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实施硬膜外复合全麻的麻醉效果。方法116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单纯全身麻醉)和观察组(行硬模外复合全身麻醉),每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苏醒时间及子宫松弛度变化情况。结果诱导前两组患者的MAP与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的MAP为(87.2±9.4)mm Hg(1 mm Hg=0.133 kPa), HR为(77.4±10.2)次/min,对照组的MAP为(94.5±12.4)mm Hg, HR为(87.6±10.6)次/min,观察组的苏醒时间也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行硬膜外复合全麻可使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更平稳,可为手术操作创造良好条件,术后也易于苏醒。  相似文献   

2.
全麻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银秀  刘波  吴惠民 《安徽医药》2006,10(6):462-462
目的比较全麻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方法40例患者,均分为全麻组(Ⅰ组)和硬膜外麻醉组(Ⅱ组)。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后10m in,气腹后20 m in,血压,心率,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结果气腹后10、20 m in,Ⅱ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术前相比Ⅱ组气腹后10 m in血压(BP)明显较术前降低(P<0.05)。呼吸频率增快(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更适合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尤其在防止低血压,控制患者二氧化碳蓄积方面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患者在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时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法,观察CO2气腹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并监测HR、BP、SPO2、ECG等指标在麻醉前后的变化。结果除3例硬膜外麻醉效果不佳而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外,其他患者麻醉效果良好,监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结论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临床效果良好,能显著降低由气腹引起的应激反应,且麻醉并发症少,术中平稳,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60例妇科患者,根据其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30例,均采用插管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经过分析,观察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前后的MAP、SpO2及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前后的MAP、SpO2及HR稳定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清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插管全身麻醉的应用效果要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6.
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法,为临床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选择。方法 4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记录气腹前10分钟(D1)、气腹后10分钟(D2)、30分钟(D3)、60分钟(D4)、解除气腹后10分钟(D5)时BP、HR、R、PETCO2等各项指标及变化。不同穿刺点(A组:L2-3,或L1-2,B组:T12-L1或T11-12)充气时的轻度不适和肩臂放射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与气腹前相比,HR、MAP在气腹后10分钟时明显升高,PETCO2在气腹后10分钟即上升;充气时的轻度不适和肩臂放射痛的发生率组A明显高于B组。结论 硬膜外麻醉能够明显减轻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恰当的麻醉管理使其不失成为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上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提高硬膜外穿刺点(T12-L1或T11-12),可减轻气腹后引起的不适感和肩臂放射性疼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应用于妇科手术具备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被患者所接受。但是由于腹腔镜下手术应用二氧化碳气腹造成的腹内压增高和高碳酸血症;头低脚高40°~50°体位,进而加重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有作者认为麻醉选择气管内全麻优于硬膜外麻醉,全麻由于适当的过度通气供氧,使高碳酸血症得以减轻。近3年来我院选用硬膜外麻醉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120例,效果满意,现将麻醉处理的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20例患者,年龄20~43岁;ASAⅠ~Ⅱ级;体重40~62kg;手术时间30~120分钟。其中卵巢良性肿瘤41例,宫外孕37例,子宫肌瘤12例,原发或继发不孕症30例。硬膜外麻醉,其中选择T_(12)~L_13例,L_(1~2)107例,L_(2~3)10例;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并归纳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5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纳入本研究。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各时段血流动力学水平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观察组在血流动力学水平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中,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更优,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全麻在食管癌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本文将选取我院近几年所收治的58例ASAⅠ~Ⅱ级食管癌择期手术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对照组(全麻),同时在术中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心率(HR)、动脉压(MAP)、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苏醒质量以及拔管的时间等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临床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麻醉期HR、MAP值在拔管时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全麻用药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完全清醒拔以及出气管导管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由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具有平稳的麻醉效果而在食管癌手术中其效果也是最好的,尤其是适用于老年患者。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秦榜勇  靳琼瑶   《贵州医药》2003,27(2):173-174
异丙酚已经广泛用于外科手术中的镇静 ,持续输注异丙酚能够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的镇静水平 ,同时苏醒迅速[1 ] 。本文旨在探讨镇静剂量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 30例 ,心功能ASAⅠ级 ,年龄 2 2~ 4 0岁 ,体重 4 2~ 6 0kg ,无心肺疾患和其他合并症。1 2 麻醉方法 术前均肌注鲁米那 0 1g和阿托品0 5mg。病人入室后均开放静脉输液。L1~ 2 或T1 2~ 1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 ,先给试验量 5ml,确认无脊麻征象及有麻醉平面后分次推注局麻药 (2 %利多卡因 )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科疾病腹腔镜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360例患者随麻醉方法不同分为A、B两组各180例患者,A组选择硬膜外麻醉,B组选择全身麻醉。以麻醉前、插管时和拔管时三个时间点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前各项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插管时B组各项指标分别与A组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传统麻醉法硬膜外麻醉虽有一定程度牵扯痛,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全麻虽会出现插管、拔管血流动力学波动,但也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行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行骨科大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行全身麻醉,使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对2组老年患者麻醉前后的不同时间点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麻醉后6、12、24 h的MMSE评分与本组麻醉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均P<0.01);观察组麻醉后6、12 h的MMSE评分与本组麻醉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均P<0.01);两组患者麻醉后12、24 h的MMSE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行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后24 h内均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全身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深度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为单纯全身麻醉组,观察组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结果观察组的SP、DP及HR在诱导后各时点明显低于诱导前,但对照组在切皮、插管、拔管、术中强刺激时点SP、DP及HR均较诱导前值升高。观察组吞咽反射恢复时间为(6±3)min,拔管时间为(7±2)min,清醒时间为(18±4)min;对照组观察组吞咽反射恢复时间为(13±2)min,拔管时间为(19±1)min,清醒时间为(33±3)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身麻醉深度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8例食管癌择期手术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纽和对照纽。观察组29例,先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再行气管内插管全麻;对照纽29例,仅用全身麻醉。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围麻醉期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后苏醒时间、苏醒质量和拔管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前(H0)MAP、H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H2、H3、H4四个时间点的MAP和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全麻加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食管癌手术的麻醉效果好,能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量,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综合分析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腰麻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妇产科病人,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CSEA)30例,硬膜外麻醉30例,腰麻30例。腰麻用药:0.75%布比卡因2ml,3%麻黄素0.5ml与25%葡萄糖0.5ml合液至3ml全部注入。硬膜外用药为“10∶2.5”混合液(2%利多卡因:1%地卡因)。结果 CSEA较硬膜外起效快,用药量少,较腰麻术后头痛发生率明显低。结论 CSEA兼备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的优点,弥补后二者的不足,为妇产科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皓 《中国医药指南》2013,(9):422-422,425
目的观察与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893例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成功完成手术891例,占99.78%。中途改其他手术2例,占0.22%。并发症13例,占1.46%。出血性并发症3例,占0.34%。脏器损伤并发症2例,占0.22%。其他并发症8例,占0.90%,其中皮下淤血5例、皮下气肿3例。经对症治疗均痊愈。结论腹腔镜手术是妇科微创手术的必由之路,改进和提高手术技巧,是拓宽手术适应证和减少并发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全麻两种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 ASAⅠ级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和连续硬膜外+全麻组(B组),每组40例,分别观察麻醉前、气管插管即刻、手术开始即刻、气腹后5 min、手术结束即刻、拔管即刻的心率、血压及拔管时间两组间的比较。结果两组血压心率变化无异常,但B组患者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两组麻醉均能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B组患者拔管时间短,术后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8.
沈学庆 《中国药房》2014,(32):3004-3007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与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循环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49例)和Ⅱ组(48例),Ⅰ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Ⅱ组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不同时间点两种方案对患者呼吸、循环和动脉血气的影响,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Ⅰ组患者停药后清醒时间较Ⅱ组患者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10、20 min时,Ⅰ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显著高于Ⅱ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显著低于Ⅱ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放气后10 min时,Ⅰ组患者SBP、HR仍显著高于Ⅱ组患者(P<0.05),Ⅱ组患者已恢复至接近麻醉前水平(P>0.05);两组患者在气腹后10、20 min及术毕放气后10 min时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气腹后20 min及术毕放气后10 min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bt(C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Ⅰ组患者。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麻醉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可满足妇科腹腔镜手术需要,较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术后清醒时间更短,对血压及心率影响更小,术后疼痛程度更轻,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行全髋置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级,择期全髋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全麻组(G组)和全麻符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G/E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麻诱导完成后实施AHHD,经中心静脉将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以40 mL/min输注完毕,术中采用NICO无创心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心排血量(CD)、心脏指数(CI)和外周血管阻力(SVR),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率(HR)。分别在AHHD前、AHHD完毕即刻、术毕和拔管时记录上述数据。结果麻醉后患者的MAP均降低,而在拔气管导管时MAP均升高;在AHHD前、AHHD完毕即刻、术毕和拔管时G/E组的MAP较G组低。两组患者的HR在拔管时均较快,而且在拔管时G组较G/E组快(P<0.05)。两组患者的CI和CVP在AHHD完毕即刻、术毕和拔管时明显较AHHD前高(P<0.05)。SVR在AHHD完毕即刻明显较AHHD前降低,术毕又基本恢复;G/E组患者的SVR较G组低(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AHHD,应用于全髋置换术中可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接受剖宫产的48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其中观察组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结果组间比较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以及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段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有1例发生牵拉痛、肌松效果差及使用镇静镇痛剂的情况,对照组发生3例,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对照组为29.2%,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Apgar评分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作为剖宫产手术首选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