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套管针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套管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100例18-76岁患者左右手背浅静脉血管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右手)采用向心穿刺留置套管针;观察组(左手)采用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套管针。比较两组平均最大输液流速、最长置管时间、静脉炎发生次数等。结果 观察组平均最大输液流速明显快于对照组,最长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均〈0.05);静脉炎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套管针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2.
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熟练掌握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提高浅静脉留置针在患者中的穿刺成功率。方法208例次住院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应用浅静脉留置针208例次,平均穿刺成功率为97.6%。结论在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期间,应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合理选择留置针,正确选择穿刺肢体和血管,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老年患者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的成功率是护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老年患者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把好"六关",同时做好宣传,才能成功留置套管针使输液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留置浅静脉套管针引起浅静脉血管闭塞的临床因素。方法520例留置套管针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60例),套管针在静脉血管内保留时间为4 d,每次输液后均用肝素配置液封管,对照组(260例),套管针在输液后拔除,留置时间不超过1 d,穿刺者均具有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使用同一生产厂家的套管针,穿刺点一般选择在前臂浅静脉血管。观察两组血管情况。结果经统计结果显示,留置浅静脉套管针时间越长静脉炎的发生越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闭塞的发生也越高(P<0.05),且静脉炎的发生与血管狭窄和闭塞呈正相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浅静脉留置针外套管堵塞与血管闭塞没有相关性(P>0.05)。但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留置针外套管堵塞的发生越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套管针时间越长,发生血管狭窄及血管闭塞的机率越高,输入药物的浓度与留置浅静脉套管针的时间不相关,留置套管针引起的静脉炎与浅静脉血管狭窄和闭塞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输液疗程3 d以上的住院患者一般选择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术,以减少因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害和患者痛苦.目前常用的外周浅静脉置管部位为上肢,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5 d[1].采用上肢浅静脉穿刺留置法容易发生阻塞、渗漏和静脉炎,并经常出现非正常拔管,致使留置针留置时间不长,往往达不到规定的留置时间.同时由于老年重症患者长期卧床,身体营养状况差,血管细、弯、滑,可供使用的血管较少,更应注意血管部位的选择.为了寻找重症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的理想部位,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笔者对156例在急诊ICU住院的重症老年患者采用头皮静脉穿刺留置法,并与上肢浅静脉穿刺留置法进行自体对照.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120例浅静脉留置针患者,对其应用以及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高,给予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观察后,套管堵塞6例,液体外渗2例,局部静脉炎4例。结论浅静脉留置针为一种安全高效的静脉输液方法,结合给予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琴  况小容  王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1):1043-1044
颈外静脉位置表浅,穿刺可以在直视下进行。留置针最大流速可达97ml/min,能满足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时快速大量补液的需求。我科自2001年5月~2003年12月,对80例四肢浅静脉穿刺困难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行颈静脉穿刺并留置套管针,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股静脉留置套管针在危重婴幼儿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静脉留置套管针在危重婴幼儿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同一人操作,结果采用自身对照法.采用20~24G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套管针,对23例危重婴幼儿患者第1次穿刺时均行头皮静脉或外周浅静脉进行穿刺,对15例穿刺失败者行股静脉穿剌留置套管针.结果15例惠儿行股静脉穿刺留置成功,静脉留置时间3~12天,平均8天,无1例感染.结论经股静脉穿剌留置套管针,解决了头部外伤患儿无法行头皮静脉穿刺及婴幼儿血管细小不能满足快速补液的难题,不失为抢救患儿生命、开通静脉通道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为有效治疗该病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留置浅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置管护理、冲管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有效地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穿刺次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结论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止血带法对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采用双止血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护理人员进行操作。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1.67%,对照组成功率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止血带法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可以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额前颞侧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本院2010年10月~2011年6月70例3岁以下小儿额前颞侧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情况,对穿刺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70例均由由高年资技术熟练的护理人员进行穿刺,56例一次性穿刺成功,11例历经2次穿刺成功,3例穿刺2次后仍未成功,改换足背静脉穿刺2例、颈外静脉穿刺1例成功。额前颞侧浅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0%。结论小儿额前颞侧浅静脉适合于其他较明显的静脉血管穿刺破坏后次选的头皮静脉。因较细且有一定的弧度、穿刺难度大,因此穿刺需要掌握熟练的技巧和方法,并尽量取得家长及小儿的配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门静脉穿刺治疗对老年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取栓效果。方法将我院确诊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老年患者100例,简单随机化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经皮门静脉穿刺治疗),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外周血白细胞、肠系膜上静脉血管造影变化及治疗后7d患者治愈、有效、好转率、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D-二聚体、外周血白细胞、肠系膜上静脉显示(t=3.34、3.66、3.65,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外周血白细胞、肠系膜上静脉管径显示(t=5.34、5.66、4.65,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7d后有效、好转率、死亡率比较(t=4.35、4.56、6.67,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皮门静脉穿刺取栓术治疗老年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患者具有抢救成功率高及取栓效果好的特点,增加老年患者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黄健兰  黄建会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73-3074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在院前急救中的重要性.方法:对149例危重患者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观察其抢救效果.结果:本组无因静脉输液不畅而影响院前急救,无颈外静脉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能够在院前急救中快速地建立静脉通道,保障各种抢救措施的及时、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良前、中路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并进行临床验证对比。方法选择我院适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共456例,采用国际肥胖指数标准选择穿刺点后分成改良前、中路法与传统前、中路法进行穿刺置管对比研究。结果改良前、中路法的穿刺置管成功率为100%,改良组与传统组比较,在一针穿刺成功率、误穿动脉率,经χ2检验,P<0.01,血气胸发生率P<0.05,存在显着差异。结论改良前、中路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具有针对个体差异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快捷,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鞘外周静脉直接穿刺置管技术治疗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动脉导管鞘外周静脉直接穿刺置管与20例中心静脉导管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操作时间、补液速度、抢救成功率及其近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动脉导管鞘组耗时为(3.57±0.63)min,中心静脉导管组耗时为(9.74±1.36)min。补液速度动脉导管鞘组较深静脉导管组快(P〈0.01)。结论:动脉导管鞘外周静脉直接穿刺置管治疗出血性休克患者,可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操作有效、便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内漂浮导管临时心脏起搏的方法、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32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法穿刺技术,经颈内静脉放入球囊漂浮导管,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结果 32例中26例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立刻起搏成功,有效起搏平均时间为6min,6例患者手术操作失败。结论颈内静脉漂浮导管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可以快速地恢复心脏的跳动,得以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心脏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颈外静脉、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较佳途径.方法 将90例需行中心静脉置管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组(E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组(Ⅰ组),锁骨下静脉穿刺组(S组),记录首次成功率、2次成功率、总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完成时间、置管完成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组穿刺置管的穿刺完成时间比Ⅰ组和S组穿刺要短(P<0.01)、并发症少(P<0.05).E组穿刺和Ⅰ组穿刺比S组穿刺的置管完成时间长(P<0.01).三种穿刺的首次成功率、2次成功率、总成功率无差异(P>0.05).结论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简便、穿刺完成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与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比较,是一种更为安全实用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联合术前术后辅助治疗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8例、共33条下肢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术前术后辅助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本组28例患者,术后随访2个月~1年,随访期间,大隐静脉曲张及血栓性浅静脉炎治愈无复发26例,占92.86%。血栓性浅静脉炎复发2例,占7.14%,均经保守治疗治愈。随访期间无静脉曲张复发患者,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无死亡患者。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术前术后辅助治疗对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大隐静脉曲张有效、可靠。可较早的控制由浅静脉血栓蔓延所致的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借鉴。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头皮静脉输液的患者1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5例给予常规钢针穿刺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封闭式留置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95例,共发生并发症3例,低于对照组的14例,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8.95%,高于对照组的89.47%,P<0.05。结论使用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更好地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在高龄急性重症胆管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6例高龄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行PTCD,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06例均穿刺置管成功,全部获得有效胆管引流,引流24~48h后腹痛减轻,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术后胆道出血2例,胆漏1例,导管脱落1例,导管堵塞2例,无气胸、血胸等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对难以耐受手术的高龄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PTCD是一种安全、可靠、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