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改进高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问卷,对某高校随机抽取的47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认知上,41.5%的人对同性恋的概念理解正确,31.5%的人对同性恋的概念理解错误,27.0%的人不知道同性恋的含义;不同生源及年级对同性恋的认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χ^2=6.298,后者χ^2=8.789,P均〈0.05)。在态度上,认为没有必要干涉别人的生活方式占56.0%,认为同性恋违背常理占7.0%,认为异性恋才是自然的占36.0%。对同性恋是朋友和家人的接受态度,可接受率分别为31.7%和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4,P〈0.01)。在同性恋不被接受的原因中,65.1%认为是观念保守,10.0%认为是害怕传染疾病;男女生对同性恋不被接受的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86,P〈0.05)。结论大学生缺乏对同性恋的正确认知,需要进一步开展性健康知识教育。对同性恋态度宽容,但对朋友和对家人是同性恋的接受程度低且有差异,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正确认知有助于他们对同性恋采取更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福建省厦门市某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同态度,为开展相关研究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厦门市某综合性大学抽取大学生537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目前大学生的性别和是否接触过同性恋是他们对同性恋态度的影响因素。男生认为同性恋情感取向正常和可以理解的占40.2%,女生占60.3%;大学生对男同性恋的接纳程度不同,男生接受女同性恋占29.7%,接受男同性恋占3.8%;女生接受男同性恋占9.2%,对女同性恋接受的占22.1%。接触过同性恋的大学生有70.3%的人对同性恋持理解态度,没接触过同性恋的人中持理解态度的只占45.8%;接触过的学生中有14.5%,没有接触过的有3.4%认为同性恋应该受到法律保护,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有无宗教信仰对同性恋态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所调查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总体比较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宿州市某初中学生性取向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2月按年级和班级分层整群抽样,共发出问卷570份,回收有效问卷569份,有效应答率99.8%。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所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状况、户口所在地、性取向、对同性恋认知情况及相关行为等。所有问卷由学生匿名填写,保证调查现场无学校老师在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有同性性取向者75名,占13.2%;初一占20.8%,初二占8.4%,初三占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73,P<0.05);农村户口占12.4%,城市户口占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4,P<0.05)。认为身边有同性恋占27.1%,认为没有占10.5%,不清楚占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46,P<0.05)。认为同性恋是变态且是同性性取向占10.6%,认为不是变态且是同性性取向占1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1,P<0.05)。认为同性恋的定义是容易产生好感占18.4%,同性精神爱慕和吸引占6.5%,同性性爱倾向和行为占1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4,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户口所在地、心目中的同性恋者、同性恋的定义等因素与初中生性取向均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该校大部分初中生对同性恋缺乏正确的认知和态度,存在一定比例的同性性取向者,应加强对该年龄段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及态度,为高等院校开展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广州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567名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周围是否有同性恋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及态度。结果大学生对同性恋各项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59.9%~70.8%。在某些项目上,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态度方面,女生对同性恋比男生更加宽容(P值均<0.05),与同性恋有过接触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要正面积极(P值均<0.05)。58.5%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同性恋知识,17.1%的大学生通过学校课堂获取。87.9%的大学生希望进一步获取同性恋相关知识。结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是比较宽容的,但是对同性恋的认知还亟待提高。采取多种途径的健康教育是正确对待同性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487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浩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01-602,604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为高等学校大学生婚恋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分层随机抽取西安部分高校500名大学生,采用访谈法与问卷法相结合调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结果大学生对同性恋比较了解,主要途径是媒体宣传;对同性恋比较宽容,有4.9%的大学生表示会尝试同性恋。在对同性恋的认知方面,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同性恋是否会传播疾病”、“是否会破坏婚姻制度与社会稳定”以及“是否会成为一种性取向的发展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同性恋的态度方面,不同性别大学生仅在“周围人如果都反感同性恋,你是否仍会支持同性恋”问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或态度总体来说是健康的、理智的,但在婚恋观念上仍有需要重塑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与减肥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200名成都市高校在校大学生(男生100人,女生100人;医学生100人,非医学生100人)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生身体自我认知正确者48人(48.0%),女生身体自我认知正确者51人(51.0%),不同性别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66);医学生身体自我认知正确者46人(46.0%),非医学生身体自我认知正确者53人(53.0%),不同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P=0.32);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正确并有减肥行为者36人(36.4%),大学生身体认知错误并有减肥行为者52人(51.5%),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正确者减肥率低于身体自我认知错误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P=0.04);男生有减肥行为者32人(32.0%),女生有减肥行为者56人(56.0%),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减肥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9,P=0.00);医学生有减肥行为者40人(40.0%);非医学生有减肥行为者48人(48.0%),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减肥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P=0.25)。结论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偏差的现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身体观,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了解云南省医学院校和理工院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现象的认知及态度,为不同学科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云南省医学和理工两所高校532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其中医科大学264名,理工大学268名。结果 医学生对主观认知的了解度比理工生高10%,而客观知识部分的及格率仅高理工生5%;有34.1%的医学生和28.7%的理工生认为同性恋是正常行为;42.4%医学生对同性恋群体的接受度高于27.2%理工生,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5,P<0.05);对亲人是同性恋的接受度(27.0%)明显低于对朋友的接受度(49.3%)。结论 两所高校大学生的主观认知和客观知识的了解程度不一致;对同性恋群体排斥与包容并存,且存在认识不足和偏差,建议在高校中尽快针对不同的学科背景大学生开展性健康教育,培养并树立其健康、理性、客观和积极的性认知和态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综合性大学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为制定全面系统的大学生同性恋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建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医学生807名、非医学生90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接触过同性恋的大学生比没有接触过的对同性恋更加包容,大学生的同性恋知识50%以上来源于网络和电影电视。结论医学生比非医学生对同性恋有更好的认知和更宽容的态度,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还亟待提高,采取多种途径的健康教育是正确对待同性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药大学生对家人或朋友感染艾滋病的态度,为艾滋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某高校公共卫生学院2~4年级本科生,采用匿名独立答卷方式进行调查.Acess进行数据录入,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际应答261人,对家人持积极、善意态度的占96.2%,对朋友持积投、善意为74.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对3种疾病的比较中,同是家人感染,对白血病的接受程度较高,肝炎次之,对艾滋病接受率最低,接受率分别为99.6%,96.9%和96.2%;对待朋友患病有相似的结果.接受率分别为98.5%.84.3%和74.7%.[结论]对家人患艾滋病的接受程度较高,提示营造社会大家庭有利于改善对艾滋病的态度;但大学生对艾滋病的接受率较低,提示把艾滋病作为一种普通疾病看待还有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0.
了解南京仙林大学城大学生对同性恋现象的认知及态度现状,为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性健康教育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南京仙林大学城5所高校474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70.46%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现象应该被社会尊重,3.1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坚决杜绝同性恋现象的存在.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态度,不同性别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大学生对同性恋现象的接受程度不同.62.23%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不被社会接纳的原因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结论 大学生看待同性恋现象的角度多元化.应开展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其健康的性观念及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京市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评价同伴教育对于同性恋反歧视宣传教育的效果。方法分层整群抽取298名南京市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同伴教育干预前与干预后分别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10.7%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大部分是艾滋病患者,41.3%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是另类,43.8%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疾病;干预后3种认知与态度分别下降为8.4%,30.0%和2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对同性恋权益认知方面,48.5%的大学生赞成同性恋婚姻合法化,非农村大学生较之农村大学生更倾向于同性恋合法化(P<0.05)。结论大学生对同性恋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同伴教育对于同性恋反歧视宣教近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粤、港、澳三地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调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了解粤、港、澳三地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识和态度,为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和同性恋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州暨南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和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的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认为同性恋属于性变态的,广州占27.0%,香港占19.0%,澳门占25.5%;对待同性恋行为持尊重平等态度的,广州占30.6%,香港占43.2%。澳门占34.3%;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的,广州占0.8%,香港占2.8%,澳门占4.8%。结论 粤、港、澳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的认识和态度不尽相同;三地大学生均认为社会对于同性恋应给予一定的理解与宽容,但大多数学生并不认同同性恋的性爱方式,同时也认识到同性恋行为感染艾滋病的高风险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中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在中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相关健康教育,为制定性教育计划和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根据概率比例规模抽样原则,采用典型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中心某城区5所初中、7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学校的22个班共61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35.9%的中学生对同性恋定义、外表特征和行为特征均能正确认知,不同性别之间对同性恋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49.1%的中学生可以接受身边有同性恋存在,42.2%的中学生认为应该保护同性恋的权益,不同学校类别、不同性别中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存有显著差异。33.8%的学生表示身边有同性恋存在,其中有6.5%的学生表示这种现象会对自己产生影响。结论中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程度不高,态度较为宽容,在目前中学校园存在同性恋现象的客观情况下,应加强中学生性知识健康教育,建议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在中学生中有针对性的开展性教育,宣传同性恋相关知识,同时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教,引导中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性爱观,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南地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调查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张龙杰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899-900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观念和对性行为的态度,为高校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西南云贵川渝4个省、直辖市,每省选择3所高校,学校类别分别为1所重点院校、1所地方院校、1所师范院校,共调查学生1000人。结果52.6%的学生同意“马上要结婚的人可以发生性行为”的观点;34.3%的学生同意“不打算结婚,但正在热恋可以发生性行为”的观点:48.7%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表示赞成或认可;对大学生同居表示赞成或认可的占45.0%。在11个不同角度对同居现象和性行为态度的问题中,持同意或赞同者男生(32.5%)明显高于女生(23.9%)(P〈0.01)。41.4%的大学生对同性恋持赞成或认可的态度,女生(46.5%)高于男生(35.5%)(P〈0.01)。结论大学生的性观念趋于开放与宽容,男生比女生更为开放。性健康教育亟待加强,学校应发挥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5.
Sensation seeking in homosexual and heterosexual mal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tudy was designed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sonality trait of sensation seeking and homosexuality. Previous studies had shown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it and variety of heterosexual activity but had not shown a relationship to homosexual behavior. This study compared 19 male homosexuals associated with a gay club in a university, 16 control students belonging to a social club at the same university, 13 members of a gay church group, and 19 members of a nongay church group on conservative vs. liberal attitudes toward religion and politics, attitudes toward homosexuality, heterosexual and homosexual experience scales, and the sensation seeking scales. The control (nongay) church group had more conservative attitudes, less heterosexual experience, and lower sensation scores than the other groups. But the control university group did not differ from the gay university group on any of the sensation seeking scales and differed from the gay church group on only one of the subscales. However, the gay university group was also higher than the gay church group on this subscale, so the difference was probably a function of the younger ages of the university groups than the gay church group. It is concluded that male homosexuals, as a general group, do not differ from heterosexuals on the sensation seeking trait, although the trait might be related to variety of homosexual behavior and partners, just as it is to variety of heterosexual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impact of training on secondary school professionals' knowledge, beliefs, and behaviors regarding HIV/AIDS and adolescent homosexuality was examined. Subjects (79 introductory and 50 advanced trainees) and 58 controls (no prior training) were systematically sampled from professionals in a statewide demonstration program to prevent HIV transmission among gay and bisexual youth. Subjects completed mailed, self-administered surveys based on the curriculum.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79%. Trainees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s on knowledge pertaining to HIV and adolescent homosexuality. They also reported using greater numbers of strategies to teach students about homosexuality and to improve the milieu for homosexual students. Training at any level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constructive behaviors, while controlling for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dvanced learners were most knowledgeable and least reliant on informal sources of information. They were more likely than others to teach about homosexuality and to refer homosexual students to community services. Findings supported the hypothesized benefits of the intervention. Schools that mandate AIDS education should help staff confront the difficult issue of adolescent homosexuality.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吉林省某高校在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及性行为现状,为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大一、大二教学班中18个班级69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59名学生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6.0%,其中基础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63.4%、92.8%、71.9%。大学生获得艾滋病相关信息的途径排在前3位的是老师授课(72.8%)、网络获得(68.3%)、社会医疗机构宣传(59.7%)。艾滋病相关行为观点调查中,认为性行为时采取保护措施中应该使用安全套占61.9%,可以口服避孕药占15.5%,应该阴道冲洗占11.7%,可以无措施占10.9%; 认为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应每次使用占34.3%,应经常使用占5.2%,可以偶尔使用占3.5%,可以不使用占57.1%。78名学生报告有过性行为,其中男生52名(13.1%),女生26名(9.9%);其高危性行为调查中,有1个以上性伴侣占20.5%,有过同性恋、口交、肛交经历的分别占16.7%、21.8%、19.2%。结论 吉林省某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度有待提高,尤其是基础知识、非传播途径相关知识,学生中存在艾滋病传播的高危性行为因素,如男男同性行为等。应该加强高等院校艾滋病知识和安全性行为知识的传授和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