织成网状结构,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特异性异性烯醇酶( NSE)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阳性. 结论 神经干细胞能够与可吸收明胶海绵良好混合培养,神经干细胞形态、增殖、分化未见明显异常,为进一步可吸收明胶海绵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工程的载体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荧光金逆行示踪方法来评价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狗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神经的物质运输功能。方法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化神经桥接狗坐骨神经5cm缺损,术后6个月,将5%荧光金(Fluoro-Gold,FG)注射入桥接侧的远段坐骨神经干内,2周后取相应的脊髓节段和背根节进行冰冻切片,并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并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桥接侧相应脊髓灰质前角和背根神经节切片中观察到被FG逆行标记的神经元。结论再生神经修复了缺损,恢复了神经干的连续性,再生神经具有良好的物质运输功能。  相似文献   

14.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 ENSCs)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可以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等,对神经再生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诱导其分化为特定的神经细胞的方法是内源性治疗的关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ENSCs诱导方法被开发运用,促进了新生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生成,并减少了胶质瘢痕对修复的阻碍作用。本文就近期ENSCs在SCI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SC、ECM凝胶、bFGF-PLGA缓释微球、PLGA纤维微丝整合至高渗透性聚乳酸[poly(D,L-lacitic acid),PDLLA]导管中,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方法,并评价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培养和纯化1d龄SD近交系乳鼠SC,取第1代细胞(1×107个/mL)与bFGF-PLGA缓释微球、ECM凝胶复合,注入内置PLGA纤维微丝的高渗透性PLLDA导管中,构建组织工程神经。取成年SD大鼠60只,制备坐骨神经15mm缺损模型后,根据移植物不同随机分为5组(n=12)。A组:采用自体神经移植修复;B组:PDLLA导管,管内注满PBS液;C组:含PLGA纤维微丝的PDLLA导管,管内注满30?M凝胶;D组:含PLGA纤维微丝的PDLLA导管,管内注满30?M凝胶与SC的混合物;E组:组织工程神经。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于术后12、16、20及24周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 index,SFI)测定,术后12及24周神经电生理检测,并取材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12、16周,E组SFI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24周,E组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电生理检测E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 velocity,NCV)大于B、C组(P<0.05),复合动作电位振幅(compound amplitude,AMP)和动作电位面积分数(action potential area,AREA)大于B、C及D组(P<0.05);术后24周,E组NCV、AMP和AREA大于B、C组(P<0.05)。组织学观察术后12周,E组再生神经组织面积及有髓神经纤维数与A、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和直径小于A组(P<0.05),大于B、C、D组(P<0.05)。术后24周,E组再生神经组织面积大于B组(P<0.05),有髓神经纤维数与A、B、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和直径大于B、C组(P<0.05)。结论SC、ECM凝胶、bFGF-PLGA缓释微球、PLGA纤维微丝与高渗透性PDLLA导管相互整合构建的组织工程神经修复神经缺损后,能促近神经再生,修复效果接近于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16.
17.
脂肪来源干细胞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引起软组织缺损的原因有严重烧伤、感染、体表肿瘤切除术后、各种外伤以及先天性疾病等[1].自体脂肪颗粒作为一种软组织填充材料,开始于20世纪初,因其吸收率高,成活率低,并发症较多,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21世纪初,通过改进获取脂肪的手术技术和器械,加速血管化,从而提高脂肪颗粒移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作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的种子细胞移植治疗外周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从成年大鼠的骨髓中分离培养得到BMSC,复合去细胞神经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移植后分为BMSC+去细胞SD大鼠神经导管组(BMSC治疗组)和空细胞SD大鼠神经导管组(阴性对照组),每组各5只。比较两组大鼠术后2、4、8周损伤侧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术后8周损伤侧坐骨神经传导功能和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等修复效果的指标。结果BMSC治疗组的坐骨神经修复术后2、4、8周损伤侧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8周损伤侧坐骨神经传导功能和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均优于阴性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BMSC复合去细胞神经支架的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可有效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组织工程神经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是当前神经领域的一大难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着力研究雪旺细胞和生物材料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并将其与日益完善的显微外科技术结合起来,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水平。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进行回顾,着重从组织工程方面阐述周围神经修复方法的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应用于组织工程化外周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48只体重200~220 g的雌性F344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分别用下面6种不同的实验组修复15 mm长坐骨神经缺损.A组:种植ADSCs的去细胞神经;B组:种植诱导ADSCs的去细胞神经;C组:种植许旺细胞(SCs)的去细胞神经;D组:去细胞神经;E组:自体神经移植;F组:空白对照.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荧光金逆行示踪、组织学检测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评价各组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 术后12周,F组未见桥接物,A组和B组的神经电生理等各项指标均分别优于D组(P<0.05或P<0.01),与C组和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ADSCs及诱导后ADSCs作为种子细胞,与去细胞神经构建的组织工程化外周神经移植体,能够修复外周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