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华  熊延军  孙菁  丁运生 《安徽医药》2018,39(5):553-556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对一线、二线抗痨药耐药情况,以及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时的耐药率。方法 收集2017年1~1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住院患者中痰培养阳性初治肺结核患者296例,按是否患糖尿病分为单纯初治肺结核(对照组)170例和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观察组)126例。比较两组患者对4种一线药物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链霉素(S)和5种二线药物丁胺卡那(Am)、卷曲霉素(Cm)、左氧氟沙星(Lvfx)、对氨基水杨酸钠(Pas-Na)、丙硫异烟胺(Pto)的耐药率。同时,观察组患者按照HbA1c值不同分为3组:HbA1c < 7%组、7%≤HbA1c < 9%组、HbA1c≥9%组,比较观察组不同HbA1c水平时对上述4种一线药物和5种二线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耐药率、单耐药率、任一耐异烟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耐多药率、多耐药率和任一耐R、S、E、Am、Cm、Lvfx、Pas-Na、Pto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同HbA1c水平下的耐药率分别为13.79%、34.15%、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率高;HbA1c水平越高,耐药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结核分枝杆菌(MTB)在适宜的环境中呈典型形态,在有抗生素、免疫血清、补体和溶菌酶等因素的影响下,细胞壁合成受阻,成为细胞壁缺陷的L型细菌,其形态也呈高度多形性.由于L型结核分枝杆菌(MTB-L)细胞壁缺陷,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也发生了改变,常规抗结核治疗往往不能得到良好效果,可致长期潜伏体内,导致疾病呈慢性过程,或复发、恶化.因此国际上公认结核分支杆菌L型阳性就是活动性结核病,且提出把结核分支杆菌L 型应作为结核病活动的标准判断之一[1].为了解L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本文选取河北省胸科医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220例肺结核患者的肺泡灌洗液标本同时进行MTB培养和MTB-L型培养,并对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徐艳  王和 《贵州医药》2005,29(12):1063-1066
目的探讨细胞壁缺陷对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敏感性的影响以及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缺陷形成异烟肼耐药性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非高渗培养基体外药敏试验,检测自发形成及诱导形成的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的异烟肼敏感性;用异烟肼耐药性相关结构基因katG的特异性引物,对自发形成及诱导形成的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及其亲代细菌型的染色体DNA进行PCR扩增与序列分析。结果不论对异烟肼敏感还是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自发或诱导形成稳定L型后,都能够在含0.2ptg/ml异烟肼的非高渗液体培养基内生长和传代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katG基因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形成与其亲代细菌型一致的DNA条带。PCR-DS分析结果显示,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katG基因扩增产物具有与其细菌型相同的核苷酸序列。结论无论是自发形成的还是异烟肼诱导形成的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都可形成异烟肼耐药性,但其katG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并没有发生改变。提示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的异烟肼耐药性与katG基因突变无关,细胞壁缺失也是导致结核分枝杆菌形成异烟肼耐药性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利福平耐药性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菁苹  王和 《贵州医药》2006,30(6):486-489
目的探讨细胞壁缺陷结核分枝杆菌形成利福平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将结核分枝杆菌分别接种于含利福平与不含利福平的非高渗透压液体培养基内培养,逐日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L型的形成情况。L型形成和生长后,滤过培养物分离L型,在不含诱导剂的非高渗液体培养基内传代培养获得L型纯培养物。用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相关基因(rpoB基因)引物分别对自发形成的稳定L型及诱导形成的稳定L型的染色体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分别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及PCR-DS方法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结核分枝杆菌既可在非高渗透压培养基内自发形成细胞壁缺陷细菌并成为稳定L型,也可在最低抑菌浓度的利福平作用下发生细胞壁缺陷并成为稳定L型。PCR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自发形成和诱导形成的稳定L型均形成与其亲代细菌型一致的DNA条带,序列分析显示具有与其亲代细菌型相同的碱基序列。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在非高渗透压培养基内既可以自发地形成L型,也可以被利福平诱导形成L型。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具有明显的利福平耐药性,但其相关rpoB基因并没有发生突变。提示结核分枝杆菌的利福平耐药性变异不一定同rpoB基因突变有关,细胞壁缺陷也是导致结核分枝杆菌形成利福平耐药性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MRI影像特点,为诊断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9月南阳市宛城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60例患者(观察组)和同期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单纯肺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50例(对照组).观察组中1个月之内血糖有效控制者为A组,第3个月能有效控制者为B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L型形成乙胺丁醇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非高渗分离培养法在不含乙胺丁醇与含乙胺丁醇的液体培养基内诱导形成结核分枝杆菌L型,过滤传代后获得稳定L型纯培养物。通过nPCR扩增、PCR-SSCP及PCR-DS技术分别对自发形成与诱导形成的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耐乙胺丁醇embB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自发形成及药物诱导形成的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embB基因的nPCR及PCR-SSCP结果显示,与其亲代细菌型一致的DNA条带和带型;测序结果显示稳定L型embB基因序列与其亲代细菌相同没有发生改变,其结果与PCR-SSCP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PCR-SSCP和PCR-DS技术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L型耐乙胺丁醇基因的检测;无论是自发形成或药物诱导形成的稳定L型embB基因未发生突变,提示结核分枝杆菌L型对乙胺丁醇的耐药性同embB基因突变无关,细胞壁缺陷变异可能是导致结核分枝杆菌产生乙胺丁醇耐药性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rPOB、KatG和rpsL基因突变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41株自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痰液中培养分离的同时耐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的多耐药临床分离株和46株对RFP、INH、SM敏感株的rPOB、KatG、rpsL基因突变状况。结果:46株药物敏感株的rPOB、KatG、rpsL基因SSCP图谱正常,特异性为100%。PCR扩增产物SSCP分析结果显示:41株多耐药临床分离株中,36株rPOB基因图谱异常,26株KatG基因图谱异常,29株rpsL基因图谱异常,检测敏感性分别为rPOB(87.8%)、KatG(63.4%),rpsL(70.7%)。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对RFP、INH、SM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主要是由于rPOB、KatG和rpsL基因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7,(23):219-221
目的探讨肺结核亲属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7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114例亲属为研究对象,根据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情况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包括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用药史、既往病史、与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关系和接触情况,确定肺结核亲属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多因素分析确定肺结核亲属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对114例亲属共检出T-SPOT.TB阳性52例,阳性率为45.6%,未筛查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结核亲属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可能影响因素为年龄、接触时间点、共同居住、结核相关症状、每日接触时间,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均发生于共同居住,因而无法将共同居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结核亲属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较高、伴有结核相关症状、每日接触时间≥8h。结论肺结核亲属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发生率为45.6%,危险因素为年龄较高、伴有结核相关症状、每日接触时间≥8h,对于伴有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应及时隔离。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对肺结核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进行临床检验的价值.方法 78例经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其中活动性肺结核58例,非活动性肺结核20例.采集所有患者的痰液标本,均进行抗酸染色、液体培养检验.比较活动性和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活动性和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经不同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活动性...  相似文献   

10.
陈武松  邱其武  韩琴丽  钟卫卫 《安徽医药》2015,19(11):2147-2148
目的 结核分枝杆菌L型(MTB-L)检测对比噬菌体D29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上的价值.方法 用噬菌体D29生物扩增法和改良痰IK抗酸染色涂片法、BACTEC MGIT960培养法、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法,对206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和160例非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晨痰进行结核分枝杆菌L型检测.结果 与噬菌体D29生物扩增法相比较,改良痰IK抗酸染色涂片法和BACTEC MGIT960培养法在MTB-L检测上的灵敏度较低(P<0.0167),噬菌体D29生物扩增法较之MTB-L培养法,特异度差异不大.噬菌体D29对非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MTB-L检出率为26.9%;对结核病复治患者的MTB-L检出率为78.8%,显著高于初治患者的检出率51.6% (P <0.05);对耐药结核病患者的MTB-L检出率为83.8%,显著高于药敏患者检出率39.6% (P <0.05).结论 噬菌体D29在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检测上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高、方便快捷的特点,适合在结核病诊断上推广.噬菌体D29具有开发成为对抗结核病复发和耐药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同时并用乌体林斯对合并糖尿病老年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对44例合并糖尿病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乌体林斯肌肉注射,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的变化。结果:经乌体林斯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4+水平显著提高(P<0.01),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乌体林斯可显著提高合并糖尿病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苟骁 《中国医药指南》2009,7(20):32-32,45
目的探讨并发糖尿病的肺结核临床特点及糖尿病控制对结核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于重庆煤炭第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职工医院住院的浸润型肺结核并茅糖尿病51例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单纯肺结核569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浸润型肺结核并发糖尿病的患者比单纯肺结核病情较重、干酪病灶多、空洞多、排菌和复治病例比例大的临床特点;在糖尿病稳定,血糖控制在8.4mmol/L以下,其痰菌阴转率、病灶显吸率与单纯性肺结核的疗效相似。结论糖尿病与肺结核互有影响,糖尿病对肺结核影响较大,并发糖尿病的肺结核化疗疗效及预后与糖尿病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观察组)与同期住院的肺结核患者86例(对照组)做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结核中毒症状者、咯血者、空洞形成者、肺病灶超过两肺野者、结核菌阳性者的比例明显高(P<0.05),肺部病灶以非肺结核好发部位发病率高(P<0.05)。短期治疗后,血糖控制理想组结核中毒症状及咯血消失率、结核病灶吸收或好转率、空洞缩小率、痰菌阴转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尚可组上述指标除咯血消失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差组上述指标的好转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者的病情较重,应早诊断,早治疗,特别是积极降糖治疗,良好的血糖控制是结核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茵L型(MTB—L)在耐多药肺结核(MDR—PTB)形成及治疗过程中的变化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对40例耐多药肺结核、30例无耐药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分别做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结核分枝杆茵培养和结核分枝杆茵L型检测。结果耐多药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茵L型阳性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52.5%,痰50%)明显高于无耐药初治肺结核(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6.7%,痰13.3%)。随着耐药种类的增多,结核分枝杆茵L型阳性率增高。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有较高的结核分枝杆茵L型感染率;复发、耐药、病情进展恶化与结核分枝杆茵L型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以及血糖水平与肺部病灶动态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证实的62例糖尿病肺结核患者血糖水平与肺部病灶动态变化的关系,并随机抽取5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作对照,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病灶累单个肺叶10例(16%),对照组42例(84%);2个以上肺叶受累52例(84%),对照组8例(16%);糖尿病组散在斑片状影16例(26%),融合的片状影25例(40%),肺实变19例(31%),空洞28例(45%),粟粒型肺结核2例(3%),对照组散在斑片状影41例(82%),融合的片状影6例(12%),肺实变3例(6%),空洞13例(26%),无粟粒型肺结核,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病例血糖在6个月内得到控制54例(87%),其中病灶吸收缩小48例(89%),病灶范围无明显改变2例(4%),病灶范围扩大4例(7%)。血糖控制差的8例中有1(12.5%)例病灶范围无明显改变,1例(12.5%病灶吸收缩小,病灶范围扩大6例(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血糖控制良好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病灶分布广、形态多种多样并多呈中、重度表现,有效的控制血糖有助于肺结核的治疗。初诊肺结核患者肺部病灶较严重以及治疗效果不显著者应及时进行糖尿病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门诊50例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定个体化疗方案控制肺结核,同时采用控制饮食和服用降糖药的措施,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经过抗结核治疗和控制血糖治疗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后,病灶明显吸收(30%)、吸收(54%)、无变化(8%)、病情恶化(8%),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痰菌转阴率高,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疗方案抗结核治疗和密切控制血糖范围对于治疗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有一定疗效,病灶吸收率高,经过治疗症状好转、痰菌转阴,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对肺结核病的疫情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肺结核189例耐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189例肺结核住院患者结核菌培养阳性病例耐药情况,方法:调查结核菌培养阳性并有药敏试验结果的耐药情况及成因,结果:耐药95例(50.3%),起始耐药率35.0%,继发耐药率68.6%,起始耐药组与敏感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继发耐药组的疗效则低得多。通过对耐药病例成因进行分析,不规则用药及方案不恰当是耐药产生的主要原因。结论:规则有效的化疗方案,加强对结核患者的管理,促使患者配合完全程化疗,是控制结核病和防止减少耐药结核病发生的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2005-2011年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早期诊断,尽量应用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8.35 mmol/L以下,肺结核预后良好.结论 口服降糖药肺结核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一种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药敏试验的快速荧光检测法。方法 用自制的荧光检测管检测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B)、丁胺卡那霉素(AMK)、左旋氧氟沙星(LVFX)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并用82例临床菌株与改良罗氏法进行了配对比较,确定各药物在药敏试验中的应用浓度。结果 5种药物的应用浓度分别确定为IHN:0.1μg/ml、RFP:1μg/ml、EB:2μg/ml、AMK:2μg/ml、LVFX:2μg/ml;本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茼的药敏试验仅需7~10天(d),较改良罗氏法的28d缩短了18~21d。两种方法的药敏试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法经济实用,并缩短了结核分枝杆菌药敏的报告时间。  相似文献   

20.
邱鹏栋 《中国医药指南》2013,(2):436+438-436,438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影像学的认识,以达到早期诊断,提高治愈率。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析其病灶CT的分布特点及形态特点。结果 62例患者中,病灶位于双肺上叶尖、后段和(或)下叶背段者25例,占40.3%;位于右肺中叶和/或左肺上叶舌段者22例,占35.4%;位于一侧和(或)双肺上中前段、双下肺叶基底段者15例,占24.1%。表现为大片状病灶者38例,占61.2%,斑片状病灶、部分融合者34例,占54.8%,合并空洞者32例,占51.6.0%,常伴有支气管播散灶。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具有影像学一定特征,常呈大片状分布于多个肺叶肺段,空洞、支气管播散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